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

“叔在藪,火烈具揚。叔善射忌,又良御忌。”————————【詩·鄭風·大叔于田】

周瑜駕着副車緊隨在皇帝的鑾駕之後,一直到駛掖庭西側的長秋門,皇帝的鑾駕這才緩緩停下。再往前走便是私密的宮闈,不僅是車馬不得入,像是荀攸、法正這樣的侍臣也得留步在外。這裡集結着許多黃門冗從,都是從宦官之中挑選出來的精壯高大之輩,在掖庭中,他們將緊跟着皇帝,代替行使兵衛與郎衛的守護之責。

因老遠就分辨出乘輿的鑾鈴聲,掖庭令、中黃門、冗從等宦官一衆前來迎接,皇帝也與隨駕驂乘的荀攸從車上緩步走下。鞋履剛落在地上,荀攸便像是得到什麼指示,扭過頭看了周瑜一眼。接着便有一名中黃門弓着腰、小步趨近到周瑜跟前,低聲道:“周郎,荀君喚你馭車送往。”

周瑜順着對方目光所示,望見不遠處造型古樸、飛檐斗拱的宮門,皇帝這時已經走到門下去了。在長秋門下,礙於制度,侍臣皆不得靠前,而唯有荀攸一人親手服侍着皇帝走到門下,就連司徒黃琬也只是留於數步之外,荀攸在門檻邊衝皇帝揖了一禮,這才轉過身來。

皇帝不在,荀攸自然不能再坐金根車,要坐回副車上去。只是這五色安車、五色立車共十輛副車,各自坐有法正、射援等一行人,而周瑜所駕馭的赤安車是不載人的。他雖是駙馬都尉,卻是長公主夫婿,一般人寧可擠着,也不願讓皇帝姐夫來爲自己駕車。所以周瑜每逢皇帝出行,都是駕空車湊數,不必爲人御者,這也算是隱形的尊榮。

可如今荀攸偏就指定了要周瑜爲其駕車,而且還是當着皇帝的面,以荀攸向來深沉有大略、謙抑不誇詡的性格,簡直匪夷所思。

事出反常必有妖。

面對荀攸這樣智謀高絕的人物,周瑜在頭腦中飛快的過了幾遍,才只在腦海中模模糊糊的抓到一點的頭緒。

周瑜親手爲荀攸拉開車廂門扉,另一隻手把着荀攸的胳膊,將其送入車中。車中光線昏暗,四角垂着的香囊散發出幽幽的清香,像是蘭草的味道。周瑜看着荀攸整襟坐下,倉促之間,竟有些分不清對方臉上究竟是什麼神色,只覺得像是一輪始終在韜光養晦的月,只在不經意間才從雲間露出一角,大放光明。

“司徒還要去承明殿轉述口諭,我卻與陛下偷了閒,暫往宣室去。”荀攸似乎察覺到周瑜探究的目光,好笑的將視線迎了上去,簡單說了前因後果,又低聲道:“還得勞煩周郎了,這一路且走慢些。”

對方眼神溫和,卻仍將周瑜的眼睛刺得一痛,他趕緊避開眼,走到車轅上,驅散了一干繞在車周的閒人,正了神色,開始奉轡馭車。

御術、騎術或有相通之處,周瑜駕起車來,端的是四平八穩,幾乎沒有一點顛簸。在與其他副車在岔路上分別駛離後,宮道上頓時便靜了下來,安靜的只有馬蹄踏在石板路上發出的‘嘚嘚’聲,以及車軸輪轂摩擦而起的‘吱呀’聲。

周瑜早有預備,先將一行人留在後頭,自己獨馭着赤安車前行。經不多時,車內果然傳來了荀攸的聲音:

“雖說過明日你自會知曉,但陛下仍要我先把詳情告訴你,這是陛下鮮少予人的恩寵信重,你是聰明人,心裡要有個權衡。”荀攸語氣有些冷淡,讓周瑜不由得繃緊了身子,腰桿直挺挺的立着,像是隻馭車陶俑。

周瑜想,能讓荀攸親自轉述,且向來對廬江周氏頗爲友善的荀攸忽然態度變得微妙、甚至是在話語深處提醒警示的,也就只有江東發生什麼變故了。

難不成是伯符一時衝動做了什麼事,讓朝廷開始質疑他的立場、並且對他這個‘保人’也不放心了?

待車中稍稍寂靜了片刻,周瑜勉強笑道:“瑜得蒙陛下信重,肯結戚畹,入朝以來,無一日不圖報效。人都說要親愛鄉土,但我卻深以陛下‘先國後家,先忠後義’之語爲然。”

荀攸知曉了他的意思,周瑜機敏,爲人也足夠冷靜,不易爲外物俗情左右,這就值得皇帝信他一遭,於是淡淡一笑:“你既如此說,我也放心不少,須知你廬江周氏乃世二千石的大家,家中不少長輩入朝爲官,闔家榮辱,皆繫於朝廷。你又爲天子看重,以親姊相托,就更應看清利弊,不要因一時之義,而葬送大好前程。”

周瑜吃了一驚,還未說話,卻聽荀攸在車內說道:“揚州刺史魏桀死了,雖不是孫伯符動的手,卻也與他逃不了干係——他追逐笮融敗兵,沿途追至豫章,魏桀爲笮融蠱惑,與孫策交戰數次。”

原來孫策一路勢如破竹,打的興起,一時不曉得顧忌,竟與朝廷遣派的揚州刺史魏桀對上了。前有笮融未除,後有袁術催促,孫策只得硬着頭皮與魏桀打了幾仗,還沒硬下心來,卻被立功心切、急於在東南開闢局面的魏桀不計代價的教訓了好幾次,這讓孫策火氣上來,遂發生了這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變故。

半晌,周瑜語氣有些乾澀的說道:“可孫策暗投朝廷之事,當世唯有陛下、荀君、郭君等寥寥數人知曉。且魏桀是死於笮融之手,與孫伯符並無甚多瓜葛,若是以此……”

“再無干系,可兵變當日,孫策緣何不救?”荀攸冷冷說道,一句話便澆滅了周瑜心中最後的僥倖:“他當時就在城外,眼看着城中火起,魏桀領殘部出城被笮融追殺,卻置若罔聞,等到戰事結束,方纔大舉攻城。若不是心懷詭秘,豈會容有此事?而且時至今日,孫策也未遣人書信與郭奉孝陳說詳情,反是在擊退笮融後,兵入吳郡。”

似乎感受到車外的周瑜情緒不佳,荀攸語氣淡了幾分,又道:“猘兒無狀,早先我是見其處境窘迫,其父孫文臺也算是忠勇之人,又有你與郭奉孝的保薦,這才勸陛下信他一次。如今事已至此,陛下命我問你一句,孫伯符這枚棋還能不能用?”

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
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