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

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

彭瑩玉是南方紅巾軍的開山始祖,他一生致力於反元事業,很早就樹立了反元大旗,成爲元末農民起義早期的領袖人物之一。

彭瑩玉,江西宜春人,出身世代農家。彭瑩玉家裡很窮,他生下來之後,家裡養不活他,父母只好含淚把他送給了慈化寺。彭瑩玉從小在寺院裡長大,十歲時正式成爲僧人。

元朝統治者崇尚武力,不關心民生。百姓們飢寒交迫,失去生活希望,不少人寄託宗教以求慰藉,致使白蓮教盛行。彭瑩玉很早就加入了白蓮教,後來成爲首領。彭瑩玉懂得醫術,經常爲教徒和百姓們免費治病,因而具有很高的威信。

彭瑩玉痛恨元朝的殘暴統治,感慨世道不公,產生了推翻元朝的想法。彭瑩玉利用傳教和行醫的機會,廣收教徒,宣傳反元思想。彭瑩玉以“彌勒佛下世,改換乾坤”和“世界光明大同”爲號召,鼓動人們起來反抗元朝統治。百姓們踊躍入教,使信徒達到數千人。彭瑩玉被尊稱爲“彭祖師”。

公元1338年,正是權臣伯顏統治時期,伯顏是蒙古貴族保守派首領,他反對漢化,仇視漢人,實行了一系列民族歧視政策,漢人尤其是南方民衆受到沉重壓迫,百姓怨言沸騰。恰在這時,江西一帶發生嚴重災荒,糧食歉收,人們食不果腹,生活難以維持。

趁此機會,彭瑩玉和大弟子周子旺在袁州舉行起義。彭瑩玉組織了五千名教徒,每人胸背各寫一個“佛”字,宣揚彌勒佛來到人間,要改天換地。大批民衆響應,紛紛參加起義軍。

元朝對南方的統治力量比較薄弱,當地官員對付不了起義軍,有的被殺,有的逃竄。起義軍很快攻佔了袁州及周邊地區,建立了政權,號稱大周國,推舉周子旺爲“周王”。彭瑩玉起義,給其他地方作了表率,產生了很大影響。

袁州爆發起義,給了元朝統治者當頭一棒。伯顏又驚又怒,派元軍前去鎮壓。起義軍未經訓練,武器簡陋,不是元軍對手,雖經浴血奮戰,但最終失敗,周子旺被殺。彭瑩玉在信徒們的掩護下,逃到了淮西。

袁州起義雖遭失敗,但彭瑩玉反元意志毫不動搖,他繼續在淮西開展反元活動。後來,彭瑩玉又到江西、湖南、湖北一帶,招收信徒,宣傳反元思想。經過十餘年不懈努力,彭瑩玉積蓄了不小的反元力量。

彭瑩玉培養了許多得力弟子,比較出名的有:況普天、鄒普勝、趙普勝、李普勝等人。他們都是普字輩門徒,後來成爲紅巾軍的重要將領,征戰沙場,屢立功勞。有的後來投靠了朱元璋,成爲明朝開國功臣。

公元1351年,北方的韓山童、劉福通利用修治黃河、民衆不堪重負的機會,聚衆造反,起義者頭裹紅巾,被稱爲紅巾軍。紅巾軍公開打出恢復大宋的旗號,人數多達數十萬,聲勢浩大,震動中原。

彭瑩玉聞之大喜,遂與徐壽輝、鄒普勝等人商議,在蘄州舉行起義。起義者也頭裹紅巾,號稱紅巾軍,與北方紅巾軍遙相呼應。彭瑩玉經過十多年的傳教,教徒遍佈各地,成爲起義骨幹。南方受元朝壓迫很重,反元大旗一舉,民衆羣起響應,使起義軍很快擁有了百萬之衆。

起義軍攻城略地,佔領了湖北、湖南等大片地區,建立了政權,國號大宋。彭瑩玉一生以反元爲已任,不慕權力富貴,他扶持徐壽輝稱帝,自己擔任了軍師。

起義軍佔領兩湖以後,分兵東進,攻打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彭瑩玉率弟子趙普勝、李普勝等人,兵渡長江,連克繁昌、銅陵、池州、安慶等地,奪取千古名城杭州,又攻佔徽州,威震江南。

