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大罷工(一)

去年中日戰爭爆發前中國陸軍的野戰兵力只有一百五十萬左右,然後戰爭結束後就已經暴漲到兩百萬之多。而且這還不算完。

按照通常情況來說,戰爭結束後軍隊肯定是要進行大規模的復員的,尤其作爲戰爭主體的陸軍更是會大規模裁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歐洲的數個參戰國在戰爭結束後,軍隊的人數那可是直接大幅度減少的。

按照這種慣例,中國陸軍在中日戰爭以及和蘇俄再一次簽訂後也是進行了相關的裁軍,然而這個裁軍裁的只是在戰爭時期緊急動員的大量後勤輔助人員。而在這場戰爭中,中國陸軍可不單單把各師的輜重團等後勤部隊動員到了戰時編制,更重要的是陸軍還在戰爭期間進行着大規模的編制改革。

而把部隊從1915年編制改到1922年編制纔是戰爭期間擴軍的大頭,這也就造成了中國陸軍雖然在戰爭中沒有增加一個步兵師的番號,但是野戰軍的規模卻是大幅度飆漲。

而這種膨脹即便是在戰爭結束後也沒有停下來!

全軍編制向1922年編制轉變是戰前就已經定下來的事情,中日戰爭和中俄蘇戰爭不過是加快了這一進程,而這也就代表着儘管戰爭依舊結束,但是編制改革還得繼續。

雖然因爲已經是和平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動員兵退出現役,但是真正困擾中國陸軍的已經不僅僅是兵力了,而是大量的技術兵器。

1922年編制相對於以前的1915年編制裡增加了衆多的機槍和迫擊炮,另外還有更重要的是105毫米榴彈炮即將大規模列裝部隊,這些火力的增加是需要衆多軍費來採購武器的。

除了這些單純的火力增加外,陸軍方面已經提出了炮兵摩托化計劃,也就是說準備將那些炮兵團的機動方式從以前的騾馬化改爲摩托化。

然而單純是武裝起三個裝甲師以及四個摩步師所需要的龐大經費就夠讓陸軍喝一壺的了,更不用說陸軍可是六十幾個步兵師的炮兵團,除了這些師屬炮兵團外還有十幾個獨立炮兵旅。如果這些炮兵部隊的火炮都需要改換爲卡車牽引,這花費可就海了去。別說是經費遭到了大規模縮減的現在,就是以前有着衆多軍費分配的戰爭時期也是很難完成這種計劃的。

儘管陸軍方面已經得知包括美國、英國在內的列強部隊已經開始炮兵摩托化,但是受限於陸軍經費的不足,就連一向是以擴軍爲己任的那些陸軍高層們都不得不暫緩執行炮兵摩托化的計劃。

“現在第三裝甲師只編練了一個坦克營和兩個摩步營!”馬成拿着報告對陳敬雲道:“雖然我國的坦克數量還不如英法美等國,不過考慮到陸軍的主要敵人日軍和蘇軍都沒有大量裝備坦克,所以現今的這個規模是可以暫時忍受的!”

陳敬雲聽着馬成的話有些哭笑不得,向來都是爭着要擴軍的馬成今天竟然是找到自己來請求暫緩第三裝甲師和那兩個摩步師的改編。

“現在陸軍的重中之重是把五十六個步兵師擴編爲1922年式的新編制!”馬成再一次說明了自己的理由:“現今我國絕大部分師團還是一戰前的水平,比如機槍裡,我國1915年編制的師足足需要三個師才能比肩一戰中後期的英美法軍隊。不但是歐美列強,就連日`本和蘇俄部隊都已經快要達到歐美列強一戰中後期的水平了。中日戰爭時期雖然我軍在朝鮮取得了大勝,但是在東北戰區之中,參戰的部隊除了裝甲部隊和騎兵部隊外,其他的步兵部隊裡也有近半數是完成了1922年編制的,如此才能夠擁有比當面日軍更強的火力!”

“所以陸軍方面認爲,現今軍費有限,而裝甲部隊和炮兵摩托化耗費太大,所以是準備暫緩第三裝甲師和第五、第六師的摩托化改編,先集中全力在全軍中普及1922年編制,提高部隊的機槍密度和炮兵火力!”

