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志存高遠

一千人馬行至懷柔,事先用兵部名義發出去的調兵公文一一有了迴應。 大同鐵騎一萬,宣府一萬,統一由張弛統帥先行一步趕赴遼東鎮。一來威懾在鴨綠江對岸虎視眈眈的倭寇,二來震懾蠢蠢‘欲’動的建州三衛。

另外,接到調令的福建水師提督王震也率領他的戰艦揚帆北上,只等着趕到天津港同先行一步的兩萬宣府步軍回合之後便繼續北上朝鮮。

大軍齊備,沈崇名的行軍速度陡然加快,若不是顧及馬力,只怕要日夜兼程了。就算是這樣,一千人馬在半月之後也進了遼東地界。

二蛋哥一直關注沈崇名的行程,早早便帶着一衆‘侍’衛趕來迎接。雖然‘激’動於能夠再次跟隨沈崇名作戰,可看着翻下馬背的沈崇名,二蛋哥還是不由自主的低下了頭。

沈崇名走到近前,二蛋哥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諾諾的說道:“大人,屬下給您丟臉了,請您責罰!”

李成樑所率兩萬人馬在黃草嶺一戰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定遼前衛僥倖逃了不足一千人。而各級將官除了二蛋哥之外,全部爲國捐軀,兩相宜比較,二蛋哥可就有了逃兵的嫌疑了。而這逃兵的名聲,對一個軍人那可真的是最大的恥辱了。

按照二蛋哥原本的想法,就算是沈崇名不會怪罪他,也肯定沒什麼好臉‘色’,畢竟自己實在是給他丟臉了。

不過事情完全出乎預料,只見沈崇名一把將他扶起,呵呵笑道:“二蛋,這次你不但沒錯,更是立有大功。李成樑一意孤行,致兩萬將士冤死沙場,無疑是慘重的損失。而你卻能帶着你前衛的一千人馬突出重圍,足見你的才能不凡。你這一千人馬雖然不多,可在這樣的情勢下對遼東的局勢卻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這件事你就不要自責了。”

二蛋哥感動莫名,這些年跟着大人鞍前馬後雖然辛苦,可就衝這件事,值了!此情此景,二蛋哥忍不住拜道:“大人,多謝了。”

“呵呵呵,自家人不說這客氣話,先進城爲我說說當下遼東的局勢。”沈崇名牽掛戰事,而二蛋哥一直都在這裡,各方情況自然是瞭若指掌了。

“宣府張弛十日前率兵趕至,兩萬人馬一分爲二分,一路赴鴨綠江畔以防倭寇渡江,另一路會同遼東鎮一萬人馬分佈於撫順關至鴉鶻關一線防範建州三衛。眼下局勢安穩,只等大人您一到做出佈置了。”獨當一面,又經歷了黃草嶺這一戰,二蛋哥可是成熟不少。

“嗯,不錯,如此一來咱們就能好好謀劃一番了。”沈崇名點頭說道。“二蛋,今日弟兄們現在這裡休息一晚,明日你帶我前去撫順關,咱們會一會建州三衛的首領去。”

……

“漢人援軍剛到便佈置在了咱們面前,只怕是來者不善啊。”納蘭多極神情悠哉悠哉的說道,根本不像話裡那麼擔心。

可坐在一旁的王杲和覺昌安卻是愁容滿面。這次來的可是漢人最具戰鬥力的宣府鐵騎,而且人數不少,一旦他們對己方有什麼不軌的圖謀,雖不至於抵擋不住,但損失肯定輕不了。

漢人人丁繁多,他們自然是不在乎傷亡的。可是建州三衛加在一起,算上‘婦’孺也就十五萬人,就算是以一換一,那也耗不起啊。

“兄長,眼下鴨綠江對岸的倭人氣勢洶洶,隨時都有可能渡江作戰。相比起咱們來,他們纔是對漢人的最大威脅。所以漢人現在雖然在撫順關至鴉鶻關一線佈下重兵,可只要咱們不動,他們肯定也不會有什麼動作。”分析一番,覺昌安倒是把自己給說服了,臉上神情頓時輕鬆不少。

“話雖如此,可眼下咱們還不知道漢人究竟有什麼打算,萬一他們正是利用這一點來對付咱們,那咱們可是要吃大虧的。”王杲依舊是憂心忡忡,漢人鬼心思最多,沒有塵埃落定之前,誰都不知道他們下一步棋究竟要放在哪裡。

看着時機成熟,納蘭多極裝作隨口說道:“要不咱們先派人前去拜謁一下這次的漢人將領,一來談談對方虛實,二來嘛,就是告訴他們咱們沒什麼別的打算。”

聞言,王杲默默地點了點頭,良久才說道:“眼下也只能這樣了,以後倒地該怎麼做,還是得先‘摸’清漢人的底細才能做出安排。納蘭兄弟,你說咱們該派何人前去呢?”

