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68章 王司徒

六月中旬,第五倫磨刀霍霍欲取河西,佔據河西的新朝師尉大尹田況亦在輾轉反側,頻繁東望。

田況素來與五威司命陳崇交好,上個月,某人聯手內應,使詭計誣陷陳崇謀反時,將田況也牽扯進去。王莽繡衣使者一來,田況便乖乖上路入京,他相信自己的忠誠皇帝都看在眼裡。

對手下的規勸,田況只道:“先前陛下雖將我從青州召回,賦予京畿重任,又賜我爲王姓,納入宗室皇親,天子有詔,應當立刻出發,焉能遲疑?”

然而纔到櫟陽,卻驚聞第五倫在鴻門舉兵叛亂,接下來送到的,就是王莽要他立刻整兵勤王的詔書了!

“卿素來忠勇,予封卿爲扶新公!”

田況只能又跑回師尉,可惜他們是無備對有備,郡兵還被大司空帶走泰半,只能臨時徵募士卒,央求豪強一起勤王。但郡內豪右躊躇,費了大勁糾集了數千軍隊,噩耗傳來:常安已經陷落,皇帝王莽出奔,不知所終!

“陛下啊!”田況捶胸頓足,面對第五倫的規勸使者,直接砍了了事,還發文書痛罵第五倫,將他比喻成周之申伯、齊之慶封、漢之馬何羅,以孝悌掩飾奸邪大僞,做下這不忠之事,天下共誅之!甚至還讓人作了一篇《討五檄文》。

若是王莽知道新朝還有這麼一個“忠臣”,想必會老懷大慰。

王莽既逃,糾集起來的勤王之師之所以能夠不散,全虧了田況日夜與他們分說:“吾等身後,還有大司空百萬勤王大軍!不日掃平綠林,揮師西進,翦滅第五賊!”

在這種情形下,田況尚能派人虛張聲勢迷惑萬脩,以精銳控制河渠上的船司空,去華山攻擊了急行軍的彭寵,殲敵兩千,自損才八百,打了一個漂亮仗,實屬不易。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彷徨無措的翊尉郡大尹只把田況當救星,將兵權悉數交給他。

田況雖然爲人處世不行,但不愧是曾擊敗赤眉的人,打仗確實有幾分本領。他知道自己兵力不過萬餘,遠不如第五倫,遂收縮了戰線。洛水以西悉數放棄,主力放在湖縣的舊函谷關及華陰京師倉、師尉首府臨晉城三處,相距不遠,船運可以順暢往來。

“天子勤王詔令已傳到昆陽,只要大司空歸來,第五賊敗局便定。”

然而左等右等,等來的卻是王邑兵敗昆陽,三十萬大軍一朝散盡的消息,除了士氣低落,誰遇上都能繳械的潰兵,王邑只收攏了三萬兵逃至洛陽,短期內只怕是回不來了。

田況頓時如遭雷擊,但他已殺第五倫使者,如今是騎虎難下,依然得保持鎮定:“三十萬人行軍雍塞緩慢,不如十萬,別忘了,吾等身後,還有王司徒!”

……

新朝大司徒王尋,亦是皇室宗族,他的父親乃是王莽的叔父,“五侯”裡年紀最小的高平侯王逢時。

但作爲家中長子,王尋年紀卻偏大,竟與王莽相差無幾,亦是蒼髯之歲,此番出征,奉命帶着十萬偏師走魯陽關。但就在王尋圍攻之際,詔令傳到,要他火速入關勤王!

兵線纔到塔下,老家竟被端了,王尋只得倉促撤離,可惜綠林的魯陽守將並無劉秀的膽識,未敢追擊,否則又是一場大勝。

但從魯陽回到弘農(河南靈寶)這半個月裡,十萬大軍起碼趁機跑了三萬。又聽聞常安已經淪陷,皇帝出狩不知所蹤,勤王已遲,關中被第五倫佔據,後方又傳來昆陽慘敗的消息,王司徒簡直是進退維谷。

眼看過了弘農就是舊函谷關,王司徒就越發焦心。

正在此時,新朝右隊大尹宋綱來稟報,說司命將軍孔仁帶着屯騎營,說動武關守將,以嶢關、武關降更始漢帝!

這右隊本就是個散裝的郡,郡治與武關商於之地隔着無數大山,聯絡不便,對此右隊大尹無可奈何。

“如今形勢太亂,下吏不知如何是好。”

宋綱對王司徒俯首,擡起頭時卻出了個主意:“章新公,既然天子出走,新室恐怕難以爲繼,而綠林勝於昆陽,復漢已成定局,關東各郡或將傳檄而定。吾等不若也和孔仁一樣,以弘農及數萬大軍歸降於更始,借綠林之兵,擊滅第五倫,爲陛下報仇……”

“住口!”