陳敬雲聽着這些後也是敲擊起了桌面,這幾年來陳敬雲對陸軍的關注一直都是放在了裝甲部隊上,對於普通的步兵部隊關注的確是少了些,現今已經是1923年了,步兵部隊的火力密度竟然連一戰時期的列強部隊都比不上,這可不是個好情況。

陳敬雲很清楚,裝甲部隊雖然是個好東西,然而中國陸軍不可能全都是裝甲部隊和摩步師,哪怕是過個十幾二十年也不可能實現這種目標,大規模作戰中,必然還會有大量傳統步兵師的力量。這情況就好像是,裝甲部隊是塔尖,然而那些大量的傳統步兵師纔是中國陸軍的基石。

“如也好,第三裝甲師和第五以及第六師的改編工作可以暫緩,這兩年就先把步兵師的工作做好了!”陳敬雲這麼說着,那邊的馬成也是道:“總統說的是,現今我們還有兩個裝甲師和兩個摩步師,不發生舉國之戰的話是足以應對了。而且在中日戰爭中,我們的T6和T7坦克也是暴露出了一些問題,裝備部這邊也是正在和蕪湖坦克廠那邊研究解決方法,解決之後會應用到改進型號當中。”

雖然在俄國內戰中中國的裝甲部隊就已經多次參戰,但是規模並不大,參戰的時候最多就是一個裝甲團,而在中日戰爭的入朝作戰中,中國可是投入了一個裝甲師和兩個摩步師,參戰坦克高達兩百多輛,其中半數都是新式的T6中型坦克,另外還有幾十輛的T7重型坦克。T6和T7坦克是中國在一戰後根據歐洲戰場以及俄國內戰中的經驗所開發的最新式的坦克,這也算是首次參與大規模作戰了

雖然T6和T7坦克在入朝作戰中取得了極大的戰果,但是自身也是暴露出來了大量的問題,入朝作戰後,裝甲部隊一直都處於機動作戰,而這樣的長途行軍讓坦克受到了嚴重的考驗,這年頭的中國坦克技術實際上也一般,可做不到讓坦克在連續進行了數百里的行軍後還一點問題都不出,於是乎就是造成了大量坦克在行軍途中發生故障拋錨,而其中多數都是動力系統的問題。

當左玉剛的裝甲集羣抵達釜山的時候,第一裝甲師和第九師以及第一師的全部坦克加起來已經不足一百輛了,損失的那一百多輛坦克裡真正被日軍擊毀的坦克實際上只有二十多輛而已,剩下的全都在沿途各地拋錨。

陸軍那邊是準備着先等T6和T7坦克的改進型號出來後再組建第三裝甲師和第五以及第六摩步師的那兩個坦克營。

第三裝甲師和第五以及第六師的摩托化改裝計劃被推遲後,那個耗費更大的炮兵摩托化計劃就一時間就更是難以實現了。現在中國陸軍的騾馬化程度雖然有些不足,但是給炮兵拉火炮的馬匹還是有的,現在既然能夠用那就先用着。

不過陸軍也是看到了炮兵摩托化的必要性,在那些師屬炮兵團裡暫時沒必要實行卡車牽引,但是在一些獨立炮兵部隊,尤其是獨立重炮部隊,那些155火炮和102加農炮重量可都不輕,換成卡車來牽引的話會方便很多。

當然關鍵的是陸軍中的重炮並不多,給這些重炮配備半履帶式或者重型卡車用以牽引和運載炮彈的話,所需要的卡車並不多。這做起來也算是一個前期嘗試了。

馬成走了後沒多久,燕井鄺就是再一次進來:“總統,陳局長過來了!”

燕井鄺口中的陳局長除了陳彩外還能有誰,偌大的南京共和政府體系當中,有很多部,也有很多司,也有很多處,但是能夠被稱之爲局的,那就是一個軍事調查局。別人都是總長、次長,又或者是司長、處長之類的,但是在南京共和政府高層當中,局長這個頭銜乃是陳彩獨享的。

陳敬雲:“讓他進來吧!”說罷後又是道:“把前些時候福州送過來的茶葉泡了送送上來!”

燕井鄺稱是出去了,一會陳彩就是穩步走了進來,十幾年時間過去了,當年跟着陳敬雲起家的時候不過二十多的陳彩現今也是變成了三十多歲的成熟男人了。

和沒有人的其他時候一樣,陳彩走進了後喊了聲:“少爺!”

陳敬雲點頭:“別站着了,坐下吧!”

