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善戰非兵

龍天羽與夏侯嬰分別換上破舊衣衫,走到房舍之前,此時天色已明,晨曦未出,尚有濃厚霧氣。

夏侯嬰覺得身邊的主帥,每次行事都出人意表,實在高深莫測,天下英雄又誰能及得上他,不禁爲自己能跟隨明主而欣慰。

龍天羽當然不知道他在尋思什麼,來到籬笆門前,召喚道:“房舍清幽,可有人居此?”過了半晌,一位看似七十歲高齡的老嫗,開門走了出來,哂道:“亂世動盪,何來清幽之所?”

龍天羽碰了個軟釘子,暗自好笑,心想若不這樣說你還不出來呢?當下客氣有禮道:“生逢亂世,原有無奈,我與兄弟入城不久遠道而來,口渴難當,可否向老人家討碗水喝,我們兄弟一日尚未進食,能否給些芋頭充飢呢?”

老嫗輕嘆一聲,轉身進屋,片刻端進一碗清水和三個芋頭遞與二人道:“快吃吧,若是不夠,屋內還有一些。”

龍天羽把芋頭塞在夏侯嬰的懷裡,自己則端起清水,一乾而盡,讚道:“平時沒有體會,今日才嚐到原來清水如此甘醇,可惜一碗水只能解一時之渴,卻不能解一世之憂,想問老人家,人渴尚且飲水,倘若愛惜人才如飢似渴,該如何解法?”

紀母冷哼一聲道:“秦王失政,自埋井泉,天下君主尚如此,又有何人真正懂得愛才如渴,若想解一世之患,還須自掘井泉才行。”

龍天羽點頭道:“老人家說得在理兒,如今朝廷暴政,官逼民反,致使義軍四起,兵荒馬亂,昨夜又攻入城內,大娘爲何不暫且與親人躲避,卻仍獨自而居呢?”

紀母挺起傲骨,數落數:“倘若義軍果真爲了推翻暴政,救民於水火,自不會前來驚擾百姓,否則與強盜又有何分別,若是那樣天下雖大,逃到何處還不是同樣!哼,我那不孝犬子,辯不清天下形勢,愚昧效忠二世皇帝,不提有罷!不提也罷!”

龍天羽搖了搖頭,從夏侯嬰懷中拿起芋頭讚道:“荒亂之年尚將口糧舍與路人,可見其慈善,然而三個芋頭只能夠我二人一頓充飢,卻不能救千千萬萬生活在暴秦統治下、流離失所的餓百姓,天下人的天下,便由天下人來救,既然老人家深明大義爲何仍讓孝子助紂爲虐,替秦守城,受天下人唾罵,夫人於心何忍?

“實不相瞞,在下便是沛縣義軍首領龍天羽,這位兄弟則是義軍將領,此次棄彭城而攻碭郡,既爲百姓又爲紀母而來,想知老人家是何等人物,若是不明事理,適才便已拂袖而去,率軍硬攻彭城解救暴秦統治下的百姓,今日得見老人家,天羽爲紀信能有如此深明大義的母親而感到慶幸,也爲彭城內十餘萬的百姓感到高興!”

老嫗聞言臉色一變,隨即笑道:“好一個智謀的孩子,的確有大將之風,難怪拐彎抹角、自貶身份與我這老婦人說這麼多的大道理,敢情是騙老婆子去彭城當說客!唉,爲了那不肖犬子免遭後人唾罵,爲那些受苦的百姓,老婆子承你的情兒,倘若犬子執迷不悟,世上就再也沒有他這個娘!”

龍天羽施禮喜道:“如此說來,天羽替彭城中的百姓謝過紀母的大義,請老夫人收拾行囊,我們清晨便即上路如何?”

老嫗點了點頭,不再言語,轉身進屋收拾包裹,過了半晌出房時候,龍天羽與夏侯嬰已恢復平日裝束,身披鎧甲,列陣相迎,紀母微微一笑,坐入車內,衆人先回將軍府邸,吩咐留下三千人守城外,大隊人馬向彭城進發。

行到半路恰遇到樊噲帶領的大軍,正在拔營準備率軍速回彭城圍攻,這幾日可把他悶壞了,又不敢違反軍令加速行程,只有隨軍隊每日緩行三個時辰,其餘時間除了練兵便是睡覺,見到龍天羽得知事情始末後,怨氣才消去,不斷大讚他孃的妙計,衆人無不莞爾。

大軍浩浩蕩蕩兩日後抵達彭城之下,帥帳內龍天羽、蕭何、灌嬰、周勃、曹參等將領都到齊,共同商議最新軍情。衆人擔心說服不成,事中有詐,決定大軍由曹參、灌嬰、呂勝統軍五萬在城外練兵爲由,駐紮在外,龍天羽帶領蕭何、周勃、樊噲等,率兵二萬人成方陣聚在彭城下。

由使者攜着蕭何訴告秦亡論後的文書,護送紀母回馬單轅的安車駛入城內,紀信聞得其母被義軍所俘,正兀自憂心如焚,此時得知母親被平安送入城內,高興萬分,親自跪迎接入府中。

紀信喜道:“娘!義軍沒有爲難您吧?”

