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滇緬大反攻(三)

7月20日,滇西的戰事已經面臨結束,日軍除仍佔據着松山要塞以外,滇西的滕衝、龍陵、芒市等城鎮已全部光復。中國遠征軍兵臨松山要塞,只要攻下日軍在着滇西的最後一個據點,中國遠征軍就可揮軍南下,殺入緬北了。

中國駐印軍那面也拿下了密支那,關上了緬北通往曼德勒的大門,日軍第18師團和日軍第56師團,被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徹底的包圍在了緬北的叢林裡。

此時緬北已進入了雨季,不便於展開大規模的戰鬥。中國駐印軍在孟拱、密支那地區休整。重慶軍委會指令駐印軍重新編組部隊,孫立人正式出任新1軍中將軍長,另外重新組建了新6軍,由原新22師少將師長廖耀湘升任新6軍軍長,軍銜也由少將晉升爲了中將。原新1軍軍長鄭洞國就任中國駐印軍副司令長官。

史迪威還是老毛病,始終無法與中國將領處不好關係,而且因爲援華物資的調配問題,與蔣介石的關係越鬧越僵。終於由於蔣介石多次在美國總統那的抱怨,史迪威被羅斯福一怒之下調回了國內。他的中國戰區參謀長的職務,由美軍上將魏德邁接任,駐印軍總司令的職務被美軍三星將軍索爾登接替。心情極度苦悶的史迪威在最後一次檢閱完駐印軍後,抑鬱寡歡的坐上飛機不情願的回國去了。

8月初,進攻松山的戰鬥打響了。松山位於怒江西岸,在滕沖和龍陵之間。松山在北面,滕衝、龍陵、芒市大致在一條直線上,如今滕衝、龍陵、芒市一線都已被攻克,松山要塞已經完全被孤立了。松山的後面是惠通橋,過了惠通橋就是緬甸了,所以松山是打通中印公路的關鍵點,也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如今日軍還控制着松山,就完全截斷了滇緬公路,並控制着惠通橋和臘猛渡口。不拿下松山要塞,中國遠征軍就沒法進入緬甸。

8月2日,71軍榮1師向松山攻擊前進,先佔領了臘猛街與竹子坡,接着又佔領了陰登山,一舉打到了松山之下。駐守松山要塞的是日軍第56師團的113聯隊,是一個加強聯隊,他們配有重炮、山炮、工兵、醫院,甚至還帶上了不少的隨營軍妓,兵力大約有3400人,是一支能夠獨立作戰的勁旅。在松山上,日軍修築了十分堅固的要塞陣地,113聯隊憑藉着堅固的要塞陣地,根本就沒把掩殺過來的中國遠征軍當回事。

繼榮1師之後,71軍的另外兩個師--第87師和88師也殺到了松山之下。松山之戰成了眼下最重要的戰役,8月4日,中國遠征軍司令官衛立煌向71軍下達了進攻松山的命令。71軍集中所有的重型火炮,對松山陣地進行了猛烈的炮擊。長達1個小時的炮擊將松山徹底的變成了禿山,山上所有的樹木都被炮火摧毀。炮擊結束後,榮1師派出了1個團的兵力,向松山上發起了衝鋒。一直沒吭聲的日軍重炮部隊,突然發了難,兇猛的炮火將正在衝鋒的中國軍隊攔截在了松山的下面。負責帶隊進攻的軍官帶領部隊,不顧傷亡的往上衝。第71軍的重炮部隊也開始壓制日軍的炮火,可是日軍的火炮全都躲藏在要塞掩體內,71軍的炮火很難對日軍的炮兵造成殺傷。龍慶舉着望遠鏡觀察着戰場上的情況,見到部隊的傷亡正在不斷的增大,就急忙下令讓進攻部隊撤下來,他下達撤退的命令後,就扔下望遠鏡疾步朝軍指揮部走去。

