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閃電戰

共約十一個軍的軍隊。超過四十萬的大軍出兵東北,但面對人數超過六十萬兵力的日軍,國防軍在人數上還不能對東北的日軍形成優勢。東北原先駐有多達七十萬的日軍,其中日本本土精銳軍隊四十萬人,三十萬朝鮮僞軍,共有七十萬軍隊。不過因爲華飛出人意料地在臺灣打響戰鬥,爲了保護南下通道,日本軍方執意從東北抽調十萬大軍南下增援臺灣,卻不曾想在東海一戰,近十萬日本精銳陸軍沉眠大海,眼睜睜毫無辦法地淹死在水中。

東北日軍損失十萬主力,尤其還是日本的本土陸軍,這對東北日軍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加上關東大地震後日朝之間的間隙,大量朝鮮人在日本被殺,如果不是消息的嚴格封鎖,加上日軍對僞軍的嚴格監控及鎮壓,恐怕東北的日軍早就內亂四起,自顧不暇了。雖然國防軍的情報機構趁機大動,並製造了幾起大的騷動,但因爲朝鮮人性格上天生的懦弱。使得後續的努力效果不是十分明顯。

也就是說,雖然目前東北有着超過六十萬的日軍,但是真正戰鬥力強悍的僅是三十萬的日軍而已。其餘三十萬朝鮮僞軍雖然有着一定的戰鬥力,但那只是在戰況順利的前提下。一旦戰事變得艱難,別說讓僞軍去打打仗,硬仗,他們能不逃跑,對於日軍東北軍司令部來說,已經是萬幸之幸了。

國防軍這次集中的四十萬兵力可謂是精銳部隊的集合,北方軍區因爲面對實力強大的敵人,所以在整編軍隊的時候,國防軍的精銳主力大都被分佈在北方軍區。增援的中原軍區二個軍,尤其是中央軍區的三個軍,你可是真正的精銳啊,完全就是國防軍最精銳的嫡系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啊!

這三個軍不僅在武器裝備上各軍無人可及,輕武器全部配備半自動步槍,無論是射擊速度還是火力強度,比之手動式的步槍,那可不是強上一丁半點。最重要的是,這三個軍可謂是在全軍最先完成機械化的部隊。華飛不僅在軍費上進行傾斜,這次動用的私人秘密資金,更是給三個軍極大的關照,令三個軍的機械化建設,得以更加的徹底。

在第四軍到第十軍普遍還未完成一個裝甲師的建設,勉強達到一個裝甲師。一個摩步師,一個步兵師的標準時,其他各軍甚至連一個師的摩步師都未建立的時期,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已經完成了三個師的裝甲師的全面建設。

華飛陸軍的建設非常大的程度上效仿了二戰時期的德軍,身爲一名軍人,他當然無法不清楚德軍在二戰初期的閃電戰,給世界軍事帶來了何種的衝擊。這不僅是華飛大力推動機械化的目的,也是華飛心中的追求和嚮往。

華飛的裝甲師編制與二戰時期的德軍也有一定的類似,採用二團2營和二團3營制。(二戰後期,德軍部分採用一團制,到了1941年6月,所有德國陸軍裝甲師都只編有1個坦克團。)2營制坦克團直屬有團部,裝甲通信排(專門生產的警戒型指揮坦克2輛,最新小老虎戰鬥坦克1輛)、輕裝甲排(勇士三號輕型坦克5輛)、修理連、防空連(20毫米炮4~6門)。下屬的坦克營編2個輕裝坦克連,一箇中裝坦克連。兩種坦克連的差別在於前者裝備量產的勇士三號輕型坦克,後者裝備量產的勇士四號中裝坦克。

營直屬有營部(指揮車1輛),指揮連(包括通信排,偵察排,擁有輕型坦克5輛的坦克排。工兵排)。每個坦克連編有連部(坦克2輛),4個坦克排(一個排坦克5輛),全連坦克22輛。全營坦克72輛。2營制坦克團坦克總數爲152輛。

3團制坦克團的團、營直屬部隊及第3坦克營(第7、8輕裝連,第9中裝連)的編制於2營制坦克團相同。其所屬的1、2坦克營每個營編有2個勇士三型、勇士四型坦克混編輕裝甲坦克連,一箇中裝甲坦克連。混編輕裝甲坦克連編有連部(四型坦克2輛),4個坦克排,第1排三型坦克5輛,第2至4排四型坦克各5輛,全連合計三型坦克5輛、四型坦克17輛。混編中裝坦克連編有連部(四型坦克2輛),編有3個坦克排,第1排三型坦克5輛,第2、3坦克排三型坦克4輛,全連三型坦克5輛,四型坦克10輛。混編坦克營擁有65輛坦克。3營制坦克團一共擁有207輛坦克。

