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

“衣必文采,食必粱肉,無農夫之苦,有阡陌之得。”————————【論貴粟疏】

橋蕤沒想到會有那麼巧,選在當夜舉兵叛變的時候恰好遇上城外大軍拋擲石塊,引發動亂,他當時正打算趁亂起兵,卻因爲隊伍嚴整而被營嘯的亂兵視爲鎮壓他們的軍隊。雙方昏頭昏腦的一番交兵之下,橋蕤莫名其妙的將動亂給平定了下去,而後又是其他守軍得到消息後接連趕到,讓橋蕤再無可乘之機,只好將錯就錯,繼續蟄伏下去。事後他也不知這個烏龍到底是該怪城外大軍好端端的在夜裡用霹靂車拋擲石塊、還是怪自己選的城門位置不對、或是自己沒能很好的當機立斷,做出正確的決策。

在認真思索了一天後,同時也是徐晃下軍令攻城的第四天,橋蕤又開始躍躍欲試了起來。

他看着紀靈巡視的身影在城頭上一閃而過,那隻斷臂突兀的藏在袖子裡面,橋蕤看得刺眼,不覺想着對方究竟是出於什麼,至今仍對袁術死心塌地。而他自謂對袁術不乏忠心,從同伴張勳死後更是意志堅定,卻沒想到僅僅一個空穴來風的流言,袁術就可以狠心將他置於死地。橋蕤心裡憤憤的想着自己這幾日的經歷,緩步登上城頭,身後除了親兵以外,難得的沒有跟着黃猗。

“橋將軍今日……”紀靈看到橋蕤帶人上來,眉頭微不可察的皺了一下,身子立於殘破的城門樓下,沒有迎去。

“自然是爲了大事。”橋蕤知道勸降無益,話不多說,身後蜂擁似的衝上數百名勇士,刀口向內,不分青紅皁白便衝着不設防的守軍一陣砍殺。

城頭立時陷入慌亂,紀靈彷彿早有準備,不慌不忙的站立原處,說道:“造反殺袍澤,這就是你要做的大事麼?”

橋蕤暗地裡似覺不妥,嘴上仍說道:“將軍若願與我棄袁反正,報效朝廷,你我仍可存袍澤之誼。”

紀靈輕笑了一聲,像是嘲諷,又似是無奈。袁術待他不薄,他不能做這等不義之舉,何況他已經身帶殘疾,就算投降了又如何?他早已通過蛛絲馬跡發覺到橋蕤的可疑行跡,在得知橋蕤帶人登城時就做好防備,如今橋蕤率先發作,紀靈身後殘破的城門樓中也緊跟着涌出數百精銳。

“你跟着張勳也有些日子了,他難道什麼都沒教過你麼?”紀靈用尚存的左手將劍抽了出來,他與張勳是袁術麾下齊名並列的大將,像是橋蕤這些次一等的將校他往日裡根本是不放在眼裡的:“至少也該告訴你,我是怎麼用兵的吧?”

城門下有所準備的守軍轟然吶喊出聲,與橋蕤調來的部衆展開激烈的廝殺,在城頭上紀靈麾下親兵也開始招呼驚慌失措的守軍組織陣列,試圖圍困橋蕤帶上城頭的數百人馬。橋蕤不如紀靈會帶兵打仗,就連兵變叛亂都沒能速戰速決,他此次糾集了數千人馬,全部集中在距離城外大軍最近的城門處。眼下壽春城喊殺聲不斷,自然引起了城內外的注意。

張繡在陣前看到這一幕,正欲擅自出擊,卻被劉曄一把攔住:“城中有變,先去通報君侯。”

徐晃得知此事後也當即從軍營中走出,舉目遠望着城頭上一片胡亂,似乎有兩幫人馬互相廝殺,竟連對他們的防備都放下不管了。

“君侯,此必是城中有人鼓譟兵變,我軍大可趁此機會一舉而上,拿下壽春!”張繡抱拳請命道。

周瑜似乎想到了什麼,上前說道:“袁公路多疑好決,不得將心,除紀靈、張勳以外,凡陳蘭、雷薄諸將少有傾心者。此必是城中將校謀亂投我,爲紀靈所阻,君侯切不可坐失良機。”

徐晃皺着眉頭,猶豫着道:“敵我不分,現在登城,恐怕……”他轉頭看向劉曄:“西城昨日是不是砸塌了一角?”

