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

“吾聞,先即治人,後則爲人所制。”————————【史記·項羽本紀】

“子義。”田疇見衆人都在看他,遂輕聲喚道,想將注意轉到太史慈身上去:“諸君所言,不失其理,不知足下以爲如何?”

太史慈眉頭微蹙,心中不耐,但還是迎着無數目光說道:“末將奉詔來徐,是爲解下邳之圍、東海之急。如今下邳劉公之圍已解,而東海曹公之急未緩,琅邪、青州又爲天子大軍之側,如若不亟擊退敵,率軍南下,如若萬一,怎麼向朝廷交代?”

陳登眨了眨眼睛,笑道:“子義說的有理!”他朝自己的位置走了兩步,轉過身來,目光真誠的盯看着太史慈,繼而言道:“只是子義有所不知,曹將軍前日已聯手臧霸等兵,於襄賁大破昌豨,今已收回郯縣。曹將軍善軍謀,麾下兵精將足,足以禦敵。彼既受國家詔旨特命,以鎮東將軍,持節督青徐軍事,必是有戰勝之資。袁譚小兒,憑仗父勢,遠非袁術可比,助力曹將軍滅一小兒,如何比得上剿除大患?還望足下慎思。”

張飛素來瞧不上曹操,這回下邳被圍,作爲督青徐戰事的最高主官,曹操居然一兵不派,對求援視若不見。此際好不容易擊破袁術,只待一鼓作氣,蕩平淮南,哪還有功夫去出兵幫曹操打袁譚?

“郯縣乃州郡治所,交通南北,位置險要。今已易手我軍,以曹將軍麾下兵馬,不說進取,抵禦三個月足以。”就連他們都守禦了這麼久,曹操兵馬更爲強壯,難道在袁譚手下都守不住?張飛這樣想着,不禁輕哼一聲,淡淡說道:“這三個月裡,我軍可儘管南下,冀圖攻滅袁術,再返師相助不遲。”

田疇看了看太史慈的臉色,忽然接下話茬道:“既有詔書,不得不從。淮南軍務,天子早已盡皆託付徐將軍,我等不再參與之列,豈能罔顧詔命?”

陳登聽了,輕輕一笑,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端着酒碗走回了自己的座位上,伸筷夾起一片魚膾,在鹽醢上沾了沾,便往嘴裡一送,細細咀嚼了起來。

簡雍、孫乾等人品出了態度,也不再相勸。

本來此事就該彼此心照不宣的告一段落,但關羽默默聽了半天,像是慢一拍似得說道:“江東孫策乃袁術得力部將,勇猛善戰,若是袁術回廣陵將其召來。徐公明徵淮之戰,恐怕困難不小。”

關羽素來有些輕傲,又與徐晃相善,直呼姓字倒未嘗不可。但在不知內情的太史慈眼中,這番話裡的意思就頗爲輕蔑了。

“哼。”太史慈冷言道:“劉使君雖牧徐州,但依詔命,還是要聽奉曹鎮東節制。如今擅自爲計,獨棄曹鎮東于徐北,也不知朝野會作何定論。”

劉備笑道:“太史校尉言說的是,我等不過是見袁術敗北,有意乘勝銜尾,爲朝廷誅除叛賊。鎮東將軍用兵了得,本想着先就近於淮南,破此強敵,再應小患。如今看來,倒是我醉酒失言了。”

說着,劉備舉起酒碗一口飲盡,以示自罰。

張飛仍有些不服氣的嘟囔道:“曹操若真記掛着青徐軍事,這麼多天以來,若是肯派援軍解圍,哪裡用得着要朝廷發兵?”

劉備輕輕呵斥一聲,又對田疇、太史慈等人赧顏笑道:“我兄弟性直,望勿見怪。不過,袁術一時既已不會重來,下邳屯駐萬餘兵馬也是武勇。依我之見,不如一起遣往東海,以助鎮東將軍軍勢。”

田疇揚了揚眉,彷彿想到了什麼,愣了半晌,然後拱手說道:“使君高義。”

於是劉備與太史慈等人約定,將派關羽領兵三千,並太史慈所部合兵北上,算是對曹操的支援,至於田疇則帶陳到留下。

宴散,田疇、太史慈等人皆回軍營留宿,劉備獨招親信再作敘談。

張飛不樂意的說道:“袁術如今虎之將死,淮南是建大功之處。那太史慈難道見不到?非要去東海,真是拗!”

“他要是想去淮南立功,也就不會來徐州了。”田豫嘆了口氣,輕聲將太史慈請命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衆人聽後盡皆默然不語。

張飛楞了一下,下意識的動了動嘴脣,又言道:“那他不同意我等南下就算了,想去東海就任他去。可兄長爲何還要去幫曹操?”

“去淮南是立功,去東海亦不外乎如是,不過是要看曹操的臉色罷了。”劉備笑着說道,太史慈態度堅決,他無力改變,只好大方的接受這一事實。雖說去了東海未必能立多少功績,但這一着或許能得到別的斬獲。他接着問向田豫:“我今日觀彼等言行,本當是以田子泰爲主,太史慈受命征伐而已。可如何是反過來的?還有,田子泰不當是朝廷所重,以爲伐徐督軍,比擬徐晃麼?今日一見,卻非其實,其中究竟是何意?”

“此事我也不明。”田豫搖了搖頭,他雖與田疇血緣關係疏遠,但好歹也是同出一宗,如今他是得不到田疇那樣的聖眷了,以後田氏興盛多半也要靠他。可田疇時下莫名遭受冷遇,田豫擔心會影響到他今後的路,所以這些天他一直思索的就是這個事:“我問過他,但他不肯相告,可能是事涉機密,又或者,是與我等有關?”

“與我等有關?”劉備一怔,恍然道:“定是求援一事了!”說着他懊悔道:“當初若不是曹操遲遲不肯遣派援軍,我憂懼下邳城破、徐州危亡,可謂是想盡辦法。若是因此而遭國家忌憚,我願獨自認下,再如何也不能拖累義士。”

陳登不知想到了什麼,立即笑道:“使君睿鑑,田府君帶兵來援,解吾等於水火,合該與之親近纔是。”

田豫雖爲劉備的話所動容,但他卻覺得不是這麼回事。因爲他在沛縣遊說田疇時,對方似乎並沒有很熱衷的表現出援助的想法,而是耐心的等待朝廷的詔命。直到朝廷的詔命到了,他纔開始着手動兵,所以要說是遊說起了作用,那也該是麋芳、關平哪裡的功勞,要說忌憚冷落,怎麼也不會因此落在田疇頭上纔對。

劉備對田豫以上的猜測不置一詞,仍沉浸在自己是自己連累了田疇的假設裡,以至於在隔日太史慈與關羽領兵走後,他爲了彌補歉疚,特意與田疇親近續交。

二者本是幽州鄉友,年少雖未相識,但也彼此慕名。心事重重的田疇很快在劉備的熱情開解下得到暫時紓解、也似乎爲田疇看到了另一條出路。

在田豫的牽線搭橋下,田疇與劉備的關係迅速升溫。

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
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