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渡黃河

巍峨的函谷關,冷峰峭拔的懸崖,湍急的黃河砥柱,將中原與河西之地隔絕開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韓信升堂點將,招集先鋒將以上的將軍前來商議出兵之策,謀士蒯通、長孫沽,大將軍紀信、周苛,將軍楊瞳、呂澤,前、左、右將軍王吸、林秋、林摯、邵雄、趙虎、刑晉、樑越明,俾將邱童、秦海、風御烈、易川、楊遠征、李波等四五十位大小將領入帳議事。

甲冑在身,帥堂內瀰漫着軍人的威嚴,韓信坐在主帥之位,環顧一週,開口道:“諸位將軍,昨晚收到了漢王的聖諭,咱們北伐軍終於等來出兵的機會了,衆所周知,匈奴與西域三十六國組成四十萬大軍進攻賀蘭山,漢室西陲危機,漢王御駕親征,統兵十五萬,全殲了四十萬敵軍,揚我漢威,震懾西域和草原,匈奴北去元氣重傷,西域諸國也不敢再造次!”

堂內大將聽到漢王如此神勇的戰績,熱血沸騰,骨子裡身爲漢將感到驕傲,能有如此英明的君王感到自豪,滿臉的嚮往,恨不得自己也跟着漢王出戰匈奴,大破胡虜蠻夷。

韓信繼續說道:“昨晚漢王傳來軍命,漢軍已經突破了衛國的西北防線,漢王親率十萬大軍,馬上就要橫掃河西的衛軍,衛曉峰會帶精銳衛軍回防,這樣一來北盟軍羣龍無首,正是我北伐軍出兵的最佳時刻,諸將將軍,機會來了。”

“我等聽從將軍吩咐,誓死殺敵,大破盟軍!”在場將領同時起身,抱拳信誓旦旦地喝道。

韓信滿臉深沉,莊嚴道:“諸位將軍,這一戰,事關我漢室江山歸屬,函谷關有漢軍二十萬,北盟軍去除精銳的衛軍之後,仍有趙軍五萬、魏軍五萬、代軍三萬、殷軍三萬,衛軍還留下四萬人馬,湊集二十萬,與我軍數量相差無幾,由安陽候衛下暫代盟主之位,協調五國軍隊,魏王魏豹、代王陳餘、趙將司馬卬、殷國大將葛一泓分別爲四國盟軍的主帥,將領雲集,謀士客卿近百,也不容小覷。”

“但這支盟軍也有弱點,不能同心協力,難免會出現調度不靈的情況,戰場時機一錯而逝,分營而立,指揮將領過多,一旦遭襲,其它幾路諸侯未必肯及時搭救,這就給了我們逐一擊破的機會。”

“這些日子我軍日夜操練陣法和隊形,由請來龍牙特種軍的一些教官傳授搏殺之術,雖然只有月餘時間,但將士們進步突出,這次北上,本將軍決定,只動用一半的兵力,十萬大軍足矣,而且還是分批潛入,挑選五萬精銳分成五支人馬,依照五行方位佈局,這五國諸侯軍中,趙軍與代軍同氣連枝,衛軍相對老練一些,殷軍有投靠漢室之意,所以先拿魏軍開刀!”

“紀信、楊瞳、呂澤、王吸、林秋聽令!”

“末將在!”

“你五人各帶一萬人馬,今晚先後出澠池,北度黃河,搶佔河灘低谷,呂澤在金位主攻,楊瞳佔土位主守,王吸佔木位策應,伏擊趙、衛援軍,紀信佔水位、林秋佔火位夾攻,先拔西北面的魏軍大營,驚動盟軍後,不得戀戰,退守河灘,等待本將軍親自五萬大軍渡河後,在河灘安營與北盟軍決戰!”

謀士蒯通起身道:“將軍萬萬不可,河灘地勢低窪,如果我近十萬大軍在河灘駐紮,擺開陣形,背後靠着黃河,一旦大軍失利,沒有退路,將會被敵軍衝散在河中,我軍將士會遭受溺水的絕境,請將軍萬萬不能背水駐軍!”

韓信微笑道:“本將軍就是要背水一戰,置死地而後生,以不足十萬兵力,殲滅對岸二十萬大軍,這樣才能威震諸侯,大振士氣,迅速橫掃北部諸侯王,然後與漢王南北夾攻衛軍!”

