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趙高之死

秦王子嬰拍案怒嘯,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情緒,大秦基業歷經幾百年的積累,自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秦國一直在西陲之地繁衍強大,爲的就是有一天能統一全國,誰只能幾百年子子輩輩的努力,終於在嬴政爲秦王時一統六國,可這一切得來不易的江山,被趙高這個雜種攪和亂政之後,剛傳到了二世,弄得分崩離析,秦朝基業毀於一旦,他如何能不怒?

趙高目瞪口呆,豎起眉毛盯着子嬰好一會兒,由不解到釋然,也哈哈大笑道:“子嬰,你莫以爲當上這個國君就敢反我嗎?告訴你,你這秦王之位在我眼中就是個虛設、一個傀儡,我完全不必聽取你的意見,我昨日能把你推上這個位置,今天我趙高就能廢掉你,推舉另個秦氏子弟當政,哼哼,我纔不管他是不是嬴政的嫡系子孫,只要乖乖順從我就行了。”

子嬰無比仇恨地看着趙高,可惜其父嬴政留下趙高在身邊做宦官沒有誅殺,可氣其兄胡亥從頭到尾任人擺佈弄得秦朝亡國的地步,留下自己收拾殘局,秦國最後一代國君,不勝感慨啊!

“趙高,我子嬰此刻發誓,今日必將把你首級斬下懸掛城門口以告天下,誅你九族以平我秦族的滔天怨氣!”

趙高臉色鐵青,這不是詛咒嗎?想不到一個剛登上王位的傀儡敢這麼和自己說話,頓時也怒了,吼道:“子嬰,你去死吧,來人,殺無赦!”

趙東、趙西箭步躥出,鏘鏘說各自拔劍,完全沒有把秦王身邊的護衛放在眼內,像冷血人般夾帶着殺氣直逼子嬰。

“行動!”龍天羽見時機成熟,打出了伏擊的手勢和口哨。

“嗖嗖嗖~~”先是一輪冷箭射出,從四面八方的角落急速射向趙高和他身邊的侍衛,至少有幾十支冷箭齊發,然後又是幾十支插空隙暗襲。

“嗚……好你個子嬰,竟然早有害我之心,枉我一心扶你登上王位,你這是恩將仇報,我要將你碎屍萬段……”趙高躲在六名超一流劍手的中央,由他們六人揮劍擋住冷箭的襲擊。

趙東、趙西也顧不上刺殺子嬰,揮劍在身前圈起劍幕,擋開冷箭的襲擊,就在這時,有兩道身影朝他倆當頭擊下,劍鋒銳利,直攻二人的要害位置,虞子期和夏侯嬰率先出手了。

“噹噹錚錚……”

長劍兵刃交擊聲立即發出,清脆刺耳,劍術都在超一流水準的樣子,出劍的速度、力道和方位的捏拿可謂恰到好處,招招欲置對手於死地,劍氣縱橫,匹敵相當。

緊接着張雲、葛離、邱洛、秦棠、古松濤、郗棟、甄鍵、夏衍宏八個超一流的劍手藉助事先準備好的繩索從趙高等人頭頂飛身落下,劍鋒從上空直瀉下來,分別盯住下面六人的破綻處刺去。

趙風、趙火、趙雷、趙電四人眼神一橫,臨危不亂,縱身迅速向上躍起,揮劍上撩,刷刷刷快劍出手,招數狠辣之極,完全封住了落下的八道劍鋒。

下一刻八名劍手落下與四大殺將惡鬥在一起,平均以二斗一,每個人實力相差無幾,頓時張雲、秦棠等人把趙風四人殺得只能守不能攻,上風被伏擊者佔足,這就叫雙拳難敵四手,人多力量大。

蕭川、郭涯、薛延、瞿雨等十多名一流二流劍手,都是三十六鐵衛中身手最好的,如天網一般罩下,劍光齊閃,劍鋒亂墜,一起刺向了趙南。

只剩下趙北護在趙高的身邊,冷哼道:“他們早有準備,而且都是一流以上的劍手,丞相快隨我走,不然就來不及了。”

