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

於此同時,在嵩山號上,趙子棟少將坐着,而他面前的一個上校正在道:“第一波機羣已經返航,出擊機羣中,被擊落三架b18,兩架b14和一架f8g,此外還有一架b18因爲無法降落而在海面迫降而損失。被擊落戰機的飛行員救護工作已經由第25分艦隊進行,目前具體的飛行員傷亡情況還不明確。此外受傷戰機比較多,其中多數都可以通過緊急替換零件和維修繼續作戰,不過也有幾架受傷嚴重,短時間內無法修復了。”

上校繼續道“根據出戰各中隊的彙報來看,他們擊沉了運輸船九艘,驅逐艦三艘,巡洋艦兩艘,擊傷敵艦多艘!”

己方的損失是確定數字,而戰果卻是估算的數字,因爲空襲過程中存在着多架戰機同時攻擊一艘敵艦的情況,因此計算戰果的時候有些困難,很難做到完全準確,實際上這個數據只是一個估算而已。

實際上第一攻擊機羣上報的戰果和現實距離甚大,第一波機羣擊沉的戰果只有那智號以及兩艘驅逐艦,其他的都是傷而未沉,至於運輸艦就更難確定了。

趙子棟聽罷後皺眉,這一次出擊的損失比他想象的還要大一些,而戰果也不算大,不過想到這是海軍十多年來的第一次大規模實戰,飛行員的經驗還有所欠缺,如此情況下還能夠做到如此已經是很難得了。

他相信,等磨礪了一段時間後,那艦載機飛行員積累起足夠的經驗,那麼情況就會好很多。

“傳令第三航空大隊,讓他們做好出擊第三波機羣的準備,務必一個小時內完成整備工作,戰機和飛行員數量不足的話就啓用備用飛機和後備飛行員!”

趙子棟率領第21分艦隊接受了返航的第一波機羣后,立即就是進行了緊張的第三波機羣整備工作。而於此同時,呂健中將也已經是接到了第25分艦隊受到了日`本機羣攻擊的消息。

世廣號上,楊坤林少將看着天空中密密麻麻的日`本機羣,在他視線中,一架日`本戰機冒着己方艦隊的密集防空火力正在進行俯衝攻擊,而且俯衝高度非常低,已經不是常用的六七百米的俯衝高度就拉昇的那種,而是一直俯衝到了五百米甚至還在俯衝中,看到這個情形楊坤林就是想起了傳聞中的日`本自殺式攻擊。

“這些日本人是真不要命啊!”旁邊的一箇中校看着天空中不顧死活都要衝下來的日`本飛機。很明顯眼下這些日`本飛行員的攻擊已經不是常規的空襲了,而是自殺式攻擊。

世廣號此時已經停止了主炮設置,甲板上,艦橋上的衆多防空火力已經是全開,衆多的防空炮組成員們正在露天的位置上操控着各口徑的防空炮進行射擊。

一座四聯裝的40毫米防空炮上,炮組成員正在進行緊張的裝填、開炮的循環中,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圓形雷達。而這種小小的雷達正式中國海軍爲了中小口徑防空炮所研發的火控雷達39d雷達,這款雷達是中國的微波雷達技術得到突破後,所研發出來的衆多微波雷達中的其中一款,不同於對海搜索微波雷達的要求距離遠,火控雷達,要求是防空炮的雷達要求的是反應快以及精度高。

所以別看這39d雷達個子小,但是性能卻是一點都不差,乃至中國海軍裡衆多四聯裝40毫米防空炮的主力火控雷達。

在火控雷達的引導下,這座四聯裝的40毫米防空炮甚至能夠做到全自動射擊,而這種技術在二戰中已經算得上極爲先進了。

而同樣的,火控雷達指引的40毫米防空炮同樣是二戰英美海軍裡的主力防空組成。因爲瑞典出產的40毫米防空炮因爲性能優越,已經是成爲了參戰各國的統一防空炮,不管是軸心國還是盟國又或者是中國又或者是日本甚至蘇俄,使用的都是瑞典研發的這款40毫米防空炮,當然各國只是引進了最基礎的技術和結構,然後各國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研發不同的防空炮,各國的40毫米防空炮在一些細節上依舊有着諸多不同。

世廣號和其他中國海軍軍艦裡一樣,同樣裝備了大量40毫米防空炮,和20毫米防空炮以及127毫米的高平兩用組成了遠、中、近三道防空網。

這座四聯裝40毫米防空炮在火控雷達的指引下,噴射出道道密集的火舌,密集的火力讓一架朝着世廣號俯衝而來的日`本戰機被打的凌空粉碎,然而這架日`本戰機被擊毀了後,又是另外一架日`本戰機從另外一個角度朝着世廣號衝了過來。

而此時,世廣號另外一側的兩座40毫米防空炮以及數座20毫米防空炮齊齊開火,數以百計的炮彈組成了一道火力網,那架日`本戰機雖然想要閃避,但是卻是落後了一步,最後被數發40毫米的防空炮擊中。

