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崤函咽喉

函谷關外,楚軍營帳。

項羽坐在帥帳主位,盯着桌前的軍事地圖,分析着出兵的部署及線路,帳中陪同的有謀士范增、陳平、姜仲、韓生等,武將鍾離昧、蒲節、季布、騰田、騰剛、荊瓊都整裝等待命令。

范增問道:“羽兒,已過了三日之期,函谷外仍舊牢固雄立,是否該從長計議,另行對策。”

項羽搖頭道:“不可,本將在各路諸侯面前許諾,五日內攻陷函谷關,如今只剩下兩日,不能因堵關便將我楚軍擊敗。”

陳平、姜仲、韓生等人皆不言語,這楚霸王發威,橫豎不聽旁人勸的。

帳內頓時鴉雀無聲,鍾離昧該、季布等將領沒有項羽發話,誰也不敢亂言,軍紀尤爲嚴明。

忽然外面馬蹄聲嘈雜,前線的楚軍收兵回營,片刻龍且、英布風塵僕僕,掀簾進入帳來。

項羽擡頭看二人的臉色,便知雄關未破,嘆道:“這次傷亡了多少?”

龍且、英布跪拜道:“末將無能,損兵折將仍未攻破關口,由於秦軍佔地利優勢,易守難攻,這般攻打下去,我軍傷亡實在太大了。”

項羽揮手喝道:“兩位將軍辛苦了,過不在你們身上,該死的秦狗,他日踏破函谷關,攻陷咸陽,非屠光所有秦兵,方解心頭之恨。”

龍且、英布霍然起身,坐在武將行列的位置,一言不發,自認爲辱沒了楚軍的威名,臉上均感無光。

范增忽道:“據探子回報,彭城義軍大破章邯後,正迅速恢復元氣,主帥龍天羽宣佈即日將帶三萬精兵西進,按時日推算,現下已經從彭城出發了,這個消息對楚軍形勢很不利,倘若龍天羽到此,以他的聲望和號召力,一旦到了勢必瓦解諸侯軍以楚軍爲首的形勢,到那時十四路義軍會有許多投向龍軍,我軍大好機會便會失去,所以咱們定要在龍天羽到函谷關前攻破雄關,然後以重兵守護,拒絕讓龍軍進關。”

陳平卻道:“範先生是不是多慮了,龍天羽率先起義抗秦爲天下謀福,在百姓心中地位非同凡響,倘若我軍守關,不讓龍天羽進關,恐怕會讓天下的百姓生怒,即使燕、趙、齊軍也不會同意。”

范增啞然失笑道:“陳夫子不必擔心,諸侯軍都是些牆頭之草,誰給的好處多便靠向誰,我軍只要儘快攻破雄關虎牢將諸侯軍拉入關中,然後聯盟分封天下,每支義軍都有了封地,便會臣服楚軍,以龍天羽的野心,定會放眼天下統一全國,那樣他要將這十多路地方王逐一消滅,樹立多敵,困難程度可見一斑。”

項羽阻止道:“兩位不必爭了,龍天羽?哼,別人怕他,我卻不服他,下次相逢,宴會上尋個機會以鬥劍之名,我非親手要了他的性命不可。”

陳平、姜仲、韓生、荊瓊、英布、蒲節等一些謀士虎將都沒見過龍天羽,也不清楚他的實力到底有多強,但他們卻都瞭解項羽的本領,真的是將無敵手,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素有“楚霸王”之城,各人心想龍天羽再猛,未必在劍術上勝得過項羽。

范增、季布、龍且、鍾離昧、騰田、騰剛等均在壽春宴會上見過龍天羽出手,知他無論劍術和智謀上都是超乎想象,雖然項羽這麼說,但這幾人都有些懷疑。

項羽見范增幾人臉有鬱色,傲氣更勝,說道:“亞父不必懷疑,項籍數月來勤練劍術,比之前更有進步,達到體能的巔峰,有信心勝過龍天羽。”

范增也知二人半斤八兩,數月來項羽苦練劍術毋庸置疑,而龍天羽一直疲於四處征戰,一定疏於練功,這樣看來,籍兒的勝算反而大些。

他點了點頭道:“既然籍兒信心十足那是最好,函谷關扼守崤函咽喉,地勢險要,道路狹窄,素有‘車不方軌,馬不併轡’之稱,自古便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塞,一直以來爲西秦天然屏障,只有它進攻六國,六國卻不能攻入西秦之地。

