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回 上者爲何?

“不可,不可。萬萬不可。”不甘心被無視的蔣幹,一連聲的反對道。

曹操和戲志才,其其看向了蔣幹。雖然曹操和戲志才全不認爲這個當初誇下海口,可最終卻一事無成的蔣幹能有什麼好的建議。可曹操和戲志才卻全都不是那種聽不進他人建議的得人。哪怕對方再微不足道,也有可能有可可取之處。端看他有沒有一定的道理。最後的決斷,卻仍然是曹操自己在掌控。曹操可不是那種聽風就是雨,隨意被別人掌握思路的人。

故此,曹操很是溫和的笑道:“子翼對此有何見解。此事有何不妥?”

只要有用,曹操是不會吝嗇那一點點笑容的。可這對蔣幹來說,那就是莫大的恩寵了。蔣幹連忙得意地說道:“丞相。先前幹只是講述此去所見。但還有一事,因顧及周瑜言語不遜,尚未來得及向丞相提起。”

曹操暗罵:真是混賬!這都什麼時侯了。還丟三落四的。不過,曹操臉上還是依然保持笑容的問道:“子翼還有何重要之事未言?”

蔣幹斟酌了一下說道:“丞相。當日我在勸說周瑜之時,我曾向其講述丞相之勢。勢不可擋。更與孫權有盟約在先。若周瑜不依在丞相,但凡孫權使人求助,丞相礙於盟約,必不得不舉兵而出,到那時周瑜必定勢難瓦全。”

曹操點了點頭,覺得蔣幹還有幾分機智,知道借用自己的勢力去壓服周瑜。曹操不禁追問道:“子翼此言甚是,那周瑜又是如何作答的?”

蔣幹不敢怠慢,連忙接着說道:“回丞相。幹之本意。原本是想以此措措周瑜的銳氣。不成想,那周瑜遍舉應敵丞相之手段。”

當下。蔣幹又把周瑜準備怎麼應對曹操和孫權聯手的韜略和曹操說了一遍。

曹操聽得直皺眉,待蔣幹說完之後,不悅的說道:“軍戰之險。瞬息萬變。紙上談兵。豈能盡如人意?況且,那周瑜此時自立不久,根基不深。就算軍戰所能,皆如他所料。可大戰起時,後方無所在,兵丁無所爲繼。軍糧無所供給。單憑他原先借助孫權之勢所囤積地那點兵丁,軍糧,又能支撐得了幾時?就算他能支撐個一年半載,可終究難逃滅亡之災!何況。大軍圍困,去日無多。更易動盪軍心。且不說周瑜兵馬尚未整合徹底。領軍之將,其心各異。單只是他自立未久。他手下的那些兵丁。也必然還會念記舊主之恩德。對那周瑜也只是暫時屈之其威。若此事大戰,又能有多少將士用命?而如此,若在交戰之時,單有心怯而不用命者,一影響十,十影響百,百影響千。潰軍已成,無可戰矣!若是那周瑜果真如此短視,吾取之易也!”

蔣幹被曹操說傻眼了。蔣幹真沒想到,當時周瑜把自己說的啞口無言的那些計策,在曹操的眼裡,竟然如此的不屑一顧。難道自己的水平就真的差得那麼遠?蔣幹在散佩曹操軍略高超之時,也不禁有些自嘆。

一時竟無語了。

而曹操說完,沒看到戲志才地贊同。隨即想起一事:那周瑜自己見過啊。那絕對是一個奇才,不可能這麼短視,這麼愚笨得。在戰略上很有全局觀。而且,周瑜既然能事先估計到自己與孫權聯手攻擊地可能,並以此爲假想,想出衆多的應對之法,可見周瑜在戰術上得智謀和軍略也並不是非常之低。絕對不走那種軍戰臨頭纔想應對之法的庸才。

可如此一來,那周瑜推想出了來的應變之法,應乃是軍中機密。既然周瑜無心歸向自己,何以把此等機密告知蔣幹?難道那周瑜就一點都不怕自己會針對他地這些手段而再做應變?還是說,這周瑜的這番作爲,本來就一個圈套?

曹操性本多疑,此時一想,更是覺得其中一點重重。拍案笑道:

“哈哈,共瑾小兒倒也狡詐。吾險些中計也!”

這回,戲志纔在一旁點了點頭,認可地說道:“前日周瑜上京之時,我觀其人,膽大心細。言談穩重,謀略周詳。如今,若只是他起兵自立,應是他別有手段,自認可應對全局。如此,咱們與其各操一子,決戰疆場,乃是各展其能也。可如今,那周瑜竟有如此短視之語,而且還毫不避諱的告知子翼。此必定是計。如此,我軍到可與其將計就計,趁其不備,起迅雷之軍,速破之!”

曹操點了點頭笑道:“知我者,唯公也。”

此時,蔣幹已從對曹操崇拜中醒來,再次聽聞曹操和戲志才又三下五除二地制定出一個應對方案。那真是敬佩不已。

然而,這依然不是蔣幹想要表達的。蔣幹急忙再次攔阻道:“丞相不可,萬萬不可。”

曹操很是奇怪,這個蔣幹怎麼了,怎麼老是反對呢?

