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

轟隆隆。隨着潼關城門的四分五裂。劉明的幽州兵怒吼着上前,而衝城車也再功成後退,以便給後面衝上來的幽州士兵閃開道路之時。猛然間,一面與城門洞大小相仿的刀山迎面衝了過來。代替了城門,擋住了城門的漏洞。

敢情,這世上不僅僅劉明在完善着自己的攻城利器。那楊譚也早早的就研製了守城的物件。一早就準備了城門破壞後的代替物品。這座刀山就是楊譚研製的塞門刀車。

這塞門刀車也是純鐵打造,車身外形有些像一輛平板的推車,只是車身的地盤非常的低。車把下面更只有尖銳的立柱,只要把車把往下一放,就如同打了樁子一般,根本無法後退,而且還會前方的壓力越大,他就埋得越結實。而塞門刀車的正前面,顧名思義,則是一面與城門相仿的擋板,有箭孔,可以往外射箭,或是用長矛往外刺。而擋板的其他部位,則密佈着刀刃,使對方無法攀爬。而擋板的後面還有立柱頂住了擋板,形成了三角支撐,使擋板的承受力得到加強。

有了這種東西,無論是城門還是城牆,只要有了破損,都可以先頂住一段時間,只要撐過去了,就可以對破損的地方進行修復。這也是楊譚一直沒有把城門徹底堵死的信心所在。

如今,這塞門的刀車,也不負楊譚所望,就是這麼一輛塞門刀車往這一擺。立馬就代替了城門,堵住了幽州兵的去路,而此時,火勢也越來越旺了。冒着大火。再次攻擊這塞門刀車,那也不現實,劉明只能再次收兵。而楊譚也趁着這個機會,徹底的堵死了城門。

劉明回營之後非常的鬱悶,這攻城部隊可是費了劉明很多心血地。如今竟然無功而返,這如何不讓人氣悶?

此時的劉明大帳之內,只有郭嘉和關羽在一旁陪伴。

郭嘉看劉明心中不樂,連忙在一旁勸解道:“主公。這可不是咱們的攻城器械不利。衝城車和樓車的威力,那可是有目共睹,這要是一般的城池,那早就拿下了。實在是哪個楊譚太狠毒,太狡詐了,這才讓咱們無功而返。這也就是咱們新打造的這些攻城器械不怕火罷了,這要是一般木質結構的,早就被他一把火燒光了。在自己的城頭上放火。連自己人都燒,也就楊譚那種狠毒的人,才能做得出來。”

劉明聞言好受一些。開口問道:“如今這個楊譚如此狠決,火燒潼關,以爲防守,咱們如之奈何?”

關羽早就不忿,聞言說道:“大哥,那楊譚防守,不過就是仗着火燒,咱們日夜進攻,只要火熄了,咱們就發動。看他能燒得多久?何況,就算是他能燒個沒完,他那城牆也經不住咱們衝城車的輪番撞擊。到時候,咱們連他們的城牆都撞塌了。看他們還能如何的囂張。”

“不妥。如此攻擊過於被動,而且咱們的衝城車雖然防火,卻防不得煙,也防不得烤。這兩回的冒死攻擊,操車的士兵,已經有所損傷了。長此以往,那些操車的士兵,非要損失殆盡不可。而且,那潼關城厚,遠超過城高,雖然他的城門可以被咱們撞碎,可他的城牆,卻絕對不是那麼容易撞塌的。何況,即使是撞塌了他的城牆,他再用那個刀車堵住缺口,然後再以土石填補回去,那咱們還是徒費工夫。”郭嘉笑着搖着腦袋反對到。

關羽一時無話,猛地想起劉明的攻城器械當中還有許多東西沒有用到。於是再次說道:“既然如此強攻不成,那大哥的攻城器械當中還有許多新奇的東西沒有用到,咱們另換他途,加以攻擊,也就是了。”

“不妥。攻城之道,無非有三,如今咱們用其二而無果,可見那守城的楊譚,也是一個善於防守的大家。如此推斷,咱們的第三種攻城手段,他必然也有應對之道。與其那樣,咱們何必徒增傷亡。”郭嘉依然笑着反對。

雖然關羽不知道爲什麼攻城方法有三,也不知道這攻城部隊的第三種攻城方法是什麼,更不知道那楊譚憑什麼就有可能知道,並有辦法對付。可郭嘉左一個不行,右一個不行,當時可把關羽氣火了。

關羽鳳目圓睜,怒視着郭嘉喝道:“奉孝,何來膽小如此!沙場征戰,爭得就是一口銳氣。如今,你左一個不行,右一個不可。如此這般,你還打得什麼仗?攻得什麼城?”