陳彩跟了陳敬雲那麼多年,自然是知道陳敬雲的脾性的,對於什麼是客套話還是實話,陳彩略微一聽就能夠聽的出來,而且他知道陳敬雲是不喜歡別人拒絕或者推遲的。高位權重久了,說的話是不允許別人質疑的,不管話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不但陳敬雲如此,就連陳彩面對下屬的時候也是如此,說的話是不允許別人質疑的。

對於陳彩這個身邊人,陳敬雲沒有擺出太多的架子,兩人坐下後,擡頭看了看陳彩身上的軍服,隨口問:“怎麼穿起了軍裝啊?”

陳彩今天穿的是中國陸軍的通用將官服裝,肩章上是中將的兩枚金星。軍事調查局名義上是屬於軍事調查機構,所以和軍事情報處一樣裡頭的工作人員都是現役軍人。只不過軍事情報處是歸屬國家軍事委員會直轄,而軍事調查局卻是和國家軍事委員會沒什麼關係,是直屬總統府管理,換句話說就是直屬陳敬雲管理。

被世人稱之爲陳敬雲狗腿子的陳彩平日裡是很少穿着軍裝並佩戴他的軍銜的,不但他如此,調查局的其他工作人員雖然名義上是軍人,但是一般都是不穿軍服和佩戴軍銜,都是穿和普通公務人員一樣的西裝。經常陪同陳敬雲出行的陳彩一般都是穿着黑色的西服,看上去就和普通的政府官員沒什麼區別。

外人對調查局這個情報機構的印象大多都是保持在了一大票穿着黑色西裝的人在半夜裡突然闖進了某個政府官員的家中,然後把犯事官員逮捕。

所以陳彩雖然還有着中將的頭銜,但是從來都不會有人叫他爲陳中將,被人喊他都是喊陳局長,而下屬叫他也是叫局長而不是將軍,同樣的事情也發現在調查局下屬的各處各科當中。

極少見陳彩穿軍服的陳敬雲也是感到有些奇怪怎麼這人就是穿起了軍服來。

如果是別人問陳彩這個問題,陳彩估計是懶的回答,但是陳敬雲問起了陳彩就是笑了笑後道:“剛纔家中那婆娘說是要照相,讓我穿正式的禮服,所以這才穿上的,然後有事過來也就沒有換下了!”

“哦!”陳敬雲道:“等會回去了就換了吧,看你穿軍裝感覺不搭調!”

陳彩嘿嘿笑着:“誰說不是呢!穿着軍裝我渾身感覺都不對勁!”

兩人說話的時候,燕井鄺也是把茶給送了上來,燕井鄺也是有眼力的人,一見他們笑呵呵着估計也是沒談正事,所以就是端茶上來後搭話:“陳局長,今天你可好口福了,這茶可是福州那邊送過來的春茶呢!”

“是自家茶園裡裡的嗎”陳彩忙接過茶小口喝着。

陳敬雲開口:“嗯,自家的茶,母親知道我好這口,所以這採了春茶後就派人送過來了一些!”

陳彩喝了口後,露出一副滿足神色:“自家裡的茶喝着就是好啊!”

陳敬雲笑道:“不用說我也會給你送過去一些的,等下走的時候帶上半斤吧!”

陳彩聽了又是呵呵的笑:“那我就不推遲了,前些時候回福州看望老夫人的時候那春茶還沒好,不然我都會帶一些回來了!”

陳彩和陳敬雲和陳家的關係有些特殊,他孤兒出身,自幼在陳家爲僕的他後來跟了陳敬雲當兵,在前清時代當了陳敬雲的親兵,後來憑藉着和陳敬雲以及陳家的密切關係一路往上爬並把調查局這個局長的位置做的穩穩當當。所以陳彩一直都是把陳家也是當成了自己的家,把老夫人陳俞氏當成了自己的母親來孝敬,也經常回福州去看望她。非但如此,就連陳彩的婚事都是陳俞氏給安排的。

所以福州柳河巷那邊往南京送東西過來的時候,大多時候也是會給陳彩備上一份的。

“前些你回福州的時候,看了我母親,她老人家身體如何了?”陳敬雲一邊說着見旁邊的燕井鄺還站着,當即轉頭道:“你也別站着,坐下吧!”

