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兵變屠城

項羽看着李園滿臉笑容的走了過來,心中冷笑,這個老狐狸,要不是看在父親的情面上,一刀劈了,免得虛與蛇尾,瞪眼睛說瞎話來應付,如果囚禁起來,威脅李月瑤,也許她會有所顧忌吧?

“項羽公子帶領江東子弟,抗衡大秦雄獅,一路西進,戰功無數,實乃楚國第一國柱,今日歸朝,老夫與楚王正考慮如何迎接,並收編、犒賞三軍的事情,竟然導致守軍與西進將士之間的摩擦,實在不該,現由楚王親自步履迎接楚軍凱旋歸來,項將軍、範先生,作爲楚國臣子,不會心中埋怨楚王吧!”李園似笑非笑,講衝突一筆帶過,竟然說成了小摩擦,也忒善變些。

項羽心中鄙視一番,這個李園越老越狡猾,正的也能說成反的,如此幾句竟然推脫責任,把楚王擡出來,如果再兵變,反倒是我們對楚不忠了,這個帽子扣下來,百口莫辯了。

范增冷笑兩聲,道:“楚王和李相商議也忒久了些,大軍凱旋而歸,半月前消息就已經傳達到彭城來,難道李相還沒有做好準備嗎?看來不是迎接這麼簡單吧。”

李園心中暗罵這個老狐狸,眼中一絲殺機閃過,笑容依舊道:“範先生多慮了,現在彭城臨時作爲楚國都城,自然有它的體系構建,出征軍隊歸返,自然要妥善安排,否則驚起城內百姓喧譁恐慌,對城內秩序不利,而且大軍人數衆多,自然要謹慎了,當然,這些將士都是從抗秦而回,楚國絕不會虧待這些英雄的!”

范增側首在項羽耳邊低聲道孩:“霸王,當即不斷,事後會反受其亂,一旦彭城兩支力量抗衡,對大楚的局勢不利,即使不殺,也要先把這些人囚禁起來,逼他們交權。”

項羽眉頭一皺,沒有說話,心中在猶豫。

范增知他性格,上了戰場殺伐果斷,英勇無敵,但是面對朝政權謀,卻常舉棋不定,轉身向韓信打了一個眼色。

韓信會意,手背在身後打了一個手勢,後面的將軍、中郎將、校尉見狀立即高聲喝道:“將士在前線廝殺疆場,九死一生,歸來竟然不放入城,太過分了。”

“進城!進城!進城!”將士一起高聲喊起來。

兵甲鏘鏘,戰馬嘶騰,仰天長鳴,無數的旌旗迎風招展,磨的錚亮的刀鋒槍頭閃着灼灼寒光,映照着戰士們興奮的、充滿着期冀的面龐,一時間城外陣列將士沸騰起來。

城頭守軍看着氣勢更加緊張,劍拔弩張,搭箭上弦,警惕着驟然的大軍譁變。

楚王熊心、李園,以及那些文謀客卿都是臉色大變,先前擔心的一幕真的要發生了,一旦項羽放棄和談,那彭城必將經歷一次大洗牌,而李園壓他們會顧忌名聲不會明目張膽謀反。

項羽受士氣感染,冷哼道:“太晚了,這座彭城乃是我項羽帶着將士們用血換來的,只能由我來擁有它,大秦滅亡了,朝代更替,時局過遷,楚國已經不需要這個傀儡王了,從此,楚國只有一個西楚霸王!”

“你、你敢!你這是欺君犯上,蓄意謀反!”靳幫雲抽出寶劍,指着項羽怒喝道。

項羽瞪了他一眼,目光如劍光一樣犀利,有如實質,靳幫雲身形驀然一顫,舉劍的手有些發抖,不知爲何戰意一下子消失不少,頓時被項羽氣勢所攝,這是一種強者的威勢,他明顯感受到項羽身上散發出的殺氣。

“所有將士聽令,立即掌控彭城,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不論是誰,反抗者一律屠!”項羽說出這幾句,不夾帶一絲感情,渾身泛着冷意。

“得令!”韓信、英布、季布、蒲節、龍且等新五虎大將軍轟然應諾,隨後幾十位大小將領也嘶吼起來,接着千軍萬馬奔嘯起來。

李園驀然大笑:“哈哈,果然虎父無犬子,只是你比你爹項上將軍更加無情、狠辣,好,想不到我李園籌備二十年反秦力量,想着有朝一日光復楚國,翻手爲雲覆手爲雨,什麼戰國四大公子也遠不及我,卻不知到頭來徒作了嫁衣……”

項羽聽他提及父親,心中一怔,說道:“念在你與家父故交,只要你交出兵權,退回江東頤養天年,永不問楚政,保你享盡富貴。”

李園冷笑道:“從此被你操縱手中嗎?我已經隱忍二十年,人一輩子還有多少個二十年,我等不了啦,老夫現在就回江東,你能攔得住嗎?”

