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湘潭地

湖南嶽陽,幾陣風,便把這座千年古城颳得昏昏欲睡。城市上空,一派濛濛灰;街巷之中,車馬行人都幾乎絕跡了,老樹梢頭,幾隻烏鴉在有一聲無一聲地哀叫着。而在這座老城之中最顯熱鬧噪雜的地方,是長江上游警備巡閱使署,可今天,這裡卻顯得異常的冷清。

夜深了,風大了。曹錕的臥室裡有些冷。他轉過身來,儘管夜已深,但是他卻毫無睡意,仍然坐回桌邊,去默默地沉思——就在三天前,他接到一份陸軍部發來的電報,要求他派出一個混成旅馳援蘇北。

對於老段發來的電報,他只是一笑了之,馳援蘇北,到那去幹啥?可不就是要和日本人拼命,那可不是拿家底子朝無底洞裡填嘛!

可就在幾個小時前,他卻收到一份大總統的電報,電報措詞嚴厲,內容只有一個,時局日緊,讓他立即派出部隊。

這幾年,他的官運還是十分順暢的。就從辛亥革命算起吧,十年中他是飛着升騰的,別人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幾乎一年碰到一個:清帝退位之後,袁世凱握了極權——袁世凱可是曹錕的大恩人、大靠山。從小站編練新軍起,他就是袁十分喜歡的人,憑什麼呢?憑着他曹錕的機靈,憑着唯命是從,處處聽命,令“袁大人滿意”。是袁大人送他去天津武備學堂深造,袁大人任直隸總督時,曹錕跟着到保定當了管帶,不久當了統領,又不久竟做了第三鎮統制。袁世凱當大總統了,曹錕的鎮改爲師,他又是三師師長。

曹錕這個師長可不是一般師長可比的,他一直圍在袁世凱身邊,得算“朝中”的師長。比如說吧,南京政府派蔡元培、汪精衛等特使到北京,請袁去南京就職大總統,袁世凱不想南下,想在北京當總統,便命曹錕在北京、保定搞“兵變”,曹錕縱兵在北京搶掠三天三夜,把個和和平平的京城鬧得天翻地覆,昏天黑地。第三鎮發了橫財,袁世凱有了藉口,“名正言順”地不去南方。

再到後來,第三鎮改成第三師,部隊仍駐南苑等地。“二次革命”被鎮壓後,大總統總算是把手伸入長江以南。民國二年10月中央陸軍第三師抽編第十二混成團進駐湖南嶽州。曹錕和第二十師師長範國璋率師駐守湖南嶽陽,以監視南方革命派的活動。

民國三年4月,袁世凱委曹錕任長江上游警備司令,奉調赴湘。在湖南這天高皇地遠的地方駐防,讓他體會到軍隊的重要性,這纔有了擴軍的心思,這好不容易纔擴編了一個混成旅,而現在大總統卻要調走一個旅。

儘管心下有些不滿,但曹錕卻是心不甘、情不願,他總覺得這裡面有什麼陰謀,也許是大總統想奪他的兵權!

不派兵,他更沒有那個膽子,跟着大總統這麼多年,他比誰都瞭解大總統的手段,若是大總統是趁機考驗他,只怕……

石獅子把守的鐵紅色大門,在朦朧的晨曦中被打開,幾個武裝整齊的兵士盡職盡心地立在門旁;一個長衫柬腰的老漢有氣無力地在門外打掃着,幾個爲膳房採購食品的傭人拉着一輛小車匆匆走出;守護和清掃署內各房的傭人和兵士,紛紛走上崗位;該亮燈的房舍,都已燈火通明瞭……

身爲長江上游巡閱使的曹錕,又一個通宵未眠。庭院中的夜幕尚未消失,他已立在門裡,對着靜寂的院落呆望了許久。曹錕,60歲了,不算太發福,身子骨還是十分硬朗。他面色紅潤,雙目有神,短短的八字鬍濃而黑,站立在早晨的嚴寒之中卻連長衫也不穿,證明他健壯有禦寒力。然而,那副緊鎖的眉頭和閉得緊緊的嘴巴,又表明他心事重重。

內侍給他送來了洗嗽的水盆,他不去理睬;

少夫人讓人送來爲他煮好了他幾乎每晨必飲的蛋奶蜂蜜茶,放在八仙桌的角上,也就放下了;

他每日早晨要在院中獨自練練的八段錦,這幾天也丟了……

“大帥有心事了?”

