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回 高

曹仁陪着張飛在陣裡面閒逛,嘴裡有一答無一答得應付着張飛的廢話。雖然曹仁心裡氣急了張飛,可曹仁仍然不得不在心裡面佩服張飛的膽大包天。勇氣過人。而且曹仁對張飛對自己的這種信任,也產生了一種知己的感情。

曹仁會有這些感情的出現,那絕對不是曹仁被氣的傻了。從而產生了自虐的傾向。而是這張飛雖然帶了點兵過來觀陣,可張飛竟然把這些兵都留在了曹仁的陣外,最後張飛愣是孤身一人的在曹仁的大陣之中瞎溜,而且張飛的神情還是那麼的悠閒,沒有一點緊張害怕的意思。這張飛恐怕除了藝高人膽大之外,也只能是說張飛對曹仁的人品充滿了信心了。

正所謂:士爲知己者死。曹仁怎能不因此受到感動呢?何況曹仁本來就沒打算過在張飛觀陣的時候暗算張飛。畢竟曹仁得到的死命令就是阻止劉明軍隊的前進,能不和劉明徹底撕破臉,就不和劉明撕破臉。即使是和劉明部隊動起手來,也要留下和劉明迴轉的餘地。決不能徹底激怒劉明,從而讓劉明不顧一切的和曹操進行一場魚死網破的決戰。

故此,這要是曹仁在張飛觀陣的時候,暗算了劉明的三弟張飛,那不就和劉明的仇結大了嘛。到時候可就沒有和劉明迴轉的餘地了。所以,曹仁不僅不能在張飛觀陣的時候暗害張飛,就是張飛一會兒破陣的時候,曹仁也還得注意保全張飛的性命安全。

不過,如今陪着張飛瞎溜的曹仁,不僅沒有緊張的情緒,而且曹仁的心中還是蠻高興的。因爲曹仁在陪着張飛逛蕩和說話的時候,曹仁早就發現張飛根本就不懂陣法,即使是張飛再讓自己陪着在陣裡面轉上三天,可只要自己發動了陣勢,這張飛照樣也找不到出路。如此一來,曹仁即用不着擔心張飛會把自己精心佈置的這個大陣給破了,也用不着擔心自己的陣勢太厲害,從而把張飛給傷着了。

曹仁心裡面得意,可張飛的那悠閒,那也絕對不是假裝的。張飛會把士兵留在陣外,除了張飛天生的膽大之外,那也是張飛怕累贅。在張飛的心目中,如果曹仁敢起什麼壞心眼,自己一個人往外衝,那絕對要比自己帶着手下往外衝簡單得多。而且張飛也有自信在曹仁作出什麼不友好的舉動時,隨時可以把曹仁擒獲過來當人質,帶自己出陣。所以,張飛纔會和曹仁的距離保持得那麼近。至於張飛的觀陣,那隻不過是張飛在裝裝樣子,張飛哪裡懂得什麼陣法。如今張飛在陣裡面轉了半天,張飛早就轉暈了。東南西北已經都分不出來了。那還提什麼觀陣?現在的張飛,那可是在陣裡面看什麼都一個樣了。只不過,張飛接到的命令,就是讓曹仁帶着自己把陣勢轉遍了。一點的地方也不能拉了。所以,張飛還在悠閒的閒逛,就當作是看風景了。反正觀陣的有外面的郭嘉在負責。

確實。郭嘉和劉明此時確實是在土山之上居高臨下的觀看着曹仁得大陣。觀看着曹人領着張飛瞎溜。一邊看着,郭嘉還給劉明講解道:“主公,這陣勢之道,無外乎出自太極陰陽,九宮八卦。就拿曹仁擺的這個陣來說,陣分八門,這明顯就是八卦陣的格局,可是這曹仁在陣裡面的營帳佈局又分爲九處,也就是曹仁在八卦陣的格局之上,又嵌套九宮陣的格局,這合起來就是一個簡單的九宮八卦陣。但是,這曹仁的陣內的內九宮陣的格局和其外面的外八卦陣的格局又不相般配,生門之中套這死門,這就有些太不合道理了。這佈陣之人再怎麼變化陣勢的奧妙,那也不可能把陣勢的生路完全的堵死了,那樣話,那不就成了一個絕陣了嘛。陣勢發動之後,連佈陣之人都出不來,走不動的陣勢,那又有什麼用處?奇怪。真是奇怪。”

