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力挽波瀾

龍天羽吩咐諸將各自帶領所轄的千人隊,在操練場集合後,列陣向西門進發,爲了出其不意,所有將士均不準點燃火把,只得摸黑而行,以免讓城外敵兵的發覺。

龍天羽又派人護送嬌妻們回府,諸女亦知道這是最關鍵一戰,都不放心丈夫的安危,以及擔憂彭城存亡,倘若城破家眷是絕對逃出不城外的,彭城勢必遭到空前洗劫。

郭鈺瑩、張倩、瀟湘三女都哭了起來,呂雉、柳詩詩還好一點,強忍着淚不讓淌下來,而淳于婉兒和李月瑤卻不同諸女,反是看的很淡,心中想着只要跟他在一起,不論死活都不重要了,大不了就殉情隨夫,生死看的很淡。

龍天羽勸了幾句後,才讓秦兵護送五女及蕭何等謀士回府,二才女說什麼也要跟着,哪怕在城樓觀戰,或許也有幫上忙的地方,他也不願拗二女心意,便應許了。

將近西城門處,一時城內城外殺聲震天動地,空中羽箭來去猶如飛蝗,厚實的城門被撞了塊豁口,秦兵正瘋狂地向裡面衝進,而守卒也誓死阻攔,雙方精兵堵在了城門墩口處,廝殺慘烈。

還不到半個時辰,城門洞處似已堆屍如山,形成了一堵屍體人牆擋住衝勢,有死者火把落地,正點燃在死屍盔甲上,熊熊烈火旺盛,濃煙嗆鼻,使雙方士卒均不好受。

龍天羽等人來到城門內側,見到城門城牆處均有秦兵在掙扎着,勢頭正向城內蔓延,相信用不了一個時辰,秦軍定會用人海戰術推進城中,那時候當真回天乏術,只得接受失敗的結局了。

城頭上週勃、呂澤、紀信等將不住指揮着守卒頑強抵抗,抵擋住秦兵的進攻,不知覺間都掛了傷口。

龍天羽、淳于婉兒、李月瑤三人登上內桓城樓向城外望去,只見秦兵漫山遍野不見盡頭,這時南北東三個方位的城門處號角吹動,狼煙點起,秦軍四面開始同時攻城,戰鼓雷動。

曹參驚道:“上將軍不好,此刻四面防禦,兵力實在不足,只怕擋不住太久了,這該如何是好?”

龍天羽凝思道:“郭典回來沒有?”

曹參回道:“他正在樓下聽候主公調遣,我這便派人去喚他來見上將軍。”

龍天羽望着城下敵軍飛騎奔馳,猙獰的面目令人生厭,狠狠道:“這幫該死的秦狗,非要讓他們嚐嚐苦頭不可,傳令給郭典,把準備好的帶有黃蜂粉的棘草用鏈鎖繫好,懸於城牆外側馬上點燃。”

曹參立即吩咐親衛去傳令,這時城樓上的將領寥寥可數,其餘的人都散在各處殺敵,死傷不明。

秦軍數次攻打彭城,但論起軍容之盛,投入兵力之多,卻均不及此次,看來章邯生怕楚軍會北上夾擊,到那時他的處境就更難辦了,所以鐵了心要速戰速決,不惜代價攻陷彭城後,再屯兵反擊楚軍。

郭典在下面接令後,帶領五百士卒,由城內階梯登上城牆頭,有數十人被秦兵的弩箭射中跌落下去,城牆外側數萬名的秦兵用弓箭、火器、壘石、雲梯攻城,如潮水翻涌捲來。

郭典則命令士卒把準備好的棘草用鐵鎖鏈繫好,點燃後拋落城外,懸於城牆一半的高度,那棘草一點即着,隨之生出大量黃煙,散在半高的空氣中,爬雲梯的秦兵被薰得頭暈目眩,一時昏迷從雲梯上摔落在地,煙霧越燃越多,攻城攀爬的敵軍死的死、傷的傷、退的退,使兩軍交鋒處出現的斷缺豁口。

秦先鋒營將士許多都止步護城河處,用盾牌戰車擋着守軍的弓箭,要等棘草燃盡後再衝鋒,但也有些不怕死的,一手遮目掩鼻繼續爬梯,卻被守卒用壘石砸下。

龍天羽見了此狀,心想這就如同化學武器,在未來的戰爭中很常見,可惜在古代中只能緩解一時危機,始終不能長用,倘若能研究出劃時代的殺傷武器就好了。

章邯在遠處看處了端倪,吩咐將士用溼水浸布後,避免吸入黃煙,危害性就減弱了,不能給守軍喘息的機會。

一名秦軍傳令官手持紅旗,飛奔穿插方陣,馳向城下去傳令。

龍天羽遠遠瞧見,向樓下的夏侯嬰道:“快取本將的鐵弓鐵矢來。”