劉明一看,心中好笑。郭嘉這小子跟在劉明身邊十幾年了,以至於郭嘉有什麼心思,那劉明就跟明鏡似的。故此,劉明笑着說道:“二弟,休要上了他的惡當,他這是在尋你開心,這小子肯定是有主意了。你別跟他廢話,直接教訓他一頓,保管他立馬說了。”

郭嘉一聽,連忙訴苦道:“主公,二哥。冤枉啊。我不過就事論事而已。哪敢尋二哥得開心。如今二嫂可是在金釵盟中大權獨攬,我家的那位,那對二嫂可是言聽計從,打死我也不敢尋二哥得開心啊。”

關羽一聽也樂了,敢情問題的根還在這了。這小子是欠教訓,如此關頭,還有閒心想那些。真是本性難移啊。

關羽微笑着站了起來,輕輕地握了一下拳頭,發出了嘎巴,嘎巴的響聲。笑着對郭嘉說道:“小郭子。這可不能怨我,大哥說的話,這我可不能不聽。不過,聽說你最近跟華老學得不錯,應該能接住我兩分的力道吧。”

郭嘉得臉都綠了,一邊往後稍着,一邊哭笑不得地說道:“二哥,真萬別衝動。萬事好商量。我老老實實地說還不行嗎?”

劉明一看差不離了,止住關羽說道:“好了。二弟且住。先讓他說個明白,若是說的不好。到時候你再找他算賬,那也不遲。”

關羽聞言止住了腳步,微笑着看着郭嘉。看那架勢,好像還是準備跟郭嘉親熱、親熱。

郭嘉暗暗地嘆了口氣:咳!這是何苦來着。自己不過就是想活躍一下氣氛,讓主公和二哥開心一下嗎?不過,看到劉明和關羽如今都有了笑模樣,郭嘉也隨之高興了起來。

郭嘉嘿嘿笑着說道:“主公。其實這都是您在自尋煩惱,咱們當初制定的那個攻打董卓的計劃。那是相當完善的。這應變之道,那早就有了的。咱們的攻城,也不過就造成一種勢,如今這個勢已經出來了。咱們的計劃馬上就能成功收尾了。您還有什麼可操心的。難道您還真把攻城這件事當了真了。”

劉明一聽恍然,對呀。強攻潼關除了爲檢驗攻城器械地威力之外,就是爲了造勢。如今計劃完成無誤,自己還操什麼心?

不過,劉明還是有點不放心地問道:“奉孝。咱們的計劃不會出什麼差頭吧?畢竟如今的潼關守將都換成了楊譚。這要是出了什麼意外,那咱們的計劃可就要泡湯了。”

“不會的主公。咱們的計劃,那都是有專人監控的。如果出現變故,那消息早就傳過來了。如今沒有什麼消息,那就是一切正常。以潼關如今如此的局勢,咱們的計劃肯定可以順利的實施,到時候,咱們兵不血刃地奪取潼關,然後包圍長安,消滅董卓,那都是輕而易舉的。”郭嘉嘿嘿笑着的保證道。

關羽在一邊聽得那個心急,明知道大哥和郭嘉正在說攻破潼關的計劃。可就是不明白怎麼回事,能不急嗎?

最氣人的是,那郭嘉說完了之後。還看了關羽一眼,擺出了就是不告訴你的樣子,氣得關羽就像抽他。只不過礙着大哥在此,關羽一時到不得動手。

這一切,劉明自然看在了眼裡。此時的劉明成竹在心。心情舒暢,看着關羽說道:“二弟,我出去走走,你有什麼不明白的,都可以問奉孝。”

說完,劉明轉身就向外走。而關羽則嘿嘿笑着湊近了郭嘉。郭嘉淒厲的慘呼道:“主公。您可不能過河拆橋啊。”

劉明只當沒聽見,出了營帳,帶着典韋巡視自己的那些傷兵去了。而此時,營帳之中隱隱傳來郭嘉地呼叫:“二哥,有話好說。君子動口,哎呦……”

而就在劉明這裡按着計劃一步步地推行之時,面對着曹操一步步的接收着豫州南部。袁術那個心疼啊。袁術一面派人與曹操交涉,講明自己和孫策乃是盟友關係,讓曹操停止進攻。另一面急忙忙得傳令,讓紀靈儘快地帶着部隊回來救援。

然而,曹操南下地目的,那就是爲了吞併豫州南部以及揚州的,兩淮這個大糧倉,曹操可眼紅許久了,怎麼可能輕易被袁術的言辭所左右,當即回覆袁術,孫策向朝廷表示忠義,受朝廷嘉獎。這與袁術何干?而袁術私藏玉璽,乃是對朝廷的大不敬,曹操乃是代天誅之。聖命所在,曹操是萬萬不敢徇私地。

袁術一聽到回報就傻了。敢情人家曹操和孫策結盟,跟自己沒關係啊。而且還消滅自己搶走玉璽。這玉璽不是自己的天命象徵嘛,怎麼會還有人敢來搶奪?

袁術搞不懂,可緊跟着派去調紀靈領着部隊回來的使者也回來了。別說是追上了孫策的部隊了,如今揚州的要道,那都已經被孫策的人馬看守住了,消息根本傳不到前線去。

袁術一聽,勃然大怒,厲聲嘶吼道:“來人,把這個廢物給我推出去殺了。”隨後又歇斯底里的喊道:“給我傳令,把那些運往江南的軍糧給我卡住,我看他們沒有糧食還怎麼前進。你讓我好不了,你也別想好過了。”

然而,一日後,袁術再次得報,揚州所有的糧倉,軍糧早就空了,早就被孫策全都一次性的強行提走了。而孫策掌管着袁術全部軍馬的調動大權,也沒有任何人敢攔着孫策。

袁術身軀一晃,險些跌倒,仰首沖天吶喊道:“天啊!爲什麼?爲什麼?”隨即又俯首低語道:“爲什麼你給了我玉璽的天命,卻讓別人來此搶奪?”

