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羽林軍

原本認爲肅查戶籍,推行新戶制是一件繁瑣的事情,卻是沒有想到幾日的功夫,便是將肅查戶籍這事完畢,因爲如今棘陽留在的人口不足萬人,大多數都是平民。

林玧琰一回到上林苑,韓悝就是將上林苑的戶籍簿推到林玧琰的面前,林玧琰掃了一眼也是道:“上林苑居然不足萬人?”

韓悝點點頭道:“原棘陽本來大多數就是老氏族,比如苟氏而言,族人雖然只有千餘,但是附屬在老氏族的隸人、童僕便是有兩千多人,這一次有了宗府莒勱老將軍的制約,朝堂的態度空前強硬,這些老氏族如今已經紛紛收拾行囊準備南遷封地了!”

“看來是想辦法招攬人口了,不足一萬人口,恐怕不夠!”林玧琰道。

韓悝點頭道:“這並非有多難,如今南境不安,難民多逃,可以招收流民,現在當務之急是需要授田!”

“授田?不是說好了用公田之制麼?!”林玧琰反問道。

“的確是採用公田制,但是如何剗分田畝?聽殿下似乎是劃分了新田畝?!”

“唔……”林玧琰點點頭,道:“與舊畝相差不大,更容易劃分田畝與收受賦稅罷了,上林苑的軍隊我已經是取好名稱了。”

“上林苑意爲〖上乃林氏之私園〗,這支軍隊就稱爲【羽林軍】,取意爲〖林氏之羽翼〗,韓子,如何?”

“羽林軍?”韓悝喃喃一句,隨即點了點頭笑道:“殿下這名字取得不錯……”

“哈哈……既然韓子說不錯肯定就不錯了!”林玧琰朗笑道,隨即看向了韓悝送過來的戶籍簿,接着道:“韓子,羽林軍我想招收一萬名士卒!”

韓悝皺起眉頭提醒道:“殿下,朝廷撥給上林苑的軍隊編制只有三千之數……”

“羽林軍一切供應皆是由上林苑所出,又不需朝廷供給,且上林苑一事本就是尚書府與我做主,只要韓子同意了,無需管其他的!”

韓悝道:“殿下還沒有明白我的意思,而若是羽林軍乃是一萬士卒,恐怕上林苑難以負擔……”

聞言,林玧琰卻是笑着回道:“這件事我還沒對韓子說呢,這也算是這幾日讀了前國相汯衽佄城守軍和民間義勇,發現可以與我自己所想的屯田制相結合。”

韓悝稍稍一滯,不得不說贏六子殿下有些時候的想法天馬行空,但卻給了自己極大的啓發,放下伸出手對林玧琰道:“殿下請仔細說。”

林玧琰想了想,解釋道:“這羽林軍招收一萬,不過卻是分爲兩部分,第一便是羽林軍正軍,三千人規模,這些事平時以軍事訓練爲主,墾田耕種爲次,剩下的七千人便是軍墾團,農忙之時便是墾田耕種,農閒之時,便是組織起來進行軍隊訓練!”

韓悝思緒暢達,當下問道:“殿下的意思是說,這軍墾團是作爲正軍的補充以及後勤?!”

林玧琰想了想,雖然韓悝的認識的確是有林玧琰所說的這個意思,隨即點了點頭:道:“嗯,差不多有這個意思。”

韓悝終究是國士大才,面對如此新穎的概念,沒有幾個呼吸便是明白了,隨即說道:“那看來,還是得在授田上想辦法,殿下,這樣按照人頭分田畝吧,正軍就按照殿下當日封賞所說,每位士卒百畝公田!平民便是無論男女老少,便是十畝公田,至於屯墾士卒便定下三十至五十畝如何?!”

聞言,林玧琰也是笑笑道:“如此甚好!”

“只要能夠拿出來田地,想必就是招募難民也是不成問題的,現在新戶制與羽林軍結合,必然能夠吸引其他的流民前來上林苑定居。”韓悝道。

“上林苑以田畝爲奠基,軍隊爲中樞,韓子無異議?”林玧琰問道。

韓悝聞言笑道:“悝絕非腐儒,如今正值亂世,北有強敵晉韓,而且南方似乎也是不安定,殿下想要以兵爲中樞並無不可,悝絕對是爲羽林軍免除後顧之憂!”

待又說了一些話,林玧琰也是擡起頭看着棘陽府牆壁那副地圖,上面韓悝標註的不少,其中苟氏領地偏南準備建造尚書府的地方,韓悝標註了一個圓點。

林玧琰笑道:“既然韓子已經選好了尚書府的位置,那我送一座尚書府官邸給韓子,如何?”

