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

“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經·庶人】

“這可不行,城中太過兇險,我答應了尊先君,不能讓你有任何差池。”孫禮豎起眉頭,當即反對道:“公孫紀想必就在城中等着你去送死呢!”

“無論如何,我都要走這一趟,即使公孫紀真在城中守株待兔,我也認了。”溫恢與他父親一樣,一旦下了決定,態度就會異常強硬,難以更張。他目光堅毅的看向不明其意的孫禮、馬臺等人,又看向衝他投來讚許目光的小盧毓,義正言辭的說道:“若我連這一個‘孝’字都做不到,以後就算是去了長安、保全性命,又如何在世道上立足?”

這番話讓人悚然動容,漢朝以孝治天下,凡有察舉,皆稱‘孝廉’。‘孝’不僅是這個時代做人的基本品德、更是出仕爲官的先決條件,一個人爲官或許可以愚笨平庸,但絕不能不孝。溫恢若是現在棄父不顧,就算是平安到關中了,也會被人詬病指責,成爲人生當中最大的汙點。

溫恢遵守孝道,不顧個人安危生死,孫禮內心歎服,也不再言勸、自然也沒有理由去攔。

晚些時候,仍放心不下的馬臺偷偷找到孫禮,問詢事宜。

孫禮輕聲說道:“雖說讓小郎君身赴險地,有悖溫府君生前所託,但若其泉下有知,當會大感欣慰。”

“可這也太犯險了。”馬臺不免有些唏噓,雖然他也是佩服有孝行的人,但若是彼此換個位置,他未必會捨命去做這個選擇。

“所以我們得要暗中幫襯,預先做好佈置。盡孝歸盡孝,但保命的路子,還得由我們來籌備。”孫禮淡淡說道,目光流轉之間,隱然有種明悟:“或許,這也不失爲是一次脫身的良機。”

第二天,身着斬衰裳、手持苴絰杖、頭冠繩纓、腳着菅屨的溫恢堂堂正正的走入涿縣城中,衆人見到這個身着喪禮中最高等的斬衰服的少年,在街兩旁竊竊私語,不知道這是哪家的英俊少年失去了父親、更好奇爲何就他一人上街,身後卻沒有跟着必備的送靈隊伍。

有些豪強家中的蒼頭上街採買,不乏眼尖者看出了少年的身份,立即拔腿便往家中跑去。溫恕善於理事,調解涿郡豪強之間的關係,頗有恩惠。因此許多士人諸如張氏、李氏聽說溫恢入城之後,略一思忖,便囑人暗中將消息放出去。

涿郡豪強李立年紀輕輕、卻極有決斷,更是直接對奴僕說道:“此人純孝也!不畏死難,收斂父屍,如此孝行,若是再受戕害,世間豈有公道?怕是蒼天都不忍見此。”

“謹受命矣。”管事的奴僕低了下頭,附和的說道:“在下這就將消息傳之全城,讓整個涿縣人都知道溫郎孝行。”

李立輕輕頷首,就在這時聽聞門下傳告,容城孫禮來訪。李立眯了眯眼,笑說道:“溫府君良行播於燕趙!看來不止是我等,便是他人也不忍再坐視義士受戕,而欲有所作爲了。”

其實溫恕在涿郡爲政也不算多麼的出衆、深受愛戴,主要還是因爲許多本地豪強、士人在見到溫恕僅僅因爲忤逆了公孫瓚的心意,而被殘忍殺害後,不免兔死狐悲、心生憤慨。在公孫瓚強大武力面前,他們倒還不敢明目張膽的反抗,但因爲有了溫恕這個契機,許多涿郡、乃至於幽州其他郡縣的豪強都有了暗中對抗的念頭。

這次溫恢入城撲父屍號喪痛哭的事蹟在許多人的背後參與下,很快散播開來。人人都說溫恢純孝至誠,以後必然是個有福的,面對着甚囂塵上的輿論,新被公孫瓚表任的涿郡太守公孫紀感到很是棘手。他才使人捉住了‘自投羅網’的溫恢,還沒開始發落,便被外間的輿論搞的極爲被動。

