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楚思南的規劃

東線最後戰役時期的到來,以及西線庫爾斯克會戰的結束,標誌着蘇聯歷時數年的戰爭狀態即將宣告結束,而克里姆林宮的工作要點,也即將由戰時的“重軍”轉向“重經”,國家的主要關注點,將從戰爭轉向戰後經濟恢復。

毫無疑問,對於如何發展經濟,尤其是如何快速、平穩、全面有效的發展經濟,楚思南並沒有什麼認識,毫不客氣地說,他對蘇聯經濟體制上的那些弊端的認知,幾乎都來源於自己曾經在歷史書上所瞭解到那麼可憐的一點點東西。他知道在蘇聯正式解體之前,蘇聯國內,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其他各個方面,都存在種種的弊端。

政治上,國內官場腐敗墮落,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問題蔓延全國,蔚然成風;黨員思想僵化、墨守成規、因循守舊,左的傾向涉及全黨,造成全國大部分黨員思想上混亂;黨內爭權奪利的現象明顯且普遍,這直接導致國內各項政策的混亂,克里姆林宮不再是爲蘇聯人民謀求發展與幸福的所在,而成爲了形勢混亂的角鬥場;“大俄羅斯”主義的長期蔓延以及克里姆林宮對蘇聯模式的大肆傾銷,導致了整個東歐社會主義羣體的離心,“情報局事件”、“科斯托夫案件”、“十二月事件”、“波茲南事件”等等,一系列血腥殘酷的霸權事件,令蘇聯徹底失去了在東歐的民意基礎,從而也爲西方國家在東歐地區首先推行和平演變策略製造了機會。

在經濟上,蘇聯所存在的問題似乎更爲嚴重。早在列寧當政時期。爲了應對國外、國內反革命勢力地圍攻,便實施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很顯然,這一項政策,在當時生產力水平以及社會發展階段上來講,是必須以犧牲人民的利益爲代價的,不過這份代價對於當時革命熱情高漲的蘇聯人來說是承擔的起的,而且也是基本樂於承擔的。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內形勢的穩定,人們開始對這項政策有了懷疑,幸好的是。列寧很快意識到了這項政策地冒進性,並立刻予以糾正。在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廢除後。列寧開始實行核心爲國家資本主義的“新經濟政策”。儘管這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得到那些激進地革命者的理解。但是它卻對蘇聯地社會主義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的作用,同時,也爲蘇聯的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列寧是思慮縝密、頭腦清醒的偉人,但是他的生命顯然沒有他的影響那麼深遠綿延,就在蘇聯地各項發展剛剛步上正軌的時候,他老人家撒手走了。

在列寧之後,斯大林開始出來主持蘇共中央的各項工作。這位從開始時便對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理解偏頗,且大受大俄羅斯沙文主義影響的格魯吉亞人,幾乎是全面的否定了列寧的思想。在經過了一系列大肅反、大清洗和黨內鬥爭之後,以高度集中地計劃經濟和中央集權的“斯大林模式”,開始在蘇聯的社會體制建立起來。這一模式地作用下,蘇聯通過兩個五年計劃。完成了工業國有化和農業集體化的轉變,同時,經濟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成爲了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但是,在重工業飛速發展的同時,蘇聯幾乎是放棄了對輕工業以及農業的關注,畢竟這兩個行業的發展,不能在短期內促進經濟的飛速發展與軍事力量的迅猛強大。就這樣,在兩個五年計劃結束之後的蘇聯,可以製造出世界上最爲先進的坦克,但是卻不能造出足夠配備龐大軍隊的軍服、軍靴,素有“歐洲”米倉之稱的烏克蘭,還在三二年到三三年之間,爆發了史所罕見的大饑荒。

衆所周知,對於一個新建立起來的政權來說,統治者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應該是儘可能幅度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是一個新政權的首要任務,是必須加以貫徹和執行的。但是蘇聯顯然不是如此了,斯大林的政策基本上就是前帝俄政策的延續,他將盲目的擴充軍備與爭奪世界霸權放在了國家政策的首要位置,以至於在二戰結束之後,蘇聯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仍舊沒有從戰爭的狀態中走出來。人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農民的生活水平持續得到不到提高,各種主要的生活物資匱乏。