劉明對郭嘉的這一通講解,那真是有聽沒有懂。劉明拿着千里眼看着曹仁領着張飛瞎溜,就覺得張飛在陣裡面好像在走迷宮一般,進五步,退三步的,永遠走的都是曲曲彎彎的。除此之外,劉明也沒發現曹仁的這個陣勢有什麼厲害之處。

不就是走迷宮嗎?現在自己這邊能居高臨下的仔細觀看,等自己手下的偵察兵把曹仁這個迷宮的沙盤做出來,隨便就能找出正確的通道,到時候破這種爛陣,那還不是簡單之極?

正當劉明對這種無疑的觀看都產生了一些膩歪的時候,可是,突然間,原本在劉明觀測下,那曹仁應該是在領着張飛往一個死衚衕的地方走,照着劉明的推算,曹仁應該領着張飛退回來重走,可是隨着曹仁的到來,那個地方的旗門一分,竟然閃出了一條新的道路。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劉明看得有趣,用手指點給郭嘉道:“奉孝,你快看,翼德現在走的那條道路有點意思。竟然在突然間冒出一條路來。那中間的隔斷竟然是假的,是用旗子擋着得。”

郭嘉本來正在思索曹仁這個陣法的不合理性,聽見劉明的說話,那也只是無意識的順着劉明指引的方向看去。即使是看見了,郭嘉也還在琢磨着陣型之間的方位變化。並且郭嘉在一面尋找着張飛,一面還順口說道:“誒?這曹仁怎麼領三哥跑這來了,這不是死門所在嗎?”

死門?隨着郭嘉意識到張飛正在死門裡面溜達。郭嘉的疑慮豁然開朗。郭嘉仰首沖天,哈哈大笑。

劉明奇怪的看着郭嘉問道:“奉孝,有什麼好笑的?”

郭嘉衝着劉明說道:“主公,曹仁的陣勢,我明白了。這曹仁還真有幾分的本領,他佈下的陣型竟然是一個顛倒九宮八卦陣。他把代表生、死、驚、休等等的各個旗門顛倒着使用,如此一來,生門即死門,死門即生門,光知道陣勢格局,而不分旗門真假的人,冒然進陣。那肯定是又來無回。如今他這陣勢的虛實已被我窺破。他這個陣勢也不足爲懼了。”

劉明還是奇怪的向郭嘉問道:“奉孝,曹仁的這個陣勢不就是一個迷宮嘛。這有什麼厲害的?至於讓你高興成這樣?”

郭嘉笑着解釋道:“主公。這陣勢可絕對不是迷宮可以形容的。迷宮般的地形,這只是陣勢的一方面,它只是爲了讓身陷陣中的部隊分不清道路的來去。除此之外,陣勢之中還要遍插旌旗,惑人眼目,使入陣之人分辨不出方向。但這些只是輔助,並不是陣勢的利害所在。陣勢之中的利害所在,在於佈陣之時,佈陣之人在陣中按照陣圖埋伏下的各種陷阱,如:髒坑、淨坑,梅花坑。陷馬坑,絆馬索,連環坑等等等等。除去這些,咽喉要路之上佈置的牀弩,滑車,那都是讓人又來無回的東西。另外在陣中設置柵欄,高樓,安置弓箭手進行伏擊,那也可以讓身陷陣中的部隊大量的傷亡。而且即使沒有這些東西,佈陣之人還可以利用對陣中地形的熟悉,隨時的調動兵馬進行襲擊。你往東,他從西面攻你後路,你往南,他從北面攻你後路。彼此往返,不斷的逗引陷入陣中的部隊,使其疲於奔命,最終命喪陣中。即使是陣中的部隊想抓住一支兵馬追殺,可他那陣勢的運轉,自然會有其他的部隊把入陣之人攔住,引走。讓上一個逗引的部隊得以休息。他那陣勢的運轉,就好像磨盤一樣,可以把陷入陣中的部隊,慢慢的磨滅乾淨。想當初,即使是橫勇無敵,天下無雙的西楚霸王項羽在陷入韓信的十面埋伏大陣之中,最後也只能落個一敗塗地。要不是樊噲不聽將令,非要在項羽最疲憊的時候與項羽見個高低,奪取天下第一武將的名頭,從而堵塞了陣勢的運轉,項羽也絕對不可能因此而逃出十面埋伏大陣。”

