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戰序幕

盟軍營地,淳于婉兒派侍衛把張良請入帳內,商討一會退兵之事,張良微笑道:“婉兒早已胸有成竹,爲何找老夫來做傳話筒啊?”

淳于婉兒難得小女子的模樣,抿嘴笑道:“師兄莫要自謙了,論起運籌帷幄,決戰千里之外,誰抵得上子房師兄這顆智慧星,乾爹他老人家可是時常將你與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相提並論。”

張良汗顏無地,心想師傅他可真擡舉我了,有了婉兒師妹在,還用得着我嗎?

淳于婉兒蛾眉斂黛,輕嘆道:“其實婉兒現在也拿不定主意哩!”

張良有些奇怪,分析當前敵我形勢道:“營地內只有五萬盟軍,各路義軍最有戰鬥力的三支,趙軍、燕軍和彭越人馬都被派入咸陽城內,聽從天羽調遣去了,剩下魏軍、韓軍、齊軍、吳芮、申陽五路人馬共四萬多人,加上七千龍軍將士,人數不足楚軍一半,戰鬥力更別提了,那四萬義軍估計連一萬楚軍也擋不住啊,如果我軍在城外被圍堵,估計用不了幾個時辰就被屠光了,黨務之極,就是趁楚軍偷襲之前,咱們先撤到咸陽城內去。”

淳于婉兒苦笑道:“若不被光楚軍偷襲,這羣義軍烏合之衆進入城內滋擾百姓,對咸陽的穩定不但不利反而有弊,而且現在他們雖然依附龍軍,是因爲我們給的利益多,萬一形勢逆轉,楚軍誘以利導,他們會全站到楚軍那一邊,所以趁這個時候,等待楚軍來襲追擊,不但可以增加楚軍與義軍的仇隙,還能削弱各路義軍的力量,各路義軍首領沒有了實權,就只能倚靠在龍軍旗下,范增和項羽是不會對弱者和沒有利用價值的人半分同情的。”

張良何等人物,隨意你說幾句他就一點即通,眯起眼睛沉思着,明白了爲何婉兒遲遲不下撤走的命令,先前是爲天羽在城內接管秦宮和咸陽做掩護,故意拖延楚軍出兵的時機,而現在,卻是爲天羽將來統一天下橫掃諸侯國減少阻礙,試想這八支義軍都進入咸陽內,哄搶財寶草菅人命,百姓都會把這筆帳歸在龍天羽的頭上,即使嚴厲制止住,他們分不到好處自然會懷恨在心,等分封土地稱王后,實力膨脹,說不定掉過頭會與楚軍勾結,那麼重新統一天下就難多了。

“可是……”

張良見她欲言又止,詢問道:“婉兒有什麼難言之隱?”

淳于婉兒嘆道:“這樣會有很多士兵葬送在此,乾爹他在我出谷之前說過,爭奪天下必將白骨成堆血流成河,我跟隨龍郎參與其中,會沾染殺氣,對日後修心不利,還會應遇自身殺劫,婉兒有些擔心……故此猶豫不決,請來師兄替婉兒出個主意。”

張良心中惻然,師尊黃石公的五行大衍神算之術,能根據天相大致推測出幾十年內的事,倘若測出婉兒有劫難,那必然錯不了。

“婉兒師妹既然不屬於紅塵俗世,這場爭鬥的事就交給師兄吧,你可以先入咸陽輔助天羽做好守城防禦之事,安撫城內百姓,爲即將到來大戰做好準備,這纔是當務之急,另外找機會提前把虞姬的下落告訴天羽,免得兩軍對壘之後,楚軍忽然拿虞姬和月瑤做要挾,使天羽措手不及,攻心計最是厲害,咱們要小心提防。”

淳于婉兒笑生雙靨,說道:“如此就辛苦子房師兄了,呵呵,離開天羽幾日,總覺得空蕩蕩的,手中的一切又不是我喜歡做的,真實愁死我了,交給張師兄,婉兒就可以安心入城了,嘻嘻……”梨渦淺現,明豔聖潔。

張良搖頭失笑道:“難怪婉兒剛纔破天荒一番訴苦,原來是耐不住寂寞,想念情郎了,好好,就讓張某人坐鎮在此,會會范增和項羽吧,回到城內記得跟天羽說,關鍵時刻要出來營救我們啊……哈哈……”

