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

“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建安三年七月。

豫州,汝南。

汝陰縣地處豫州之南,地勢平坦舒展,一望無際。其爲南北水路要道,交通四方,沿潁水可直下壽春,或者走大路,不出兩三日便能到沛國。

此時的汝陰縣外舟蔽江上,營帳連片,一支三萬餘人的大軍正雲集此處。

中軍大帳內的當中端坐着一名相貌端正、不苟言笑的中年將領,他正是南陽太守、兼撫軍中郎將、行護軍職、都亭侯徐晃,同時也是此次南征除前將軍朱儁以外,事實上的諸軍統帥。

三十餘歲的年紀,便總管一方兵馬,除了是由皇帝一手從行伍提拔、栽培的親信以外,徐晃本人在河東、漢中等戰場立下的功績也是他能讓豫州衆將服氣的本錢。

更何況,朱儁爲了加重徐晃在軍中的威信,還特意請示皇帝,將皇帝賜給朱儁的‘節’暫時借給了他。

‘節’象徵皇權,臣子持節,代表着皇帝親臨。尤其是按照皇帝近年定下的新規,持節可殺無官位之人,若在戰時,可殺二千石以下。等若於後世的尚方寶劍,徐晃持有此‘節’,就能在真正意義上節制諸軍。

徐晃衣甲齊整,正襟危坐於上首,放眼掃視帳下衆人後,毫不掩飾的說道:“我來之前,天子有私信予我,諭稱‘南方之事,盡付於汝,我心自安。’恩遇信重如此,大任在斯,我不能辜負陛下的重託。”

衆人被他這番話裡大方透露的信息,以及立在徐晃背後的那根節杖着實震懾住了。皇帝託付給他的恐怕不僅僅是淮南的戰事,還有整個南方!這意味着徐晃將在討滅袁術後、繼續承擔收復江東、荊州、交州等一系列作戰行動,而這一切根本就沒有在詔書上提及,僅僅只是出現在皇帝與徐晃私下交流的信件中。這幾乎是聖心期許,提前預定——除非徐晃假傳詔令,但這是不可能的。

想到前將軍朱儁這回是真的要退居二線,今後將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徐晃麾下聽命,自己的前程全在對方一念之間,衆人心中再如何不服氣也都消弭於無形。有名、有權、又有了長遠的利,再硬茬的刺頭也不敢犯事,徐晃毫不費力的就徹底掌握了兵權。

接下來就只帶領他們需打個勝仗,就能立下威。

“朝廷東征,匡扶漢室,是爲復興天下而作百年計,我等膺荷重任,豈敢惜命?”說話的是汝南太守劉艾,他經常與許定、李通這些本地豪強將校打交道,許定等人也大都願意親近他。有劉艾出面爲徐晃站臺,其他人也都有樣學樣,很快,氣氛就被烘得十分融洽。

徐晃對劉艾投來的善意只微微頷首,徑直說道:“國家既有明詔,遣田校尉領越騎營及沛國兵馬東入徐州。我軍當前急務,就是先爲田校尉掃清掣肘,擊退屯駐在蘄縣的李豐、樑剛、樂就等軍。”

說完,他掃視一圈,問道:“誰人願爲先鋒?”

話音剛落,立功心切的建忠都尉張繡便先跳了出來,抱拳請命:“末將願往!”

未等徐晃迴應,行討寇校尉太史慈也跟着站出來:“將軍,末將願往。”

“太史子義,你這回不要與我爭!”張繡瞧見是他,心中有些不悅,嘴直口快的說道。他與太史慈曾經同爲殿前羽林郎,脾氣還算相投,對方早於他放出去,逐漸積功至上庸都尉,年初被授校尉。張繡對此頗爲羨慕,而如今他一經授任就是都尉,想到這裡,張繡內心平衡了許多,對太史慈的敵意也沒那麼深了。

“我不是要與你爭。”太史慈搖了搖頭,認真的看着徐晃,輕聲說道:“末將是想向將軍請命,擊破李豐等人之後,再準末將領所部兵馬,隨田校尉入徐州。”

“你要入徐州?”徐晃挑了挑眉,略感詫異。

對方與他一同走過綿延的斜谷山道,做過雨夜奔襲的壯舉。當時作爲步兵校尉的他極爲賞識這員年輕驍勇的羽林郎,並對他大力保舉,此戰他更是想借對方之力,立下奪淮南的大功。可誰知他竟捨近求遠,要跑去各方勢力紛繁錯亂的徐州參與混戰,那裡可不是當前的重點!

思前想後,徐晃好心提醒道:“田校尉已經奉詔,將赴彭城,其麾下三千越騎,俱是北軍精銳。袁譚、袁術麾下又以步卒居多,徐州千里坦途,配合曹、劉二位使君,足堪抵禦。”

言外之意是朝廷對徐州的佈局已經趨於完善,並不需要太史慈這時候再插一腳。

太史慈卻不爲所動:“末將其實也有私心,那呂布曾也是誅董元功,曾見青州與我有過一晤,我受過他贈金之恩。如今他不知緣由,效命僞朝,末將實不可解。此番請命徵徐,也是爲了當面喝問此人,看他可否回頭。”

張繡聽得愣了,他沒想到對方會如此大方的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與這種救友人於水火的大義比起來,他一心只想着博取戰功,反倒讓人心感慚愧。

徐晃不甚知曉期間隱秘,只純粹站在皇帝的立場上考慮,認爲在徐州戰場多一個自己人,總比曹操這些才親附不久的外人要可靠些。

於是在周瑜的擔保下,加上徐晃本人也是心中暗許,太史慈的請令很快得到了迴應:“好,既如此,你儘管帶領所部兵馬趕往沛國。先擊退李豐等蘄縣之兵,再投田校尉處,屆時應會有詔書下。”

張繡還以爲沒有自己的事了,正準備坐下,誰知徐晃又點到了他:“張都尉,你從我部下揀選兵馬,與太史子義合兵一萬,共赴蘄縣。待蘄縣兵退後,你與我軍兩路進發,共伐淮南。”

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
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