不過,曹操依然還是帶笑得問道:“子翼,如今周瑜之心,我等盡知,還有何事不妥?”

“不、不。丞相。其實幹在聽完周瑜說的那些之後,也曾斥責過那周瑜狂妄。更指出過周瑜軍糧不足以持久地弱點。”在見識過曹操和戲志才二人反應快速之後,蔣幹說這番話,多少了有幾分靦腆。不過,蔣幹還是適當的誇大了自己,蔣幹當時哪有曹操和戲志才這樣想的透徹、全面啊。

曹操很是感興趣的追問道:“哦。原來子翼也曾想過這些,卻不知那周瑜又是何等作答?”然而,曹操心裡那個罵啊:蔣幹這小子怎麼老是說話留一半。這次他若還敢不一次說完了。定要他好看。

“回丞相。那周瑜只是笑,並沒有對此加以反駁。只是說,此等手段,不過是他舉例推演爾。但有大戰,以正合,以奇勝。變化萬幹。不可盡言。而無論如何。周瑜自稱其有精兵數十萬,即使以至消耗作戰,可保半年無憂。而有此等時刻,足夠他向幽州請降的了。周瑜自言,他若不能自立,獨具一方。而要爲人臣的話,當不可輕買。此天下間,劉明戰無不勝。可堪軍神。他周瑜投靠丞相。不如投靠劉明。”

這回蔣幹說完,曹操和戲志才全都沒當即有所表示,全都齊刷刷的注視着蔣幹,那意思顯然是準備等等蔣幹是不是還有什麼沒說的。

蔣幹被曹操和戲志纔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誠恐的說道:“幹就是因爲那周瑜此語過於囂張。對丞相大不敬。故此纔沒有在一開始就說出。只是又恐丞相因此疏落而有所偏差,故。不敢隱瞞。除此之外。

再無其他了。”

聽了蔣幹此言,曹操和戲志才。這才相互看了一眼,重新開始了思考。原本很簡單地一件事情,在牽扯到劉明之後,又變得複雜起來。

要知道,原本按着曹操和戲志才的計算。江南的局勢再複雜,可在絕對實力面前,那還都是可以輕易解決的。

畢竟曹操此次出征,是在計算了孫權剛剛大敗之後,所剩全部實力的基礎上謀劃的。那周瑜的自立,不過是一個小插曲,只能使事情變得更容易,更簡單,更多保留曹操的實力。

然而,此時周瑜竟然想在危急之時,投靠劉明,這就不得不令曹操有所顧忌了。

曹操打了一個手勢說道:“子翼一路辛苦。勞累了。且先下去休息吧。”

蔣幹明白,這是曹操準備要與戲志才密談了。蔣幹連忙自覺地告退而出。不過,蔣幹也有些不解,先前計算周瑜之時,丞相都不揹着自己。如今這又是要商量什麼呢?

蔣幹當然想不到,周瑜在曹操他們看來,不過是一個錦上添花地小事,是能更好減少曹操報失,並更進一步擴大實力地一個機遇。而這種偶然的機遇,雖然令人動心。可在曹操和戲志才這種心志堅定,只相信自身的強者看來,那卻是可有可無的。當然就不要避諱蔣幹了。而真正機密之事,當然不會讓蔣幹隨意得知。

待蔣幹走了之後,曹操這才嘆息道:“周瑜果然奇才,深知吾平生所忌者。故借蔣幹之口,傳於我知。實在是可惱可恨!”

戲志才久在曹操身邊,深知曹操地這種抱怨,那是當不得真的。曹操也決不會真地就因此生氣。故此,戲志纔在一旁,一隅不發。等待着曹操真正的提問。

果然,曹操嘆息之後,隨即正容地向戲志才求證道:“周瑜此言,頗爲狡詐。然,此計之險,不在周瑜,而在那幽州的迴應。卻不知哪劉明一心求仙,會不會因這周瑜之請,而參與進來?”

對於曹操的這個問題,戲志才顯然也早已準備好了答案。而且,戲志才也知道曹操必定也有所覺斷,此問,也不過是向自己求證罷了。

不過,戲志才依然一絲不芍的回答道:“主公。那劉明雖是求仙之人。可他仍然還在這個紅塵俗世之中。也許他如今坐鎮一方,一心求道,不曾想過圖謀天下,或是大增殺戮。可他的那些手下,卻不盡然。

他們可全都等着一個名正言順的機會呢。有他們極力進言。劉明即使本無此心,卻也是衆意難違。而且,除此之外,這送上門來的東西,那劉明是不可能拒絕的。主公休要忘記,那劉明先前與我等談判。哪一回是可輕易放過的。”

戲志才之言,果然深合曹操心思。曹操點了點頭,表示贊同。苦笑道:“那劉明既要求仙,還要這麼多的錢財幹什麼?若不是我確知其有實力而不圖天下,確難以相信他劉明也算是一個求仙之人!我看,那劉明倒好似一個商人,多過一個仙人。”

