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

“今爲吾主計之,必先預爲準備;莫待臨歧勒馬,江心補漏,是臣之願也。”————————【七十二朝人物演義】

“這一年半載以來也算雨順風調,時節分明,黎庶黔首得以安居。”皇帝的聲音平靜從容,但聽起來字字堅決,別具一番威嚴。他擺手止住了劉和欲言的動作,輕聲說道:“不過居安思危,本是你我君臣所爲。朝廷的錢糧、各地的府庫結餘,爾等做大臣的,心裡應當有個數纔是。”

“唯,陛下說的正是此理,臣等思慮不周,還望陛下恕罪。”

“前次河東豪族謀逆,抄沒各家資財無數,都內錢、水衡錢、少府錢都存着不少,這些錢難道要留着生鏽嗎?”皇帝沉吟了一下,說道:“傳詔下去,趁着今年豐收,民間餘糧充足,穀物價賤,由大司農、太倉令出面向百姓、黎庶購糧。”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地主豪強趁着新谷收割,民間餘量充足,以極低的價格大肆從農人手中收糧,如果這個時候朝廷從中爭利,豪強手中收得的麥粟少了不說,而且還會導致糧價上漲,增加收購成本。當然,部分商賈也可能會將糧價擡高,趁着與黎庶距離更近的優勢搶先收購一批糧草,然後打通與購糧官吏的關節,轉頭以更高的價格賣給朝廷,這樣也不至於吃虧。

是故無論是出於自家以及其他豪強購糧成本的私情、還是出於爲朝廷着想的公心,馬日磾對此都持有不同的意見:“陛下,如今谷價一石百餘錢,若是出錢購糧,難保不會有商賈趁機哄擡物價,屆時糧價上揚,吃虧的還是黎庶,浪費的還是朝廷的資財。”

董承張了張嘴,剛要說話附和皇帝,卻被趙溫搶了先:“彼等富家商賈品質敗壞,若敢哄擡物價,就不怕朝廷拿他們問罪嗎?臣以爲,購糧之際,朝廷可遣派御史隨處稽查,但有肆意哄擡者,一概論罪。”

被人搶白的董承心裡不滿趙溫已久,此時不甘居於人後,把要說出的話臨時嚥了回去,改口反駁道:“若問罪之後,市賈惶恐,民間物價又如何平抑?”說完,他又看向皇帝,道:“上個月陛下便下詔重建常平倉,今歲田租也陸續充入倉廩之中,朝廷一時並不缺麥少粟。故而臣以爲,採購民間餘糧,宜緩不宜急,總得議論周詳,乃敢放諸施行。”

董承自然不敢說皇帝一時腦熱就拍板決定,而是在諷刺趙溫跟風阿諛,從不加以思索。

趙溫心頭惱恨,忍不住說道:“谷賤收糧、平抑物價,這都是有例可循的。依漢律……”

“好了。”皇帝搶着打斷了他的話頭,其實皇帝自己也有些爲難,大規模的採購糧食,勢必會導致糧價上漲。但他卻有這麼做的理由:“靈臺令司候節氣,稱今冬少雪,恐有災異。今年這雪,諸公來時也應當瞧見了——”

皇帝坐不住,說着便起身踱步到窗邊,命人推開窗子,看了看天空才落沒多久便要停下的雪勢,以及地上連半個指頭深都沒有的積雪,說道:“若是今冬的雪還是如此,連去年的一半都不到,則土中少水,如何利於麥粟生長?而且這點雪也凍不死土裡過冬的害蟲,朝廷及民間若是不預作綢繆,來年出了旱蝗又該如何?”

說起災異,馬日磾的眉頭就忍不住跳了一下,他第一個想到的竟不是會對民生造成多大影響,而是這會不會再度引起朝局的反覆。畢竟這一年下來,關中發生的災異實在太多了,其中哪樣不是引發政治上的動盪?若是真如皇帝所言,明年將有旱蝗,那麼這正好應徵着‘五穀不殖,草木不茂’,作爲司空的趙溫,恐怕要收到牽連了。

就在馬日磾沉思着,明年的時候該如何借勢將趙溫重蹈士孫瑞的覆轍的時候,其餘如尚書令楊瓚、侍中楊琦等大臣已經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起明年的氣候了,他們原本只道是今冬的天氣有些奇怪,沒有去年那麼寒冷,根本沒有往旱災的方面去想。畢竟這個時代真正敢於放下身段,觀察民間農事的士大夫到底還佔少數,如今爲皇帝提醒,一個個也都後知後覺起來。

尚書僕射吳碩更是直接說道:“陛下見微知著,睹始知終,臣等佩服萬分!臣年少家貧,曾居於農家,知道農人稼穡不易,生計艱難。這冬季若是雪少,來年多半會少雨致旱,有旱則必有飛蝗。陛下曾說過‘民以食爲天’等語,臣以爲這實在切中肯綮,關中若一旦出現旱蝗,朝廷如何能讓百姓黎庶不再流離受餓?只有廣積麥粟,以備旱蝗。”

皇帝對漢末的歷史僅侷限於那些個出名的人物與事件,有些典故與先例還都是穿越來了之後自學得來的,雖然他並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是多大範圍與影響的一場旱災,但他知道幾乎每個王朝滅亡都會伴隨着極端天氣所導致的旱澇災害。身爲後來人,又是這片土地的最高統治者,他又如何能眼看着漢家黎庶身處水深火熱之中,讓赤地千里、餓殍載道的慘狀重現眼前?

到時候不僅會影響到關中正在逐漸恢復的元氣,甚至還會影響到接下來的一系列軍事行動。

把前後的關節考慮了一會,皇帝在這個事上,直接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朝廷採購餘糧的事,命尚書檯着即擬詔頒下去,毋庸再議了,想來也不過是物價浮動些許。若是有豪商趁機收糧,哄擡市價,只要不過分,就姑且容忍。但若仍不思朝廷愛民之意,任意剝削,就莫怪朝廷痛下殺手了。”

看皇帝語出堅決,衆人不敢再說:“臣等謹諾。”

“此事交由司空去辦,大司農從旁佐理,務要責成司隸、各郡長官把麥粟收上來。”皇帝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趙溫。

趙溫面色一喜,在董承有些不情願的眼神下,慨然接下了任命。不過,他忽的又想到,若是今天議論的事情傳了出去,外間的豪強富商知道明年將旱,豈不是會愈加大肆囤積麥粟,以備來年高價賣出?他剛要開口提醒皇帝,擡頭卻見皇帝正朝他看來,一股智珠在握的神態讓趙溫心裡一鬆,轉念想到,這或許又是個機會。

其實皇帝倒是有他自己的考量,此時的豪強無不是佔田廣大,他們也一定能認識到旱災會給自家帶來的危機,若是能自覺做出預備,其手下的佃農也會少些虧損,朝廷也會少些負擔。

當然,這是站在大的角度上來說的,而且光是預備糧食還不夠,得從各個方面預防旱災。想起這兩年的水利舉措,皇帝用欣慰的語氣說道:“幸而這兩年朝廷讓各郡督辦河工,疏通關中龍首、鄭國等大小河渠上百條,也有不少陂池積蓄水源、吐納川流。若是旱災確實發生,倒是能解一時之急。”

皇帝幾次三番的強調水利設施建設,更將其納入官員考課,僅次於屯田。而且就因爲河工一事,整個左馮翊的官場幾乎都要被清空了,吏部尚書傅巽甚至得了個‘郡縣悚慄’的名頭。如果這都沒辦好,那朝廷的顏面都要沒了。

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
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