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松,你和汪鵬程熟悉嗎?”
“公安——同志,你們——不是——爲——百貨公司的——案子——來的嗎?汪鵬程——和——百貨——公司的——案子——有關係嗎?”張小松慢條斯理道。
張小松的話鋒不對,鄭峰說東,他說西。
“張小松,我問你什麼,你就回答什麼?”
“你問——什麼,我就——回答——什麼?難道——我是——罪犯嗎?你們——把——這個——破玩意——戴在——我的——手上,總得——給我——一個——理由吧?既然——你們——已經——把我——當做——罪犯了,那就——不要——再問了,乾脆——把我——關進——監獄,該判——什麼罪——就判——什麼罪。這樣——不是——更省事嗎?”
“張小松,你承認自己犯罪了?”
“我承認了嗎?”
“很好,你既然不承認,那你就跟我們好好談談,張小松,你已經是一個成年人,我要糾正你一個說法,你現在只是一個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你聽懂了嗎?在升格爲罪犯之前,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你應該知道,在案子水落石出之前,只要是案子需要,任何人都要配合我們的調查,我說你是罪犯,我就要拿出事實和證據來,你說你是無辜的,你也要拿出是事實和證據來。我們這樣做是符合程序的。從你剛纔的話中,我已經聽出來了,你是不是不想配合我們的調查啊,如果你和案子沒有關係,爲什麼要回避我們的問題呢?”
張小松想在鄭峰面前耍小聰明,他看錯了人。
張小松做沉默狀。
“我再問你一遍,你和湖濱公園的汪主任——汪鵬程熟悉嗎?”
張小松的性子太慢,他愣了將近一分鐘,才從嘴巴里面擠出一句話來:“熟悉——談不上,我們——曾經——是同學。”
大家都意識到,這將是一次馬拉松式的審訊。
馬拉松就馬拉松,只要張小松能從正面回答鄭峰的問題,拖沓一點,無關緊要。對付張小松這樣的人,沒有足夠的耐性是不行的。
“據我們所知,你和汪鵬程之間的關係很不一般啊!”鄭峰的話是有潛臺詞的。
“僅僅——是——認識——而已。”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張小松說話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在兩至三個音節之後,他都要停頓一下。除了語速慢以外,停頓太多,停頓的時間也比一般人長很多。
“認識而已——果真是這樣嗎?”
“對,我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幾乎——不講話,後來,汪鵬程——當兵——去了。退伍——以後,我們——在路上——經常——碰到,也——只是——點點頭——而已。”
“你們難道就沒有單獨在一起過嗎?”
“絕對——沒有——這——不可能。”
“可是有人在無意中,看到你和汪鵬程在一起,關係非常親密,和你們在學校的關係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