元朝朝廷大驚,派重兵征討起義軍,戰鬥十分激烈。經過激戰,元軍又奪回了杭州、徽州,但起義軍仍然控制着蕪湖、廣德、淳安等地。

公元1353年,彭瑩玉率部攻佔了瑞州。不料,大批元軍趕到,包圍了瑞州城。起義軍由於用兵分散,彭瑩玉所帶的兵力不多,只好奮力守城。元軍讓彭瑩玉投降,遭到彭瑩玉厲聲痛罵。

瑞州之戰打得十分慘烈,彭瑩玉和起義軍將士全部戰死。元軍破城後進行屠城,城中男女老幼全被殺光。

彭瑩玉壯烈犧牲,他的部下和弟子們繼承他的遺志,繼續與元朝浴血奮戰。

在元末農民大起義中,最強的一支起義力量,是韓山童組織發動的紅巾軍。

1、《元史》與《新元史》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13、經略中原木華黎54、兄弟相爭弟殺兄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60、元末農民大起義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50、元英宗實施新政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50、元英宗實施新政43、蒙古諸王叛亂66、陳友諒弒主稱帝32、忽必烈建立元朝58、元惠宗先明後暗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47、元成宗守業有成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50、元英宗實施新政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1、《元史》與《新元史》55、權臣控制朝廷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39、劉秉忠輔佐忽必烈1、《元史》與《新元史》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55、權臣控制朝廷67、明玉珍佔據巴蜀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41、元朝也有“蘇武”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43、蒙古諸王叛亂57、脫脫力挽危局29、蒙軍第三次西征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50、元英宗實施新政8、蒙滅西夏之戰8、蒙滅西夏之戰47、元成宗守業有成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1、《元史》與《新元史》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43、蒙古諸王叛亂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43、蒙古諸王叛亂58、元惠宗先明後暗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13、經略中原木華黎57、脫脫力挽危局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19、窩闊臺試行新政精選3、大蒙古國三次橫掃歐洲41、元朝也有“蘇武”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29、蒙軍第三次西征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65、徐壽輝摧富益貧19、窩闊臺試行新政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25、乃馬真後攝政49、元仁宗推行漢化44、海外用兵受挫29、蒙軍第三次西征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55、權臣控制朝廷20、拖雷離奇去世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23、窩闊臺征服吐蕃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52、泰定帝坐收漁利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50、元英宗實施新政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
1、《元史》與《新元史》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13、經略中原木華黎54、兄弟相爭弟殺兄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60、元末農民大起義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50、元英宗實施新政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50、元英宗實施新政43、蒙古諸王叛亂66、陳友諒弒主稱帝32、忽必烈建立元朝58、元惠宗先明後暗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47、元成宗守業有成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50、元英宗實施新政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1、《元史》與《新元史》55、權臣控制朝廷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39、劉秉忠輔佐忽必烈1、《元史》與《新元史》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55、權臣控制朝廷67、明玉珍佔據巴蜀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41、元朝也有“蘇武”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43、蒙古諸王叛亂57、脫脫力挽危局29、蒙軍第三次西征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50、元英宗實施新政8、蒙滅西夏之戰8、蒙滅西夏之戰47、元成宗守業有成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1、《元史》與《新元史》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43、蒙古諸王叛亂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43、蒙古諸王叛亂58、元惠宗先明後暗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13、經略中原木華黎57、脫脫力挽危局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19、窩闊臺試行新政精選3、大蒙古國三次橫掃歐洲41、元朝也有“蘇武”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29、蒙軍第三次西征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65、徐壽輝摧富益貧19、窩闊臺試行新政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25、乃馬真後攝政49、元仁宗推行漢化44、海外用兵受挫29、蒙軍第三次西征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55、權臣控制朝廷20、拖雷離奇去世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23、窩闊臺征服吐蕃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52、泰定帝坐收漁利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50、元英宗實施新政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