他身邊的人都這樣驚訝。可是,卻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有什麼心事,更沒有人敢問他有什麼,心事。

就在昨夜,他的秘書長王毓芝在他身邊停了許久,向他彙報了好幾件事,諸如京城中的人事變遷,天津衛以及連雲幾筆財務往來,還有什麼江蘇練兵,當然更爲重要的大總統現在的態度,大總統不僅從他這抽調了一個混成旅,還從馮國璋那抽調了一個混成旅,這次大總統,看樣子是動真格的了。

見王毓芝的足智多謀不能爲自己排憂解困。而王毓芝說得口乾舌燥,曹錕聽得索然無味。最後,他無精打彩地呼着秘書長的雅號說。

“蘭亭,這天色不早了,你敢緊回去休息吧。我也想睡一會。”

可怎麼能睡得着呢?

這可是要抽走整整一個混成旅,於是,心有所思的曹錕又是一不眠夜。先前通電,那是圖名,是想着大總統肯定不會派兵,可誰曾想,大總統竟然真的同意派兵了,雖說是段祺瑞逼的,雖說只是派兵往蘇北,但誰想把家底葬送在蘇北。

同樣一夜未睡的還有王毓芝,他同樣想了一夜,想來想去,最終還是想出了一些頭緒,所以,他天一亮又匆匆趕到巡閱使署,趕到曹錕面前。曹錕對着庭院發呆,擡頭又見王毓芝來了,忙轉過身來,像是要迎出去似的,但卻只搖一下身子,便仍在原地等他。

“蘭亭,你早。”

“大帥早!”

“昨晚你啥時走的,我竟記不得了。”

曹錕淡淡一笑,然後說道:

“不見你了,我到想起幾件事。”

王毓芝心裡一動。

“不是你讓我回去休息的麼。您下逐客令了,我能不走?怎麼又問我啥時走的呢?”

秘書長覺得曹錕也夠假的。可是,自己畢竟是他的部下,是爲他服務的,他不會也不能同他計較這些事。於是,還是馴馴服服地說道。

“大帥,我知道你有心事,覺得夜深了,怕影響你休息,便先走了。所以,今兒天剛亮我就趕來了,不想大帥也起得這麼早。”

“來來,咱們屋裡坐。”

曹錕拉着王毓芝,邊往屋裡走,邊說道。

“蘭亭,昨日你來這裡我竟忘記招待你了。日前,一位浙江淳安的朋友來訪,帶來一點當地名茶,叫什麼來着?好像是叫“鳩坑毛尖”。你是知道的,我對茶是外行,知道浙江的名茶那就是西湖龍井。鳩坑毛尖怎麼有名?倒是說不清楚。你對茶有研究,拿出來招待你,正好也順便討教一二。”

說着,他又轉身對屋內喊一聲。

“風威,蘭亭來了,你快把昨日我給你的新茶泡來,我們品嚐一番。”

鳳威應着,泡茶去了。王毓芝有點納悶。

“好多日子愁眉不展,一大早,哪裡來了茶興,何況平素與茶並無厚緣。大約是‘醉翁之意不在茶’吧!好,我就擾他一杯再說。”

於是便不露聲色的說道。

“那我先謝謝了大帥了。至於說茶麼,我也是門外漢,常常飲而不知味。這種鳩坑毛尖是聽說過,就產在淳安的鳩坑鄉,所以得名。成茶色澤綠翠,銀毫披露,外形緊細,條直勻齊而秀美,滋味醇厚鮮爽,氣味馥郁撲鼻。喝起來倒是挺不錯,只是,較起龍井等名茶還差些聲望。所以列爲名茶,大約與睦州刺使范仲淹的那首詩有關……”

“好好、好好。這茶已經被你說得清清爽爽了,還有詩好,你得說說是什麼詩,讓我開開眼界。”

曹錕一掃愁容,竟樂呵起來。

“你說的范仲淹,是不是那個寫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蘇州人範希文?”

“是的,正是他。”

只知他文章寫得好,原來還會寫詩,你一定知道這詩,快念給我聽聽。就算我拿茶換你的詩。”說着,仰面笑了——這可是許久見的笑臉了。

王毓芝其實也想討好他,便仄平有韻的朗誦起來:瀟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輕雷何好事,驚起雨前茶。

“這麼說,鳩坑茶是清明前後採的了。”

“是的,所以才叫“雨前茶”。”

“好,茶來了,咱們先品品。”

二人品茶對坐,對茶寒喧幾句,自然“言歸正傳”。

“大帥,”

王毓芝先轉話題。

“我冒味的問聲句,你這一段時間,一定有心事。可以對我說說嗎?”

曹錕點點頭。

“心事有,不大。你問起來了,我當然可以對你說。”

“大帥,您是爲大總統要調一旅兵去蘇北的事煩心!”

王毓芝試探的問了一句,他隱約猜出應該是這件事,除了這事,怕大帥還真沒什麼煩的,衆所周知,大帥愛財,而自打從歐戰打響,大帥的那幾座廠子,雖說不是日進斗金,可離日進斗金也不遠了。

沒回腔,曹錕手捧冒着淡淡香氣的茶杯,緩緩地踱着步子,說道。

“蘭亭,這年來,國事方定,這國家好不容易積下一些家底,若是,就這麼打沒了,可惜啊!”

