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

上海匯東新路,穿着光鮮的商務精英們在路旁的大夏進進出出,殘酷的戰爭並沒有影響到上海的金融繁榮,相反因爲戰爭的刺激而導致大量的資金流入股票市場,使得和戰爭有關的公司股票價格是一路飆漲。

在這個充滿了金錢的地方,連路旁的咖啡廳里人們交談的都是股票和金錢,甚至連路邊的報攤上的老闆都能隨口說出幾個這段時間最紅火的股票,在這裡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夠影響到中國的經濟走向。

華夏銀行上海分公司總部,頭髮整齊油亮的一箇中年人看着手中的文件,半晌後道“看來財政部這一次是下定了決心了!”

而他身邊的一人道:“財政部要推行紙幣信用化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一旦說出去紙幣無法在央行裡換取白銀和黃金,誰還敢用紙幣啊,而且真的如此的話,我們華夏銀行的金庫裡那麼多的紙幣難不成要成爲廢紙一張?”

對於這人的言論,那中年人冷哼了一聲:“難道你還以爲我們華夏銀行是前幾年的華夏銀行嗎?”

這話一出,旁人才是反應了過來,是啊,現在的華夏銀行雖然依舊是中國第一大銀行,但是當年的那次拆分重組讓華夏銀行失去了衆多重要的業務,以及最爲重要的貨幣發行權。當年華夏銀行被拆分後,因爲獲得了高達數億元之多的國家債卷的補償,所以表面上華夏銀行的資產有所增加,但是失去了衆多重要業務的華夏銀行被迫全面轉向商業銀行,而轉型期整整持續了兩年之久,兩年裡華夏銀行不但沒有盈利甚至是萎縮了一部分的資產,好在華夏銀行到底家大業大,哪怕是被拆分重組後依舊掌控着衆多的資金,數年後華夏銀行轉型完成後再一次呈現爆發性增長,雖然企業的擴張速度比例還不如東南銀行以及北方銀行等其他銀行,但是考慮到華夏銀行原本就龐大無比的資產,華夏銀行一年來擴張的資產量卻是東南銀行和北方銀行加起來都比不上的。

然而華夏銀行儘管資產規模越來越大,但是影響力終究是比不上當年的那個華夏銀行了,當年的華夏銀行隨便動一動都能夠影響整個中國的經濟走向,當年華夏銀行拆分重組的時候,幾乎讓整個股市暴跌,連帶着讓整個中國的經濟增長都放緩了步伐。

如今政府要實行貨幣信用化的話,民間的各大銀行甚至普通人要反對的話,還真不好反對。

“這場該死的戰爭,那些該死的社工黨人!”那人有些抱怨這場戰爭了,財政部想要推行貨幣信用化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早在當年政府收回了貨幣發行權,組建了中國銀行後就是說要把紙幣信用化,理由也簡單,那就是黃金和白銀作爲國際貿易結算的硬通貨,國家需要儲備白銀和黃金以做不備之需。而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實際上的理由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財政部一門心思的想要把紙幣的發行和黃金以及白銀的儲備分開來,以爭取發行更多的紙幣。

現在國家的白銀和黃金儲備其實就是中國銀行裡以及交通銀行的白銀以及黃金儲備,中國銀行的黃金和白銀儲備乃是當年收回貨幣發行權的時候接手過去的,而交通銀行則是因爲財政部控股了交通銀行的多數股票。

而國內除了國家控制的白銀和黃金外,還有大量的黃金和白銀控制在民間各大銀行以及普通民衆所擁有,雖然說推行貨幣已經十餘年之久,而且以政府爲主導收稅以及財政支出一律使用紙幣,對於貴金屬除非來中國銀行兌換,否則是隻進不出,然而儘管如此民間依舊擁有大量的貴金屬以及外匯的儲備,這對於財政部而言是無法接受的,財政部恨不得把全國的貴金屬和外匯都控制在手裡頭。

這一次戰爭爆發後,也是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擔心,因爲戰爭時期黃金纔是硬通貨,所以很多人就開始去中國銀行兌換黃金和白銀,這樣一來很快就讓中國銀行的貴金屬儲備大量流失。而要知道,中國銀行發行的紙幣可是遠遠超出了中國銀行所擁有的黃金以及白銀乃是外匯儲備,華元紙幣的匯率是依靠早年官方指定的和美元掛鉤原則,兩華元兌換一美元,同時按照這個比例可以兌換白銀和黃金。

雖然僅僅是個開始,但是依舊讓中國銀行以及財政部那邊看到了貨幣崩潰的風險,爲了從源頭上阻止貨幣崩潰,阻止大量貴金屬的流出,財政部終於是下定了決心真正的推行貨幣信用化,而這一決定也是得到了陳敬雲的全力支持,實際上貨幣信用化當年就是陳敬雲自己提出來的,陳敬雲之所以支持貨幣信用化也簡單,那就是因爲後世裡就是這樣的,自己只不過是提前做而已。