又一架日`本戰機被擊中然後變成火團衝進了海面!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其他中國海軍軍艦上,實際上第25分艦隊所遭到的攻擊還比較少,日`本的機羣攻擊把注意力都是放到了第24分艦隊那邊去了。

因爲第24分艦隊有帝嚳號和堯帝號這兩艘大型巡洋艦存在,雖然這一級別的戰艦被中國海軍歸類爲巡洋艦,並以大型巡洋艦編號。但是各國都不會把中國的七艘大型巡洋艦當成了單純的巡洋艦來應對的,而是都作爲了主力艦來看待,而實際上中國海軍對大型巡洋艦的使用也是當成了主力艦來使用的。

全球海軍中,和中國的這七艘大型巡洋艦同類的只有美國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以及日`本海軍中還存在於設計階段的超甲巡計劃。

要對付大型巡洋艦的話,重型巡洋艦是肯定不行的,火力和防空全面落後。要對付大型巡洋艦就必須動用新式的高速戰列艦或者戰列巡洋艦這一級別的船隻,甚至那些老式戰列艦都不行,因爲讓一艘伏羲級大型巡洋艦和英日美海軍裡的那些十四寸戰列艦打起來的話,速度比他們高,而且被世界海軍譽爲嗑藥炮的中國海軍十二寸艦炮威力極大,比那些老舊的十四寸艦炮都強,必要時候甚至能夠和那些老式十五寸艦炮對抗,所以和那些老式戰列艦打起來能夠佔據極大的優勢。

因此要對付中國的大型巡洋艦,除了建造同類大型巡洋艦外,他們就必須用高速戰列艦或者戰列巡洋艦才能夠佔據優勢。

而又必須一提的是,除了第一艘大型巡洋艦少昊號的造價比較高昂外,後面的六艘都是極大的控制了成本,造價較爲低廉。

而不得不說中國海軍利用造價相對低廉的大型巡洋艦不但壓制日英美海軍裡頭的大量重型巡洋艦,同樣也可以牽制他們衆多的高速戰列艦力量。就戰略價值而言,可以算得上是中國海軍裡頭比較成功的一款戰艦了。

畢竟大型巡洋艦的造價雖然比重巡要高一些,但是戰鬥力卻是遠超重型巡洋艦的存在,就連美國的那些滿載一萬八千噸甚至兩萬噸的重型巡洋艦都無法威脅大型巡洋艦的力量,畢竟大型巡洋艦的防護可是防護八寸艦炮的標準,而十二寸炮的火力更是可以威脅大量舊式戰列艦的存在。

就算速度上遜於普遍的重型巡洋艦,但是這也無妨,因爲中國海軍要的是壓制敵軍重巡和牽制高速戰列艦,可不是要什麼重巡殺手,只要速度慢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中國海軍又不會把大型巡洋艦單獨編組和敵人的戰列艦編隊硬拼,或者是說帶領雷擊艦隊發起雷擊做好,它的本質工作只是擔任航空母艦戰鬥羣的護航艦而已。

每個國家的海軍戰略不同,也就導致了具體的造艦計劃的不同,同樣是大型巡洋艦,中國的大型巡洋艦隻有三十一節而已,但是美國人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卻是高達三十四節以上。

美國人對主力艦的高速度追求已經到達了一個病態的地步,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如此,而衣阿華戰列艦同樣如此,衣阿華戰列艦的最高航速可是高達三十三節。

美國人的這些主力艦的初始設計目標根本就不是作爲航空母艦的護航艦,而是作爲高速戰列艦編隊來使用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的設計目標可是重巡殺手,要求火力、防護能夠全面超過重巡,同時速度也不能比重巡滿。而衣阿華戰列艦實際上是作爲戰列巡洋艦來設計的,對抗目標也不是中國的炎帝級等,也不是日`本的大和級,原本只是作爲戰列巡洋艦擔任前衛艦隊的旗艦而已。

美國人在二戰期間建造的戰列艦是蒙大拿級,這纔是美國人的正式戰列艦,只不過當初美國人設計蒙大拿級戰列艦的時候,是爲了對抗潛在的中日新式戰列艦,當時日`本要建造超級戰列艦的消息可是滿天飛,儘管當時日本人沒造,但是他們同樣散佈了一些假消息。中國也是差不多,三十年代後期甚至40年,41年的時候都有消息說要建造新式戰列艦,只不過一直沒能成行而已。

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40章 亨利歸來第314章 D5系列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30章 購軍械(三)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1024章 忍讓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18章 整編行賞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143章 飛鴻號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997章 陰謀(一)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209章 衝鋒(一)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478章 97號陣地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
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40章 亨利歸來第314章 D5系列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30章 購軍械(三)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1024章 忍讓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18章 整編行賞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143章 飛鴻號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997章 陰謀(一)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209章 衝鋒(一)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478章 97號陣地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