繼斯大林之後,赫魯曉夫接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職務,這位長期生活在斯大林陰影之下的蘇聯領導人,顯然曾經意識到斯大林模式所產生的錯誤,他也曾試圖進行一場徹底的、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是,最終由於國內形勢的壓力,再加上外部的波蘭事件和中蘇論戰,以及他對斯大林徹底的、近乎是瘋狂的全盤否定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使得他最重在改革一途上功敗垂成。

老赫同學最終在老勃同志的政變中下臺了,這位出身安全委員會的第一書記,最終慘淡的退出了變化莫測的政治舞臺。

而在赫魯曉夫下臺之後,繼之而起的勃列日涅夫原本就是個平庸的傢伙,同時,由於他是走政變路線上臺的,所以,在掌權之初,他的主要工作沒有放在改革抑或是發展經濟上。與此相反,他將主要的經歷放在了鞏固自己統治的路線上,毫不客氣的說,蘇聯的問題在斯大林與赫魯曉夫當政時期埋下了惡因,而在勃列日涅夫時,這個惡因得到飛速的成長。

作爲一個既缺乏威信,又能力平庸的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爲了鞏固自己的同志,一方面大肆收買人心,大搞領導幹部終身制,從而直接導致國家政權老齡化,政治生活缺乏活力,求穩惡變。官僚主義、貪污腐敗猖獗。另一方面,爲了贏得威信,對外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到勃列日涅夫統治後期,蘇聯國庫已經變得空虛乏力,國家經濟停滯不前甚至逐年下滑,那所謂的“發達社會主義”,儼然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停滯社會主義”。

在勃列日涅夫之後,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先後上臺,必須負責任地說。這兩人,尤其是安德羅波夫。是一個有卓識遠見的領導人。他們都認識到了蘇聯的社會問題是何等的嚴峻,因此。他們不但試圖下大力氣、出重拳打擊國內的腐敗問題,而且前者還試圖從自己的鄰國身上吸取些經驗,例如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從而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是很遺憾,這兩位都是出了名的短命,安德羅波夫執政僅僅十五個月,便因腎病猝然辭世。而他的接任者契爾年科,僅僅在位十三個月便一命歸西了,因此,他們的主張和政策,都沒有來給有效地實施頒佈。

在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之後,就是聲名卓著的戈爾巴喬夫了。毫無疑問。這是一位偉大地、成功的、功業不菲地蘇聯領導人,他的功業可謂是舉世共睹、千古長存,同樣的。他還是蘇聯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領導人。在位幾年時間內,這位領導人做了一件最爲驚人的大事,那就是解體了輝煌七十四年的蘇維埃共和國聯盟,從而將蘇聯的國民,從蘇維埃地水深火熱之中解救了出來。

不過前蘇聯的大多數國民似乎對這位解救了他們的領導人頗具敵意,在一九九六年的俄羅斯聯邦大選中,參選的戈爾巴喬夫竟然只得到了百分之一的選票。這還不算,在普京出任俄羅斯聯邦總統之後,俄國家杜馬以“導致蘇聯解體,是我們所遭受地苦難的罪魁禍首”爲罪名,向這位和平的前蘇聯末代領導人提出了刑事訴訟。

歷史是真實地,它是最無情也是最客觀的老師,《新唐書魏徵傳》有云:“以史爲鑑,可知興替。”

楚思南算不得一個資深的政治家,在如何治理國家方面,他沒有什麼充足的、可以拿來炫耀的資本,但是同一般相比,他有一個絕大的優勢,那就是他有着對蘇聯社會、政權、體制弊端的充分了解。既然認識到了這些弊端,那麼楚思南也就等於是比別人先走了一步,他可以從杜絕這些弊端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去實行自己的構想。

在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楚思南決定將目光首先調整到三個方面上,即經濟調整、政治整頓、軍事恢復。