71軍臨時指揮部內,軍長鍾彬副軍長陳明仁還有71軍的一衆高級將領,圍坐在地圖前做着戰後分析。副軍長陳明仁見龍慶來了,就開口說道:“龍慶啊,趕緊過來,給我們講講首戰失利的原因。”龍慶走了過去說道:“軍長,副軍長,各位師長,今天上午的進攻我師損失了1個營的兵力,是我師自組建以來在單次的進攻中,所遭受的最大的損失。”71軍軍長鍾彬開口說道:“龍副師長,能談談你對此次進攻的總結嗎?”龍慶回答道:“首先,我們對松山要塞的結構缺乏瞭解,其次對松山要塞的火力配備也一無所知。再次,前些日子對滕衝進攻也過於順利,致使我們產生了輕敵的思想,認爲一座小小的松山要塞,還無法阻擋71軍前進的腳步,才招致今天首次進攻的失敗。”軍長鍾彬副軍長陳明仁點了點頭,一起對龍慶問道:“你有什麼具體的想法沒有?”龍慶想了一下,然後開口說道:“卑職有一些建議,希望軍長和副軍長能讓卑職一吐爲快。”

龍慶見軍長鍾彬副軍長陳明仁點了頭,就毫無顧及的說出了心裡的想法。他首先對軍裡的負責情報收集的情報參謀提出了批評,認爲他在對松山要塞的資料收集的方面存在不足。另外作戰參謀在戰前沒有準備好松山要塞的沙盤模型,使各級主官無法瞭解松山要塞的地形地貌。還有一點就是過於輕敵,在敵情尚不清楚的時候,便盲目發動攻擊才致使首輪攻擊損失巨大。

陳明仁看了一眼在座的將領,然後對龍慶說道:“龍副師長,你能談一下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做嗎?”龍慶回答道:“日軍爲了修建松山要塞,前後徵召了2萬多民夫,歷時2年多才修完了松山要塞。我建議情報部門去附近的村子裡尋訪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當年參加修建松山要塞的民夫,瞭解一下松山要塞的內部結構。另外請求空軍部隊派出偵察機,全方位的對松山要塞進行偵察拍照。作戰部門再根據偵察機拍回來的照片,製作出沙盤模型,以便攻擊部隊全方位的瞭解松山要塞。我們還要對已經發現的松山要塞的明暗火力點進行標註,以便讓攻擊部隊瞭解松山要塞的火力配備情況。”陳明仁把龍慶提出的建議一一記錄下來,以便會後逐一的落實下去。作戰會議結束後,陳明仁安排人趕緊去逐一的落實各項工作,然後又與龍慶好好的長談了一次,直到天黑的時候才結束了與龍慶的談話。

71軍的情報部門在與老鄉談話的過程中瞭解到,松山早已被日軍掏空了,松山內部就像是一個無底洞,誰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深。至於日軍的火力配備,那就更無從瞭解了,只能通過不斷的進攻來逐步的掌握日軍的明暗火力點了。到是作戰部門的行動速度很快,在得到空軍送來的偵察照片之後,沒多久就製作出了松山要塞的沙盤模型,並且作戰參謀們已經將已知的日軍火力點標註了出來。陳明仁知道僅憑目前所掌握的情況,很難攻下松山要塞,所以他再次召集各師的主官前來開會,共同商討進攻松山要塞的辦法。

軍事會議開完以後,爲了查明日軍在松山要塞的火力配置和兵力部署,陳明仁吩咐龍慶再次組織部隊進行了幾次試探性的進攻,試圖發現那些日軍隱藏起來的火力點。爲了查明松山要塞的情況,晚上,龍慶親自挑選了十名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讓他們趁着夜色摸上松山要塞。龍慶的目的是想通過偵察,找出松山要塞的掩蔽部、供水管路和照明設備。然後通過破壞這些設施,來瓦解日軍的抵抗意志。根據偵察結果,龍慶在師指揮所裡設置了沙盤,模擬出松山要塞的全部地形。他把整個松山要塞分成了甲、乙、丙、丁四個區域,又把手下的團長、營長叫來,讓他們熟悉松山要塞的地形,還有已經作出標註的日軍火力點,針對松山要塞研究具體的攻擊方案。