“還走得了嗎?趙高,墨家雨天龍,專程來取你首級的!”一聲低嘯傳出,龍天羽嗖地從暗處穿出,身形猶如閃電般俯衝過去。

“大膽墨徒,敢傷我家丞相試試!”趙北眉峰挑起,伸臂一覽擋在了趙高身前,長劍一劃,已經在身前挽起一團有如實質的劍花,阻擋從斜上空襲來的劍手。

龍天羽冷笑地看着地面的趙北,手輕輕撫摸在破軍劍柄上,驀然噹啷一聲,一道青虹出鞘,劍光帶着凜冽的呼嘯聲朝着趙北的脖子抹去。

“嗤~~”趙北還沒有反應過來,龍天羽劍鋒在半空中忽然加速,超過了他防禦的速度和範圍,白光一閃,已在趙北的脖頸上劃過一道劍痕,這處劍痕約有兩寸並不長,但足以致命。

“啊……”趙北發出一道撕心裂肺的嚎叫,跟着脖頸處濺出一道血柱,整個身子搖晃着仍往前邁出兩步,這才撲通倒地,氣絕身亡。

以前威不可擋的八大殺將,今日剛一交鋒,就被龍天羽率先解決掉一個。

正當別人驚訝之刻,龍天羽則暗叫僥倖,若不是利用裝備的協調性和速度變化,加上趙北完全不瞭解自己的戰術,攻其不意,絕難辦到一招就斬殺這名超一流的殺手。

趙北倒下了,其它七人都被圍困住,這一刻,誰也來不及脫身出來保護趙高。

龍天羽手持利劍,走到了趙高身前,冷眼注視這影響歷史的千古人物,若沒有他,秦始皇傳位給得人心的扶蘇,施行寬厚仁政,武有王翦王賁父子、蒙恬蒙武蒙毅兄弟統領百萬鐵騎,文有李斯、馮去疾、姚賈輔佐朝政,秦朝豈會迅速滅亡?可以說沒有趙高,歷史極有可能會朝着另一個方向發展,楚漢未必會那麼早出現。

然而歷史的發展總有它的規律,你可以改變一時,但不能改變一世,更別說千秋萬代了。

趙高臉色蒼白,絕沒想到子嬰準備如此充分,找來的劍手又多又厲害,還有這麼一個殺手鐗,眼前這位至少是用劍行列的頂級劍手了。

“你……你要幹什麼?我是當今丞相,你不能殺我……我推舉你做秦王!”趙高語詞開始變得凌亂,渾身顫抖,面對劍鋒冷光,他感到了死亡的可怕。

龍天羽冷笑道:“趙高,你也有今天,這幾年來你惡貫滿盈,惹怒了全天下的百姓與諸侯,不殺你難平天怨,今天我代表天下人誅殺你這惡賊!”

“不要……不要……”

“我以爲冷血的你,不怕死呢?原來也是這個貪生怕死的鳥樣,送你去見嬴政吧!”嗤的一聲,劍鋒不偏不倚地刺入了趙高的胸腹,龍天羽飛起一腳踹在趙高的胸口,他整個身子仰天摔出三尺外,血柱飛濺,重重砸在漢白玉石的地面上,氣絕在血泊之中。

一代指鹿爲馬、怨聲載道的宦官惡賊趙高就此被誅殺!是死在了超時空英雄龍天羽的手中!

“趙高已死,大家動作利索點!”龍天羽乾淨利落把隱患除掉,放聲高喝,聲震廟宇,子嬰第一個高興得差點暈眩過去,立刻吩咐身邊的侍衛前去割下趙高的首級,並向外面傳送剿滅趙氏亂黨的暗號。

這一時刻,內殿處的百餘名龍軍精銳劍手全部撲上,朝着剩餘的七大殺將亂劍剿殺,加上虞子期、夏侯嬰、秦棠、古松濤等超一流劍手放開拘謹施展殺招,趙東等七人紛紛在圍攻中一命嗚呼了。

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八章 一夜柔情第六章 陰陽棋局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四章 真正霸王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十二章 魔門大戰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章 以血還血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六章 漢王誕生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九章 煽動異族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九章 內殿定計第十章 惺惺相惜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一章 劍似游龍第五章 衛三公子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八章 婉兒吐血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八章 才女雙飛第七章 陰陽互補第十章 雙龍對決第二章 暗室溫香第二章 香閨旖旎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二章 半路截殺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五章 西域聯軍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十二章 鳳舞豔樓第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九章 大戰序幕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十二章 宮廷政變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八章 披甲執銳第四章 劫數天定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四章 東楚喋血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十一章 劍道突破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七章 命運難違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四章 亡秦川論
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八章 一夜柔情第六章 陰陽棋局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四章 真正霸王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十二章 魔門大戰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章 以血還血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六章 漢王誕生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九章 煽動異族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九章 內殿定計第十章 惺惺相惜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一章 劍似游龍第五章 衛三公子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八章 婉兒吐血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八章 才女雙飛第七章 陰陽互補第十章 雙龍對決第二章 暗室溫香第二章 香閨旖旎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二章 半路截殺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五章 西域聯軍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十二章 鳳舞豔樓第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九章 大戰序幕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十二章 宮廷政變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八章 披甲執銳第四章 劫數天定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四章 東楚喋血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十一章 劍道突破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七章 命運難違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四章 亡秦川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