軍事的恢復比較容易理解,那就是在東西兩個戰線上,蘇軍的後續攻勢必須得到進一步的加強,以求能夠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當然,軍事的恢復也不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

在楚思南的考慮中,當戰爭結束之後,爲數數百萬的蘇聯紅軍,有必要經過一場徹底的重組。毫無疑問,在歷時數年的戰爭中,蘇聯紅軍的數量得到了全所未有的擴充,但是與此同時,軍隊的素質也大幅度下滑。按照楚思南的構想,一旦戰爭結束,蘇聯紅軍的數百大軍必須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裁減,那些戰鬥力薄弱抑或是因減員之故而構不成編制的部隊,必須裁撤下去,而那些因體格等因素不適合從軍的士兵,也必須復員回鄉。這是一舉兩得的措施,它一方面可以提升部隊的戰鬥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省軍費開支。

在政治整頓上,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思想上的整頓,一個是從政者行爲的整頓。前者,旨在杜絕“左”的思想以及斯大林當政時期殘留下來的大俄羅斯沙文主義餘毒。楚思南認爲,只有做好這一步工作,才能使蘇聯做好迎接戰後國際共運的準備工作,斯大林主持下的國際共運,是對別國政治的粗暴干涉以及蘇聯模式的強行傾銷。很顯然,這不利於國際共產主義力量的團結,也不利於共產主義世界的和諧,這是一個隱患,必須予以徹底的杜絕。至於說後者,那則是對蘇聯統治階層的整頓。其主要目地,在於打擊官僚主義和腐敗現象,消除蘇聯社會生活中所存在的特權階層。要做到這一步,楚思南認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藉助安全委員會的力量,畢竟在整個蘇聯,安全委員會的力量無所不在,縱觀整個蘇聯歷史乃至於其後俄羅斯的歷史,數代領導人就是直接出身於安全委員會的,這也包括他楚思南自己。從這方面看。楚思南要想整頓好政權階層,就必須從安全委員會着手。首先整頓好這支主要的反腐力量。

這是楚思南第二次對安全委員會實施大規模的整頓,他親自給此時安全委員會的兩位當家人。吉爾尼洛娃、克留奇科夫下了命令,那就是安全委員會中,必須成立一個新地機構 ̄ ̄“反腐敗偵察局”。該局的主要任務,就是監督安全委員會各地方組織、人員地廉政操守,該局享有不經司法審理便宣判死刑的權力,總而言之一句話,那就是對安全委員會地工作人員。一經發現涉及貪污腐敗案件,無論情節輕重,一律重判重處,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安全委員會的廉潔性。

其後的一系列事實證明,反腐偵察局的工作是成功的,這個在安全委員會內職權凌駕與司法權之上的機構。在數十年的時間內一直保持着它地廉潔。儘管這個機構內部的爭權奪勢鬥爭不斷,但是卻從沒有任何一個人涉嫌貪污腐敗案件,甚至毫不客氣的說。這個機構中的人,無論是地方局的負責人,還是總局的負責人,一直都是經濟上清廉地代表人物。而在該局針對安全委員會人員所制定的法規中,每一項處罰的結果都是一場殘酷地,任何一個安全委員會的人員,只要涉及到貪污腐敗案件,委員會之外的官員會被交送檢察機關審理定罪,而委員會內的人員則根本不會被這樣處理,他們直接面對的,就是被安全委員會的同時抄收家產然後秘密處決。而對那些因爲涉及到貪腐案件而叛逃國外的傢伙,該局也從不放過。一九四七年,伊爾庫茨克州書記蘇切爾科夫涉嫌受賄案件,安全委員會經過調查,判定其有罪之後,其人叛逃南美的英國,並取得了英國政府的庇護。但是短短的一個半月之後,他便被安全委員會的特工秘密刺殺與寓所門口。這一起案件開啓了安全委員會因腐敗案而追殺涉案者與海外的先河,同時,也震懾了那些心存僥倖的傢伙。