通過一翻研究,龍慶決定先從外圍下手,也就是要先拿下標註爲“丁”字的區域。那片區域叫滾龍坡,是松山要塞的外圍陣地。龍慶想用蠶食的辦法,一點一點的啃掉松山要塞。龍慶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了書面報告,並派通訊兵將報告送到了軍指揮部。

陳明仁拿着這份報告,與軍長鍾彬仔細的研究了一下,然後又讓作戰參謀們做了一次沙盤推演。推演的結果就是,滾龍坡陣地可以攻克,但部隊的傷亡恐怕要大一些。陳明仁和鍾彬合計了一下,決定還是執行這個計劃,雖然部隊的傷亡會大一點,但是這樣的損失與收復整個滇西的戰果相比,這點損失還是可以承受的。於是,8月7日清晨,71軍的炮火開始轟擊滾龍坡,榮1師榮1團對滾龍坡的進攻就要開始了。

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68章 浴血山西(九)第102章 敵後游擊戰(一)第157章 冬季攻勢第98章 徐州會戰(三)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23章 再遇故人第50章 再戰上海(二)第39章 西安事變(二)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16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四)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213章 四戰長沙(四)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50章 再戰上海(二)第137章 南昌整編第230章 徵兵令第165章 山田乙三的“小戲”第21章 長城抗戰(下)第130章 血染大武漢(七)第208章 回家(上)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133章 血染大武漢(十)第133章 血染大武漢(十)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231章 團圓飯第204章 鐵血孤城(四)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124章 血染大武漢(一)第4章 南下北平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134章 血染大武漢(十一)第193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下)第88章 南京!南京!(十一)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209章 回家(下)第5章 初到北大第215章 四戰長沙(六)第129章 血染大武漢(六)第10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下)第114章 敵後游擊戰(十三)第193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下)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44章 華北陰雲(下)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86章 南京!南京!(九)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155章 湘北大捷(四)第245章 喪心病狂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39章 西安事變(二)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183章 忠良入獄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21章 中條山之戰(六)第108章 敵後游擊戰(七)第39章 西安事變(三)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23章 再遇故人第158章 美式裝備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185章 重回部隊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129章 血染大武漢(六)第158章 美式裝備第26章 南京夫子廟(中)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23章 再遇故人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53章 再戰上海(五)第28章 福建事變第171章 日軍敗退第239章 茶山坳大捷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64章 浴血山西(五)第53章 再戰上海(五)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134章 血染大武漢(十一)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
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68章 浴血山西(九)第102章 敵後游擊戰(一)第157章 冬季攻勢第98章 徐州會戰(三)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23章 再遇故人第50章 再戰上海(二)第39章 西安事變(二)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16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四)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213章 四戰長沙(四)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50章 再戰上海(二)第137章 南昌整編第230章 徵兵令第165章 山田乙三的“小戲”第21章 長城抗戰(下)第130章 血染大武漢(七)第208章 回家(上)第179章 光復青川鎮(三)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133章 血染大武漢(十)第133章 血染大武漢(十)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231章 團圓飯第204章 鐵血孤城(四)第85章 南京!南京!(八)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124章 血染大武漢(一)第4章 南下北平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134章 血染大武漢(十一)第193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下)第88章 南京!南京!(十一)第93章 晉南戰事(下)第209章 回家(下)第5章 初到北大第215章 四戰長沙(六)第129章 血染大武漢(六)第10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下)第114章 敵後游擊戰(十三)第193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下)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44章 華北陰雲(下)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86章 南京!南京!(九)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155章 湘北大捷(四)第245章 喪心病狂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39章 西安事變(二)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183章 忠良入獄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21章 中條山之戰(六)第108章 敵後游擊戰(七)第39章 西安事變(三)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23章 再遇故人第158章 美式裝備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151章 爲誰而戰第185章 重回部隊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129章 血染大武漢(六)第158章 美式裝備第26章 南京夫子廟(中)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23章 再遇故人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53章 再戰上海(五)第28章 福建事變第171章 日軍敗退第239章 茶山坳大捷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64章 浴血山西(五)第53章 再戰上海(五)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134章 血染大武漢(十一)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