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諸子後裔

當龍天羽跟隨着人潮走上棋盤崖下、試劍湖旁時,會場空地上早已齊聚了上千人之多,人數最爲龐大的是儒家,因爲儒家分爲八派,中原各地八個流派的儒士都有代表趕來,數量最多,儘管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對儒家造成一定的迫害和打擊,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儒家精義通俗易懂,而且自詡君子之禮、仁、義、智、善,似乎不讀儒術,便不是真正君子般。

儒家坐席當先坐着的是數十位年過半百的儒士,看神態模樣,都是胸有溝壑的飽學之士,衆位大儒身後,便都是些壯年和年輕的儒生,各個書氣十足、謙謙君子的酸儒模樣,八個儒家流派中,當世只有小聖賢莊、正儒聖地、天浩府三地組織嚴密,其它幾地儒士都是自發成羣,沒有極其嚴密的當家和老師。

不過儒家此時的地位明顯不如墨家、法家、道家,甚至不如兵家,被安排在左首第五席處,只因人數龐大,讓人一下子就看到儒家的浩大,極爲顯眼。

墨家當先坐着的大長老墨天機,墨家內宗嫡系,另一位長老是劉暮白,四大長老來了兩位,身爲鋸子的墨蘭也來到會場,只是正與衛曉峰混雜在人羣之中,暗中關注大勢,墨家幾乎重量級人物傾巢而出,數十位墨宗出類拔萃的弟子跟來,可見對此次大會的重視。

道家的聲勢僅比儒家稍小一點,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爲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爲天道無爲,萬物自然化生,否認天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爲,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爲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爲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重視法家和道家,排斥儒家,晚期更是醉心於道家煉丹之術,因此道家學派得到了迅速發展,幾十年間演變數十道派,如今來到雲夢山的有造化道、上清道、一元道、乾坤道、九華道、太上道、蓬萊道等,最爲神秘的天下第一仙宗崑崙道並未來人,這些道家的玄人、長老、居士、道長盤膝靜坐,手持浮塵,一副脫塵的意味。

墨、道下首是法家,治國圖強之基礎所在,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到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及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百年中,法家暗中形成了商鞅的商‘法’派,申不害的申‘術’派、慎到的慎‘勢’派,還有管子、李悝、韓非等諸子的後裔子孫或傳人形成世家,而此次雲夢山行,年輕一輩管中非、商莞、陳政旭等人都是法家派出來的精英人物。

法家坐席位置之下是兵家代表,兵家顧名思義,重點在於指導戰爭,在不得不運用武力達到目的時,怎麼樣去使用武力,春秋末有孫武、司馬穣苴;戰國有孫臏、吳起、尉繚、魏無忌、白起等,今日來到會場的諸人,大多是這些諸子後裔世家,如孫家、司馬家、吳家、尉家、王家、李家、蒙家、廉家、趙家等等,還有一些是散學權子。

第五坐席是儒家,儒家坐席之下是名家,所謂名家,因從事論辯名、辯實爲主要學術活動而得名,戰國時人則稱爲“辯者”、“察士”或“刑名家”;代表人物有鄧析、惠施、公孫龍和桓團,目前最有實力的當屬公孫家和惠家,其它的名字士子大多是自學。

其他還有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的士子,這些學派影響力不及其他幾派,因此來的卿大夫及士子多不爲人重視,各學派聚集坐在一起,一副事不關己,看熱鬧的心態。

在空地右方盤坐的是一些劍門派,除了當世的一些劍門和劍館外,還有數派遁世百年的古老劍派,格外引人矚目,如青衣門、重劍門等,秦末崛起的三大劍宗吳越的軒轅劍門、北燕的絕情劍門、趙衛的無憂劍門也都派來的吹類拔萃的弟子。

在棋盤崖正前方空地坐席,聚集了各路諸侯的使者,每一路諸侯使者之前插着一面旗幟,燕、趙、韓、魏、楚、臨江、河南、衡山、殷、漢等十幾路諸侯旗幟,使者身後跟着隨從,在三面外圍聚集的是各地趕來的中原士子、大夫、貴族、散學士等等,會場至少有數千人之多,可謂舉世矚目。

龍天羽和卓凝君、張子房、十二鐵衛混入在外圍人羣中,四處觀望,好傢伙,人山人海啊!密密麻麻的人潮,目光一時都焦聚在棋盤崖壁,因爲石壁上一副巨大的棋盤歷歷在目,棋格上面擺着過半的黑白棋子,竟已下半盤棋,由於鬼谷宗主及弟子尚未出現,所以衆人都注意到了山崖上的棋盤。

一時間,不少人陷入了沉思,特別是懂棋弈之人,越看這棋盤越覺得玄妙離奇、黑白棋子相間交錯,相互廝殺博弈,不按常理,步步透着些詭異。

“咦?這盤棋有些古怪?”張良師承黃石公,兼之天賦過人,棋藝頗高,瞥了幾眼棋盤,沉思了片刻,忍不住開口道。

龍天羽一瞧之下,也陷入棋境中,點頭道:“這棋不知何人所下,當真有些門道,處處蘊藏玄機!”

