黃巾一方只想逃命,無心反抗,這羣愚昧的流民即使眼睜睜看着同伴死去,也不肯拋棄好不容易得到的糧食,最終只能抱着糧食殉葬……
這麼多的輜重大大拖累了黃巾軍的行進速度,再加上張遼不時的驅逐掩殺,黃巾軍一個接一個死去,渠水北岸幾十裡的河灘上宛若煉獄,遍地屍骸。
這場單方面的屠戮從當天午時一直持續到第二天黎明,當晨曦在東方露頭的時候,死戰營官軍終於收起捲刃的環首刀,此時渠水已經完全被染成了紅色,腥臭無比,和清晨紅的像胭脂的朝霞交相輝映,妖豔瑰麗。
消息傳到濟北大營,司馬俱和徐和大驚失色,萬萬沒想到張帆手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張遼,以一萬死戰營士兵大破管承精銳六萬,流民無數,斬管承於渠水。
黃巾軍士氣降至谷底,再加上糧食告罄,再無半分抵抗之心。
190年9月20日,一百三十餘萬青州黃巾無條件向張帆投降,張帆也沒有失約,代表朝廷赦免了他們並開始大規模遷徙。
遷徙的目的地是那裡呢?當然是江東了。
對於這次遷徙,其實大部分黃巾流民並不樂意,爲什麼呢?
這就要從兩大流域的關係說起。兗州位於古黃河與古濟水之間,屬於黃河流域;因長江在今安徽南部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爲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江東所指區域爲長江下游江南一帶,自然屬於長江流域。
黃河與長江同爲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共同孕育了古老的中華民族。但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黃河流域曾一度比長江流域發達,中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
從周朝開始,北方的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的文化經濟重地。楚國再大也想得到東方諸國的承認。可想而知當時黃河流域的文化影響力有多麼的強大。
這種現象從有史料記載以來一直持續到隋唐。但從宋開始,我國南方趕上並超過北方,南方區域成爲我國的經濟重心。
黃河流域是人類的發祥地。由於歷史時期優越的自然環境,聚居着衆多的人口,爲當地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加速了黃河流域的開發。
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我國的人口主要分佈於黃河流域;秦漢時關中地區、內蒙古和河套地區、“三河”地區、華北平原地區人口稠密。
據公元2年的人口資料顯示,全國人口爲5767萬人,北方佔75%,南方僅有25%;東漢、三國時期雖然增加,但南北人口比仍爲1∶3。
在北宋前的人口空間分佈格局一直是南輕北重,但隨着南方的開發和人口的遷移,逐漸改變了人口分佈格局。
西晉時由於“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以及西晉對少數民族的高壓政策,使社會重新陷入混戰局面,黃河流域的人口則因社會動盪、經濟凋敝而紛紛南遷。
唐時,統治者組織了人口遷移,尤其是“安史之亂”,造成人口從北方地區遷向南方。北宋末,由於“靖康之難”,北民南遷,從而改變了人口分佈格局,形成了南重北輕的人口分佈格局。
……
在這些流民看來,楚越之地,地廣人希,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賈而足,地埶饒食,無饑饉之患,以故呰窳偷生,無積聚而多貧。
張帆這種強制遷徙的舉動,等於讓他們從環境優越的大都市,搬到了地處偏遠的小山村,這羣人能樂意纔怪。
不過形勢比人強,如果是一般的流民,或許不會輕易屈服,沒準兒還得來個暴動起義之類的……
但是這幫流民都是黃巾叛賊,按照大漢律法當斬首。況且在這麼多年的官府鎮壓下,他們的尊嚴和脾氣早就被消磨殆盡,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哪怕是對於這種類似發配一般的遭遇,也並沒有沒什麼太多的怨言。
其實長江流域真的有這麼不適宜居住嗎?
其實不然,長江流域大部分地處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年積溫高,農作物生長期長,許多地區雨熱同季,農業生產的光、熱、水、土條件優越。
流域有耕地2460多萬公頃,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4,而農業生產值佔全國農業總產值的40%,糧食產量也佔全國的40%,其中水稻產量佔全國的70%,棉花產量佔全國的1/3以上。
其次,長江流域湖泊衆多,河川如網,魚類的品種、產量均居全國首位,佔全國產量的60%以上。
爲什麼黃河流域早期一度成爲我國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呢?
其實在鐵器未大規模使用以前,黃河流域的土壤更易於刀耕火種,所謂刀耕指木具、石刀或類似青銅的金屬類器具。
黃河流域的土質以粉土、粉砂土爲主,非常鬆軟;而長江流域的土質則以粘土爲主,粘土緻密,難開墾,沒有鐵器是難以大規模開發的。
然而時過境遷,技術一直在進步,我國鍊鐵始於春秋時代。戰國初期,我國已掌握了脫碳、熱處理技術方法,發明了韌性鑄鐵。西漢時期,出現坩堝鍊鐵法。漢代以後,發明了灌鋼方法。
農耕技術已經大幅度跨進,所以說現在開發長江流域,時機已然趨於成熟,此舉必將給張帆帶來超乎尋常的豐厚回報。
張帆爲什麼一定要費力的開墾長江流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圖利用遷徙流民,大力推動屯田制,以此來淡化江東“氏族門閥”的力量。
大官僚與自己的門生、故吏結成集團,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東漢後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領袖。
門閥大族是大地主中長期發展起來的一個具有特殊地位的階層。當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們聯結、周旋。門閥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勢力更具有壟斷性,實際上統治了這些州郡。
其後自東漢、西晉、南北朝……各朝各代統治者,譬如曹操、楊堅、劉裕等,都通過各種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打擊那些氏族門閥,如建立國學館、編寫氏族志時把各大姓地位都降下一等、科舉制等等。
江東相對於中原來說屬於貧瘠之地,本地的”氏族門閥“不論是數量還是影響力都要遜色一大截,選擇南方難度更小,操作起來更便利,這纔是張帆從兗州遷到揚州的最主要因素。
張帆作爲一個有野心和抱負的人,豈能容許他人共享這份權柄?自然要不遺餘力的削弱氏族門閥的力量,遷徙流民推動屯田制只是大計劃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