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

儘管說中國的海空軍都非常龐大,但是不管是中國國內還是外界,對於中國軍事力量感觸最深的還是中國的龐大陸軍兵力,現在中國還沒有進行全國性的動員就已經擁有了千萬陸軍的規模,如果說真的到了生死光頭中國進行全國性的動員,憑藉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世界第二規模的工業基礎,武裝出兩三千萬地面部隊一點問題都沒有。

中國龐大的人口雖然對國內農業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但同時也帶給了中國其他國家所無比比擬的巨大優勢,人口衆多就代表着可動員的兵力越多,而人口基礎多也同樣代表着中國哪怕是徵召了上千萬的陸軍部隊,但是國內的人口依舊可以滿足國內工農業的正常生產。

這種人口優勢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要知道美國那邊因爲人口不多,徵調了上千萬青壯年參軍之後,國內的勞動力就極爲緊缺,迫使美國人開始鼓勵婦女走出家庭進入了工廠。而中國呢則是完全沒有這種影響,大量的農村人口正排着隊等候進城務工呢!

四十年代的中國,整體情況上和後世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非常類似,工業規模的急劇擴大導致城鎮化迅速擴大,大量農村人口拖家帶口涌入城市當中,進入各大工廠就業,而那些在偏僻地區上過了初中或者中專以上學歷的年輕人更是把去大城市闖蕩當成了夢想!

這種情況從四十年代裡上海電影界陸續推出相關電影就可以看的出來,甚至一度出現了‘上海夢’這個詞彙。

當有了龐大的人口,有了龐大的工業基礎,這樣的一個國家誰能夠小窺?

現在的中國還沒有進行全國性的動員,參戰的部隊依舊是中日戰爭爆發前所組建的這些部隊,投入對日作戰的兵力甚至都不足一半,然而僅僅是這樣也足以讓中國的諸多將領們充滿勝利的信心。

陳延甲絲毫都不懷疑自己的第三集團軍攻克九州島的能力,但前提就是自己的第三集團軍得登上岸去,然而現在自己的主力部隊還沒有登陸上岸,前期登陸的三個陸戰師卻已經是遭到了日`本的猛烈反撲。

這種出乎計劃之處的情況讓陳延甲不得不採取了更爲保守的策略,放棄了之前制定的快速攻克丈高山的戰術,而是轉爲退守,試圖讓三個陸戰師在海軍艦炮的有力支援下堅守一晚,等到了明天,第三集團軍的第一軍最少也能夠登陸上去一個師的部隊,同時天亮後空軍也會再一次出動,給予地面部隊有力的對地支援。如此一來,登陸的初步行動也就算是成功了。

當夜,日`本的數個師團對登陸成功的海軍三個陸戰師進行了猛烈的反擊,同時中國空軍出動了大量戰略轟炸機,除唐津以及周邊地區進行了密集的轟炸,雖然說轟炸並沒有對準那些明確的軍事目標,但是卻是對城市、交通樞紐進行了密集轟炸,這些行動乃是用來減緩日`本的其他部隊增援速度。

第三集團軍需要時間來登岸,除了三個陸戰師外,還有第一軍、第十三軍以及第一裝甲軍,總兵力高達三十多萬的部隊登陸是需要時間的。

爲了登陸九州島,中國方面預計是準備投入了三個陸戰師、一個裝甲師、兩個機械化步兵師以及六個摩托化步兵師。一共高達十二個師以及三個炮兵旅,總兵力達到三十多萬,擁有七百多輛坦克以及五百多輛步兵戰車以及數以萬計的各種車輛,此外還有將近兩百門的自行火炮,七百多門牽引式火炮。

兵力以及武器裝備的比例水平來說,中國陸軍的水平已經是絕對的一流水平,而這也是中國多年來採取精兵政策的巨大成效。

現在的各個參戰國裡頭,那一個不是好幾百個師的了,蘇俄,德國那邊的兵力可都是幾百個師幾百個師,可是中國呢現在也就一百二十多個師而已,加上海軍陸戰師也不到一百三十個師,比美國人那邊都少。可是和其他參戰國不同的是,現在中國的每一個師全都是齊裝滿員的部隊,而且除了幾個特殊部隊外已經是全面普及了摩托化,重裝部隊更是普及了機械化。哪怕是一個普通的步兵師都是配屬了一個坦克營,擁有七十多輛坦克的支援。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哪怕是中國的普通步兵師都算得上其他國家的重裝部隊了!

進入四十年代尤其是中俄戰爭後,中國陸軍已經全面朝着重型化發展,原先軍方所顧忌的亞洲山地地形不適合重裝部隊作戰的顧慮也是被打消,因爲用左玉剛的話說就是:把幾萬輛坦克和超過十萬門火炮推上去,還跟他們玩什麼機動作戰啊,直接碾壓過去就是了!

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火力之上!

