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

“東邊遣使去賑濟,西邊遣使去賑濟,只討得逐州幾個紫綾冊子來。”————————【朱子語類·卷一零六】

在歷次改制之後,執掌監察大權的御史臺已淪爲少府的一個下屬機構,御史臺職權與地位的大幅縮水,再加上此起彼伏的宦官、外戚、士人爭權,吏治敗壞,也與御史臺難作爲有關。而御史臺這柄利器的削弱,與其說是歷代皇帝的有意無視、倒不如說是各方忽視的結果。

如今御史臺重新被皇帝分離出來作爲一個獨立的實權部門,其上又有總司御史臺、廷尉等刑獄司法等官員的刑部,顯然是要對吏治給予制度上的保障。

待桓典走出石渠閣後不久,皇帝的草詔很快就發到了承明殿、尚書檯等處,先是將秩千石的御史中丞增爲二千石,使御史臺正式分離自立,又詔使桓典選派侍御史分赴關中各地郡縣,調查各地旱情、督促錢糧發放。

隨着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關中的氣候也愈發的炎熱,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等郡接連出現了不小的災情,時或有鄰村百姓傳來爭水械鬥的事故。谷價也每日飆升,由一開始的百十錢上漲到數千錢、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萬錢一石谷。這種谷還是那種尚未完成脫粒的,等百姓買回家脫粒去麩以後,重量還要下降。

“現在外間的谷價一石值多少錢?”長安令王凌冒着滿頭的汗從後廂走進,隨手從一旁的婢女手中接過葛布,往額頭與兩鬢隨便擦了擦,拿在手心。

長安北部尉秦誼在一旁從王凌手上接過葛布,躬身說道:“聽長安市長於東西市裡的算籌,城內的谷價已經是一石四千錢,京兆尹治下其餘諸縣都有五六千錢之多。”

“稻穀尚且如此,那豆麥呢?”王凌擺手支開了婢女,單獨邀秦誼入座就談,說道:“關中推行種稻不久,墾田不足,量少價高倒也說得過去,但豆麥粟粱等物卻是百姓主食,去歲乃豐稔之年,於今若是再高,可就是有妖異了。”

秦誼聞言,小心的覷了眼四周,輕輕地說道:“如明府所言,長安豆麥已至一石二千錢。黎庶手中沒有五銖大錢,只好拿董卓當年鑄的小錢去換,可從官府換來的大錢又買不起足夠的糧食。那些黎庶沒有法子,不知是誰想了個主意,索性不換大錢,直接拿小錢去討買糧食,這會子東西市裡都亂成一團,長安市長几次勸我過去安撫……”

在漢代,類似於長安、雒陽等大城重鎮,皆設市裡以供居民商貿,以‘市長’、‘市令’治理其政。長安市長掌長安城東西諸市裡的治安、商稅及銓衡量度等事,並不同於現今的市長。其下有丞,皆爲通明法的士人所補任,直接歸屬京兆尹管轄,而與長安令互不統屬。

所以身爲長安令的王凌按理是做不得聲的,但他此時卻多了句嘴:“我記得長安市丞李義,還掛着平準監的職權?有每個十日便將市裡訊息上呈平準監?”

“唯。”秦誼點頭答道,這兩年來他跟在王凌身邊也熟悉了許多事,想事辦事的方法也比以前要老道:“長安市丞看似位居市長之下,其實直屬平準監,可隨時通達天聽,位置何其重要。京兆旱情嚴重,而郡府遲遲不許發放賑濟,致使糧價飛漲,黎庶傾盡家產買來幾鬥米,才吃幾天就沒了。京畿都是如此,更別說其他地方了,這李義不可能不將此事上呈國家。”

“你這是在提醒我留意?”王凌笑了一下,伸手摸了摸頷下特意蓄着的鬍鬚,二十二歲的他爲了保持威嚴、不使上下人等看輕,只好將自己打扮得像是三十歲的模樣:“京兆的谷價在上個月才幾百錢,一朝漲了十倍,就算沒有平準監,國家也不會不知道,此刻多半是記在心裡,不消多時便會拿來發作。”

秦誼心裡本來是清楚的,這兩天京兆尹胡邈藉口京兆尚未出現災民、朝廷又無具體的抑價詔書,不肯貿然開倉放糧。如今聽了這話,他卻是糊塗了,胡邈辦事能力雖然一般,但心思譎詐,算計起利弊來很有一套,如今他眼皮子底下就有一個平準監,如何會看不出這麼做的兇險呢?

“巨利在前,誰人會不動心?縱有千萬風險,只要心存‘法不責衆’的僥倖萬分之意,便會有人鋌而走險。”王凌似乎看出秦誼的心思,沉着的說道:“谷價沸騰,黎庶無有錢財,只好賣田求活,而這時誰又肯高價收田?最後得利是誰、府君胡公遲遲不肯開倉賑濟又是爲何,你難道還不明白?”

趁着荒年高價售糧、低價買田,這是全天下所有的地主豪強幾乎都會做的事情,也是土地兼併的基本流程。秦誼父親一代也曾出身農家,自然知道在荒年災年的時候,各家大戶都會大撈特撈。有時候就連官府也管控不住,只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彼等到底是鄉里大族,不敢侵犯,何況這又是長安京畿,與朝中公卿關係匪淺,府君胡公又如何敢攔?”王凌家中本也是太原大族,然而在王允死後逐漸走向了下坡路,家世不復以往。他又是清正的性子,此時鄙夷的哼了一聲,輕笑着說道。

“可是國家乃至朝廷諸公,想必都已知此事,胡公再如何也不會甘冒這個風險。”秦誼在王凌鼓勵的眼神下細細思索了片刻,脫口道:“莫非是胡公也有刻意縱容、藉故懲治之心?”

秦誼本是呂布軍中的帳下吏,略習軍陣、粗通文墨,輾轉調入王凌屬下,一直以來雖說是兢兢業業、勤於職守,但在許多方面仍舊差人一等。如今見他在自己的培養下逐漸有了分析時局的能力,王凌很是欣慰的點了點頭,說道:“單憑你這句話,我就可以放心將你舉薦外用了。”

他剛一老氣橫秋的對年長與他的秦誼說完,秦誼尚未來得及繼續追問詳情,門外忽然走來一名小吏,站在門邊說道:“稟明府,朝廷派了侍御史進駐郡府,說要督辦賑糧事務,胡府君託在下請明府過去。”

“來了。”王凌拍着扶手站起身,走到一頭霧水的秦誼身邊,小聲說道:“你跟我去一趟,從旁再多學着些,京兆尹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
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