“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在秦政六年,趙韓魏燕楚五國聯軍曾攻入函谷關,卻以失敗告終,該如何出兵,你與幾位將軍斟酌一下吧。”

項羽一拍桌案,喝道:“不用商議了,我自有主張,明攻不成便來暗襲,英將軍,稍會派人掛出免戰牌,讓前線退下的將士暫時休息,隨時準備迎戰,騰田騰剛立即去調動三萬項家軍備戰,明晚夜襲函故雄關。”

……

龍天羽帶精兵均穿上燕軍的服飾,加入燕軍的隊伍,正在這時後方蹄聲震天,號角吹動,塵土飛揚,秦軍主力追趕上來,看陣勢已在十餘里外。

“快進洛陽城!”龍天羽翻身上馬,雪夢依、李月瑤二女左右相隨,統領一千多人馬馳向洛陽。

由於事先派人送與守軍通行文碟,臨近護城河前,城門便開啓,有守在城內的一支燕軍隊伍迎出城門,接雪小姐及燕兵入城。

十三路義軍在攻克城池時,互相有協議,每佔領一座城池,都要派出一支人馬配合守城,各有好處與地盤,所以當雪夢依通上義軍旗號,很輕鬆進入城內,也無人盤問懷疑。

雪夢依吩咐燕兵回到自己崗位,嚴守城池,提防後面即將追來的秦軍,她則帶着一千隨行的親衛跟隨龍天羽率領的精兵,馬不停蹄轉而從西門馳出,直奔新安城。

龍天羽無心觀賞人文古蹟,對他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時間,能在咸陽城破前趕至,便有機會爭取對象,孤化楚軍橫行,不然被范增項羽先行一招,那麼彭城的形勢便危險了,畢竟范增和項羽不是好鬥的鳥。

二十萬秦軍浩浩蕩蕩逼近洛陽,在郊外山坡處發現遍地屍體的秦兵先鋒將士,章邯怒火中燒,罵道:“狡猾的燕軍,竟然有這麼大本事和膽識,敢半途突擊反撲追兵,真是出人意料。”

司馬欣取過鐵弩箭桿遞給了他,章邯看過後大吃一驚,氣氛道:“中了龍軍的埋伏,難怪短時間內全軍覆滅,唉,難道上天真要滅我大秦,派下龍天羽這個大秦的剋星啊!”

司馬欣嘆道:“彭城義軍按理說元氣大傷,只有自保能力,但短期內絕無出徵的兵力,而且行軍速度也不可能這麼快,依我瞧,可能只是一支先頭軍而已,人數不會太多。”

章邯沉思半晌,緩緩道:“管不了那麼多反正大秦已是落日西山,窮途陌路了,這次咱們反撲回來也是最後盡軍人的職責,倘若天要滅秦,咱們只能因勢利導見機行事,犯不着做二世和趙高的殉葬者,通傳下去,屯兵洛陽城外,明日攻城。”

司馬欣、董翳均想也只有這麼辦了,領命後立即下去調兵遣將,頓時兵甲鏘鏘,號角爭鳴,在擂鼓聲中,全軍挺進洛陽城池。

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二章 劍指賀蘭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四章 章邯降楚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十章 百步飛劍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二章 刀聖項羽第二章 劍指賀蘭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三章 明主難遇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三章 烽煙將起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三章 吞噬雄關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一章 主宰歷史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一章 燕丹勇士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九章 青峰俠路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一章 奇兵突現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九章 火燒棧道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八章 窮寇莫追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七章 陰陽互補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六章 蜀地殺機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五章 衝擊劍聖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四章 琴簫合鳴
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二章 劍指賀蘭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四章 章邯降楚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十章 百步飛劍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二章 刀聖項羽第二章 劍指賀蘭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三章 明主難遇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三章 烽煙將起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三章 吞噬雄關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一章 主宰歷史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一章 燕丹勇士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九章 青峰俠路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一章 奇兵突現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九章 火燒棧道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八章 窮寇莫追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七章 陰陽互補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六章 蜀地殺機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五章 衝擊劍聖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四章 琴簫合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