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兒,社員們不約而同地紛紛擡頭,霞光映照下的石窟似乎閃爍着一線靈光,大家朝遙不可及、時空變幻的風雲之處遠遠望去,只看見東晉王朝的蹉跎歲月裡,五胡亂華留下的傷痕累累比比皆是,而在偏僻的西北一隅,那些孤獨而執着的佛家弟子,站在鳴沙山的斷垣殘壁上,開啓了世世代代用繪畫和雕塑來創造莫高窟奇蹟的新紀元。根據權威說法,早在印度產生佛教的開端,像莫高這樣的石窟往往是用來給和尚們苦苦修煉的地方,完全不存在什麼從事美術方面的活動,就算想表達一些具象的東西,也只能拿佛教建築的零碎構件充當擺設。不知什麼時候起,歐洲雕塑的典雅風情傳播到恆河流域,在洞窟裡雕刻石像,寄託對佛祖的崇敬之情,於是大批工匠施展了他們的藝術才華,一旦這種潮流不知不覺被傳播到當時的中國,無疑掀起千層浪。來自印度的釋迦牟尼學說到了東漢三國,慢慢的從上流社會過渡到小小的庶民,從西晉的翻譯佛經,再到東晉的佛圖教化,一點一點,中國的民間百態和世俗煙火,融化了原本西方味兒十足的塑像造型,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土生土長的華夏文明,在這裡龍騰虎躍,用特有的方式改變着人們對佛祖的習慣性認識。大概從北魏開始,一直到宋代,莫高窟始終扮演着時代的寵兒,無奈至明朝,海上絲綢之路的崛起,使得敦煌從此變得落寞寡歡,不再引人矚目。今天我們看到的石窟,假如從建築實用的角度來說,可分爲大像窟、僧房窟、支提窟、佛壇窟、涅槃窟等一系列形態。內部空間長達三十米,高四十米左右,而且在不少的洞窟外面,保存着唐宋時期的木結構窟檐。在莫高窟的洞裡,壁畫是獨一無二的,幾乎覆蓋了所有的繪畫種類,關於佛的動人故事,美麗山水和嬌豔花卉,還有飛翔在天空的佛祖形象,辛勤勞動的普通人民。內行的參觀者不難發現,敦煌壁畫兼容了歐洲西亞的藝術風格,分佈於頂部和四周,瀰漫着渾厚雄壯,噴發出氣吞山河的熱情豪邁。那一個個飛天的姿態,預示了人生的終極目標,飄飄欲仙,幸福安寧,不帶任何世俗的功利,只求平凡的與世無爭。色彩的追求有時淡雅,有時凝重,有時蜻蜓點水,有時揮灑自如。當時的社會環境鼓勵自由超脫,不存在儒學一家獨大,牢牢控制着人們的精神世界。縱觀不同朝代的作品,我們可以領略盛唐的壯觀,咀嚼兩宋的柔美,重新審視一下,原來華族的博大精髓,就在這無拘無束的歌舞昇平裡芬芳吐豔。莫高窟的彩色雕塑把菩薩、天王、力士、金剛等衆神刻畫得栩栩如生,各種豐富的題材,美輪美奐的技藝,使得塑像與壁畫如同孿生姐妹,難捨難分,渾然一體。他們平和的神態似乎在勸導人們,只要心中有佛,就能最終和蓮花一道,進入嚮往已久的一方淨土。那將多麼幸運啊!因爲膜拜她的,是成千上萬的飛天后人,是河西、中原乃至全中國的敦煌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