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

“平運則弘道以求志,陵夷則濡跡以匡時。”————————【後漢書·荀淑傳】

許是今年被旱蝗的事情搞得筋疲力盡,朝野內外許多人在這剩下的半年內都消停了不少。這兩三個月中,關東局勢逐漸焦灼、僵持,而關中朝廷卻一派太平,屯田、阡陌之中,農人搶收着所剩不多的糧谷,河東、幷州、乃至於涼州、益州都重新開始送來了斷絕數年的貢賦。

皇帝自謂上下一心,渡過災年,日後否極泰來,故而欣喜非常。雖然正旦朝會未有大操大辦,但仍在次年正月癸丑,下詔大赦天下,輕罪者寬釋回家、重罪者交錢贖還、死罪者改作流徙。

進入建安二年之後,便幾乎不見有天災地異,只是四月間仍出現了大旱,好在沒有飛蝗,而且因爲有去年的經驗,救災、賑災自成體系,運作起來井井有條、絲毫不顯慌亂拖沓,很快將影響壓至最低。災情比去年要小,且受到控制,讓君臣鬆了口氣,但皇帝不免心生遺憾,因爲他去年已經打算好了,等今年夏糧一收,便整軍東征,如今看來,竟又要擱置了。

“如今國用艱難,我不忍盤剝百姓,今年再大舉動兵,怕是不成了。”清涼殿中,皇帝面對着趙溫、董承等人,遺憾的嘆了一聲,復又提聲說道:“但關東局勢一日三變,朝廷也該做出樣子來,大軍動不得,動幾支偏師也是好的。”說着,皇帝看了眼陪坐末尾的賈詡:“請爲諸公報關東戰況。”

“謹諾。”賈詡坐於席榻之上,微微躬身作答:“自去歲十一月以來,至今年六月,關東局勢變幻無端。曹操攻入兗州後,遭陳宮算計,敗於濮陽,青州兵大潰而逃;河內守將楊醜失於覺察,被袁熙、焦觸等人襲殺於朝歌;汝南太守劉艾、沛相田疇等人雖將袁術逼至淮南,但袁術仍舊強勢,未有傷及根本。”

作爲逐漸擺在明面上的訊息蒐集機構首腦,賈詡雖不直接參與議政,但衆人皆知他這個遊離於承明殿外的身份,在皇帝心中有着非比尋常的分量。如今朱儁在陳留忙於攻破雍丘,擒獲張邈、朱靈,無暇顧及淮南、河北等偏遠地帶的戰事,其信息來源幾乎要靠賈詡多方打聽。

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要想打聽遠處消息何其艱難,有時得到消息也都失去了時效性與參考價值。賈詡仰賴消息靈通、行動自由、足跡幾乎遍及天下的遊俠,勉強能探得許多重大消息,成爲朝廷的耳目。

司空趙溫輕咳一聲,客氣的說道:“但聞賈公談及兗徐之地,未知燕趙、吳越之間,又是如何?”

“徐州牧劉備與校尉夏侯淵已奪得廣陵,與汝南太守等人成夾擊之勢。”賈詡拱手說道:“至若河北,這也是剛得來的消息,數日之前,袁紹遣將顏良、張郃等人與公孫瓚站於鮑丘,又有塞外烏桓等胡兵助陣,公孫瓚大敗,現已退兵易京。”

“公孫瓚敗了?”司徒黃琬不禁訝然脫口,其餘人等也都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

公孫瓚是河北少有的能戰之將,無論是早年出塞擊潰烏丸、平定張純之亂,還是以少勝多,大敗過河的青州黃巾,皆聲震天下。便是雄踞冀州、麾下名將精兵衆多的袁紹,公孫瓚也曾幾次殺入冀州,如入無人之境,與袁紹對陣敗少勝多。

可衆人卻沒想到,公孫瓚雄視一生,到最後卻在兩個仇敵面前翻了跟頭。

賈詡陳述事實之後,安安靜靜的坐在末尾,默默盯着衆人竊竊私語,交換眼神,做足了一個局外人的角色。對於此事乃至於接下來的應對,董承、趙溫等人皆有不同看法。

太尉董承私認爲幽州對朝廷來說鞭長莫及,提不出什麼主意來,又不能一言不發,於是便說了袁紹一通:“袁紹爲一己之私,勾結塞外胡兒,害我漢將。宜將此事詔告天下,讓士人知道汝南袁氏幾代清名,都不過是表面功夫!”

黃琬不經意間皺了皺眉頭,趁皇帝沒有表示,立即接話道:“公孫瓚素來驍勇,本想任其與袁紹鷸蚌相爭、兩虎相鬥,誰知彼等終究無謀。如此一來,河北今後幾無可御袁紹之將,朝廷當早做綢繆,以防袁紹在河北獨大。”

“袁紹如今佔據冀州,其子袁譚佔據青州,麾下臧洪、田芬又得兗州。若是加上近來與其暫棄前嫌的袁術,則淮南、揚州之地也爲袁氏所有。”趙溫也默契的拋開董承不理,憂心忡忡的說道:“二袁危害社稷,朝廷絕不能坐視彼等合兵中原,臣以爲,兗豫之間,除前將軍、鎮東將軍以外,仍需遣派精兵強將,支應戰局。”

董承無形之中被兩人擠兌,心中不忿,甕聲甕氣的說道:“樊稠就在河內,且讓他調轉南下,入豫州統籌劉艾、田疇、劉備等軍好了。”

“前將軍年高,自校尉張超被免,麾下再無能將。揚威將軍作爲副手,正該隨其左右,衝鋒在前,豈能輕易調走?何況前將軍麾下只有萬人,若是揚威將軍走了,又何來兵將進討陳留?”黃琬搖了搖頭,俯身拜道:“臣愚見,朝廷如今不乏精兵良將,要照應戰局,何須從前將軍麾下支絀?”

尚書令吳碩連忙爲董承說起了話:“樊將軍出身西涼,久在軍旅,勇猛無匹。既然前將軍年高,不得再入戰陣,倒不如讓其坐鎮河南,居中指揮河內、豫州等地。至於陳留一戰,全託付給樊將軍便是了。”

送親族楊瓚靈柩回弘農安葬回來不久的侍中楊琦,不改往日冷麪冷語的顏色,白了吳碩一眼,道:“樊稠庸兒,無他遠略,怎能託付一方軍事?”

吳碩被對方話語一噎,知道他是看不慣自己接了楊瓚的位置,只是礙於楊琦威名,一時卻不好當着皇帝的面反脣相譏。

董承眉頭一豎,登時怒道:“你們……”

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
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