蒯通仍擔心道:“黃河南岸有項雲所率的四十萬盟軍,一直虎視眈眈,一旦我漢軍出關,楚軍肯定會有所動作,一方面加強兵力進攻函谷關,另一方面可派兵阻斷我北伐軍的後路,無法渡河折返,到時候我軍在黃河北岸沒有糧草供給,就要受制於趙代魏諸侯和衛國了。”

韓信點頭道:“所以說我軍主力渡河後,要兵貴神速,不但短期內擊敗盟軍,還要佔據周圍的城池,以戰養戰,抗住北部諸侯的反撲,這樣才能爲漢王分散衛軍的兵力,夾攻衛國!”

堂內謀士和將領紛紛點頭,明白了主帥韓信的意圖,摩拳擦掌,都準備大幹一場。

“都下去準備吧,戰船都準備好了,只等今晚渡河,河灘對岸的敵軍崗哨,會有漁船先過去清除掉,呂澤帶兵第一波渡河作爲主攻!”

“末將領命!”

韓信點將之後,諸將退去清點人馬去了,自行帶好糧草和武器,做好渡河作戰的準備。

黃昏很快來到,夜幕逐漸降臨,數萬甲士從函谷關悄然出發,來到澠池外的河灘,那裡早已備好了船艘木艦,呂澤帶兵先上了戰船,船身的戰士發出低沉的號子,整齊合一地划着槳,河水發出“潑拉拉”的聲音,向着寬闊的黃河對岸劃去。

數十艘戰艦沒有旌旗,沒有戰鼓,悄悄地橫渡湍急的河面,戰船上披甲之士肅然林立,月光下長戈劍戟寒氣森森,所有的漢軍戰士神色肅穆,充滿了軍人的錚錚氣魄。

由於河面對岸的一些崗哨被提前拔掉了,這一段距離內的河面,十分寂靜,只有湍急的浪花聲以及戰船渡水的聲音。

不一會,北伐軍第一波數千人馬順利登岸,潛伏在河灘礁石後面隱蔽,慢慢向河岸上面推進,而戰船轉舵折返,去接下一波的戰士,如此一波接連一波的運送過來,數萬甲士已經在河灘悄然登陸了。

呂澤抽出寶劍,對着自己麾下的將領道:“跟我走,襲擊魏軍大營。”

早有探子摸清了幾國諸侯大營的路線,夜色下,呂澤親率一萬甲士,徐徐向西北魏軍大營潛行而去。

紀信、楊瞳、王吸、林秋幾員漢軍將領也都順利登岸,雖然士卒還沒有陸續渡河,但各自有數千甲士過來,已經足以組織攻擊的力量了,四位主將清點了麾下將士,開始向着事先軍命安排的方位挺進,隨時準備戰鬥。

韓信昂然立於岸邊岩石上,風吹披風獵獵作響,但他眉宇之間卻是一片神采飛揚,望着戰船不斷向對岸運送將士,感慨道:“今夜先定北盟軍,只可惜衛曉峰不在!”

謀士長孫沽在旁道:“據說那衛曉峰文武全才,才華驚人,又是劍聖人物,在衛國聲威極高,來無影去無蹤,如果當真他在,我們今夜偷襲,未必能佔到便宜,將軍應當慶幸他不在纔是。”

韓信眉峰緊蹙起來,冷笑道:“劍聖又如何?他能殺得光十萬甲士嗎?有沒有他在,這一場作戰沒有什麼懸念,諸侯之兵,如同草芥,與我漢軍比起來,根本不在同一個檔次,沒有強勁的對手,又如何體現出自己的價值呢?”

話音甫落,黃河對岸的數裡處,忽然火光沖天,殺聲四起,對岸已拉開了北伐戰幕。

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四章 章邯之死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二章 半路截殺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九章 鋒芒展露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二章 夜取碭郡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九章 鋒芒展露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三章 張良用計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六章 以柔克剛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五章 收服蒼軍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六章 陰陽棋局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十一章 虎嘯雲動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十二章 宮廷政變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二章 朝會議事第五章 衛三公子第七章 牀第之歡第三章 大戰對峙
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四章 章邯之死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二章 半路截殺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九章 鋒芒展露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二章 夜取碭郡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九章 鋒芒展露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三章 張良用計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六章 以柔克剛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五章 收服蒼軍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六章 陰陽棋局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十一章 虎嘯雲動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十二章 宮廷政變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二章 朝會議事第五章 衛三公子第七章 牀第之歡第三章 大戰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