突然間,袁術身軀一震,哈哈大笑道:“哈,哈,哈。我明白了,我現在還不是天子,拿了這個玉璽,還沒有與天命歸一。這自然會有羣魔亂舞了。這要是我登基稱了帝,與天命合而爲一,這自然就會有百靈護佑了。以我袁家數代的威名,自會有門生故吏前來相應天命幫襯。那曹操和孫策也就不敢逆天行事了。”

袁術笑完,隨即狂喊道:“來人,給我準備儀仗,朕要登基稱帝。”

此時的袁術,形如瘋魔。勢若瘋狂。兩旁的手下,無不色變。

而袁術手下的何夔,當時上前罵道:“豎子篡國。天遣之。汝袁門四世三公之清譽,毀之一旦,你乃袁門之敗類,袁門之不孝的子孫也!”

這何夔,字叔龍,乃陳郡陽夏縣(今河南太康)人,因戰亂漂泊至此,被袁術強摞爲官,此時此刻,再也忍不住地罵了出來。

若是平日,袁術對何夔這樣的名士,那還是敬重幾分,聽得進幾分勸告的。可如今的袁術,那跟個瘋子是的,早就迷了心竅,哪裡還聽得進人言,當即怒吼道:“拖了出去,給我砍了!砍了!”

有站堂的武士過來就把何夔拖了出去,那何夔是罵不絕口。不多時,傳來回報,何夔已被斬首。袁術是仰天哈哈大笑。而袁術的那些手下,一個個是體若篩糠,顫立着,不敢說話。

袁術登基的這一最後瘋狂,也就這麼大張旗鼓的操辦了下去。

而袁術這一不知死活的狂妄舉動,不僅給了曹操一個更好的出兵藉口,也讓袁術手下的許許多多文臣武將,大失所望。其中,一位文武雙全的奇才,也忍不住擲筆而去。

第439回 受賄第460回 妙想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546回 陽平關異主第241回 何去何從第355回 開眼界第312回 意外第393回 變第91回 妙計破城第524回 羣衆力量第427回 病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249回 皇上跑了第199回 七大寇第506回 巨響第376回 兵制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457回 殲滅第117回 野望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360回 馬超投劉明第二百八十九 會傭兵中第626回 落後就意味着捱打第429回 周瑜的計劃第46回 埋伏?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地三百二十二回 怎麼辦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249回 皇上跑了第123回 圖謀幷州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505回 喜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621回 是計不是計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530回 黃月英怒斥諸葛亮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61回 玄德弟第284回 笑第247回 對撞第402回 鬼老精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485回 劉明的死穴第5回 初見流民第326回 峰迴路轉第527回 老實人第503回 變,變,變第321回 詐死埋名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448回 戰潼關第379回 敢爲天下先第449回 笑閻羅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155回 立誓第396回 喝酒誤事第156回 軍校第408回 花海第209回 自大狂第44回 劉備的抉擇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277回 衰第418回 羅馬好消息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109回 麻煩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259回 心計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179回 傢伙長的好處第477回 驚變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589回 明白人周瑜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30回 草原之鷹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413回 虎毒不食子第449回 笑閻羅第461回 奪權第149回 叫屈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25回 回扣第205回 海戰第533回 肯薩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553回 賭約第119回 呂布的報應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502回 曹操的無奈
第439回 受賄第460回 妙想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546回 陽平關異主第241回 何去何從第355回 開眼界第312回 意外第393回 變第91回 妙計破城第524回 羣衆力量第427回 病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249回 皇上跑了第199回 七大寇第506回 巨響第376回 兵制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457回 殲滅第117回 野望第170回 不保我保誰第360回 馬超投劉明第二百八十九 會傭兵中第626回 落後就意味着捱打第429回 周瑜的計劃第46回 埋伏?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地三百二十二回 怎麼辦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249回 皇上跑了第123回 圖謀幷州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505回 喜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621回 是計不是計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530回 黃月英怒斥諸葛亮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61回 玄德弟第284回 笑第247回 對撞第402回 鬼老精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485回 劉明的死穴第5回 初見流民第326回 峰迴路轉第527回 老實人第503回 變,變,變第321回 詐死埋名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448回 戰潼關第379回 敢爲天下先第449回 笑閻羅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155回 立誓第396回 喝酒誤事第156回 軍校第408回 花海第209回 自大狂第44回 劉備的抉擇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277回 衰第418回 羅馬好消息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109回 麻煩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259回 心計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179回 傢伙長的好處第477回 驚變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589回 明白人周瑜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30回 草原之鷹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413回 虎毒不食子第449回 笑閻羅第461回 奪權第149回 叫屈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25回 回扣第205回 海戰第533回 肯薩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553回 賭約第119回 呂布的報應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502回 曹操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