楚思南在蘇聯執行反腐工作的事實證明,腐敗問題並不是無法解決克服,關鍵問題在於,這個政府是否真的有決心下大力氣去打擊腐敗,是否能夠動用專政的手段,給那些腐敗分子抑或是傾向腐敗的投機分子以血淋淋的警示。當首先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嘗試貪污腐敗的“雞”被殺掉的時候,那些試圖追隨其後的“猴子”,便會細細思量,自己伸出去的那隻手是不是應該縮回來,他們至少要考慮,自己豁出性命去攢取的那些不義之財,自己抑或是自己的家人是否有機會去享受。

楚思南不認爲,而且是永遠都不認爲應該對那些腐敗分子手下留情,既然他們貪圖那些不義之財,甚至想通過那些不義之財讓自己以及他們的家人過上幸福的日子,那麼,反腐者就要徹底絕掉他們的念想。貪污者嚴處嚴判,所有家財全部繳收充公,讓貪污者羞愧而死的同時,還要讓他的家人在一無所有中,慘淡的渡過下半生。

至於說經濟上的策略,楚思南就不可能考慮那麼完備了,老實說,他對如何治理經濟、如何發展經濟這方面的問題,根本就沒有什麼過人的常識。當然,他了解蘇聯經濟體制中所存在的問題,但是有一點,那就是了解問題並不等於就能夠很好的解決、克服問題,這是兩方面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論。的確,蘇聯的經濟模式中,計劃的東西過多,而且對輕工業和農業的重視程度也不夠,但是全面拋開計劃的東西就可以了嗎?那顯然很不現實。轉過頭來說,拋開對重工業的重視,轉而着重發展輕工業和農業,抑或是三個方面並重,讓它們齊頭並進就可以了嗎?很顯然,那也是不可行的。

不過幸好的是,如今楚思南身爲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同時又是實際上的政府首腦,所以有些問題就無須他自己去親自想辦法了。要處理好重工業、輕工業、農業之間的發展關係,處理好戰後初期蘇聯經濟工作的重點問題,楚思南所要做的,就是結合他所瞭解的那部分歷史,提出一些關鍵性的矛盾點,提出工作中所應該注意到的主要問題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大可以交給政府各部門去處理,否則的話,諾大一個蘇維埃部長聯席會議還保留着幹什麼?

就這樣,在楚思南的思想指導下,趁着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最高蘇維埃全體會議閉幕不久的時間,蘇聯各軍區代表全會、蘇維埃部長聯席會議先後召開。隨後,按照這兩次會議上所決定的會議精神,轟轟烈烈的蘇聯戰後初期後恢復重建工作,開始展開,此後不久,蘇聯戰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進入倒計時。