韓悝擡起頭,不知公子琰爲何說到這個話題上,不過想了想正欲作罷:“殿下,尚書府一事勞民傷財,不如等明歲再說!”

“用不了多少人,只須一個月的時間,便會交由韓子一座比林氏族地驛館不差的尚書府!”

“這……”韓悝想說,單單是林氏族地這驛館的山石牆壁便是數百人耗費了數年的時間才從泌陽的中陽山拉出來的,怎麼可能,一月之間造就一座同等規格的尚書府,對韓悝來說無異於癡人說夢。

不過韓悝擡頭瞟了一眼林玧琰臉上那極有底氣的笑容,也就不再說什麼了,因爲這位殿下出手向來就不是可以用常人來度量的。

瞧着韓悝一臉不相信的樣子,林玧琰也是沒有多說什麼,水泥一事他還並沒有對韓悝說明,原本還是想着怎麼從泌陽鐵礦修築一條直道到達唐河鑄造坊,因爲泌陽府和棘陽府不過是百餘里的距離,卻是因爲道路曲折,七折八彎,饒是騎馬過去也得耗費數日的功夫。

不過這個正在讓人勘測路線,不如趁這個空檔,將尚書府建造好,給韓悝一個驚喜。

當下林玧琰也開始準備着手指定有關於羽林軍的授田制。

無非是定下由小到大的幾個等級,每個等級授予不同的封賞罷了,林玧琰仔細的想了想,便着手確定這些等級的名稱。

林玧琰定下了【九品軍功封爵制】這個名稱,分爲上、中、下各三品,列爲九品,每品定爲準、入兩等,下三品便是針對普通士卒定爲了甲士、精銳、虎賁。

甲士乃是士卒或斬或俘敵一人至四人,封爲甲士,若是普通士卒經歷三次戰役,未獲甲士的,便是要退回屯墾軍後備兵源中再行操練。

而精銳則是士卒或斬或俘敵五人至九人,便封爲精銳。

至於下三品最上等的虎賁,則是斬殺或俘虜敵十人以上,可授田三百畝。

這下三品乃是針對的士卒,在裝備、軍餉、及公田公宅都有不同的劃分,僅年餉,便是屯墾軍士卒每人十石,甲士每人二十石,精銳每人五十石,虎賁每人一百石。

等級越高,所享受到的待遇便是越好。

單單是一座虎賁將士的宅院,便是佔地數十畝的大地方。

至於中三品,則是爲了士卒層次向將領層次邁入的過渡階段了。

第四品名爲無當(“當”同“擋”),亦可稱百人敵,虎賁士卒已經是可以擔任百夫長一類的職務,獲得此等爵位的條件便是斬殺與俘虜五十人以上,也可通過立下等功一次進階爲無當。

無當一般是軍中都尉,可佔田畝四百畝,年祿二百石,軍品邁入無當之後,非戰時,主修由武藝向兵法轉變。

第五品乃是校尉,可通過立中等功一次,或下等功三次進階,定爵前需進行一次兵法實戰考覈,考覈通過當纔是授予執金吾。

校尉軍爵便是掌兵權的領兵將領(千人將),歲祿三百石,田畝五百畝。

第六品乃是中郎將,需立上等功一次,或中等功五次,一般擔任軍中三千人將,歲祿四百石,田畝六百畝。

至於上三品的軍侯(上將軍),鎮國(大將軍),柱石,暫時還用不到僅僅只有三千編制的羽林軍中,且受封還得經過秦伯親自下詔,恐怕暫時還用不上,便是不做介紹了。

這【九品軍功封爵制】乃是林玧琰首先提出來的,不過是對韓悝稍稍一說,韓悝便是明白了,這其中的各等級規劃還是由韓悝潤色的,林玧琰只是定下名稱,其他的各種等級應該賜予的便利,韓悝還在思慮之中。

這是一個非常稠密的系統。

士卒的戰功便是人頭數,直接統算戰況如何,便是能夠直接算出,但是統帥的戰功則是要另一套算法。

統帥軍隊殲敵五百上下乃是下等戰功,兩千上下乃是中等戰功,五千上下則是上等戰功。

這只是一個等量化的東西,還要根據該場戰爭的戰略意義或者輜重繳獲,適當的爲其增成或消減戰功。

總之,統算戰功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得需要專門的人去負責。

這九品軍功封爵制是以上林苑內的土地爲奠基的,韓悝舉出這等封爵制的優利十條。

既兵利,勇利,屬利,戰利,勝利,撫利,恤利,戶利、革利,國利。

這等封爵制終是需要秦伯的過閱,事實上,這等瓦解老氏族的世卿世祿制,秦伯怎麼會看不出來,不過是對如今的老氏族有所顧忌,這份記載【九品軍功封爵制】的竹簡已經被秦伯封入府庫,留中不發。

秦伯這種既不贊同也不反對的相互矛盾心態無非是在觀望上林苑究竟能不能爲大秦帶來一絲生機!