“啪!”紀母揮手打在紀信的臉上,怒道:“哀家沒有你這樣的兒子,不明大義飽讀識書又有何用?我愧對紀家列祖列宗啊,竟有如此不明青紅皁白,辯不清天下形勢的犬兒!”

紀信急得哭了起來,忙道:“娘,您別嚇孩兒,是否義軍對您說些什麼了?”旁邊的兩員副將周苛、樅公也束手無策,不知該如何勸導。

紀母冷聲道:“哼!汝當今可算得風雲人物,哪裡會把我這做孃的放在眼中,各路英雄都在看你如何抵抗義軍,爲那暴秦掙回顏面,平日娘是怎樣教誨你的,忠孝不能兩全,當以大義爲先。你倒好來個愚忠,你這不是落紀家的臉麼?真是慈母多敗兒!”

紀信嚇得跪着不起,急得一直在磕頭,紀母終是不忍,叫他起身後問道:“你可知爲何天下遍佈義軍抗秦?”紀信餘眼望了周苛、樅公兩眼後,戰戰兢兢回道:“是官逼民反,朝廷失政所致。”

紀母心寒道:“西秦統一六國幾十年,百姓已經不管曾是哪國舊民,只要安居樂業過上好日子,哪一國子民都不重要,可惜秦王暴政,戰火連連,致使民不聊生,現今農民起義志在爲百姓謀福。替天行道,你不幫忙那也罷了,反而阻擾義軍,就連城中百姓也紛紛離你們而去,可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紀信有所慚愧,激動道:“娘!孩兒……孩兒知道錯了!”

紀母嘆道:“那沛縣義軍重兵列於城下,擔心城中百姓受難,網開一面讓難民逃生,又擔心你等愚忠白白爲亡秦陪命,連夜攻陷碭郡,義軍首領平易近人,不顧身份親自登門造訪我這老婆子,他還曾問哀家口渴尚能飲水,倘若愛惜人才如飢似渴該如何解法?怕你等繼續下去會被天下人唾罵,成爲罪人而生出惜才之心,真是慚愧!”

紀信、周苛等又聽老夫人將與龍天羽交談重述一遍,諸將聽後無不心叫愧疚,又是對龍將軍敬佩不已。

使者見時機成熟,忙從懷中掏出書信遞給紀信,道:“這是我軍主帥送與紀將軍的信,他非常欣賞紀將軍的忠義和孝節,如此大費苦心,無非是想紀將軍加入義軍,共同爲蒼生謀福,幹出一番大事來。”

紀信聽到對方竟將自己瞧得恁地重,心生感激,書中陳詞慷慨激昂,力陳要害,一針見血批評大秦得失,和滅亡實屬咎由自取。當下望了望母親的嚴慈,把心一橫下了決定,喝道:“傳令下去,全軍棄械招降,打開城門,準備迎接義軍入城!”

第六章 路見不平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十章 香豔離別第八章 溪谷血戰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三章 楚軍夜襲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六章 雙修之境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十章 百步飛劍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十一章 夜觀星象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二章 青衣遭襲第三章 張良用計第六章 蜀地殺機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四章 拜師學劍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二章 虎嘯龍吟第九章 雲竹山莊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七章 陰陽互補第八章 咫尺佳人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三章 再逢強敵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十章 戰營烽火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七章 反出墨家第九章 七種武器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六章 有緣無份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十一章 詩詞歌賦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一章 奇兵突現第六章 陳平歸漢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十二章 火藥威力第四章 猛虎出籠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五章 秦宮伏殺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四章 食色性也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四章 血氣沖天第二章 漢衛之戰
第六章 路見不平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十章 香豔離別第八章 溪谷血戰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三章 楚軍夜襲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六章 雙修之境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十章 百步飛劍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十一章 夜觀星象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二章 青衣遭襲第三章 張良用計第六章 蜀地殺機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四章 拜師學劍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二章 虎嘯龍吟第九章 雲竹山莊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七章 陰陽互補第八章 咫尺佳人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三章 再逢強敵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十章 戰營烽火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七章 反出墨家第九章 七種武器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六章 有緣無份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十一章 詩詞歌賦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一章 奇兵突現第六章 陳平歸漢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十二章 火藥威力第四章 猛虎出籠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五章 秦宮伏殺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四章 食色性也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四章 血氣沖天第二章 漢衛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