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

“令僕治務所寄,不共求體當,而互相推委,糾之是也。”————————【宋書·徐湛之傳】

隴西郡,大夏縣。

正是太陽逐漸西斜的時候,地上連一絲風都沒有,溫度仍是如灼烤後那般悶熱難耐。黃門侍郎毌丘興在轅門翹首張望了半天,終於看見周瑜等一行人沿着河溪遠遠的策馬而來,看到周瑜安然無恙,毌丘興立即趨馬上前。

“公瑾!”毌丘興靠近周瑜身邊,與姜冏點頭打了個招呼,便對周瑜說道:“你這一去半天都沒個着落,張將軍很掛記你的安危……咦,這些個人頭哪裡來的?”

“是麼?”聽到張濟一直掛記着自己,周瑜不可置否的挑了挑眉,隨口應道:“韓刺史派兵攻破了枹罕,宋建突圍而出,不料在路上爲我等截獲。”

毌丘興聽了,臉色登時變了幾變,再三確認道:“你殺了宋建?”

周瑜不厭其煩的點了點頭,姜冏在一邊也爲周瑜細說了些見聞,給此事做了最好的佐證。毌丘興本是沉穩的性格,遇到此時也忍不住激動的說道:“國家早有詔書,殺宋建者有封侯爵賞!恭喜你了公瑾!”

“這是朝廷的利誘瓦解之計,細究起來,還是我耽誤了朝廷的大事。”周瑜淡淡的說道,不過熟悉他的譬如毌丘興、姜冏等人都看的出來,周瑜此時心裡是很高興的,畢竟世上還沒有人能淡泊到無視封侯,何況還是周瑜這樣的年輕人。

毌丘興與周瑜說了會話,聽了對方與韓遂打了照面以後,先是一驚,而後小聲說道:“正要告訴公瑾,賈公與隴西李府君此時就在帳中。”

周瑜心中微感訝異,隴西李府君自然就是隴西太守李參,至於這個傳聞中的平準監賈公,他雖未曾見過,但此次涼州之行,似乎背後處處都有他的影子,就連他自己都免不了身不由主的任人安排。

於是衆人結伴入營,纔到中軍帳外,未等派人通報便只見帳門一開,幾個人從其內談笑着走出。這羣人中以三個人的位置最爲靠前,站在邊上的是一位白髮蒼蒼、年紀約有六七十歲的皓首老人,看起來與尋常老人並無什麼不同,親近、隨和、一身的鋒芒內斂,讓人難以想象這就是當年叱吒隴西,攪動一方風雲的隴西太守李參。

周瑜與張濟到隴西的時候曾見過對方,本來曾是羌胡叛軍的首領之一、與朝廷關係不算融洽的他,當初在一聽到張濟帶兵入境時就立即派人過來接洽示好,態度誠懇,說是要爲朝廷再效犬馬之勞。當時周瑜尚且不明白爲何李參的立場會轉變的那麼快,如今聯繫到他近來的遭遇,靜下來略一思忖,彷彿一切都有了眉目。

“這段時日,有勞相如在隴西郡安境保民、羈縻羌胡。等雍涼的事務平息了,我想以國家之明、朝廷諸公之智,自會封賞有功。”那中年人穿着一身很普通的寬袖深衣,面容清癯,頷下留着長鬚,本不出奇的相貌因他那雙深邃如海的眼瞳而奪目出彩。

眼前這個中年人給周瑜的第一感覺,就像是在任一個州郡幕府中都隨處可見的積年老吏,這樣的老吏雖然沒有什麼出衆的聲名家世,但他們卻最是熟悉典章、踏實低調。既能利用自己的才智與經驗爲上級出謀劃策、又不會因爲太過出衆而蓋過上級的風頭,是每個官員身邊都必不可少的幕僚。

這個‘老吏’模樣的中年人身上沒有任何透露身份的東西,如果不是看到他在用‘平等’的語氣對二千石太守說話,安集將軍張濟又是站在旁邊,態度恭謹的讓他站在中間,周瑜還險些產生誤會。

“明天子在位,老夫又有何慮?”李參哈哈一笑,眼神似若無意的看了正要走進的周瑜一眼,用一種既能讓在場所有人聽見、而又不會顯得很突兀的聲音說道:“況乎賈公又是國家身前最爲信重之人,老夫但有賈公請託,自然事無不……”

“府君說笑了。”賈詡不急不慢的打斷李參的話,對李參的稱呼也變得客氣了許多:“宮中府中、內外事務,一切全憑國家做主、一言而決。我不過一介平準令,孝期未銷,當不得如此厚望。”

李參呵呵一笑,又轉向模樣老實的張濟:“安集將軍主持涼州兵務,權責重大,此事就有勞張將軍了?”

張濟一愣,旋即下意識的觀察賈詡的臉色,好在他早有應對,巧妙的將其踢了出去:“話雖是不假,但此事我也不能全然做主,等回了冀縣,還得聽聽鍾使君的意思……”

這時他一轉眼正好看到了周瑜、毌丘興等人,像是準備好了似得,立即開口說道:“周公瑾是陛下欽派的殿前羽林郎、代行軍司馬職;他身邊的毌丘子興如今是黃門侍郎、近在御前。此間雍涼事務,彼二者也有通稟參謀之權,若是府君有意,不妨讓他們先據實奏上。”

賈詡跟着朝周瑜望了過來,兩者的目光正好不期而遇,對方冷漠幽深的目光讓周瑜不受控制的心悸了一下。這是他入朝以來第二次遇到這樣讓他心悸的目光,第一次是見侍中荀攸,對方的目光同樣幽深冷靜,但並沒有讓他有更爲直觀的感受,只是覺得兩者之間智謀並不相差多少,只是存在着年齡與閱歷的鴻溝,還有可與之平齊、甚至超越的可能。

直到見到賈詡,膽大才高、少年英姿的周瑜才第一次發現自己原來在江淮可以算是最出色的士人,但離開了揚州,來到更爲廣闊的朝廷,這才發現這世上竟還有人能實實在在的威脅到他。

賈詡看了周瑜好一會,目光犀利彷彿直刺心底,將周瑜心裡的一切都看了個遍。最終還是周瑜敗下陣來,率先移開了目光,等他再次看過去的時候,賈詡的目光平淡沉穩,彷彿剛纔那鋒利的眼神只是周瑜的一個錯覺。

周瑜深吸了一口氣,假裝沒有聽到張濟說的話,與毌丘興、姜冏等人一同向衆人躬身行禮,將自己在枹罕城遇到的事情複述了一遍。

“你殺了宋建?”李參先是一愣,然後看了看賈詡,又回過頭來看向周瑜,突然仰面大笑不止,像是聽到什麼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的事,而這種事又讓他倍感好笑。

賈詡在一旁但笑不語,周瑜面色不改,這種情況他早有所預料和心理準備,只是聽到李參沙啞的笑聲,心裡頭有些煩悶,微皺起眉頭。姜冏與毌丘興不明其意,在一旁附和起鬨似得,跟着笑了起來。

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
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