劉明聽郭嘉說的玄乎,尤其是郭嘉提到的項羽,那也是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這由不得劉明不信服。劉明擔心的向郭嘉詢問道:“既然陣勢如此厲害。那他用之防禦,豈不是天下無敵?那咱們破陣又有什麼希望?”

郭嘉聞言笑着說道:“不盡然。這陣勢雖然厲害,可是隻要外人不進去,他就一點的威力也發揮不出來。想當初韓信也是佈下了佔地方圓百里的十面埋伏大陣,這才能把不知道那是陣勢的項羽引到了陣中。而且陣勢在佈置起來的時候,一點也不簡單。不止陣勢在佈置的時候,不能產生一點的方位錯誤。而且佈陣的士兵,那也是要事先受過訓練的。否則話,敵人還沒傷到呢,這佈陣的士兵卻要傷在自己的埋伏陷阱之下了。而且現在咱們知道了曹仁這個顛倒九宮八卦陣的奧秘,咱們就可以根據陣勢運轉的原理,使他們的部隊運轉產生堵塞。同時剛纔經過三哥的溜陣,我也大致清楚了曹仁這陣中陷阱佈置的方位。而且剛纔我經過觀測,曹仁陣中的咽喉要路之上也沒那些要命的牀弩、滑車存在。估計他是來不及弄了。如此,咱們自然可以輕易破陣。我也是因此而笑。”

劉明點頭表示明白,並把軍權暫時讓給了郭嘉。這是劉明的優點所在,不懂得不碰,把它交給專家來解決。如此才能避免無謂的損失,併產生巨大的效能。

郭嘉在此時倒也沒有虛假的謙虛。當即就在這土山之上叫集了衆將,發佈了命令。

“管亥聽令!”郭嘉拿起了第一支令。

“在!”管亥應聲作答。

“給你一支將令,命你帶步兵一萬,趕赴曹仁大陣的東門。待我山上黃旗晃動,你從東門而入,徑自相直而行,但有敵兵引逗,無需理會。你在陣內前行,看到黃旗,相左而轉。看到紅旗,向右而轉。紅旗過後,留守其間,待有敵兵從其而過,阻其去路,不可使其通過。敵兵退去,無需追趕。只要你守住此路,即可記你大功一件。你可明白?”郭嘉詳細的向管亥佈置任務。

“末將明白。”管亥斬釘截鐵的應答道。

“好。”郭嘉把將令交給了管亥。管亥領兵去了。

郭嘉隨手又操起了第二支將令,高聲說道:“張遼聽令。”

“在!”張遼也昂首挺胸站了出來。

“給你一支將令,命你帶騎兵一萬五千,趕赴曹仁大陣的東南之門準備,待我山上紅旗晃動。你從東南之門殺入,一路之上,應無敵軍阻攔。見紅旗向左。在見紅旗向右。見有七彩之旗遮擋的物事,破壞而行,從中通過。其後,你應看見陣中的吊斗旗杆。旗杆之下,必有守護軍兵把守,你單需砍到此吊斗旗杆,此陣既破。破陣之後,遇有敵兵,無需追趕,只需殺散。我就記你大功一件。你可明白?”郭嘉再次的又給張遼詳細的佈置了一下任務。

“末將明白!”張遼同樣信心十足的回答道。

張遼接令走了之後。郭嘉又操起了第三支將令,高聲說道:“典韋接令?”