燕井鄺早就等着陳敬雲的這句話了,一聽就是連忙坐下,也不用陳敬雲吩咐,自己就給自己倒上了這麼一杯茶,然後是小喝了口,說實話,這茶的味道雖然不錯,但是和那些頂尖的茶葉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但是在燕井鄺心裡,這茶的味道卻是要比那些頂尖的茶葉都要好上一百倍。

這喝茶喝的可不是味道,而是喝的關係,這茶葉是這麼來的?那可是福州陳家自家茶園裡種的,一共也沒多少,這採摘了後福州的陳俞氏給喜歡喝茶的陳敬雲給送來的。燕井鄺可是非常清楚,能夠喝上這茶葉的人一共也沒幾個,更加別說是和陳敬雲一起喝了。

那邊的陳彩可是不和燕井鄺這樣懂茶,眼前的這茶水對於陳彩來說更像是家的味道,至於清香與否那都不重要了。

“回去看的時候,老夫人的身體還好,不過歲數到底是大了,福州那邊的林院長說老夫人的身體還有些虛,去年底的那場風寒還沒好透!”陳彩說話的時候也是露出擔心神色。

陳敬雲看着他如此模樣,心裡也是有些感嘆,掄起孝心,陳彩比自己強多了。自從把政府駐地搬到了南京後,陳俞氏一直都是堅持不來南京住,說是要守在福州的柳河巷老家。面對老人的堅持陳敬雲也是沒辦法,好在福州那邊族人也還多,大伯他們也都在。這些年來由於身份太過敏感加上陸上沒有鐵路想通,讓陳敬雲想要回福州都是很麻煩,總不能每次都讓海軍興師動衆用整整一個艦隊護送自己回去看望老人。所以這些年來回福州的次數有限,期間雖然陳俞氏也是到了南京一次,但是總的來說母子兩人面的時間很少。而陳彩卻是年年都會回去福州一趟的。

“嗯,改天向林院長打個招呼,讓他多多注意一些纔好!”陳敬雲口中的林院長就是福州醫院的院長。

一邊的燕井鄺道:“知道!”

福州醫院因爲福州住着一個陳俞氏的原因,以至於讓福州醫院的設備和技術水平絲毫不弱於上海的幾家大醫院以及南京醫院。這裡頭除了當地政府的補助外,就是和南京醫院一樣,得到了來自華夏銀行的大批捐款。

對於自己性命以及家人的性命的陳敬雲向來是非常珍惜的,所以很久之前就讓華夏銀行給南京醫院和福州醫院進行捐款,爲的就是在必要時候得到良好的治療。

這三人說了會話後,陳彩這才道:“少爺,今天來是有事要說!”

陳敬雲一聽,就知道該是說正事的時候,這會也不會陳敬雲吩咐,一邊的燕井鄺就是起身:“我先出去工作了!”

燕井鄺出去後帶上了門,這陳彩才道:“早上的時候我得到了消息,近期國`民`黨有大動作!”

“國民黨?還沒死透?”陳敬雲現在是一聽到這個國民黨和孫文這兩個名字就是覺得厭煩,這麼多年來國民黨是死而不僵,每當陳敬雲以爲孫文銷聲匿跡的時候,就又會冒出來。前些年調查局展開的一次大估摸行動中,把國民黨在國內的據點幾乎撥出了個乾淨,可是捕殺了上千國民黨的骨幹分子,而且最後還在日`本展開了對國民黨骨幹的刺殺,當時的孫文命好逃了出來後,這幾年中國的情報部門一直都沒有放棄對孫文等人的刺殺,不過一直沒成功。

“怎麼,他們這次是打算做什麼?”陳敬雲問道。

陳彩道:“根據我屬下的回報,他們想要在上海和蕪湖幾個工業區煽動工人進行罷工,這名義上說的是爲工人爭取福利,不過國民黨那羣人想的肯定是趁機搞暴`動!”

陳敬雲聽到這話後,臉色一下子就陰沉了下來:“既然知道了消息那就要及時行動,不要留下什麼隱患!”

而這個時候,陳彩又說出了一句讓陳敬雲極爲震驚的話:“而且他們這次不但有日本人的支持,而且還以後蘇俄那邊的支持!”

“社工黨?”陳敬雲嘴裡喃喃着:“他們終於是忍不住了啊!”——

近幾天外出,更新可能不穩定,不過會盡量保持的

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89章 政治聚會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0章 密議(二)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394章 蔡秘書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38章 英國領事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18章 整編行賞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233章 喜與憂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478章 97號陣地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586章 毒氣彈第32章 陳府景象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27章 袁氏復出第502章 大會戰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209章 衝鋒(一)第334章 上海事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775章 演講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
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89章 政治聚會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0章 密議(二)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394章 蔡秘書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38章 英國領事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18章 整編行賞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233章 喜與憂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478章 97號陣地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586章 毒氣彈第32章 陳府景象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27章 袁氏復出第502章 大會戰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209章 衝鋒(一)第334章 上海事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775章 演講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