隨着科技,工業和材料技術等等全面的進步,尤其是華飛對於陸軍武器發展最關注的就屬坦克了,令坦克的發展進步可謂是日新月異。當初的勇士一型,二型雖然性能指標已算現進,但是製造工藝,尤其是工業技術落後導致引擎的穩定性極差,連帶着坦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都有問題。

在科技人員的努力下,加上工人們的生產工藝急速提高,又得到德國人在關鍵領域的大力幫助,新型的勇士三型和勇士四型相繼定型投產。勇士三型和勇士二型的輕型級別在性能數據上較爲類似,但無論是穩定性,還是速度,乃至戰場的戰鬥力和生存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勇士四型則是重新設計的一款中型坦克,限於技術和實際需要。華飛放棄重型坦克的快速裝備,而是改用了中型坦克,根據演習的結果,實戰效果非常之好。

蓬勃發展的坦克工業,讓他們又研發出專屬的指揮坦克,和兼有戰鬥力與防空能力的戰鬥坦克,作爲指揮坦克的保鏢,保護着指揮中心或在團部指揮坦克出現故障和受損後,作爲臨時指揮團部使用。

裝甲師除有坦克團外,還編有4個摩步團,1個團編有3個營(裝甲步兵或摩托化步兵):摩托化步兵營325人,有自動步槍216支、衝鋒槍36支、重機槍12挺、50毫米迫擊炮4門、60毫米迫擊炮6門、反坦克炮3門、汽車60輛;裝甲步兵營與摩托化步兵營編制上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削減了汽車的配備數量,增加了裝甲步兵戰車30輛。團直屬有步兵炮連,有75毫米步兵炮6門,全團1080人。

此外師屬炮團編有2個輕型炮營,配備105毫米榴彈炮6門,1個重型炮營,105毫米加農炮4門,150毫米榴彈炮8門,1個防空營。團直屬有觀測連。

裝甲師屬偵查營編有一個裝甲連和3個搜索連,以及1個提供火力支援的重武器連。加上1個摩托車營,1個反坦克營。一個工程營,1個通訊營,共同組成國防軍最精銳裝甲師的全部元素。

縱觀比較,國防軍的這支裝甲部隊的建設除了在防空兵力,汽車數量,輕武器配備上與未來的德軍有所差異外,其他方面對比那是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主要是考慮本土作戰,空軍實力強大,制空權不需擔心,所以對於防空兵力的投入有限。另外國內公路建設網絡遠沒有後來的歐洲那麼發達。存在好壞參差不齊,地域制約性較大的因素,所以在機動能力方面的考慮上,華飛更多考慮了利用鐵路進行運輸的設想。

上面的武器配備,在當今世界上,幾乎沒有一支國家的陸軍可以比擬。而且對於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來說,他們還不是僅有一個上述裝甲師,而是三個裝甲師。單單是武器火力配比和需要的金錢投入,你就能明白,華飛爲了這支王牌部隊的建設,傾費了多少的心血與金錢。

不過這支華飛重金打造的王牌尖刀部隊也沒有令其失望,雖然這三個軍皆劃入中央軍區,但是他們的駐地還是一直在北京附近,除了更新一批武器,增加了大量的補給外,根本沒有進行任何的調動。

在收到攻擊命令後,整個王牌部隊三個軍九個裝甲師瞬間變成洶涌的洪流,如尖刀一般分三路向東北衝去,緊緊跟隨在他們身後的,是武裝到了牙齒,士氣如虹的三十萬大軍。

負責攻打山海關的爲最精銳的第一軍,第二軍從平泉楊樹嶺方向發動進攻,第三軍則在總攻前就調往赤峰,由蒙古方向攻打寧城,建平方向。其中第二軍在攻打下松嶺子後兵分二路,一個裝甲師北上建平,協助第二軍攻打朝陽。另外兩個師南下攻取建昌,並將於第一軍會軍於葫蘆島城下,攻打葫蘆島。

身爲攻擊主力的第一軍負責山海關方向,也是日軍駐守兵力最強大的地區,單單山海關後的綏中,興城二地就駐有約十個師超過十五萬的兵力,其中單單日本本土精銳陸軍就有十萬人。(日軍一個師約一萬五千人,與國防軍不同。)

六十萬日軍,幾乎三分之二的兵力都佈置在關外。蒙古一線,山海關地區更是兵力防守的重中之重。與中線與蒙古北線以朝鮮僞軍爲炮灰阻擋在一線不同的是,山海關地區則是日軍與朝鮮僞軍混合駐守,甚至日軍的數量還高過朝鮮僞軍,可以看出山海關地區在日軍陸軍司令部的指揮中樞中的戰略地位了。