第七百零八章 爭分奪秒第二百九十八章 衆說紛紜(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冬歲之前第三百七十九章 郢都應對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儲君第二百零九章 羋雲離去第一百零九章 壽王歸城第八百零九章 兼併之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上)第七章 衛人韓悝第四百三十九章 宛城慶功第四百零一章 水淹鄢城第三百零六章 滓垸之愁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歸心第二十八章 尚書府落成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相申不亥第二百五十七章 交手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隸人行伍第二百零五章 新設商司第六百零八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使王畿第四十章 獻土歸秦第一百二十四章 國之義將第三百二十二章 初面(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姬周之意第四百三十一章 屈平使秦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六百一十七章 魏武卒敗第三百九十三章 桓羽應戰第五百三十章 吳軍欲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宮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下)第二章 公子琰求官第六百一十六章 銳士VS武卒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賓之禮第三十四章 印刷成冊第七百二十三章 “食子”第六十四章 搶班奪權第九十章 南郡大戰已起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一百零七章 壽王赴宴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國之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軍南陽!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二百三十三章 攬事用意第九十三章 秣兵厲馬(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火燒南樑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秦宮藍圖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營密謀第三百四十章 到達武關第八十三章 秦軍出動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一百零八章 協議達成第二百六十九章 丹水一戰(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十六章 大旬朝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關外聞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軍首戰第八百零二章 老秦變故作者想說的話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對問(中)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二百九十二章 隴東之戰(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又逢鉅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鄉人遷秦第三百九十二章 範離獻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秦宮反應第三十五章 宛城書肆第七百六十七章 閱兵落幕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四百一十章 範離辭行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動潁川(下)第一百零九章 壽王歸城第七百七十章 新制推行第五百五十九章 荊地事了第七十七章 決戰落幕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五百四十三章 說服羋雲第一百七十九章 到達隨都第四章 走馬上任第三百零七章 土地爭奪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擴大第二百八十六章 煉出成鹽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說服秦公
第七百零八章 爭分奪秒第二百九十八章 衆說紛紜(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冬歲之前第三百七十九章 郢都應對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儲君第二百零九章 羋雲離去第一百零九章 壽王歸城第八百零九章 兼併之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上)第七章 衛人韓悝第四百三十九章 宛城慶功第四百零一章 水淹鄢城第三百零六章 滓垸之愁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歸心第二十八章 尚書府落成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相申不亥第二百五十七章 交手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隸人行伍第二百零五章 新設商司第六百零八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使王畿第四十章 獻土歸秦第一百二十四章 國之義將第三百二十二章 初面(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姬周之意第四百三十一章 屈平使秦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六百一十七章 魏武卒敗第三百九十三章 桓羽應戰第五百三十章 吳軍欲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宮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下)第二章 公子琰求官第六百一十六章 銳士VS武卒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賓之禮第三十四章 印刷成冊第七百二十三章 “食子”第六十四章 搶班奪權第九十章 南郡大戰已起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一百零七章 壽王赴宴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國之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軍南陽!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二百三十三章 攬事用意第九十三章 秣兵厲馬(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火燒南樑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秦宮藍圖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營密謀第三百四十章 到達武關第八十三章 秦軍出動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一百零八章 協議達成第二百六十九章 丹水一戰(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十六章 大旬朝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關外聞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軍首戰第八百零二章 老秦變故作者想說的話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對問(中)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二百九十二章 隴東之戰(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又逢鉅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鄉人遷秦第三百九十二章 範離獻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秦宮反應第三十五章 宛城書肆第七百六十七章 閱兵落幕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四百一十章 範離辭行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動潁川(下)第一百零九章 壽王歸城第七百七十章 新制推行第五百五十九章 荊地事了第七十七章 決戰落幕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五百四十三章 說服羋雲第一百七十九章 到達隨都第四章 走馬上任第三百零七章 土地爭奪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擴大第二百八十六章 煉出成鹽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說服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