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

“由是觀之,忠未足以救亂世,而適足以重非。何以識其然也?”————————【慎子·知忠】

寒風在屋外肆虐着,氣勢洶洶的拍打着屋門,像是有個暴徒要從外間闖進來。

可暴徒終究被攔在了屋外,室內的爐火燒得正旺,驅散了賈詡身上帶進來的最後一絲寒意,賈詡坐在爐邊,正安靜的傾聽着荀攸的話語。

荀攸平凡的相貌此時被爐內的火光照得通紅,他盯着忽明忽暗的炭火,緩緩說道:“陛下曾有言在先,平準令可直入省中,上稟御前。賈公如今雖不在中臺,單論權重,卻不遜於尋常尚書。”

賈詡漫不經心一笑:“荀君身居君側,顧問應對,這纔是崇高貴重。我區區不才,怎能談及‘權重’二字。”

“尋常人只看到侍中常隨陛下左右,卻鮮有人知,侍中職分駁雜,還須掌乘輿服物、褻器虎子。”荀攸笑了,像是自嘲一樣:“朝野不是有人笑稱麼?說侍中‘非奉唾壺,即執虎子’也,這難道還是崇高貴重?”

虎子就是溺壺,侍中最開始常隨皇帝飲食起居,還要負責端溺壺,故有蔑稱‘執虎子’一說。

賈詡嘴角配合的牽扯出一絲笑來,他注視着荀攸,說道:“荀君經達權變,世出高門,深受陛下信重,豈會做這種事情?荀君說笑了。”

“那依賈公之見,這等事該由誰去做呢?”

荀攸說到這裡就頓住了,他端起茶碗喝了口溫熱的茶水,不禁抿了抿嘴脣,低聲道:“這‘茶’到底是澀了些。”

而後兩人都不在說話,屋子裡安靜得連外頭狂風吹折樹枝的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

賈詡怔了半會,一語雙關的說道:“總會有人去做。”

“是啊,總會有人去做。”荀攸無不感慨着說道,他微微皺起眉頭,語氣裡彷彿有很重的心事,目光幽幽的看着爐子裡逐漸變得暗紅的炭火:“尚書最初不還是在殿中專司文書,與尚冠、尚衣、尚食等官合稱‘六尚’。可如今呢?時移俗易,今非昔比。侍中、黃門侍郎是如此,秘書監也是如此。”

荀攸看了一下默然不語、臉色沉靜的賈詡,再次拿起漆製茶碗,說道:“賈公的平準監,更是如此。”

以微末之官,而專機樞之任。

常人都以爲賈詡從尚書的職位上調任平準,遠離中樞,等若貶謫。但在荀攸眼中,平準監眼下雖未成氣候,假以時日,定然會成爲朝堂上的龐然大物。

若只是秘書監那樣的職能倒也罷了,不過是多個顧問而已,可平準監偏偏是在往監察、刺探這條路子上走,最終會走到哪道路口、會劍指哪類人羣,荀攸不用想也知道皇帝預設平準的用意。

他無法阻止、也無能阻止,只能尋機告誡、點醒主事者賈詡而已。荀攸對賈詡知根知底,知道他與自己一樣是個聰明人,所以是聰明人,就不會把事情做絕,而是要給自己留下轉圜、脫身的餘地。

賈詡這時忽然看向在兩人席間矮桌上擺放着的幾隻茶具,開口說道:“陛下首創新制‘茶’法,不添蔥姜等物,雖說味道淡了,但其本味盡在,而且愈加醇正。”

荀攸一愣,看了看手中拿着的茶碗中,映照着點點炭火紅光的茶湯。

“這茶除了澀以外,還有別的味道,荀君可莫要只嫌它的澀,而忽視了它在飲下後的‘回甘’。”

屋外突兀地響起了一陣敲門聲,內謁者令李堅在外面大聲說話,勉強蓋住了風聲:“荀君、賈公,國家傳詔二位入內!”

荀攸沒有喝下這碗茶,他默默放下茶碗,沉吟道:“賈公的籌策權變,攸一直都很信服,今後也是一樣……”

他話還沒說完,便起身走出門外。

賈詡仍坐在原地沒有急着起身,他緩緩拿起屬於自己的茶碗,湊到嘴邊沾了一下。茶獨有的香氣與澀味立時進入賈詡的口鼻,雖然帶着淡淡的甘香,賈詡到底也是沒有繼續喝下去,遂將其放下了。

荀攸就在門外含笑看着賈詡的一舉一動,那洞觀一切的眼神讓賈詡莫名的熟悉。兩人相視一笑,雖然沒有多餘的言論與動作,但彼此之間突然像是成了多年深交的好友一樣。

他們在皇帝身邊,需要在一起合作無間的算計、針對關東乃至於整個天下的諸侯,所以他們必須暫時結好。但即便如此,兩人心裡也各自都明白,隨着時間的推移、天下局勢的逐漸穩定,他們遲早會分道揚鑣。

溫室殿內,兩人剛伏地稽首,還未來得及拜禮唱名,就聽皇帝高聲說道:“快起來吧,這麼冷的天,在地上別凍着了。”

對這兩個親信,皇帝又是賜食,又是賜茶,實在是殷勤備至。賈詡看着再度擺在眼前的茶,驀然笑了下,忍不住擡眼看向對面的荀攸。只見對方表現的泰然自若,雙手規矩的拿起茶碗兩邊的耳柄,湊到嘴邊喝了起來。

賈詡見了,也跟着拿起茶碗,在皇帝的注視下喝了一口茶。

這時候的皇帝就真像是個得了新奇的東西、忍不住找人分享的孩童,他見賈詡與荀攸都喝下了用自己提出的法子烹煮出來的茶,自矜的說道:“冬日飲茶,能生熱暖腹,靜心養氣。太醫也說這茶對人大有妙用,二位一會也帶些回去。”

他有意以身作則,自上而下的帶動整個士人階層飲茶的風氣,並在適合的時間段推廣各地,甚至是塞外、國外。等到形成需求和市場之後,皇帝再提出茶榷,與鹽鐵一同專營,那麼到時候又是少府的一大收入。

賈詡與荀攸拘於時代的見識,沒有皇帝看的那麼長遠,只以爲這純粹是出於皇帝個人的喜好以及對他們二人的恩賞而已。

兩人一齊謝過之後,皇帝顧自喝了一口茶,忽然喜憂參半的說道:“眼見就要落雪了,雖說大雪降下,來年必是歲谷豐登,只是如今卻不知要凍餒多少黎庶啊。”

荀攸放下茶碗,朗聲說道:“陛下心憂黎庶無以自贍,惻然愍之。大可效仿往例,詔賜關中鰥寡孤獨、篤癃及貧不能自存者過冬粟麥、柴炭。”

皇帝聽了笑道:“王凌前日上的奏疏,正好與荀君所言不謀而合。我也正有此意,在雪落之前,先讓中臺傳詔,照此辦理,每人給三斛粟、五斤柴炭。”

賈詡謹守本分,沒有插話,所以是由侍中荀攸應了下來

“臣謹喏。”

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
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