國防軍集中四十萬大軍攻打東北,其中山海關方向就聚集了近二十萬大軍,並且在後續的增兵計劃中,山海關方向也是後續部隊進入東北的主要路徑。這裡不僅派出了素以善戰無敵的第一軍爲前鋒,還派出了在國防軍中名氣比第一軍絲毫不弱,素有死亡師團的第四軍,此外還有曾經遠赴歐洲參加過一戰,並且在其他戰爭中也戰果累累,只是被第一軍等軍的光芒所遮掩的第五軍,另外還有以贛軍爲前身,經過數次大的改編,曾經入俄參加過俄國內戰的第七軍,共同組成山海關之戰的第一攻擊梯隊。並以十六軍(原奉軍),十九軍(原新桂軍)爲後備力量,組成整個山海關戰役的強大武裝力量。

無論是百戰百勝,無可匹敵的第一軍,還是聲名在外,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死亡軍團,抑或是戰鬥力無比強悍,並不遜色於王牌軍的第五軍,第七軍,他們可都爲國防軍精銳的嫡系核心。加上十六軍對於東北的熟悉,可以讓國防軍在攻下東北後,迅速維持地方的穩定,組織起初步的民兵防衛力量。而十九軍從離開舊桂系之後,就一直想要在東北一展身手。雖然軍隊全面改編後,這二支軍隊基本上可以做到中央的全面掌控,但畢竟不少優秀的軍官還是暫時留了下來,這支軍隊的使命,依舊傳承下來。此次華飛一次性集中二十多萬如此精銳作爲山海關之戰的主力,可見在東北問題上,華飛的決心有多麼巨大。此戰,一戰定乾坤,不成功,則滅亡!

藉助於日益完善的無線電和有線電話網絡的鋪設,華飛這次沒有前方作戰第一線,而是返回三河老家的地下秘密指揮中心,集中精力,全面指揮這場作戰。

閃電戰,顧名思義,就是用極快的速度,突然、迅速地達成戰爭目的。閃電戰的核心要素就是,奇襲,集中兵力與速度。這種由古德里安創造的戰術形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經常使用的一種戰術,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它往往是先利用飛機猛烈轟炸敵方重要的戰略設施的通訊中心,把敵人的飛機炸燬在機場,取得制空權,並使敵人的指揮系統癱瘓。

閃電戰就是奇襲、快襲集中加在一起,將像閃電一樣打擊敵人!可以使敵人在突如其來的威脅之下喪失士氣,從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擊之下就會立即崩潰!其本質與中國古代兵法《孫子兵法》中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的精神,具有非常的相似之處。

閃電戰爲德軍在二戰初期贏得了巨大的戰果,乃至在後世,他的理論魅力依然不減。身爲一名職業軍人,對於這種閃電戰的模式更是無比的嚮往。可以說,華飛當初率領一隊自建武裝,在辛亥革命的大背景下突然崛起,無論是攻打安慶,還是攻打南京,都和閃電戰有着相通的類似之處。

經過這些年的建設,華飛不僅有了充足進行閃電戰的硬件條件,在指揮理論與實踐方面,全軍更是經驗完備。根據現實,活學活用,華飛無法做到制定一個出人意料的主攻地點,但他還是利用中日之間的和平談判,麻痹了東北日軍的警戒心理。而且在總攻開始之前,調往赤峰的大軍也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迷惑的作用。

一路主攻,二路輔攻,三軍同時進攻,在強大的空軍的掩護下,擺出的陣勢,就足以讓世界各國軍隊倒吸一口涼氣。

5月19日凌晨,僅僅在中國中央新聞發佈會的第二天,許多記者傳回國內的稿件甚至還未印刷,電話鈴聲的急促響聲,就驚起了上海,南京,北京等大城市的領事館的外交人員。許多大型酒店的房間燈光,也幾乎在同一時間亮起,很快就見一名名記者身份的洋人衣衫不整地衝出酒店,尊敬昏昏欲睡等客的出租車內,嘰裡呱啦起來。有熟悉漢文的洋記者,只是急促地道,“快,快去南京!”

“可是先生,這裡是上海,你確定要去南京?”

“啊?那快送我去火車站,最快的火車是幾點?不行,還是送我去機場,快開車!”

此刻,天色只是矇矇亮,但南京的總統府外廣場上,早就聚集了聞訊趕來的各家報紙廣播的記者們,他們無法不趕來,最新可靠消息,國防軍空軍出動數量驚人的飛機,對東北的日軍軍營,機場,通訊中心,指揮中心,彈藥庫等等軍事設施,進行了規模空前的轟炸。截止目前爲止,這些記者們除了知道轟炸還在繼續外,其他可謂是一無所知。

大多數人昨晚可是趕了一夜的稿件,主要就是整理白天的新聞發佈會記錄和研究國防軍的新聞通告,有些人還絞盡腦汁一晚上,寫出一份評論,斷言中國政府態度的突然轉變,預示着短暫的和平期恐怕要結束了。不論是戰還是和,有一件事你無法不承認,那就是主動權都掌握在中國人的手中。如果日本方面採取妥協讓步,恐怕還要一線和平的曙光,否則,等待東亞這片土地的,又將是曠日持久的戰爭。

這些記者們完成稿件評論還未閤眼幾分鐘,就紛紛被電話驚醒,然後全都睜着疲倦的眼睛,眼神中充滿興奮地等待着總統府新聞發言人的出現。無論那些記者們做出了怎麼樣的結論與判斷,有一點是絕對不可能成爲現實。那就是這場戰爭絕對不會曠日持久,因爲,華飛不允許,因爲,中國不允許!