要不然陸軍方面也不會說籌劃着把師屬炮兵團的每營十二門擴充到十八門了,儘管這個計劃還沒有全軍推行,但是陸軍已經在參與對日作戰的部分部隊中進行了前期試點,第一裝甲軍中的第九師就是首個試點部隊,他們的師屬炮兵團下轄四個炮兵營,每個炮兵營擁有十八門自行火炮,單單一個第九師就是擁有三十六門105毫米自行火炮以及三十六門的155毫米自行火炮,加上第九師的兩個坦克營一百五十多輛坦克以及兩百多輛的步兵戰車,第九師的戰鬥力足以對抗中國陸軍中的兩個摩托化步兵師。

十一月十號,唐津登陸第二天,隨着整整二十四個小時忙綠,在一片炮火中海軍第二重型工程團以及第三集團軍所轄的陸軍第七重型工程團數千官兵,數百臺機械設備的忙綠下,一個超大型的臨時碼頭已經是被架設完成,臨時碼頭一直從沙灘延伸到水深超過十米的地方。

隨着臨時碼頭架設完畢,大量經過專門設計的坦克運輸艦、裝甲車輛運輸艦放下了巨大的船頭甲板,然後一輛T15坦克或者自行火炮駛出運輸艦,然後登上碼頭棧道,數十噸重的大傢伙走在上面讓臨時碼頭的棧道彷佛隨時會斷裂一樣,由於棧道承載力有限,某一段距離內只能有一輛坦克形勢其上,根本無法同時承載更多坦克同時行駛其上。

越過長長的碼頭到達沙灘上後,這些坦克也不能亂走,而是走在沙灘上專門爲了裝甲車輛行走的鐵板鋪就的道路上。由於短時間內卸載的各種重型裝備和設備都太多,而沙灘上的路絕對不是什麼好走的,因此在登陸部隊早早就是帶了大量專門用來鋪路的鐵板或者木板,避免車輛登陸後陷入沙子裡爬不起來,更是避免把整個沙灘搞的一片狼藉。

楊季中校從自家的那輛T5指揮坦克爬了出來,一邊是從口袋裡套出了支菸點上,一邊看着周邊和遠方都顯得亂轟轟的沙灘,沙灘上到處都是堆滿了亂七八糟的物資以及被炸燬的武器,楊季中將的視線裡能夠清楚的看見一輛T19兩棲坦克正躺在沙灘上,它的炮管已經從炮塔脫離,炮口方向已經直插沙灘上,整個車體都是有着被劇烈爆炸後燃燒的痕跡,黑乎乎的,脫落的履帶上的那層橡膠都已經被燒光,只剩下光溜溜的鐵塊。

不遠處就是一個大型帳篷,帳篷的頂端是個巨大的紅十字圖形,不斷有傷兵被吉普車運輸過來,然後被送進了這個臨時救護站,同時還有更多經過初步處理的傷員被登陸艇運載着駛離這片沙灘,然後被人擡着登上海面上的數艘醫療船,他們將會在那裡接受手術進行救治,初步穩定傷勢後就會被運輸回國進行下一步的治療,爲了滿足在登陸作戰以及後續作戰中出現的大量傷亡的救護能力,登陸部隊除了自由的師級野戰醫院外,海軍和陸軍方面抽調了大量醫療人員,除了海軍現有的醫療船外,還改裝了數艘運輸艦,組建了有史以來地球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醫院。

擁有無數的意料設備和藥品以及高達百名以上醫術精湛的外科醫生,上千名自身護士!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醫生中只有一部分是軍方培養的現役軍醫,而有相當多一部分都是支援臨時參軍的醫生,其中不乏國內各大醫院裡的主刀醫生,此時的他們一個個都是穿上了軍服,普遍佩戴上尉官或者校官的軍銜,成爲了軍隊的臨時軍醫。

在中國,雖然中產階層對於當兵沒什麼興趣,但是對當軍官卻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報考軍校當軍官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不過一些特定職業,比如醫生的話如果在戰時卻是非常容易服役,而且普遍都會得到比較高的軍銜,加上國內的優軍傳統,許多醫生都比較熱衷於在戰時參軍志願服役,而且普遍以在軍方所獲得的軍銜爲榮,而這種傳統一久之後,人們對此習以爲常,在選擇看醫生,尤其是外科醫生的時候就會更加註重醫生的服役經歷了,而這種情況相對的也就直接導致了更多醫生不管是願不願意都會專門抽出幾年時間去軍方服役的。

此時的登陸艦隊中,數艘醫療船所組成的醫院裡已經收治了上千名傷員,昨天受傷的一部分傷員經過了初步處理後已經乘坐運輸艦返回國內,對於他們來說戰爭已經結束了。

然而對於楊季來說,這場戰爭纔剛剛開始!

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40章 亨利歸來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461章 方大山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533章 59號戰艦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92章 定都之爭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98章 航空部隊第848章 空襲!!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83章 軍制改革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57章 長樂號第210章 衝鋒(二)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29章 購軍械(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454章 狐狸精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57章 長樂號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
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40章 亨利歸來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461章 方大山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533章 59號戰艦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92章 定都之爭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98章 航空部隊第848章 空襲!!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83章 軍制改革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57章 長樂號第210章 衝鋒(二)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29章 購軍械(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454章 狐狸精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57章 長樂號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