戲志才陪笑道:“主公您難道又忘記了您前不久所網羅的那個自稱仙人的仙長了不成?那位仙長,雖然被丞相看穿,不過是一些幻術,可他每一個修煉,花起錢來,那不也是花錢如流水一般。何況那個劉明,很有可能卻是一個真正的修仙之人。這花費當然就更大了。只不過,您那位那個自稱仙人的術者,不善理財,只知向您索取。而那個劉明卻能依此雄霸一方,自食其力罷了。”

戲志才之言,令曹操不禁想起那個不知道什麼是錢財的傢伙,曹操那真是一陣陣的肉疼。不過,曹操一想到那個傢伙給自己帶來的好處,也是一陣陣的高興。

曹操拋卻這些想法,向戲志才問道:“我等如今,又當如何?”

戲志才很是平穩的說道:“而今當等瞞寵歸來,視孫權那裡之舉止反應,再做周詳。如此:下者,孫權勢弱,丞相可替周瑜,討伐孫權。

孫權既亡。周瑜帳下一干衆將也就沒有共同之目標,必可引起周瑜帳下的分裂。丞相可藉機施好給周瑜,助其穩定,取得周瑜信賴。趁其不備,一舉消滅周瑜,不給其向幽州投靠之機。此舉,利再果狠。若有差池,則爲他人捉刀,平白成全了周瑜、劉明。”

曹操點了點頭。這個計策果然是下策。一切行動,還是得靠自身的實力去打。自不過分成了幾個步驟,凝聚了更大實力去打那分割後的弱小。多少還是佔了一些便宜。

戲志纔等曹操琢磨的一番之後,這才接着說道:“中者。孫權還有餘力,更得地方支持。丞相可暫時撤出其外,並對孫權稍加援助,並承諾孫權,非是不出重兵援助,實乃兵力分散各地,調集不易。依此拖延並慫恿孫權與周瑜速戰,讓那周瑜不得修養。而咱們卻在暗中招安周瑜和孫權軍中離意者。待他們兩敗俱傷時,引其內應,一舉共滅之!”

曹操覺得不錯。這中果然比下好一點,不用全部由自己來承擔戰爭的消耗。曹操不禁心癢難酵的追問道:“中下如此,上者爲何?”

第144回 買一送二第537回 二喬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280回 形勢嚴峻第350回 大手筆第285回 議第477回 驚變第6回 土包子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338回 胡漢之分第582回 劉明微笑安天下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618回 趙雲樂啊!第247回 對撞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281回 三分天下第133回 進京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134回 燕雀焉知鴻鵠志第110回 歸屬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553回 賭約第516回 賣票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500回 周瑜神威第486回 無敵二人組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70回 禮節(下)第501回 魯肅良言第48回 險勝第149回 叫屈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529回 神罵第267回 天行健第210回 對決第590回 鏖戰江心第525回 火炮第9回 虎嘯山莊第553回 賭約第544回 偷襲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257回 盤道第581回 又拿劉明說事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449回 笑閻羅第487回 包圍戰第210回 對決第75回 皇甫嵩哭窮第54回 拉煉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99回 納妾第228回 價值幾何第137回 激戰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93回 出使烏桓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91回 妙計破城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11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第524回 羣衆力量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185回 全力一搏第379回 敢爲天下先第275回 陣第210回 對決第382回 當忽悠遇到忽悠第56回 義之所在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522回 神謀諸葛亮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52回 劉明當官第5回 初見流民第285回 議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439回 受賄第270回 突破第502回 曹操的無奈第143回 誤會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490回 張飛和呂布得功過第500回 周瑜神威第40回 神秘人之黃巾霸第15回 大俠的真相第297回 競爭上崗
第144回 買一送二第537回 二喬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280回 形勢嚴峻第350回 大手筆第285回 議第477回 驚變第6回 土包子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338回 胡漢之分第582回 劉明微笑安天下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618回 趙雲樂啊!第247回 對撞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281回 三分天下第133回 進京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134回 燕雀焉知鴻鵠志第110回 歸屬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553回 賭約第516回 賣票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500回 周瑜神威第486回 無敵二人組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70回 禮節(下)第501回 魯肅良言第48回 險勝第149回 叫屈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529回 神罵第267回 天行健第210回 對決第590回 鏖戰江心第525回 火炮第9回 虎嘯山莊第553回 賭約第544回 偷襲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257回 盤道第581回 又拿劉明說事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449回 笑閻羅第487回 包圍戰第210回 對決第75回 皇甫嵩哭窮第54回 拉煉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99回 納妾第228回 價值幾何第137回 激戰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93回 出使烏桓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91回 妙計破城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11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第524回 羣衆力量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185回 全力一搏第379回 敢爲天下先第275回 陣第210回 對決第382回 當忽悠遇到忽悠第56回 義之所在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522回 神謀諸葛亮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52回 劉明當官第5回 初見流民第285回 議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439回 受賄第270回 突破第502回 曹操的無奈第143回 誤會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490回 張飛和呂布得功過第500回 周瑜神威第40回 神秘人之黃巾霸第15回 大俠的真相第297回 競爭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