儘管他嘴上說的是國家,但是任誰都知道,他說的是自己的那點“家底”,他是捨不得家底。

“可那一邊大總統的命令不可違啊!”

王毓芝到是點點頭。

大帥的話,終於證實了他心中所想,這事啊,就是這樣,自家的孩子誰不心痛,可,這國家大事,又豈能容得私心!這麼想着,王毓芝便沉默下來。

曹錕一見秘書長沉默不語,知道他沒有領會他的用意,心裡有點生氣。但又不好說明,只得含糊糊地說。

“蘭亭,你覺得,咱們怎麼才能讓大總統如了願,又能爲國家留住些家底!”

“留家底?”

大帥的話卻只讓王毓芝在心下苦笑一聲,若是沒了國,那還留什麼家底,就是留了家底,又是給誰留的?當然這話,他只能想想,絕不會說出來,在沉思片刻後纔開口說道。

“若是不派兵,只恐會惹惱大總統,到時,只怕不知會惹出什麼禍事來……”

曹錕點了點頭,要是沒這個擔心,他還考慮什麼,憂鬱什麼?

“所以,這兵是一定要派的!但問題是派什麼兵!”

曹錕沒說話,大總統來了電報,這兵就是不能不派,可問題是……突然,王毓芝的話只讓他眼前一亮,是啊。陸軍部要的是步騎炮俱全的混成旅,可沒指名道姓要第五、第六旅啊!想到這,曹錕的臉上總算是擠出了一些笑容來,不就是派炮灰嘛!

打從膠澳事變後,這可謂是全國沸騰,在第三師內也不乏請戰報國的,就是第五混成旅內,也有不少官兵請戰,不過那請戰書,每每發出,卻都是石沉大海似的沒了音信。

“衛國是軍人天職,與其忍辱偷生,貽羞人世,不若以血衛國。值此國家急難之時,職願率部往魯省與日人死戰,以悍中國軍人之志!”

再一次寫好請戰書,吳佩孚小心翼翼將信裝在的信封之中,這是半月來他寫的第三封請戰書。

“再不行,就寫血書!”

想到在天津自裁明志的衛揚,看着身上的這身軍衣,他總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現在他甚至都不敢穿軍裝出門,生怕碰到那些青年學生突然出現在他面前,大聲質問。

“國難當頭,爾等軍人怎敢坐視?”

身爲第三師0師部副官長的他又怎敢坐視,但師長無意派兵,他又能如何,想到這,他卻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模樣。

就在這時,他的勤務兵卻突然跑了過來。

“長官,師長有請!”

師長要見自己?

吳佩孚倒是一愣,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數天前,因爲派兵增援魯省的事,他可是從大帥吵了起來,氣急時自己還喊着“師長以國軍爲家軍,實爲不忠”的話來,如果不是王毓芝等人從中勸說,怕他這師部副官長一職都給撤了,不過師長還是讓他閉門思過。

思過?思什麼過?

難道保家衛國就是過嗎?

與曹錕一照面,吳佩孚的就流露出不滿情緒,而曹錕心裡也同樣窩着火,他對吳佩孚有知遇之恩,可他吳佩孚是怎麼回報的,什麼“以國家爲家軍”,這話若是傳出去,就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大總統收拾的。

這會一見吳佩孚,心中頓時火冒三尺,他想臭罵吳佩孚一頓,可他知道,現在不是罵人的時候,至少不是罵他吳佩孚的時候。

見大帥和吳佩孚兩人的樣子,王毓芝卻在一旁笑道。

“子玉啊,恭喜、恭喜!”

恭喜?何喜之有?吳佩孚的心下一愣。

“大帥決定任命你爲陸軍第五混成旅旅長”

“旅長!”

儘管知道第五混成旅不過只是雜牌,但猛一聽自己出任旅長,吳佩孚還是雙眼微微一外姓,他雖然比曹錕小了十二歲,但性格卻比曹錕穩幾分,想到這莫名其妙的被任命爲旅長,吳佩孚便狠狠地搖着頭,說道。

“大帥,佩孚才疏學淺,實不堪旅長重任,若是大帥同意,望大帥能準佩孚離軍,以全佩孚往魯省盡忠報國之心!”

望望滿面情緒的吳佩孚,再看着臉上又露出怒氣的大帥,王毓芝先是輕輕地嘆聲氣,隨後方纔說道。

“子玉啊,若是同意你離軍前往膠澳,你又能如何?”

“雖不能如何,但佩孚卻願以血肉全之忠國之事!”

