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

少昊號這種將近三萬噸的輕型戰列艦在1941年的現在來說,的確是顯得高不成低不就,屬於性價比低級的東西。但是這種問題在少昊號建造的時候卻是不存在,少昊號設計於三十年代初期,1931年年底就動工了,而當時中國海軍還受到了海軍條約的限制,海軍主力艦的噸位一共也就剩下了兩萬五千噸而已,當時的海軍中自然是有一噸用一噸,至於造價就是次要的因素了。

當沒有了條約限制後,中國海軍後來也就沒有建造類似的軍艦了,至於伏羲級大型巡洋艦,雖然噸位有兩萬五千噸,但是從戰鬥力來說比少昊號差一大截,兩者雖然火力相當,但是兩者的防護以及航速甚至適航性以及居住舒適性都是差距比較大。當然了造價也是差距非常大。

中國海軍修改過後的伏羲級大型巡洋艦,其作戰目標已經從對抗敵軍戰列艦變成了壓制敵軍重型巡洋艦,包括後續的三艘長江級大型巡洋艦也是這種產物,他們的防護只能是抵抗八寸艦炮的打擊,航速也不高,只有三十節而已,但是卻裝備了九門十二寸的艦炮,使得了他們具備壓制日美海軍中的衆多重型巡洋艦。

日`本、英國、美國海軍裡的重型巡洋艦可是非常的多,而中國海軍的重巡數量卻又是非常少,板着手指頭算也就六艘而已,其中還只有兩艘二十年代早期的世廣級纔是一萬六千噸的均衡性重巡,其他四艘都是一萬噸的條約型重巡。中國海軍的重巡實力比英日美三國海軍都要差一大截。而一旦戰爭爆發條約重巡別以爲看上去是性價比極低的坑爹貨,但是依舊有着極大的作用,加上中國海軍又沒有戰列巡洋艦這一艦種,高速戰列艦也纔可憐的四艘,航空母艦雖然多一些,但是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的任何可是參與艦隊決戰,一些次要戰線的主力位置和大艦隊的前衛艦隊的任務都需要一款戰艦來擔任來對抗敵人的重型巡洋艦編隊,而中國海軍中對抗敵人重型巡洋艦的任務就落到了大型巡洋艦身上來。

而這也是中國海軍在建造了三艘伏羲級大型巡洋艦之後,又設計動工了三艘長江級大型巡洋艦的原因,除了給航空母艦護航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用來對抗英日美海軍中的大量重巡。

說到底,中國海軍的大型巡洋艦就是用來對抗其他國家海軍的重型巡洋艦的。

不過這種考慮中國海軍自己不說,實戰中也暫時沒有得以體現,而更重要的是伏羲級以及長江級的建造以及相關的數據都得到了嚴格的保密,沒有和少昊號一樣還沒完工呢就已經曝光了主要的性能。

其他國家雖然知道中國海軍建造了多艘的主力艦,但是對於伏羲級以及長江級的性能數據依舊無法得知,只能根據少許的情報分析。詳細的數據可能不知道,但是這兩級艦裝備十二寸艦炮卻是大家所共知的,加上有少昊號的前例在,因此各國尤其是日`本和美國都把這兩級艦當成了少昊號的後續型號,實際他們猜的也不算錯,伏羲級的初始設計還真是這樣的。

在美國海軍的一個內部情報中,對於伏羲級的判斷是三萬噸,裝備九門十二寸艦炮,但是速度高達三十三節,而對於長江級的分析也基本類似。也就是說把這兩級艦當成了輕型戰列艦。而如此同時,美國方面也是得到了日`本海軍正在建造一種大型巡洋艦,而這種大型巡洋艦也是和中國的少昊號一樣達到了三萬噸,裝備十二寸艦炮。

得到了如此情報的美國海軍也是加速了他們的大型巡洋艦計劃,而這個計劃就是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首艦cb1阿拉斯加號已經在1941年的5月份正式動工,而後續的五艘也會陸續動工。不得不說,美國人的這款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纔算是名副其實的大型巡洋艦,性能比起中國海軍的伏羲級以及長江級可以說超出很多。

伏羲級大型巡洋艦,標準排水量兩萬五千噸,裝備九門十二寸艦炮,防護能力只能防護八寸艦炮,航速也只有三十節而已。而長江級則是更緊湊一些,標準排水量才兩萬三千噸,防護性能比伏羲級還略差一些,航速也才三十節,火力則是相同的九門十二寸艦炮。

美國人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呢,標準排水量達到了兩萬七千噸,火力爲九門十二寸艦炮,但是他們的防護卻是要好很多,達到了少昊號的水準,但是他們的航速可是快了一大截。

而航速可以說是影響一艘軍艦造價的最大因素了,隨便提高一節的速度就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中國海軍之所以降低伏羲級和長江級的航速,就是出於造價上的考慮,用犧牲了防護和航速性能來達到降低造價的目的,要不然的怎麼能夠以略超過重巡的價格就拿下來呢。而美國人顯然是財大氣粗,高航速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的造價也是讓旁人所仰望的那種,近乎同時代三分之二戰列艦的造價讓他成爲了1941年各國在建中性價比最差的軍艦,性價比之差足以和中國海軍的少昊號一較高低。