224 一夜暴富270 外蒙古獨立155 新政新氣象241 大戰前夕99 刺袁案316 戰爭前的寧靜82 接管紫禁城93 人才就是戰鬥力162 新大陸投資216 袁世凱稱帝218 戰龍騰飛吧147 巨大的挑戰31 海軍易幟37 子夏76 裁軍令101 聯合手術49 二入安慶226 不差錢的自治區146 掌控之中269 新生87 風雲激盪15 毒人特種隊321流血的訓練265 強權統一276 民主制度285 東方鬱金香185 名揚歐洲46 抄家收田233 搞到不少大軍艦9 以瘋狂之名40 秘密安全隊40 秘密安全隊47 橫財213 最大的謎團10 爲誰戰鬥319 閃電戰211 第一辦公室108 長途奔襲22 安徽獨立129 深層危機69 聯合聲明306 華飛的決斷序章 死,也是中國魂231 1918年總結報告26 突襲天堡城127 戰前全面部署88 嚴峻40 秘密安全隊283 誓不辱命318 不死必戰299 臺灣登陸戰208 骯髒的政治80 紫禁城盜寶案43 土地改革247 圍點打援139 蛇山島海戰209 一個擁抱345 海軍的崛起183 任重道遠257 海軍航空兵,出擊25 攻打南京47 橫財210 滌清185 名揚歐洲18 飛行學院350 中國參戰194 山東之決戰60 考驗264 納妾之爭108 長途奔襲25 攻打南京102 日本女醫護223 沙俄戰略127 戰前全面部署162 新大陸投資220 國防軍入川131 王牌警衛團21 飛機心理戰171 海上狼羣44 亂變33 新軍改編124 圍殲倪嗣沖175 女護士--行動341 華爾街股災_183 任重道遠253 毒人重出江湖56 永遠的利益301 鐵的脊樑,血的燃燒104 風波詭譎38 憲兵隊出場114 第一次轟炸159 佈局142 組建政黨315 華飛變了?序章 死,也是中國魂69 聯合聲明339 登月計劃啓航183 任重道遠305 生命的最後一刻145 新的氣象
224 一夜暴富270 外蒙古獨立155 新政新氣象241 大戰前夕99 刺袁案316 戰爭前的寧靜82 接管紫禁城93 人才就是戰鬥力162 新大陸投資216 袁世凱稱帝218 戰龍騰飛吧147 巨大的挑戰31 海軍易幟37 子夏76 裁軍令101 聯合手術49 二入安慶226 不差錢的自治區146 掌控之中269 新生87 風雲激盪15 毒人特種隊321流血的訓練265 強權統一276 民主制度285 東方鬱金香185 名揚歐洲46 抄家收田233 搞到不少大軍艦9 以瘋狂之名40 秘密安全隊40 秘密安全隊47 橫財213 最大的謎團10 爲誰戰鬥319 閃電戰211 第一辦公室108 長途奔襲22 安徽獨立129 深層危機69 聯合聲明306 華飛的決斷序章 死,也是中國魂231 1918年總結報告26 突襲天堡城127 戰前全面部署88 嚴峻40 秘密安全隊283 誓不辱命318 不死必戰299 臺灣登陸戰208 骯髒的政治80 紫禁城盜寶案43 土地改革247 圍點打援139 蛇山島海戰209 一個擁抱345 海軍的崛起183 任重道遠257 海軍航空兵,出擊25 攻打南京47 橫財210 滌清185 名揚歐洲18 飛行學院350 中國參戰194 山東之決戰60 考驗264 納妾之爭108 長途奔襲25 攻打南京102 日本女醫護223 沙俄戰略127 戰前全面部署162 新大陸投資220 國防軍入川131 王牌警衛團21 飛機心理戰171 海上狼羣44 亂變33 新軍改編124 圍殲倪嗣沖175 女護士--行動341 華爾街股災_183 任重道遠253 毒人重出江湖56 永遠的利益301 鐵的脊樑,血的燃燒104 風波詭譎38 憲兵隊出場114 第一次轟炸159 佈局142 組建政黨315 華飛變了?序章 死,也是中國魂69 聯合聲明339 登月計劃啓航183 任重道遠305 生命的最後一刻145 新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