正在這時,山澗鐘鼓響了三下,由棋盤崖旁不知何時露出一道石門來,石門開啓,一道石徑直通深谷,從石徑走出來鬼谷宗四大高徒子陽、子清、子慕、子奇,以及九九八十一天才弟子。

衆人見鬼谷宗傳人終於露面了,大多數人收回目光,一起望向了前面的三男一女,正是甄子陽、邱慕言、諸葛玄奇、端木清四人,很多人都不知這鬼谷四傑,但一些古老的大勢力卻有些瞭解,鬼谷四傑對日星象緯、百家經論、占卜八卦、六韜三略、奇門遁甲之術等都有鑽研,任何一位出世都可稱得上奇人異士,不禁露出凝重的目光。

這些鬼谷弟子盤踞坐在棋盤崖下階梯座位上,唯有諸葛玄奇站立正中,開口道:“諸位賢者大夫、道友士子、遊俠劍客,光臨雲夢山,鬼谷宗歡迎之極,因家師仍在閉關,暫時還不能現身,特讓我等前來主持會場,此次百家爭鳴大會,分爲博弈、論政、說劍三項,博弈便是任由各家各派精通棋藝者下棋拆解,若能解開者,便可入內宗禁地,憑機緣獲取本派開山祖師著下的《捭闔術》、《本經陰符七術》以及《鬼谷劍典》!”

衆人譁然,這三部術可謂鬼谷宗的鎮派三聖典,相傳鬼谷子有隱形藏體之術,脫胎換骨之法;易筋洗髓之功,超脫生死,撒豆爲兵,斬草爲馬,揣情摩意,陰陽醫卜,縱橫捭闔,乃先秦諸子之中最深不可測之一,他的著作,世人皆有耳聞,卻不但觀摩全貌,如果能獲得這三書中任何一部,都能成爲一代奇人聖賢。

不少古老劍門的高手聞言,也不禁微微色變,《鬼谷劍典》乃當世劍術第一奇書,比青衣門的《落英劍譜》、重劍門的《獨孤十三劍》、古玄門《太玄神劍》、鳳舞門的《鳳凰涅盤》,墨家的《墨子劍典》都要玄妙一些,更記載瞭如何突破天人之境,劍破虛空的奧秘,這是如何門派劍典都沒有詳細涉及的,因爲各門派自創建數百年來,沒有一個劍破虛空的人物。

諸葛玄奇見衆人都露出垂涎的神色,知道已勾起衆人的貪圖之心,繼續說道:“這盤棋名叫陰陽生死棋,乃敝派祖師爺所創,他老人家窮極數年心血才設下此棋局,並預言‘陰陽現,乾坤幻,子羽出,人道變’,這陰陽棋一出現,乾坤變幻,如有破解者,便能改變人道的命運,擁有江山社稷的大氣運!”

在場衆人聽到他轉述鬼谷子先生的預言,都愣住了,均想不就是一盤棋嗎,會有那麼神奇嗎?但不少人都躍躍欲試,不爲這江山氣運,就是這三部書足以讓他們拼一把了。

“諸位都準備好了嗎?在下諸葛玄奇,先下一子,在場任何一位士子誰若想好對策,皆可下棋破局!”說完走到場中央一塊青石圓盤上,拾起一枚黑子下在青石棋盤上,青石旁邊站着兩名鬼谷弟子,一人見了師兄下棋後,他板起一塊碩大的黑子走到崖壁下,朝着石壁棋盤上對應放了一個大的黑子,好讓在場所有人都能看清。

衆人看完此舉,這才明白原來大、小棋盤是一一對應的,好讓在場人現場觀摩到棋局變化,這一黑子放入後,衆人仔細再瞧向這棋盤,感覺與剛纔發生不小的變化,說不出的詭異,似乎棋盤上黑子處處透着一股生死劫,白子無論如何去下,都難逃一劫的下場。

“咦?”不論諸子百家後裔還是劍門高手等等都在這一刻發出驚歎聲,忽然有一士子從儒家人羣中走出,高聲道:“在下儒家天浩府文宗院柳世元,願下這第一子棋,向先生討教!”

諸葛玄奇見此人眉清目秀,一表儒生之氣,說道:“公子請!”

柳世元走到青石旁捻起一枚白子,在小棋盤上下了一子,旁邊另一名鬼谷弟子搬起一枚碩大的白子,對應放在了大棋盤上,竟是直接面對黑子的圍殺,以求扳回劣勢,正氣節。

諸葛玄奇顯然對這陰陽生死棋的棋路熟記於胸,很快下了一白子,柳世元小心翼翼跟着下了一黑子,雙方各三子過後,棋局陡然變幻,柳世元本已想好十幾路後招,但見對方下一子後,自己所想竟然全被打亂,手握一黑子,遲遲不知如何再下,冥思苦想片刻,越看越覺得棋盤詭異難測,好像一股玄秘的磁力吸引住自己的思想,漸漸頭暈目眩,半晌哇地吐了一口血,仰身倒地。

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九章 生死一瞬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六章 龍鳳相遇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三章 再逢強敵第六章 睡臥紫塵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三章 明主難遇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九章 內殿定計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二章 朝會議事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八章 軍用雷管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十章 輪番挑釁第四章 猛虎出籠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四章 炸飛胡虜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四章 逆境轉折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八章 一夜柔情第五章 苦思良計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
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九章 生死一瞬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六章 龍鳳相遇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三章 再逢強敵第六章 睡臥紫塵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三章 明主難遇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九章 內殿定計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二章 朝會議事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八章 軍用雷管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十章 輪番挑釁第四章 猛虎出籠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四章 炸飛胡虜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四章 逆境轉折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八章 一夜柔情第五章 苦思良計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