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

楚軍襲營雖然成功,但並未卻得多少優勢,一千精兵殺出漢營,最後突圍而出只有一半,經過楊喧業帶兵半路截殺,又損失兩三百人,要不是楚軍大將桓楚引兵接應,很可能這支刀鋒營的精銳千騎就要撂在這了。

經過這一小插曲,漢軍守營更加嚴密了,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同時外圍設立不少箭塔和戰壕,一旦楚軍有動靜,必然瞞不過這些崗哨。

接下來的十日,雙方都沒有大動作,而是整編軍隊,加緊訓練,儲備糧草和箭簇,以及攻擊、防守用的器具,一旦大戰起,除了直接的軍隊人馬外,比拼的就是這些軍備和經濟實力了。

中原進過一年的割據,諸侯四處劃地盤,爭搶百姓人口,來自己的諸侯地耕種土地,好徵收徭役賦稅,來擴充諸侯王庭的軍餉和勞役,而且沒有什麼安撫優民政策,又連年征戰,中原之地,除了沿海一帶的楚國尚富裕外,其它幾個諸侯國財力軍力都十分有限,甚至不得民心。

因此這場角逐,主要還是楚國與漢國,那韓、河南、衡山、九江等王侯,不過是雞肋和炮灰罷了。

十日很快就到了,這一日,兩軍對峙陣前,戰爭,總是這般無奈。

正值秋初,草木逐漸泛枯黃,烏沉沉鑄鐵凝鉛的天底下,兵甲數十萬,刀戟寒光一凜,賽如冷月斜穿暗室,密密排匝的虎狼之兵,面目卻不可見。

獵獵大旗劃破天際,楚漢兩陣,各懷心事,這厚地高天,百萬雄兵,由不得誰作主自己的生死,都是君王手下的一枚棋子。

博弈天下,生死如棋,人爲棋子,不計生死,只計得失。

楚軍出動大軍十萬精銳,盟友河南軍、九江軍、臨江軍、衡山軍、韓軍各出一萬人馬湊集五萬精兵,共十五萬人馬,聚集在成皋外三十里的山坳上,列下無數的方陣,弓弩對準前方,槍鋒矛戈遙指敵軍。

項雲身穿一襲白色鎖子甲,甲片乃精鋼與純銀合成,披着紫紅的披風,面如冠玉,身材挺拔,坐在戰馬之上,腰間懸掛着長劍,手中提着一柄紅纓長槍,威風凜凜。

季布、桓楚、項伯、周蘭、滕震、荊濤、龐虎、秦殤、屈邪、西門川、曹宸等數十位楚將策馬位於項雲半馬之後,左右列成一排,猛將如雲,實力雄厚。

河南王申陽、衡山王吳芮、韓王昌三位諸侯王帶軍親臨,麾下的大小將領也不少,如此一來,南盟軍的武將數目十分驚人。

楚軍對面,就是漢軍的陣列,大約相隔三箭之地,漢軍投入兵力竟也達到了十五萬,左路軍、騎兵營、右路軍三路先鋒軍列陣起來,後面是漢軍的主力人馬,有騎兵三萬、中軍兩萬、控弦之士兩萬、重兵兩萬。

龍天羽一身黃金鎧甲,金色的葉片既柔軟又有韌性,白色的戰袍迎風咧咧作響,威武不凡,一手持着游龍劍,劍未出鞘,劍氣卻在渾身周圍涌動,今日終於要與楚軍正面交鋒了,這一戰決定了江山歸屬。

漢王身旁是墨蘭,身穿一襲藕荷色對襟仕女勁裝,外護有胸甲和腕甲,烏黑的秀髮只用一塊絲巾微微纏繞,簡單隨意,她臉上搭起了一塊透明的絲巾遮蓋風沙,絕代無雙的容顏彷彿籠罩着淡淡的霧氣,如夢似幻一般,如謫仙臨塵一般飄逸。

面紗內細膩溫潤的仿如上好的碧玉,秀眉微緊望着遠望的敵兵,雙眸水潤如三月的春雨,秋風吹動她柔順的長髮,飄逸之極。

她的紅色披風繡着簡單的花紋,如雲般籠罩在身上,淡淡的,溫暖的,並非紅蓮業火一般的灼熱,而是漾漾的水色,如雨絲一般悠遠而綿長。

“蘭兒,你說今日我軍能否大破楚軍,一舉擊敗南盟軍?”

“我相信夫君!”

