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爭得汗位
公元1246年,在乃馬真後的操縱下,宗王貴族們召開會議,背棄了窩闊臺遺命,推舉貴由當了大蒙古國第三任大汗。拔都十分不滿,拒絕參加會議。
貴由本來就與拔都有着尖銳矛盾,如今更是氣憤,他登基不久,就整頓兵馬,準備攻打拔都的欽察汗國。
公元1248年,貴由以西巡爲名,帶領軍隊向西進發,意圖征伐拔都。不料,行至半途,貴由突然患病,很快死去,時年四十三歲。也有人說,貴由是拔都派人刺殺的。貴由突然離世,避免了大蒙古國一場內戰,但使得汗位之爭變得更加複雜和激烈。
貴由死得突然,沒有指定繼承人,按照慣例,由貴由的皇后海迷失後攝政。海迷失後比不上乃馬真後,她沒有才能,又好巫術,不能控制局勢,朝廷一片混亂。
貴由死後,不少人主張,仍然遵照窩闊臺的遺命,立孫子失烈門爲繼承人,由海迷失後攝政。可是,貴由的兩個成年兒子不服,認爲應該父死子繼,於是另建府邸,與其對抗。三方都擅發文書,頒降令旨,形成了一國三主,朝廷處於混亂之中。當時又遇大旱,水泉盡涸,野草自燃,牛馬十死八九,民不聊生。
成吉思汗有四個嫡子,其中三子窩闊臺繼承了汗位,如今窩闊臺家族發生內訌,爲爭汗位鬧得不可開交。次子察合臺歷來與窩闊臺家族關係密切,沒有爭權野心。長子朮赤家族卻與窩闊臺家族長期不合,而與四子拖雷家族關係較好。因而,成吉思汗的四個嫡子,就分成了兩派。
拖雷雖然早逝,卻生了幾個優秀的兒子,其中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人,都是胸懷大志、有勇有謀,而且久經沙場,屢立戰功,聲望很高。他們見窩闊臺家族發生內亂,便想趁機謀取大汗之位。他們的計劃,得到了朮赤兒子拔都的支持。
公元1250年,拔都以長支宗王的身份,在他的封地欽察汗國召開了宗王貴族會議,推舉大汗繼承人。按照制度,宗王貴族會議應該由攝政的海迷失後召集和主持,因而窩闊臺系、察合臺系和許多宗王貴族拒絕參加。不過,前來參加會議的人仍然不少。
會議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傾向窩闊臺的畏兀兒貴族慷慨激昂地說:“皇孫失烈門,是先汗窩闊臺欽定的繼承人,先汗遺命不可違,繼承人非失烈門莫屬。”
有人質問他:“你說得很對,可是,當初乃馬真後違背先汗遺命,讓貴由做大汗的時候,你怎麼不說這話呢?”畏兀兒貴族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最後,拔都發言,振振有詞地說:“先汗窩闊臺的遺命,固然應該遵守,可是,遺命已經被他們自己人破壞了,因而不宜再做爲推舉大汗的依據。我們推舉大汗,目的是讓新大汗帶領我們走向更加強盛。諸位想一下,蒙哥年富力強,智勇雙全,功勳卓著,名望甚高,還有誰比他更合適嗎?何況,蒙哥是先汗窩闊臺的養子,繼承汗位,先汗也一定會高興的。”窩闊臺確實很喜歡蒙哥,收爲養子,從小把他養大。
拔都的話合情合理,他又有着很高的威望,於是,大部分人都同意蒙哥爲汗位繼承人。蒙哥的聲望進一步提高。
海迷失後和窩闊臺家族的人聽說以後,又驚又怒,向各地傳詔,說推舉汗位繼承人是大事,歷來的宗王貴族會議都在聖地斡難河召開,拔都卻在他的封地欽察汗國召開,不具備合法性,因而不能承認。
面對這種情況,蒙哥沒有貿然登基,而是做了大量收服人心的工作。拔都家族和蒙哥家族聯合起來,四處遊說,廣泛拉拔宗王貴族和朝中大臣。蒙哥在各方面確實十分優秀,被人們廣泛認可,推舉蒙哥爲大汗的呼聲越來越高,逐漸形成了共識。後來,連窩闊臺和察合臺家族的一些人,也轉變立場,擁戴蒙哥爲大汗繼承人。
公元1251年,蒙哥他們做好了充分準備,再次在聖地斡難河召開了宗王貴族會議,絕大多數宗王貴族都應邀前來,包括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的部分成員。窩闊臺家族的失烈門等人仍然拒絕參加,但大勢已去,無法阻止了。
宗王貴族會議開得毫無懸念,一致推舉蒙哥爲大蒙古國第四任大汗。從此以後,汗位繼承由窩闊臺家族轉向了拖雷家族。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部分成員不服,由此埋下了大蒙古國分裂的種子。
蒙哥時年四十三歲,他閱歷豐富,剛強堅毅,即位後採取一系列措施,鞏固了自己的統治。海迷失後和失烈門等人拒不承認蒙哥的汗位,企圖發動政變。蒙哥早有防備,一舉粉碎了政變陰謀,處死了海迷失後,囚禁了失烈門等人。蒙哥借平息政變之機,將窩闊臺、察合臺系中的反對勢力一網打盡,共誅殺七十七人。
爲了削弱窩闊臺系的勢力,蒙哥將窩闊臺的封地一分爲五,使其分散弱化,形不成統一的力量,同時對察合臺汗國的勢力,也進行了限制弱化。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的力量遭到沉重打擊,對蒙哥的統治構不成威脅了。
與此同時,蒙哥擴大拖雷系和朮赤系的領地和勢力,朝中重要職位多數由這兩系的人員擔任。當時在大蒙古國統治區域,漠南漢地最爲富裕和重要,蒙哥將這一地區交給弟弟忽必烈統治。忽必烈大喜,精心治理此地,爲日後爭奪汗位、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礎。
蒙哥胸有謀略,手段強硬,在不長的時間內,就鎮壓了反對派,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加強了中央集權,牢牢控制了局勢,大蒙古國繼續興旺強盛。
蒙哥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之後,依然走軍事立國之路,開始對外用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