經過仔細勘察,壽春西城門地形卑溼,城外更有一高處可以俯瞰城下,徐晃選在此處命劉曄帶霹靂車終日投擲,最後更是砸開了一處縫隙。劉曄點頭答道:“附近的黔首告稱,壽春城數年前由袁術遣人修葺過一次,那年壽春令躲懶,在西城留下一段舊城城牆,只塗上白堊做新。在下命人調校投擲,今已岌岌欲墜。”

“那好。”徐晃打定了主意,沉着的命令道:“長史繼續投擲西城,能砸塌城牆最好,如若不能,也要擾亂城中軍心。李通移部西城,從城牆低矮處登城奪門。”

“末將領命!”李通抱拳答應道。

“張繡、許定。”徐晃指揮說道:“你二人由此登城,先不論誰在接戰,一切以搶佔城門爲上!”

徐晃敏銳的抓住了壽春城頭上的動亂,正式展開大規模的登城作戰,壽春城頭的動亂規模也驟然擴大,三萬多守軍中,有近萬餘分散其他城牆段,數千人被橋蕤鼓動着爭奪城門,剩下萬餘人有一半在紀靈的組織下進行頑抗,還有一半被接二連三的戰鬥慌了手腳,在城牆上亂竄亂跑,都被雙方當做對手砍殺。

袁術此時正在牀上修養,忽然聽到城頭喧譁,無不驚詫的說道:“外間是怎麼回事?”

蒼頭在門外焦急的說道:“橋將軍、橋將軍他殺了黃婿,起兵反了!”

袁術臉色頓時煞白一片,驚駭莫名,在牀上無語良久,嘆息半日方纔捶牀恨道:“袁公路何以至此!”

想他昔日坐擁淮南、江東,兵鋒染指徐豫,威勢之隆,天下無不側目。他更是自覺能憑麾下精兵強將與朝廷、與袁紹逐鹿中原,問鼎天下,可誰知與袁紹約共出師以後,首戰便折戟下邳。此後連戰連敗,身邊衆叛親離,到最後真成了孤家寡人。袁術不是沒有想過輸,但他沒想過會是這樣的輸法,就算是與皇帝正面交戰致敗也好,像現在這般身邊人一個接一個的背叛他,卻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

他家四世三公,袁術身爲嫡子,自然有獨屬於他的驕傲,從小到大誰不是爭先恐後的依附他,願意奉他爲主。虧他以爲處處能與袁紹爭長短,可無論是蓄養名望、還是酸棗會盟、抑或是淪至今日這一切,他竟發現自己處處都不如袁紹,就連輸,都是這樣丟臉的輸法。袁術突然趴在牀邊,心氣翻涌,口中不停地嘔出鮮血。

橋蕤在紀靈的將計就計之下被反擊的猝不及防,知道城下的徐晃及時反應,舉兵攻城之後,橋蕤的局勢纔開始好轉。

領兵的張繡欣喜若狂,他從雲梯上翻過女牆,帶着一票人馬很快在混戰之中佔據了城牆一角。看着混亂的局面,張繡一時不清楚雙方的立場,謹慎的選擇按兵不動,直到後續兵馬逐漸登城、橋蕤親來投誠以後,張繡這才放開手腳,與跟來的許定一同在寬敞的城牆上廝殺不絕。紀靈多日的佈置一朝冰消瓦解,面對張繡等人凌厲的攻勢,他開始沿着城牆逐漸後退,可這個時候局勢已經不容他再作抵抗。當城門被李通所部攻破以後,城內三萬餘守軍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慌亂之中棄械投降,大勢已去,紀靈被圍堵在城牆一角,望着城中某處,遲遲不發一言。

面對着橋蕤的勸降,紀靈不爲所動,反而說道:“明公未有負我,我豈能有負於他?”

“國家又可有負你?你如今因私情而罔顧天下主,是真忠義麼?”張繡譏笑道。

紀靈把頭別了過去,沒有與張繡對視:“我才智鄙薄,效忠主公都尚且不能爲其建功,況乎爲朝廷盡大忠?”