“哈哈,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宏圖霸業笑談中,不勝人間一場醉,待我漢室立業,統一天下之後,完成千秋霸業,便可以功成身退,將來與蘭兒攜手嘯傲山林了。”

墨蘭聽的怔怔出神,嘯傲山林,追求武道極致,劍破虛空,探索生命的長生之秘和武學天道,多麼令人嚮往,不被世俗的權位爭鬥所困擾。

龍天羽的身後是數十位漢軍將領,其中太傅張良、督察院使陳平、上將軍樊噲、大將軍杜青雲,策士諸葛玄奇都在其中,另外上將軍陳郗,大將軍王陵三日前引兵趕到,由於草原匈奴、藏地羌族暫時沒有威脅,一時幾乎調集了漢中一帶的兵力要與楚軍大決戰。

五十門火炮成兩排列好,炮口對準着前方楚軍,這些都是由兵工廠最近研製加工出來的大炮,由於冶煉鋼鐵技術的提升,火藥的大幅度成批研製,因此無論炮身質量,還是炮彈的威力都大幅度提高。

爲了讓火炮好挪運,每門火炮的炮座處都用車軸和軲轆巧妙連接,用鎖鏈綁住炮身,有推動的車軲和底盤框架,推挪起來極爲方便。

漢軍的控弦之士分爲腳弩、強弩、硬弓、普通弓箭手,射程由遠到近一次排列,最遠能達到三百米,兩箭之地外,擁有絕對的制空權。

項雲也懶得多說,到了此刻爭奪天下,誰也不會放手的,唯有生死相向,任何對白都顯得毫無意義,他抽出長劍喝道:“騎兵準備,楔形陣出擊!”

“嗚嗚嗚~”楚軍陣內數十支牛角同井吹起了蒼涼激越的號角聲。

“嗵!嗵嗵!嗵嗵嗵嗵嗵!……”

與此同時,對面的漢軍也不失時機地擂響了戰鼓。

“殺!”

吼聲如殷雷,滾滾低過傳開,弓如霹靂弦驚,萬箭齊發,儼然烏雲,天空的陽光都爲之一黯。

楚軍弓箭手發出一輪箭雨,意爲探路,並明確標出了己方的射擊範圍,下一刻,楚軍的兩騎兵,南盟軍組成一萬騎兵團,開始衝鋒,如決堤的洪水忽然間涌出,萬馬奔騰,氣勢雄渾。

率領楚軍衝鋒的較高將領分別上將桓楚、俾將龐虎、都騎尉秦殤,以楔形的陣法開始朝着漢軍衝擊,這騎兵都是重裝重甲,騎士手持大戟、長鉞、長矛等重兵器,企圖以騎兵的速度和衝擊力,一舉衝散漢軍的陣形。

“準備……開炮……”

“轟轟轟!”

五十門大炮先後各半的順序接連射出,緊接着就聽到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一股無比磅礴的可怕力量在衝鋒的騎兵團鎮中爆發了開來,瞬間就是慘叫嚎鳴,人仰馬翻,血肉橫飛,有的騎士連同戰馬被炸的稀巴爛,竟分不清哪一塊是人肉還是馬肉。

楚軍的騎兵陣形爲之一亂,攻勢略減,但餘下的騎士依然無所畏懼地繼續前衝,楚軍的勇猛可圈可點。

項雲臉色微變,今日親眼看到這等殺傷力威猛的火炮,隱隱想到父親當年提過的“火槍和大炮”,只可惜漠北沒有這些材料,也沒有人精通研製,因此一直沒有真正引起重視,想不到今日漢軍使用如此多的火炮,讓他有些震驚。

“弓箭手,射擊!”

漢軍的腳弩、強弩開始發射,強勁的大弩,猛烈傾瀉而出,漫天的殺聲中刀光劍影,真真的無情!

第六十七卷 南滅諸侯

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九章 生死一瞬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九章 七種武器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二章 姬兒入懷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一章 深霧夜襲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二章 論功行賞第七章 幻術難破第二章 潛伏危機第六章 有緣無份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八章 軍用雷管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六章 陰陽棋局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四章 劫數天定第二章 劍聖墨蘭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二章 劍指賀蘭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四章 冊立太子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二章 以血還血第十章 生死宿敵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十二章 男人血性第六章 陳平歸漢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六章 沛縣起義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四章 章邯之死第十章 天降神兵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九章 火燒棧道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四章 戰略部署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六章 沼地患難
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九章 生死一瞬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九章 七種武器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二章 姬兒入懷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一章 深霧夜襲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二章 論功行賞第七章 幻術難破第二章 潛伏危機第六章 有緣無份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八章 軍用雷管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六章 陰陽棋局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四章 劫數天定第二章 劍聖墨蘭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二章 劍指賀蘭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四章 冊立太子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二章 以血還血第十章 生死宿敵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十二章 男人血性第六章 陳平歸漢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六章 沛縣起義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四章 章邯之死第十章 天降神兵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九章 火燒棧道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四章 戰略部署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六章 沼地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