正在煩惱間,都伯羅烽邁步進門,拱手說道:“府君,君侯傳你去易京一趟。”

“我正在爲大軍籌措糧草,敢問出了何事、要如此急迫?”公孫紀心虛的問道。

羅烽擡眼看向公孫紀,一字一句的說道:“府君竟不知曉?臨鄉侯盧氏前日因收容溫氏遺孤,闔家被亂兵誅殺,只餘幼子在外,此時已然人盡皆知。”

“混賬!哪裡來的賊人?”公孫紀下意識的喝問道,但一見到羅烽鎮靜的眼神,又想到‘亂兵’兩個字,身形不免抖了一抖,不可置信的說道:“你這是、不、君侯這是疑心我?”

“是與不是,還請府君先往易京再說。”羅烽一絲不苟的說道。

公孫紀六神無主的離去後,有屬下人悄然貼近了羅烽,羅烽眼看着公孫紀遠去的車馬,頭也不回的說道:“你等都備好了?”

“備好了,願意跟着都伯的一共有十七人,只待今晚都伯一聲號令,便能從獄中劫出溫氏郎君。”那人低聲說道,言語中頗有不平:“如今坊間人都在盛傳君侯不仁不義,二千石的郡守不合令旨,說殺就殺、恩師先公的家眷,更是敢直接派人上門施暴……大丈夫行於世,不光是要建立功業,更要行之仁義,弟兄們都不願再這樣了。”

“嗯……”羅烽沉吟道:“君侯既然連盧氏都未曾放過,可見是再難迴轉心意了。今晚三更之時,你招呼人等,與我劫持府獄。出城之後,直接往督亢亭去,孫德達一行人尚在彼處等候……我們,一起去長安。”

那人興奮的說道:“善!此處既然留不得,那索性就換個地方去!我看長安就很好,漢家天子在上,就是公孫瓚再如何勇武跋扈,也不過執戟而已!”

易京。

公孫紀一進來便看到公孫瓚身着麻衣衰服,眼圈紅的像只發怒的獅子。他心裡咯噔一聲,頓覺不妙,險些將邁出去的腿收回去。

“你來的正好。”公孫瓚也不去計較爲何公孫紀會跑過來,在他眼中,公孫紀更像是鑄成大錯後趕來請罪,戕害師長家門的罪行幾乎已經坐實了:“臨鄉是你派人去的?盧公是我恩師,我素來待其尊敬有加,你倒是好膽,敢妄自生事,全不顧天下人如何待我!”

公孫紀立即跪下,指天發誓道:“絕無此事!在下如何不知盧公待君侯恩義之重,豈敢使人冒犯?此事實屬有人暗中陷害,欲要害我、不,害君侯聲名,還請君侯睿鑒!”

“若非是你,還有誰敢戕害盧氏!”公孫瓚看着跪在地上抖若篩糠的公孫紀,面上雖仍是怒不可遏,其實心裡已然漸漸反應了過來。

恨不得他身敗名裂的人,渤海郡不就有一個麼?

公孫瓚面色有些灰敗,他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無人可擋,但在人心算計上卻永遠稍遜旁人一籌。錯已鑄成,於事無補,他也只能儘量設法補救,挽回自己本就敗壞得不行的聲名:“你、你即刻回涿縣……”

“君侯!涿縣急報,白馬義從都伯羅烽並十七騎衝入府獄,劫走了溫氏郎!”

公孫瓚被氣得臉色發青,咬牙切齒的說道:“好啊、好啊。”

“君侯。”白馬義從是公孫瓚的親兵,如今就連他們都背棄而去,可見這件事給公孫瓚麾下將士帶來了多大的衝擊,一個處理不好,其勢力就會立馬分崩離析。長史關靖心內焦急,生怕公孫瓚再性情用事,正欲進言,卻見暴怒的公孫瓚突然像泄了氣一樣,無比憔悴且落寞的轉過身去:

“孝子、義士,沒想到都與我無緣吶。”

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
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