他話未說完,就被王司徒痛斥:“我乃天子堂弟,受陛下厚恩,擢拔爲十一上公,十餘年來未曾更易,又賦予重任,理當匡君復國,如何能反投漢賊?”

王尋將宋綱斥退,他面上義正辭嚴,心裡也發虛,在被第五倫和綠林一西一東重擊後,新室土崩瓦解確實無可挽回。但王司徒身爲新朝宗室,投降綠林,對方就能放過他麼?漢新不兩立啊,據他所知,王莽的龍興之處新都可是被燒成了白地!

但留在弘農也不是個辦法,此處名爲一郡,實則只是崤函與黃河間的一線盆地,地方狹窄,幾萬人就食都成問題……

倒是田況來信,給王尋提供了另一個大膽的選擇。

“新室之立,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然逆賊叛於內,大將敗於外,如今天子不知生死,皇嗣盡散,宗室所餘長者僅大司徒、大司空王邑、太師王匡三人。”

“大司徒德高望重,擁兵十萬,足以橫行天下,唯望君早日入關,應天合人,效天子故事,爲攝皇帝,以續新室三萬六千歲之業!”

……

攛掇王尋稱“攝皇帝”,是田況的無奈之舉,第五倫已向東進發,來勢洶洶。他現在急需王司徒的支援,而新朝殘餘們也確實需要一個主心骨,纔不至於彷徨無措,投漢的投漢,降五的降五,故而日夜期盼。

“明公,王司徒已離開弘農!”

“善!”田況很高興,他就怕王尋賴在弘農不走,作壁上觀,特以帝位勸之。只要王尋一來,擋住第五倫進攻,甚至沿着渭南反推回關中,重奪常安不是夢。

“王司徒已穿過舊函谷關,請將軍多派船舶,好從水路入渭。”

田況欣然採納,又一日,騎從來報:“王司徒已抵達湖縣。”

離他只有兩天路程,河西有救了,大新有救了!爲了迎接王司徒,田況親自到了華陰京師倉等待,令人埋釜造飯,喜迎友軍。

然而下一次通報,卻讓依依東望的田況幾乎倒下。

“王司徒抵達風陵渡,以船舶造舟樑浮橋,大軍北渡去了河東(山西南部)!”

“王司徒說,五賊強橫,綠林囂張,關中已不可復,攝位亦不敢僭,不如保於三河,以待天子巡狩歸來,請將軍放心,他願在河東,作爲河西的後背!”

……

田況日夜盼望的援兵,在距離他只有一天路程的時候,調頭跑去了河東,準備隔河觀成敗,而第五倫這邊也沒好到哪去,他與景丹預想中的“上郡騎兵”,亦出了問題。

“大將軍,馬公說,近日北方形勢有變,上郡的騎兵只恐不能南下了。”

“爲何?”

第五倫已抵達洛水畔的重泉城,籌備進攻事宜,雖然上郡那邊只是偏師,但亦有其戰略意義。更重要的是,他對馬員不太放心,此人現在響應自己,更多是沒得選,派兵方能明確表明態度。

但馬員的信裡,確實有不得已的緣由。

“先時王莽抽調幷州塞北緣邊守軍加入徵漢大軍,邊塞遂空,加之緣邊大荒,各地盜賊蜂起,局勢頗亂,匈奴乘機入寇,陷五原,殺郡官,胡騎南下至上郡以北邊牆,郡治膚施縣(陝西綏德縣),能望見烽火!”

胡騎來勢洶洶,所以馬員非但派不出騎從來馳援,甚至還希望第五倫打完河西,能支援他點人馬……

對啊,可莫要忘了,即將分裂的中原以北,是一個養精蓄銳數十年的統一匈奴,隨着新朝崩潰,與新室敵對十多年的匈奴人也出手了。

景丹在上谷,也與匈奴打過交道,對第五倫說道:“新莽與匈奴決裂已久,早在始建國三年,匈奴左骨都侯等人便將兵入雲中益壽塞,大殺吏民。”

“天鳳年間,匈奴求和親不成,王莽欲北征匈奴,單于又以左右部都尉、諸邊王,入塞寇盜,大者萬餘,中者數千,小者數百,寇雁門、朔方,連大尹、屬令都被殺死,略吏民畜產不可勝數,緣邊虛耗。”

他只感慨道:“上谷也差不多,北邊自漢宣帝以來,數世不見煙火之警,人民熾盛,牛馬布野。可如今十多年敵對,匈奴南下越來越頻繁,而新室所謂的十二路大軍又久屯而不出,吏士罷弊,數年之間,北邊虛空,野有暴骨矣。”

但新朝駐軍雖然爛,好歹讓匈奴稍稍忌憚,侵擾不那麼深入,如今卻是邊塞空虛,竟使得匈奴人直接捅穿了五原(包頭),渡過黃河,前鋒逼近到上郡了!