張繡也是爲薦主賣命守義的人,當下打算親自上前成全對方,轉念一想,又擔心自己這麼一耽誤會讓許定搶先俘獲袁術,於是改了主意,選擇由自己帶兵下城牆,火速趕往袁術居處。至於紀靈的首級,他隨手指了一指身邊的年輕小校,道:“送你一場富貴好了。”

那小校正是被徐晃留在身邊的關平,關平的身份在軍中並未遭到徐晃的刻意隱瞞,他向來是治軍嚴謹無私的人,哪怕是他好友之子,也只是在軍中擔任都伯,所承擔的任何事與其他人都沒什麼兩樣。然而哪怕徐晃沒有徇私的想法,也架不住張繡樂意賣這個人情,以一顆首級換幾份好處,一石多鳥的法子還是賈詡教會他的。

城頭激烈的喊殺聲沒能瞞住袁術的耳目,知道事已不諧的他在吐血痛恨一陣後,神情憔悴的他居然迴光返照,滿面紅光的換上華服,瘋了似的吆喝着不存在的僕役給他端粱肉。當長史楊弘急匆匆的跑來勸他帶兵突圍時,袁術在烘熱的室內深吸幾口氣,好不容易冷靜的邀楊弘坐下,無不感慨道:“唯有紀靈終不負我啊。”

楊弘覺得袁術無論何時都快言快語,紀靈能爲他盡忠,自己這樣又算什麼呢?他心裡懊悔,一時間想好的說辭都不知該何以說出口,猶豫了一瞬,仍說道:“明公,此時不是說這個的時候,當務之急,是趕緊帶兵突圍!僥倖順淮河奪船東下,入得廣陵,尚可北覷徐州,得一線生機!”

“若是廣陵也守不住呢?”袁術冷不防問道,倒把楊弘問愣住了:“去河北投靠我那庶兄?局勢若此,彼自己都不知能否活到明日,我去投靠他除了徒增恥笑,更無他用。大勢去矣,無復多言——我要的粱肉呢?快送上來!”

袁術突然扯起嗓子向安靜的後室吼道,他早讓後廚準備好他愛吃的粱肉,結果至今未曾送來。

都這時候了還吃什麼粱肉,楊弘心中對他失望透頂,忍不住提了句:“明公還是憂心當下……”

“明日頭就不在了,誰還去管當下?”袁術此時頗有幾分破罐子破摔的味道,他也不想逃了,失去了紀靈、張勳,他身邊再無得力的將領,與其突破淮河上設置的層層阻礙、到廣陵苟延殘喘,最後仍逃不了敗亡的結局,自己還不如現在就考慮身後事。他在烘熱的室內站起身來,在原地焦躁的走來走去:“我的粱肉呢!你們要死不成!”

以往百呼百應的後室僕役們此時居然沒了聲響,袁術愴然,悽慘的笑着看向楊弘:“你看,這模樣還能逃到廣陵去?”

楊弘重重的嘆了口氣,既然袁術心存死志,自己又何必再做無用功。他匆忙站起身來,快步走出門外,搶在最後一刻迎上了帶兵闖入府中的張繡,向其叩首請降。

袁術聽着門外楊弘請降的聲音,又隨即看着張繡踏步入內跟他說了紀靈死訊,他無不慘然的笑着看向低下頭不敢看他的楊弘:“我就說了,唯有紀靈終不負我啊。”楊弘愧疚的不發一言,悄然退出門外,最後竟錯過了袁術接着像是對他說起的呢喃細語:“我也算不負你了。”

城頭幾度激戰過後,壽春城內外的反抗開始趨於平靜,徐晃接連派遣張繡、許定、李通等將收束部衆、看管降卒,又使劉艾安撫百姓,待做好這一切後,他這才正式入城。徐晃先是在楊弘的帶引下走進一間庫房,庫房裡陳列着天子鑾輿以及服飾,楊弘爲了表現立功,在旁將所知的內情一一道出:“明……袁術篤信德運更替、讖緯密圖之說,尤其‘代漢者當塗高’之語,常引申於己,自謂袁氏受命當王,符瑞炳然,可代漢自立。殊不知張狂之輩,不識天命渺遠,今爲明天子大軍所遣將軍擊敗,可是其自取。”

徐晃隨意掃視着形制齊備的天子輿服,面上並未流露出什麼情緒,只淡淡道:“將此處封存,一應詳情,皆奏報於天子。”

說完,徐晃又喚人招來了袁術,待驗明正身後,他說道:“我聽說足下一直嚷着要食粱肉,這天下膏粱精細,足下竟還沒有吃夠麼?”

袁術坐在地上,慨然笑道:“你一介行伍戍卒,哪裡懂得公家豪奢!我不與你說,你但凡請個公卿子弟與我論言!”

座中唯一的公卿子弟便是周瑜,可連漢室宗親的劉艾、劉曄都不搭話,周瑜更不敢出聲。他知道袁術這是要故意激怒徐晃殺他,可徐晃偏是穩練的性子,沒有受袁術的激,反而讓人押下去好生看護。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