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定都之爭

2月13號,孫文正式宣佈辭去大總統之職,但是卻向袁世凱提出了一點要求,那就是首都必須在南京,袁世凱必須到南京任職,袁世凱任職後他才離職。換句話說就是袁世凱要當這個大總統可以,但是必須要到南京來任職,同時孫文是辭職不離職!

袁世凱接到孫文的這份公開電報後,臉色陰沉的可怕。

一邊的曹錕更是道:“我早就說過,南邊的這些黨人沒一個是好心的,前些時候爲了和談什麼都敢說,胸脯拍的叮噹作響說是要推舉我們大人爲大總統,這才第二天呢,就他媽地反悔了,要我說,還談個屁啊,反正我們手中有了太后的詔書,上面清清楚楚寫着讓大人組織共和政府!乾脆就不搭理南邊那些人,我們自己弄一個政府算了!”

曹錕這番話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就連馮國璋也是點頭道:“南邊那些人實在不像話,前些天還好好的,怎麼一回功夫就變卦了,難道就不怕天下人恥笑嘛?”

剛從南方前線回來的段祺瑞則是道:“他們這是明擺着沒安好心嘛,南京是他們的老窩,大人去那裡當總統那不是要當個傀儡啊!”

一邊的徐世昌卻是笑呵呵地道:“其實去也可以,慰亭你完全可以帶上兩個鎮去上任嘛!”

這話一出,衆人都是哈哈大笑,曹錕更是道:“我說在天津直接弄另一個政府就夠可以的了,你還說帶着兩個鎮去上任,那些黨人能答應了纔怪!”

“唉!”袁世凱也是嘆着氣:“世事艱難啊!”

這幾個月來,雖然事情還在按照他預想的在發展,但是袁世凱卻總有種不能控制局勢的感覺,比方說這一次孫文等人的爲難就是他之前沒有預料到的。

轉頭看向楊度道:“南邊幾個都督怎麼說?”

和南方几個實權都督聯繫的事情一直都是由楊度負責,因此楊度答道:“大人放心,這事南方几個都督都沒有參與,蔡鬆波和陳子華上午已經相繼發來密電,宣稱他們事前並不知曉這事!”

“還有呢?”袁世凱再問。

楊度知道袁世凱要問的什麼,當即回答道:“他們並沒有公開支持孫文的主張,不過一時間也沒有反對!”

袁世凱聽罷點了點頭:“這樣看來,這事應該就是南京那幫人自己弄出來的了!”

袁世凱之前最擔心的就是南方各省聯合起來,之前拉攏陳敬雲和蔡鍔都是爲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一個有着大義名分的南京政府和南方各省都督聯合起來纔是最讓他擔心的。眼下知道這事陳敬雲和蔡鍔陸榮廷等人都沒有參與,他也就放下心來。

沉思片刻後道:“這事先不去管它,那幫人愛怎麼說就怎麼說,我們自個辦自個的事。”反正對於袁世凱來說大總統只是一個頭銜而已,現在清帝已經退位,而且退位詔書上他也做了點手腳,加了句話明確指明由他袁世凱籌建共和政府,這樣一來他就有了大義名分,這個大義名分還不是由南京的所謂國會啊什麼給予的,而是前朝的統治者清帝賦予的,這名分在中國古今往來數千年都是最有分量的。

所以袁世凱也用不着看南京那些人的臉色了,退一萬步說難道南京那羣人不讓他當大總統難道他就不當了,笑話。

此時對剛從上海回來,完成了談判重任的唐紹儀道:“現在朝廷雖然沒了,但是政府的架子我們還是要維持,少川,到時候你來當這個總理,幫我把政府的架子先搭起來!不管南京那邊妥不妥協,但是首都必然是北京,政府一事也還得照辦!”

聽到袁世凱讓他當總理,唐紹儀這個時候並沒有表現出意外,實際上昨天剛回來袁世凱就和他談過了,說是要讓他當這個總理。

“大總統放心,政府事務我會辦得妥妥當當的!”

聽到唐紹儀叫他爲大總統,袁世凱臉色立即露出了笑容,雖說自己當這個大總統是必然的了,但是卻還沒人正式的這麼叫過他爲大總統,如今一聽心中感覺大好。

此時,曹錕,馮國璋等人也是口中連稱:“恭喜大總統!”

對於孫文要把首都定在南京的要求,全國上下再一次爲此掀起了風波!然而出乎孫文等同盟會人意料之外的是,這一次全國輿論卻是沒有像以前一樣一邊倒向了南方各省,而是分成了好幾派,隱約竟然是支持定都北京的風聲最高。

以至於光復會章太炎等人都一力支持定都北京,而南方几個都督中,包括蔡鍔,陳敬雲等人也是陸續發表通電,說孫文的這兩點條件過於苛刻,不符合中國現狀之國情。在這樣的氛圍下,各省代表組成的參議院竟然以20票支持,8票反對的絕對優勢通過定都北京的提議。對於這個結果,同盟會一衆高層是事先沒有想到過的。

孫文已經表面上辭職不好說話,但是黃興卻是肆無忌憚,身爲孫文的最鐵桿支持者,他甚至公開宣稱,參議院之決議不能算數,必須重新決議,而這一次他要求同盟會的參議員必須支持定都南京,否則他就派兵把同盟會的參議員一股腦的抓了。

