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燕詩示劉叟】

樓船上宴飲歌舞猶未停休,火光燭照,甚至趁着西北風颳至南岸,傳來動聽的絲竹管絃聲。

“明明是被我等擊退,倒像是他們打了勝仗一樣。”一名相貌英武的少年站在船舷邊上,眯眼瞧着對岸的綽綽人影,憤憤不平的用佩劍拍了下欄杆。

“不驕不餒,不矜不伐,不單是王者之兵,更是仁士所爲。你看他們初臨一仗就得意忘形,日後那還能長久?”長相與少年相似中年男人站在他旁邊,伸手拍着少年的肩膀,凝聲說道:“這是有個人在很久之前教給我的道理,如今說給你聽,是要你謹記作家訓。以後帶兵,務要戒驕戒躁,凡事穩重。”

“是誰教給阿翁的?”少年擡頭問道,眼裡彷彿倒映着星光。

勝不驕,戰不餒暗合兵法,遠不是他們這些草莽遊俠所能接觸到的知識,少年滿臉好奇,想知道傳授給他父親的到底是什麼人。

中年人名喚凌操,遊俠出身,早年糾集鄉人隨孫策四處征伐,渡江後屢立戰功,遷爲破賊校尉。身邊的少年正是他的兒子淩統,今年才十五六歲,就跟着凌操參與過幾場戰鬥了。

“廬江周郎。”凌操說出了一個不需要全名就能明白的稱號,他面露回憶之色:“記得那年我初入孫將軍帳下,兵起淮南,曾與孫將軍見過他一面……”他本想找個好的說辭來形容自己當日所見的人物風采,可搜腸刮肚也想不到合適的語句,於是只好乾巴巴的說道:“等有機會我帶你去見他,請他給你取個字。”

“他不是在長安做官麼?”淩統撇了撇嘴,不信的說道:“況且人家是大族子弟,會稀罕給我取字?”

“你不知道他。”凌操父子之間關係和睦,很多時候說話更像朋友一樣隨便,他鄭重的搖了搖頭,說道:“周郎是個如玉般溫潤親和的人吶。”

他們家只是鄉里小姓,像他們這樣的人家,能有今日,全憑着一身膂力、敢於戰場搏命,以及恰逢亂世帶來的‘福利’。而周瑜這樣的世家高門子弟則不同,無論亂世盛世,都是能讓他們輕易大放光彩的時代。

凌操內心粗獷,但也知道交好高門子弟有多重要,當年若不是周瑜多看了他一眼,孫策哪裡會從一干先登破陣的銳士中特意選中他?倘或藉由當初的一面之緣,通過孫策與周瑜搭上關係,引薦淩統,那就再好不過了。

這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期望,不盼宗族長遠,僅僅是想讓他以後能有條不一樣的路走。

淩統趁着夜色漆黑,偷偷做了個鬼臉,英武的臉有一瞬變得很滑稽。吹着冷冷的夜風,他忽然想到一事,激動地道:“是了,他們在那裡歡娛自樂,必無暇守禦,我等何不趁此渡船突襲?”

他不知怎麼想到這個絕妙的主意,興奮的轉身對凌操說道:“只要五千,不,三千人,就能將他們全部殺散!阿翁,快向府君請令吧!”

“請什麼令?”凌操看着雀躍的少年,好笑的搖了搖頭,復又嘆了口氣,正色道:“我軍今日新挫一陣,傷亡不小,不便出擊。何況……孫府君已收到討袁檄文,不日就要帶我等撤離了。等明日信使來了,我等便與對岸同爲朝廷部衆,一致討袁,這仗也就打不起來了。”

淩統嘟着嘴小聲說着什麼:“都打成這樣了還能言和?就對面這模樣,誰樂意與他聯手?”

聲音順風傳入耳中,凌操知道他是捨不得戰功,於是笑道:“你這小子,才與你說了不驕不餒,你又忘了。”

淩統聳了聳肩,覺得肩上沉重,遂將凌操擱在自己肩膀上的手甩掉,不耐煩的說道:“好啦好啦知道啦——”

“你知道什麼了?”凌操難得從早熟的兒子身上看到耍賴的樣子,他習慣性的想伸手去拍他的背,但忽然又想到不能拿他當孩子看了,於是悻悻的放下了手。

“不驕不餒,凡事穩重,嗯……還要去見那個廬江周郎,請他給我取字——”

話音未落,正在點頭的凌操忽然收斂了笑意,伸手將淩統嘴巴一遮,身子跟着往前探去,警覺的望着黑黢黢的江面,輕聲道:“這風聲有些不對勁……”

江面上漆黑一片,在遠處樓船橙黃的燈火倒映在江上,也被層層波浪分割成一條條黑影。江上風浪起伏,也不知那些起伏不停的光影中,是光在動,還是影在動。

此時正是深秋,西北風早早地就颳了起來,迎面吹在凌操父子的臉上,像冷刀子似得割人。

凌操突然從船舷上拔出一根松脂火把,像投石般用力的往江上最暗處丟去。

那熊熊燃燒的火把在半空像車輪般轉了幾圈,又宛如流星墜地,還未來得及照亮江面,就只聽風中傳來‘嘣——’的一聲弦響。

火把像有繩牽引似得憑空往後一退,無數火星從當中炸開,雨一樣紛紛落入江中,在熄滅前將船頭持弓的人臉照亮了一瞬。

“敵襲!”凌操大吼了一聲,接着一把推開淩統,拔出劍來:“去擂鼓示警,傳訊城內!”

淩統被他推得腳步一個踉蹌,條件反射似得轉身跑開,他跑到一半忽然聽見身後傳來‘咻——’的一聲,回頭就見到凌操左邊肩胛上中了一箭。

“阿翁!”淩統又幾步跑了回來,神情慌張的查看着凌操的傷勢。

凌操躲在舷下,看着那根從甲葉縫隙間射入肩胛的羽箭,咬牙悶哼一聲,見淩統去而復返,不禁罵道:“你回來做什麼?還不去擂鼓?”

“可是阿翁——”淩統剛喊着說完,頭上又倏然飛過一支箭矢,又準又狠地釘在木檣上。

“他們來得好快。”凌操通過自己身上與剛纔那支箭的力度對比判斷,對方順風順水,用不了數息就會與己方接舷:“你忘了我與你說的什麼了?快去擂鼓,傳令全軍應戰!”

淩統抹了把鼻子,神情漸漸堅毅,彎腰疾步的跑到戰鼓旁撿起鼓槌敲了起來。

“咚——咚——咚——”

寂靜的水寨如野獸被睡夢中驚醒,幾乎是同一時間,各處停泊的戰船上此起彼伏的響起了喊殺聲。

“巴郡甘寧在此,爾等何不就擒!”江上風中帶着一人囂張的狂笑,還有隱隱約約的鈴鐺聲。

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
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