第33章 英蘇首戰第27章 圍殲第34章 外交第14章 一份重要的情報第27章 峰迴路轉第28章 生不逢時第13章 如果 如果之如果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3章 當年老帥竟尤在第20章 老帥的暮年第12章 命令就是命令第23章 遠東軍事摩擦(2)第18章 布洛達寧工廠第12章 一切都在醞釀第6章 居室中的媾合第23章 血染黑土地第3章 楚思南的規劃第1章 背後插來的一刀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28章 重返莫斯科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22章 勝利者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12章 夜色下的小鎮第18章 最善對牛彈琴者第8章 將軍的出巡第44章 實爆第16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下)第37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1)第20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3)第11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第10章 鋼鐵與鋼鐵的博弈第9章 霍爾崔的空襲第3章 挖個坑給你跳第30章 新的戰爭陰雲第16章 一個潑皮出現了第28章 北線大決戰(7)第43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1)第7章 輕描淡寫的離間第19章 警衛迴歸第40章 土地承包責任制第24章 再臨霍爾崔(上)第33章 一切回到起點第11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第20章 軍事會議的決定第22章 北線大決戰(1)第13章 挺進(1)第6章 意外的變故第9章 地獄般的沼澤第13章 巨型鐮刀陣線第2章 糟糕透頂的局面第3章 我的戰爭我做主第12章 白俄羅斯戰役(2)第40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4)第14章 漏船還遇打頭風第8章 東方的珍珠港(2)第36章 戰爭與欺騙第9章 斯大林格勒危機第13章 夕陽下的哥薩克騎兵第4章 重返克里姆林宮第1章 背後插來的一刀第22章 北線大決戰(1)第18章 再起硝煙第5章 國會山的演講第6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1)第3章 挖個坑給你跳第16章 小人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28章 北線大決戰(7)第22章 勝利者第11章 蘇聯的楚氏時代第45章 新時期的戰爭第3章 同盟破裂的萌芽第20章 征服第19章 克里姆林宮會議第8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3)第15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上)第16章 小人第24章 蘇共十九大第39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3)第7章 列寧格勒政權派第2章 1941年的星空第11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中)第6章 信任是騙取的第26章 到處都是無奈第5章 布拉耶夫斯基炮兵陣地第2章 血色的誕生禮第6章 戰爭的脈動第7章 輕描淡寫的離間第39章 腐敗的迂迴第10章 鋼鐵與鋼鐵的博弈第25章 再臨霍爾崔(下)第7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1)第4章 初現電子戰第1章 背後插來的一刀第17章 領袖第3章 茫茫路在何方第1章 背後插來的一刀第19章 克里姆林宮會議第18章 最後關頭的臨近
第33章 英蘇首戰第27章 圍殲第34章 外交第14章 一份重要的情報第27章 峰迴路轉第28章 生不逢時第13章 如果 如果之如果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3章 當年老帥竟尤在第20章 老帥的暮年第12章 命令就是命令第23章 遠東軍事摩擦(2)第18章 布洛達寧工廠第12章 一切都在醞釀第6章 居室中的媾合第23章 血染黑土地第3章 楚思南的規劃第1章 背後插來的一刀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28章 重返莫斯科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22章 勝利者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12章 夜色下的小鎮第18章 最善對牛彈琴者第8章 將軍的出巡第44章 實爆第16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下)第37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1)第20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3)第11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第10章 鋼鐵與鋼鐵的博弈第9章 霍爾崔的空襲第3章 挖個坑給你跳第30章 新的戰爭陰雲第16章 一個潑皮出現了第28章 北線大決戰(7)第43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1)第7章 輕描淡寫的離間第19章 警衛迴歸第40章 土地承包責任制第24章 再臨霍爾崔(上)第33章 一切回到起點第11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第20章 軍事會議的決定第22章 北線大決戰(1)第13章 挺進(1)第6章 意外的變故第9章 地獄般的沼澤第13章 巨型鐮刀陣線第2章 糟糕透頂的局面第3章 我的戰爭我做主第12章 白俄羅斯戰役(2)第40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4)第14章 漏船還遇打頭風第8章 東方的珍珠港(2)第36章 戰爭與欺騙第9章 斯大林格勒危機第13章 夕陽下的哥薩克騎兵第4章 重返克里姆林宮第1章 背後插來的一刀第22章 北線大決戰(1)第18章 再起硝煙第5章 國會山的演講第6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1)第3章 挖個坑給你跳第16章 小人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28章 北線大決戰(7)第22章 勝利者第11章 蘇聯的楚氏時代第45章 新時期的戰爭第3章 同盟破裂的萌芽第20章 征服第19章 克里姆林宮會議第8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3)第15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上)第16章 小人第24章 蘇共十九大第39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3)第7章 列寧格勒政權派第2章 1941年的星空第11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中)第6章 信任是騙取的第26章 到處都是無奈第5章 布拉耶夫斯基炮兵陣地第2章 血色的誕生禮第6章 戰爭的脈動第7章 輕描淡寫的離間第39章 腐敗的迂迴第10章 鋼鐵與鋼鐵的博弈第25章 再臨霍爾崔(下)第7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1)第4章 初現電子戰第1章 背後插來的一刀第17章 領袖第3章 茫茫路在何方第1章 背後插來的一刀第19章 克里姆林宮會議第18章 最後關頭的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