吳佩孚毅然開口說道,他知道這時離軍意味着什麼,但他不想像是衛揚一樣自裁明志,軍人即便是要死,也要死在戰場上,那怕就是以普通一兵的身份死於國戰,又有何妨。

他的話卻只讓曹錕微閉眼睛,雖覺不如心意,但還點頭了。這個吳子玉啊!可惜了!心下這麼想着,曹錕微微睜開眼睛,看一眼一臉堅持模樣的吳佩孚。

“子玉,是這的,大總統着我第三師調一混成旅前往蘇北效命!”

儘管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吳佩孚還是聽出了這話裡的意思,難道大帥的意思是,調第五混成旅前往蘇北,往蘇北效命是什麼意思,可不就是要被派往魯省前線嘛!

“大帥……”

坐直身來的曹錕見吳佩孚說要說話,於是伸手打斷他的話頭說道。

“作軍人的,食着國家俸祿,應該報效國家,逢此國戰,我輩軍人,既然去了前線,理應拼死殺敵,以全忠義,否則,將會遺臭萬年。那種臨陣脫逃之事,我輩萬萬做不得呀!‘

“佩孚明白。”

重重的點點頭,吳佩孚沉聲說道。

“大帥的教誨,佩孚無時不刻骨銘心,這次前往蘇北,若能往前線,佩孚,即粉身碎骨,亦絕不後撤半步,絕不丟大帥和第三師的臉。”

吳佩孚的話,卻沒換來曹錕的共鳴,他只是輕點下頭,最後又說道,

“你回去吧,直接去第五混成旅上任,你先把部隊收拾一下,逐個排查一下,不行的趕快處置,該提拔的你儘可以作主,務必把軍隊調理好,這過幾天,可就要出征了!”

“是,我會按大帥的吩咐把部隊調理好的。”

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130章 學工第66章 開創第152章 倪嗣沖的奸與厚第275章 遊說第181章 南京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75章 馮如第116章 成功契約第121章 劣第62章 人性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01章 人蔘鐵第1章 何謂能者更!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121章 劣第201章 人蔘鐵第51章 提筆之手第13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104章 列車浮想第158章 不想讓人坑你們第221章 印象第180章 情報分析第14章 上帝知道,我知道第232章 繞開第181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73章 中華閃電第67章 天堂在那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128章 奸商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199章 絲第249章 航母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41章 漢森第267章 男人的……第163章 意外收穫第116章 殺招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311章 袁世凱的心機第81章 盛老四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第60章 工商部之規第41章 內務部隊決緩急第380章 盧溝橋第31章 條件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354章 上海第57章 宋老實第60章 工商部之規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119章 開拓者第39章 楊府關楊秘會議 總統府以僞待誠第76章 警察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53章 試探第227章 風雲起第117章 些許小事第167章 狂熱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17章 制約第76章 改變第40章 袁氏兄妹議奇事 致遠謀定內務事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2章 欲取先予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143章 大戰將起時 炮灰自參戰第218章 西山臥佛寺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328章 各取所需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276章 改變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52章 先手更!第36章 打蛇順棍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329章 取捨第21章 車廂內他人爲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鉤第137章 實幹興邦第76章 改變第176章 二年第101章 襲擊第243章 怎麼辦?第85章 大戰前夜第20章 值得一試的生意第206章 綠色革命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74章 默茲河兩岸第58章 連雲之利第19章 九里山上
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130章 學工第66章 開創第152章 倪嗣沖的奸與厚第275章 遊說第181章 南京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75章 馮如第116章 成功契約第121章 劣第62章 人性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01章 人蔘鐵第1章 何謂能者更!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121章 劣第201章 人蔘鐵第51章 提筆之手第13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104章 列車浮想第158章 不想讓人坑你們第221章 印象第180章 情報分析第14章 上帝知道,我知道第232章 繞開第181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73章 中華閃電第67章 天堂在那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128章 奸商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199章 絲第249章 航母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41章 漢森第267章 男人的……第163章 意外收穫第116章 殺招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311章 袁世凱的心機第81章 盛老四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第60章 工商部之規第41章 內務部隊決緩急第380章 盧溝橋第31章 條件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354章 上海第57章 宋老實第60章 工商部之規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119章 開拓者第39章 楊府關楊秘會議 總統府以僞待誠第76章 警察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53章 試探第227章 風雲起第117章 些許小事第167章 狂熱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17章 制約第76章 改變第40章 袁氏兄妹議奇事 致遠謀定內務事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2章 欲取先予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143章 大戰將起時 炮灰自參戰第218章 西山臥佛寺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328章 各取所需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276章 改變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52章 先手更!第36章 打蛇順棍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329章 取捨第21章 車廂內他人爲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鉤第137章 實幹興邦第76章 改變第176章 二年第101章 襲擊第243章 怎麼辦?第85章 大戰前夜第20章 值得一試的生意第206章 綠色革命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74章 默茲河兩岸第58章 連雲之利第19章 九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