夏侯嬰立即摘下逐月馬袋上的弓箭,快步登上城樓,遞過主帥專用的武器。

龍天羽接過鐵胎弓,搭箭上弦,猿臂一伸,颼的一聲急響,鐵箭衝煙穿塵,劃破長空,疾飛而去快如流星。

那名傳令官剛進入他的鐵弓範圍,尚未接近護城河傳令,便當胸中箭,頓時摔落馬來,由於鐵矢餘勁未衰,整個人被釘死在地,狼牙雕翎仍兀自顫抖不已。

遠處列陣的秦軍都不禁失聲叫喝,誰能在城上射出將近普通弓箭兩倍遠,這麼大的臂力和如此出神的箭法,當世少見,士氣稍挫。

章邯站在指揮木臺上,見傳令官中箭身亡,也吃驚不小,暗想攻城數日來也不見城中還有如此箭術能人,他遂好奇往正中城樓高層望去,隱約瞧見一人身穿銀白鎧甲挺立城頭,英風颯颯,便轉身問及左右道:“有人可知城頭身穿銀白戰甲的將領是誰?”

諸將均搖頭不識,默然無語,靜觀時局變動。

龍天羽一箭射敵,頗收奇效,身旁將領及二女頓時信心高漲,覺得主帥絕對有本領可以力挽波瀾,情緒亢奮起來。

淳于婉兒和李月瑤異口同聲讚道:“好箭法!”

龍天羽興頭驟起,又搭上一支狼牙箭,朝着遠處飄展的秦兵先鋒軍大旗便是一箭,鐵矢破空而出,奔如電掣,正射在旗杆上,旗面掉落下來,不少士卒見狀驚愕,紛紛瞧向大旗,攻勢頓減。

龍天羽見秦軍士氣受搓,暗叫迎戰的機會到了,當下喝令:“啓開城門,待本將親自帶兵破敵。”

陳嬰在城內門口吩咐士卒打開一扇城門,同時城頭弓箭手放箭做掩護,龍天羽跨上戰馬,抽劍領兵殺出,此時黃蜂煙即將燃盡,許多秦兵冒着箭羽正在重搭雲梯,準備攀爬,孰知城門驀然啓開,殺出一彪人馬來。

龍天羽坐鎮中央,統帥三千人馬,夏侯嬰、紀成步、蘄強等將領在各自帶千人隊,先後馳出城外按陣型分散開去,撲向秦軍的隊伍。

兩軍交鋒死傷難免,不一會血流成渠,橫倒一片,出城的義軍雖然只有一萬五千人,也算不上精銳之師,但按陣法而設,無論那邊的秦兵衝上來,均被兩三支千人隊困在其中縮手縮腳施展不開,一層層斬殺敵軍。

外面如此大規模拼殺,給城頭爭取了喘息時機,周勃、呂澤、紀信等將領率兵迅速清剿爬上來的秦軍,重新穩住高地,利用居高臨下的優勢,又擊退了城下一股敵軍。

秦兵人數再多,但交鋒戰場空間有限,不可能一股全部撲上去交戰,如此一來在最前線肉搏的士卒倒下,後面要補給的一波數萬的隊伍卻被龍天羽的陣法擋住,暫時還衝不過來,形勢逐漸逆轉。

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三章 生死一戰第六章 沛縣起義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六章 睡臥紫塵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十二章 神女誕子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一章 歸返師門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六章 睡臥紫塵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十章 劍插腹地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一章 雨天龍現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十章 驚世謎團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四章 冊立太子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三章 登陸夜襲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六章 龍鳳相遇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五章 衝擊劍聖第二章 收攬羣雄第十一章 虎嘯雲動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九章 化險爲夷第十二章 鳳舞豔樓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八章 炸破關門
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三章 生死一戰第六章 沛縣起義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六章 睡臥紫塵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十二章 神女誕子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一章 歸返師門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六章 睡臥紫塵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十章 劍插腹地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一章 雨天龍現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十章 驚世謎團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四章 冊立太子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三章 登陸夜襲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六章 龍鳳相遇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五章 衝擊劍聖第二章 收攬羣雄第十一章 虎嘯雲動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九章 化險爲夷第十二章 鳳舞豔樓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八章 炸破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