淳于婉兒卸下重任,渾身輕鬆,心情頓時怡然神爽,格格笑道:“只要拖住幾個時辰,邊打邊撤就行了,我會派人在北門外設下伏兵接你,楚軍肯定會切斷東門的後退路線,哎呀,操什麼心呢,乾爹曾說師兄有與姜子牙相提並論之才,難道會被這點場面難住嗎?婉兒也該退位讓賢了,虧天羽想起這個餿主意兒,讓婉兒當什麼臨時主帥,整天帶着一羣大男人指揮作戰,太難受了,道家講究清淨無爲,天道自然,還是隨心所欲的老莊思想適合婉兒啊。”

當下婉兒把兵符和軍印叫給了張良,派人招來三百精騎護送她悄悄離開,直奔咸陽北門,即將見到了丈夫了,心中美滋滋的,儘管在其它男人面前,她一直是冷傲如雪的神態,但回到天羽身邊,就會變得小鳥依人了。

張良收起兵符,淡淡一笑,這一場戰似乎很輕鬆,看上去與坐以待斃沒有多大區別,不過,還是要做足樣子,至少不能讓五路義軍看出痕跡,還要楚軍有些傷亡才行,正當思索之間,忽然營地箭塔上角號聲吹起,隨後咚咚咚的戰鼓急速敲動,聽起來正是發現敵軍的緊急信號。

“楚軍終於忍不住發動進攻了,真想不通以范增的奸猾和多謀,爲何不趁昨晚空虛時候進攻,豈不是可以反扳一局,可惜啊,事事都被婉兒先料一步,這也難怪他們算計不過婉兒,接連吃暗虧啊。”

張良起身走出帳外,喝道:“慌什麼,來人,擊鳴鼓傳軍令,各路人馬抽一千弓箭手組成防線,亂箭退敵,其餘將士整裝備戰,要活命的趕快按軍令行事……”

盟軍營地一下子炸開了鍋,戰馬嘶叫,士兵奔跑着各自歸隊,六千弓箭手聚集在營地柵欄前,對準了前方迎面襲來的敵軍。

那項羽在軍中安撫好婢女後,暫時忍住怒火,沒有去找月瑤的麻煩,卻立即下令全面反攻,要把城外的盟軍大卸八塊,尤其是想生擒淳于婉兒,以此好打擊各路聯軍的士氣,對龍天羽會造成致命的心理創傷。

楚軍全線出動,項羽、季布、龍且、荊濤、滕琰帶主力從正面進攻,英布、蒲節以及受冷落的陳平、司馬卯從右翼插去,章邯帶人馬去堵截東門退路,三路包抄以迅雷之速衝殺過去。

只聽轟隆隆、轟隆隆鐵蹄踏在荒野地面上,發出悶雷的聲響,聲勢如山崩地裂般,殺氣沸騰,看得遠處營地在遙望敵情的盟軍將士臉色驟變,有前線齊軍膽小的士卒丟下兵器,驚慌道:“楚軍動用十萬人馬,咱們抵擋不住的,快撤入城內吧。”

這時幾名龍軍精銳搶上前,揮劍砍死了逃兵,拎起首級道:“臨陣脫逃者,殺無赦,沒有淳于主帥下令,誰也不許後退!”

周圍的五路義軍士卒這才平靜下來,又回到了各自隊伍內,舉着弓箭盾牌、握着劍戈槍戟,等着敵人逐漸靠近弓箭射程範圍,一場咸陽爭奪戰的序幕被揭開了,亡秦失鹿,天下共逐之,可誰又會笑到最後呢?

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一章 芳心之秘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十二章 神女誕子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六章 以柔克剛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九章 沙場對弈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十一章 龍虎風雲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八章 連環用計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七章 悲傷愛情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七章 命運難違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八章 魔教之行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十一章 詩詞歌賦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一章 征服雨馨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十章 驚世謎團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五章 詩仙附身第七章 反出墨家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九章 龍蛇混雜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十章 血債血還第六章 陰陽棋局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六章 玄女定策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
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一章 芳心之秘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十二章 神女誕子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六章 以柔克剛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九章 沙場對弈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十一章 龍虎風雲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八章 連環用計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七章 悲傷愛情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七章 命運難違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八章 魔教之行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十一章 詩詞歌賦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一章 征服雨馨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十章 驚世謎團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五章 詩仙附身第七章 反出墨家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九章 龍蛇混雜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十章 血債血還第六章 陰陽棋局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六章 玄女定策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