貨幣的信用化肯定會讓貨幣的價值產生極大的波動,貶值或者增值都有可能,而在各國都採用金本位的時候華元紙幣的信用化也會讓國際上拒收華元的紙幣,這年頭實施間接金本位的華元可是和美元,日元英鎊等貨幣一樣,都是國際上流通的硬通貨,拿着華元紙幣到中國銀行的任意分行可是都能夠兌換黃金的。

實際上貨幣的信用化並不會太大的影響國際貿易,真正影響到的是普通的民衆,因爲貨幣的信用化就意味着財政部想要發行多少紙幣都可以,如果是戰爭期間,財政緊張的話,那麼政府完全可以通過直接發行貨幣的方式來承擔戰爭費用,並且通過這些貨幣直接掠奪民衆的財富。

再也沒有什麼比讓信用貨幣貶低更能讓掌控貨幣發行的政府掠奪更多的民衆財富了。

財政部要推行貨幣信用化,華夏銀行等各大銀行雖然有心反對,但是在戰爭面前也是隻能心理埋怨着而不敢有實際的抵抗行爲,而普通的民衆一時半會還沒有認識到貨幣信用化後對他們自身的影響,反正這紙幣都用了十幾年了,那些黃金白銀市面上都已經很少見了,所以多數普通人也沒有關心,實際上也關心不了。

當財政部藉着戰爭的時機推行謀劃已久的貨幣信用化的時候,也是給原本就緊張無比的財政注入了新的活力。1923年的財政情況原本就有些困難,財政收入甚至都不如前兩年的時候,但是財政支出卻是沒有減少,上半年爲了準備中日戰爭的戰爭費用就已經讓財政部那邊的莊楠想盡了辦法,好說好歹也能支持下來,但是現在俄國那邊又是爆發了大戰,雖然抵抗的主力是俄羅斯國防軍,但是中國駐俄部隊也是會參加戰鬥,這所需的戰爭費用也是不小,這今年裡財政部已經是連續發行了高達伍仟萬元的國債,這中俄戰爭爆發後又是準備發行一筆。

再這麼持續下去的話,財政部到時候可就拿不出錢來支持戰爭了。如今貨幣信用化後,財政部已經是打算直接增發貨幣,先把燃眉之急給解決了再說。

當國內的經濟以及工商業因爲戰爭而動盪的時候,在朝鮮,第八軍以及臨時第一兵團和裝甲集羣已經是休整了大半個月後再一次發動了大規模的南下進攻。

蘇軍的進攻讓中國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局面,要解決兩線作戰的困難局面,就只能是先結束掉其中一場戰爭,相對於在東線就擁有上百萬兵力的蘇軍來說,日軍顯然是要好解決的多,在朝鮮日軍本來就已經是被打的節節敗退,只要陸軍再努力一些,把日軍徹底趕出朝鮮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把日軍從朝鮮趕出去,那麼中國就能夠騰出一部分力量來增援西線戰事。

爲了儘快的擊敗日`本,結束中日戰爭,東北戰區的是接到了陳敬雲的直接命令,要求東北戰區儘管拿下朝鮮以及旅順。

如此的背景下,朝鮮的第八軍以及臨時第一兵團和裝甲集羣在休整了半個月後再一次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而這一次的進攻並沒有以裝甲集羣爲先導,而是以第八軍爲主力從安州北部二十公里外進行渡江,然後強行打開了通道後,裝甲集羣纔是投入戰場,並且直接開足了馬力一路南下,並且利用裝甲集羣的快速機動能力直接把後方的第八軍和臨時第一兵團甚至日軍都甩在了身後。

七月二十九號,左玉剛的裝甲集羣前鋒攻佔芥川南部三十公里外的順川,而此時日軍的主力還在清川江的價川以及安州,而爲了掩護裝甲集羣的行動,第八軍和臨時第一兵團分別對價川和安州進行了牽制性的進攻,以至於日軍在前線空有近十萬的兵力但是卻無法及時回援。

八月一號,左玉剛的裝甲集羣攻佔平城後直奔平壤而去。

而同一天,日軍在價川的部隊開始側退,安州的日軍也是開始逐步撤退,八月二號,在朝鮮東北部山區作戰的第十軍順利突破日軍攔截,並攻佔元山,之後繼續南下。

八月三號,左玉剛的裝甲集羣的前鋒抵達了只有一個混成旅團防守的平壤外圍,並和日軍展開了激烈交鋒。

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33章 羅漓心思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48章 山東亂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619章 桃花情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37章 擁袁通電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98章 航空部隊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358章 蔡家崗第7章 林家有女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314章 D5系列
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33章 羅漓心思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48章 山東亂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619章 桃花情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37章 擁袁通電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98章 航空部隊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358章 蔡家崗第7章 林家有女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314章 D5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