而受到美國建造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以及中國連續建造六艘大型巡洋艦的刺激,日`本海軍也是終於啓動了超甲巡計劃。

美國人以爲日`本海軍在三十年代後期就有了超甲巡計劃,但實際上當時日`本人對超甲巡根本就不感興趣,他們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高速戰列艦上,不得不說日本人還是比較務實的,知道自家軍費不多,這用在了超甲巡上那大和級可就造不出來了,所以他們當時是直接放棄。

但是中國海軍和美國海軍相繼動工十二寸的大型巡洋艦,日`本人也是被迫跟進,超甲巡的計劃纔是重新被擺上了桌面上,但是現在的日`本海軍還是面臨着和數年前一樣的問題,那就是超甲巡不便宜啊,除非造和中國海軍的那種低航速,低防護的貨色,不然造價可是非常高的,而這個時候日`本海軍還在大造特造航母和大和級改進型高速戰列艦呢,那裡有空餘的資金去造超甲巡啊。

先不提日`本人的糾結,不得不說中國海軍發展大型巡洋艦的事實還是極大的影響了日美海軍的造艦計劃。

而裡頭的關係估計也是中國海軍所沒有預料到的,因爲中國海軍造大型巡洋艦的最初目標只是因爲自家的重巡太少,打算用大型巡洋艦充當重巡的角色,並獲得壓制敵軍重巡的火力優勢。

少昊號作爲首艘大型巡洋艦,其編號也從開始的bb改變爲cb,並和伏羲級大型巡洋艦一樣,被編入了巡洋艦隊而不是說編入戰列艦艦隊。

少昊號嫡屬於第四巡洋艦隊,而這一次出訪香港中,第四巡洋艦隊的另外一艘大型巡洋艦伏羲號則是停留在上海,並在江南造船廠中進行短暫的維修,並準備加裝一批四十毫米的高射炮。

維多利亞港,林興雲作爲艦隊指揮官和英國海軍的一個海軍少將低聲交流着,用的還是英語,英語作爲世界海軍通用語,基本上各國海軍的將領都能說一口流利英語,中國海軍如此,日`本海軍也同樣如此,甚至在實戰中都頻繁使用英語下達作戰指令。這種情況甚至引發了國內民衆的反對,甚至有部分民族情緒比較濃厚的海軍將領建議禁制在海軍中禁制使用英語,不過就和海軍吃西餐、軍官在艦上用餐的時候樂隊還在一邊奏樂一樣,這些海軍傳統不是說能改就能改的。

這個和崇洋媚外沒有關係,因爲全世界海軍基本都這個鳥樣!

就當林興雲和英國的海軍軍官進行表面上的交流時,另外一邊秦拓麟也已經是和英國方面的外交人員進行着相關的談判。

這剛坐下,秦拓麟就是用着堅定無比的語氣道:“對於香港問題,我國政府的態度和以往一樣,香港自古以來都是屬於中國的領土,中國對收回香港主權的信心是毋庸置疑的!”

如此的強硬態度讓在場的其他幾個外交官們面色都是一愣,而那英國人已經是開始思慮着該怎麼進行着場談判了。

說起來,英國人也聽悲劇的,自家人知自家事,英國現在的情況有多糟糕他們非常清楚,本土那邊的情況非常嚴重,而在亞洲方向,日`本進攻印尼已經是等於狠狠的扇了英國一巴掌。現在又是面臨着中國的咄咄逼人,不但進軍東南亞六國以及在緬甸搞事,並且在香港問題上逼迫英國,大有不答應歸還香港就跟英國全面開戰的態勢,這讓英國人的處境變的極爲被動。

這要是放在二戰以前,還自認爲是世界老大的英國二話不說就對中國宣戰了。但是現在,英國人卻是沒有了這個能力,更加沒有這個勇氣。

這對付一個德國就夠嗆的了,日`本也在一邊虎視眈眈着,這要是和中國貿然開戰,用腳趾頭想也知道緬甸肯定會丟掉,緬甸丟了也沒有什麼,更關鍵的是英國人也沒有把握守住新加坡,更加沒有能力封鎖馬六甲海峽,而到時候印度可就危險了。號稱是英帝國上的明珠印度如果丟了的話,那麼英國這場世界大戰還打個毛啊,直接認輸算了。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對於香港問題的態度就是顯得搖擺不定了,直接歸還給中國肯定是不願意的,但是不給也不行啊,要是他今天敢放出話來死活都不歸還香港,那麼中國海軍估計第二天就得炮擊新加坡了!

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41章 南下北上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91章 福州冬日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998章 陰謀(二)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002章 兄弟(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864章 慘烈(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394章 蔡秘書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233章 喜與憂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056章 分析(二)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408章 煉油廠第891章 趙臨東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24章 殺人奪權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
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41章 南下北上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91章 福州冬日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998章 陰謀(二)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002章 兄弟(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864章 慘烈(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394章 蔡秘書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233章 喜與憂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056章 分析(二)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408章 煉油廠第891章 趙臨東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24章 殺人奪權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