景丹道:“依我看,胡虜這是欲重蹈秦末之時,乘着中原大亂,楚漢相爭,重新略取一整個河南地啊。”

而次日從上郡送到的急報,證明匈奴這次確實是有備而來,也沒白白跟漢朝打兩百年交道,稱了幾十年臣,還真和秦末的冒頓不同,玩了點新的花活。

“緣邊胡人入寇時,皆舉白旗黑布,聲稱是單于爲大漢孝平皇帝戴孝,助漢剿篡!”

“匈奴又於其所陷落五原郡,召集吏民,擁戴漢武曾孫,劉文伯爲帝!”

“劉文伯?”第五倫聽着這名怎麼如此耳熟,想了想後恍然大悟,這不就是他在新秦中時打過的安定三水人盧芳化名麼!這廝被砍了三次頭,還活着呢!

等等,那匈奴扶持的僞帝盧芳,其國號莫非……

“沒錯,正是‘漢’!”

……

PS:第二章在18:00。

第515章 犧牲第570章 我全都要第224章 入關第35章 家裡有礦第147章 要文鬥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438章 涼州大馬第106章 吞胡第563章 惡手第152章 俺也一樣第330章 你坐啊第309章 磨豆第426章 就算是五萬頭豬第116章 不愧是你!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552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283章 借劍第565章 江漢第39章 用愛發電第208章 換家第127章 你攤上大事了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560章 鷹梟第188章 洪流第462章 你若以禮來降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698章 魏皇來了,青天就有了第566章 圍魏救趙第485章 鬼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108章 狼來了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512章 脊樑第243章 好日子第452章 越塔第562章 委屈第368章 公平第422章 北京第608章 養蠱第125章 五殺!第97章 大意了第263章 家書第329章 無題第478章 溫酒第274章 政治正確第507章 雙兔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67章 反他孃的!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608章 養蠱第196章 攘外安內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361章 採風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309章 磨豆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329章 無題第599章 不敗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296章 跳舞第341章長楊第376章 比爛第66章 我想了十天十夜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608章 養蠱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685章 大決戰第572章 死地第64章 大司馬第470章 周率第174章 雙贏第333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第672章 你有張良計第466章 人與人是不同的第515章 犧牲第267章 我爲王第255章 疾風第106章 吞胡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486章 良善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516章 野獸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231章 兵諫第565章 江漢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27章 疏不間親第340章給他一個師第425章 獨立第510章 補天第604章 陸地行舟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348章 關門大吉第70章 你是要做一輩子的懦夫第493章 預判
第515章 犧牲第570章 我全都要第224章 入關第35章 家裡有礦第147章 要文鬥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438章 涼州大馬第106章 吞胡第563章 惡手第152章 俺也一樣第330章 你坐啊第309章 磨豆第426章 就算是五萬頭豬第116章 不愧是你!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552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283章 借劍第565章 江漢第39章 用愛發電第208章 換家第127章 你攤上大事了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560章 鷹梟第188章 洪流第462章 你若以禮來降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698章 魏皇來了,青天就有了第566章 圍魏救趙第485章 鬼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108章 狼來了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512章 脊樑第243章 好日子第452章 越塔第562章 委屈第368章 公平第422章 北京第608章 養蠱第125章 五殺!第97章 大意了第263章 家書第329章 無題第478章 溫酒第274章 政治正確第507章 雙兔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67章 反他孃的!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608章 養蠱第196章 攘外安內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361章 採風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309章 磨豆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329章 無題第599章 不敗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296章 跳舞第341章長楊第376章 比爛第66章 我想了十天十夜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608章 養蠱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685章 大決戰第572章 死地第64章 大司馬第470章 周率第174章 雙贏第333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第672章 你有張良計第466章 人與人是不同的第515章 犧牲第267章 我爲王第255章 疾風第106章 吞胡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486章 良善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516章 野獸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231章 兵諫第565章 江漢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27章 疏不間親第340章給他一個師第425章 獨立第510章 補天第604章 陸地行舟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348章 關門大吉第70章 你是要做一輩子的懦夫第493章 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