“在!”典韋甕聲甕氣地答道。

“給你一支將令,命你帶軍馬三萬。趕赴在曹仁的北門守候。陣中動亂,無需理會。但有陣中兵馬逃出,一併拿下。不許放跑了一人。”郭嘉給典韋的這個將令倒也簡單。

“得令!”典韋同樣也沒挑剔的就接令走了。

劉明聽到這一琢磨:看起來是沒什麼事了。連準備抓人的差事都派出去了。還能有什麼事?於是,劉明向郭嘉詢問道:“奉孝,那咱倆幹什麼?難道咱們就無事可做了嗎?”

郭嘉笑着向劉明說道:“主公。咱們怎麼可能無事可做呢?咱們可還有一件至關緊要的事情等着咱們去做呢。”

劉明好奇的問道:“還有什麼事如此重要?”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469回 玄妙第356回 敗退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563回 邀約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359回 曹操的老毛病第291回 西行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530回 黃月英怒斥諸葛亮第237回 張遼顯神威第335回 闖聯營(上)第127回 子龍出山第347回 狼騎兵的覆滅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237回 張遼顯神威第271回 背叛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198回 一年後第508回 信仰第508回 信仰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294回 西征(下)第259回 心計第292回 西征(上)第415回 恩威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523回 始末第530回 黃月英怒斥諸葛亮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159回 神算第259回 心計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464回 麻雀戰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246 虛實之間第251回 人嚇人第42回 誰是誰非第582回 劉明微笑安天下第516回 賣票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80回 高人華佗第595回 曹操中計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261回 兩不虧第621回 是計不是計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418回 羅馬好消息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132回 庭變第136回 小強第121回 槍手第110回 歸屬第296回 雄圖壯志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228回 價值幾何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339回 習俗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49回 損失慘重第534回 膽大包天張翼德第103回 郭嘉顯神威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438回 行賄第7回 神仙是整樣練成的第576回 諸葛亮做媒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516回 賣票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256回 謠言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21回 象棋?兵法?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271回 背叛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194回 奴隸商人的萌芽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355回 開眼界第99回 納妾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171回 風生水起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589回 明白人周瑜第251回 人嚇人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23回 馬鐙,蘇雙第294回 西征(下)第361回 熊灞拜師
第469回 玄妙第356回 敗退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563回 邀約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359回 曹操的老毛病第291回 西行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530回 黃月英怒斥諸葛亮第237回 張遼顯神威第335回 闖聯營(上)第127回 子龍出山第347回 狼騎兵的覆滅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237回 張遼顯神威第271回 背叛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198回 一年後第508回 信仰第508回 信仰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294回 西征(下)第259回 心計第292回 西征(上)第415回 恩威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523回 始末第530回 黃月英怒斥諸葛亮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159回 神算第259回 心計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464回 麻雀戰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246 虛實之間第251回 人嚇人第42回 誰是誰非第582回 劉明微笑安天下第516回 賣票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80回 高人華佗第595回 曹操中計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261回 兩不虧第621回 是計不是計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418回 羅馬好消息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132回 庭變第136回 小強第121回 槍手第110回 歸屬第296回 雄圖壯志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228回 價值幾何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339回 習俗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49回 損失慘重第534回 膽大包天張翼德第103回 郭嘉顯神威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438回 行賄第7回 神仙是整樣練成的第576回 諸葛亮做媒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516回 賣票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256回 謠言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21回 象棋?兵法?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271回 背叛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194回 奴隸商人的萌芽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355回 開眼界第99回 納妾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171回 風生水起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589回 明白人周瑜第251回 人嚇人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23回 馬鐙,蘇雙第294回 西征(下)第361回 熊灞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