水滿則盈,月滿則虧,凡事物極必反。

李園從當年春申君黃歇手下一名客卿發展到後來權傾一時的國舅,接着楚國滅亡,淪爲戰俘被扣押在咸陽,二十年來隱忍,暗中培養着的復國兵馬,準備有朝一日復國後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也坐回楚王的癮,而這一夢想,在此刻被項羽捏得破碎。

所有的情誼在與王權的比較之下,都會黯然無光,不會起到任何的作用。這便是政治。

李園清楚自己交出所有勢力,項羽暫時肯放過自己,范增未必能放這些人安然離開彭城,與其把命運交在別人手中,不如由自己來決定生死,蟄伏了二十年,他再也不甘心繼續蟄伏下去!

項羽神情變得寒冷起來,盯着不遠處李園,右手握住了刀柄,嘆道:“是你逼我的,我可以成全你!英布、龍且全部拿下,韓信、蒲節、季布、桓楚帶軍入城,掌控城池!”

李園年輕時曾是楚國第一劍手,現今花甲之年,身子仍很敏捷,立即倒退數步躲入親兵之中,喝道:“靳將軍,不惜代價,阻擋一刻鐘的時間!”說完不顧楚王熊心等人,迅速往城內逃去,他的身邊有一羣親衛擁護,後面則是跟着驚駭奔走的幕僚。

靳幫雲聽了心頭一沉,不惜代價四個字,卻代表着血腥的殺戮,橫劍吼道:“弓箭手,盾牌手、長矛手全部出擊,死守城門!”。

“屠……”項羽冷冷的一句話,掩飾不住滔天的殺意。

雙方士兵瘋狂反應起來,無數的箭雨朝着對方陣列射去,破空聲震得空氣嗤嗤急響,密密的箭雨就如飛蝗一般撲來,箭急射、馬疾馳,兩相爭鋒,騎兵馳近一箭地時,恰恰迎上第一輪箭雨,一時人喊馬嘶,仆倒一片,而城樓上的守兵也有不少中箭栽落下城樓。

龍且、季布、蒲節已經率領大軍朝着城門口衝去,喊殺聲和兵器戰馬混合成一股轟天價地的無限巨響,一撥又一波的人潮和兵器在相互傾軋着的聲音清晰地注入耳鼓。

那是用鮮血和生命鋪墊出來的輝煌,何等殘酷。

眨眼的功夫,殘肢斷臂,散落得到處都是,鮮血染透土地,撲鼻的血腥,刺激起士兵們胸中的殺意,弓、戈、盾、銃齊施,刀劈箭射,宛如破浪,血污衣甲,亦是不顧。

城外列陣的數千守軍一個照面被衝擊得潰敗,這時李園已經穿過吊橋退入城門口,大聲吼道:“快,快關閉城門!”與此同時,一支鷹羽鐵箭如流星般射入李園胸口前五丈範圍內,躲閃已來不及。

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十章 天降神兵第七章 歷史步伐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六章 路見不平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十章 滋潤伊人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四章 才女鬥智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八章 窮寇莫追第十一章 武器改良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八章 追兵殺至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三章 婉兒分娩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一章 天命難測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九章 化險爲夷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三章 一夜溫情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十章 彈劾鉅子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三章 吞噬雄關第九章 宴會爭寵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十章 滿腔熱血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八章 心中女神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十章 春色滿帳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七章 欲擒故縱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十一章 匈奴單于第十一章 亢龍昇天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四章 真正霸王第二章 一親芳澤第八章 追兵殺至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五章 衛三公子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一章 劍似游龍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八章 婉兒吐血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一章 釋放精氣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三章 大戰對峙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二章 愛恨情仇
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十章 天降神兵第七章 歷史步伐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六章 路見不平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十章 滋潤伊人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四章 才女鬥智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八章 窮寇莫追第十一章 武器改良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八章 追兵殺至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三章 婉兒分娩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一章 天命難測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九章 化險爲夷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三章 一夜溫情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十章 彈劾鉅子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三章 吞噬雄關第九章 宴會爭寵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十章 滿腔熱血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八章 心中女神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十章 春色滿帳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七章 欲擒故縱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十一章 匈奴單于第十一章 亢龍昇天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四章 真正霸王第二章 一親芳澤第八章 追兵殺至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五章 衛三公子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一章 劍似游龍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八章 婉兒吐血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一章 釋放精氣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三章 大戰對峙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二章 愛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