可是讓孫文和黃興更沒有想到的是,宋教仁竟然也反對定都南京,而是支持定都北京,爲此不惜和黃興孫文等人公開翻臉,據傳還捱了馬君武一個大嘴巴子,定都分歧也是宋教仁和孫文黃興決裂的導火索。

光復會的章太炎被人稱之爲章瘋子,罵起人來那叫一個狠,連接發表了數篇社論,大論建都南京之害,稱定都南京軍事戰略上不能控制北方,北方文化將益形衰落,政治有土崩瓦解之憂,難以威懾擁清復辟勢力,外國使館拆遷困難。然後更是直指孫黃二人力爭定都南京爲私利之爭,置國家於不顧只爲滿足個人權力私慾。

孫文被罵的發暈,也是公開了支持定都南京的理由,說:“今所爭要者,但以新民國暫時中央機關所在,系乎中外之具瞻,勿任天下懷宮廟未改之嫌,而使官僚有城社尚存之感,則燕京暫置爲閒邑,寧府首建爲新都……至於異日久定之都會,地點之所宜,俟大局既奠,決自正式國論,今且勿預計也!”

話裡面的意思也簡單,就是說怕定都北京的話,讓人認爲滿清還沒有滅亡,所以不能定都北京,得先定在南京,可能這話說的有些心虛,所以又加了一句,至於以後首都在哪裡,可以再商量嘛,再說了到時候總統是姓袁還是姓孫那就說不準了。

孫黃二人的心思正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外乎就是想要用南京來困住袁世凱。可袁世凱又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傻乎乎的來南京。

15號,南京參議院又重新舉行決議,這一次以19票支持,7票反對通過了定都南京的決議,這前後不過兩天呢,結果就顛倒了過來,其中不得不說是黃興的派兵威脅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後來袁世凱利用流氓要挾國會選他當大總統就是跟黃興學的這一招,不然從來沒玩過議會政治的袁世凱還找不到這麼有效快捷的方法呢。

聽到這個消息後,遠在福州的陳敬雲只是笑了笑,這麼些時間來他對南京那羣人算是看透了,雖然其中多數人都有着爲國爲民的崇高理想,但是骨子裡還是爭權奪利的,說起大話來一套一套,就是不見他們辦什麼實事,到目前爲止南京臨時政府也有一個多月了,可是依舊亂轟轟的,一幫黨人天天在報紙、通電爭吵,可是民衆人生活卻實際越來越困難,相對比北方由於沒有戰火的波及,也沒有大的政治動盪,民衆的生活遠遠比南方民衆過得好。平心而論,一南一北兩政府,北邊要比南邊好的多。

定都之爭在辛亥年春節的前夕紛紛揚揚的展開,開始兩天民衆還知道一些,但是按照報業的慣例,農曆二十七後各報就停刊了準備過年,要到年初五纔會重新出報。但是普通民衆瞭解不到信息,也參與不到進來,但是各方高層們照樣通過電報繼續交流着各種看法。

而隨着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支持定都北京的人越來越多,各地方的實權派們包括雲南都督蔡鍔,福建都督陳敬雲,廣西都督陸榮廷,江蘇新任都督莊蘊寬,浙江新任都督蔣尊簋,安徽都督孫毓筠,湖南都督譚延闓,江西都督馬毓寶,江北都督將燕行,浙軍司令兼第二師師長朱瑞,第一軍軍長柏文蔚等等……可謂是名單一大串,如果再加上一個支持臨時政府在北京,正式政府在武昌的黎元洪,那麼就幾乎攬盡南方實權派。

另外還有列強的態度也是清一色的支持定都北京,並宣稱現在各國都不承認南方臨時政府,如果南方政府執意要以一二人之私利定都南京,就是輕視外交,各國將會提出正式交涉。

辛亥年的這個春節就在這樣的紛紛吵吵狀態迎來了除夕夜,陳敬雲也是帶着新婚妻子林韻和二姨太羅漓回到柳河巷老宅,陪陳俞氏吃年夜飯。

大年初一時,陳敬雲的兩個姐姐紛紛和夫君一起回門拜年,而且還都把小孩子給帶了過來,看着慢慢一堂人讓陳俞氏笑得合不攏嘴。這還不算呢,沒多大一會功夫,陳敬雲的幾個堂兄堂弟們,甚至幾個輩分略高些的叔伯們都是接着給陳俞氏拜年的名頭帶來了家眷。

陳府族人來也就算了,偏偏陳俞氏孃家那邊以俞若飛爲首也是來了一羣人來拜年,人多了說話的也多,不管是看還是聽都顯得很熱鬧,這些人給陳俞氏拜過年後,女眷們都是圍在陳俞氏身邊說話,和林韻他們都待在一起,有說有笑,雖然多數都是奉承話但是林韻聽着也高興,至於男人們,都是差不多以陳敬云爲中心形成了一個小圈子說話。

礙於陳敬雲的身份,和陳敬雲說話的人其實不多也就是幾個高一輩分的幾個叔伯,年輕一輩裡也就只有俞若飛和陳敬聲自持身份尚可而待在陳敬雲身邊說話,至於其他一些年輕的都是邊上陪着,不時說幾句而已。

總體上來說,這是一個讓陳俞氏過的極爲欣慰的春節。

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586章 毒氣彈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454章 狐狸精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57章 北京初雪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034章 變化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502章 大會戰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82章 左將軍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
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586章 毒氣彈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454章 狐狸精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57章 北京初雪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034章 變化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502章 大會戰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82章 左將軍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