之所以有此一問,實在是因爲王杲手下除了那一身蠻力的將領,再也沒有什麼智謀型的人才了,而去探聽虛實,要的正是那種機智之人。

這一問正和納蘭多極心意,就見他小心翼翼的說道:“小弟的中衛有一位胡先生。憑着胡先生漢人的身份,前去辦這事再合適不過了。”

“漢人?”覺昌安眉頭一皺,卻不在說什麼。

不過他這兩個字其中的含義,納蘭多極卻是清楚得很,這分明是信不過胡先生啊。

“呵呵,覺昌安兄弟放心好了。這胡先生在我身邊多年,覺得是信得過的。而且他們同爲漢人,很多事情也比咱們外族人更容易溝通不是?”納蘭多極笑着說了說派胡先生前去的好處。

這自然不是他的真話了。只所以這次話趕話把胡先生推向前臺,爲的就是自己能和漢人多做接觸,這樣一來,一旦有了什麼好處,自己的中衛也不至於再吃虧呢。

“嗯,納蘭老弟說的不錯,胡先生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王杲琢磨一下,倒是同意了納蘭多極的想法。

納蘭多極微微一笑,道:“既然這樣,那小弟這就回去同胡先生商議一下。”說罷,也不多留,起身腳步匆匆的走了出去。

“兄長,納蘭這次這麼積極,該不是有什麼小算盤吧?”聽着‘門’外沒了動靜,覺昌安這才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王杲嘆了口氣,這一點他何嘗看不出來,說來說去還不是利益二字。“無妨,此番前去自然不可能只那胡先生一人,咱們也可以派人跟隨,他的一舉一動,自然是瞞不過咱們二人了。”

“嗯,小弟以爲阿臺章京侄兒最爲合適了”覺昌安點頭說道。

一聽讓自己那個莽夫兒子前去,王杲立刻搖起了頭。“不可,這小子行事魯莽,說不定會壞了大事,還是讓塔克世前去吧。”

對於自家姑爺,王杲很是瞭解,論起‘性’情沉穩,行事謹慎,自己的兒子着實差他不少,這樣的大事讓他前去自然是最合適不過了。

其實覺昌安心中也是這般想法,不過自己若是這麼說的話那可就不合適,必須讓王杲說出來才行。也不推脫,“那好,小弟這就回去囑咐他做些準備。”

兩位長輩聚在一起討論大事,阿臺章京和塔克世也沒閒着,此刻二人也是躲在阿臺章京的窩棚裡喝酒閒聊。

擡手擦了擦嘴角的酒漬,阿臺章京滿臉憤怒的說道:“漢人都到了眼皮子底下了,阿瑪和覺昌安叔叔卻沒什麼舉動,豈不是讓漢人小覷咱們‘女’真族?”

塔克世呵呵一笑,勸道:“大哥,岳父大人自然有他的打算。而且,漢人雖然在撫順關至鴉鶻關一線不下重兵,但也僅僅只是防範,根本沒膽量對我們建州三衛輕易用兵,咱們根本不必擔心他們。”

正要繼續喝悶酒的阿臺章京一愣,不解道:“爲何?”

“呵呵呵,大哥你想,現在鴨綠江對岸倭人佈下重兵,隨時都有可能打過來。漢人這次來了援兵,爲的是對付倭人而非咱們‘女’真族。若是漢人敢對咱們用兵,那可就是兩線作戰了,憑他們眼下的兵力,根本就消受不起。”

他這麼一說,阿臺章京就明白了,頓時臉上抑鬱之情一掃而空,轉而興奮的說道:“嗯,有道理。依我看啊,那咱們大可以聯合倭人主動出兵,如此一來打敗漢人可就不是什麼難題了。”

塔克世一怔隨即搖頭苦笑起來。都說阿臺章京魯莽,這話可真是一點不假。不過這樣的人也好,起碼不像納蘭多極那樣的處處留心提防。

見塔克世這副神情,阿臺章京臉上笑容一頓,微微皺眉道:“怎麼,我可說錯了話?”

塔克世趕緊擺手,“大哥誤會,你說聯合倭人一同對付漢人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不過,咱們對倭人的秉‘性’並不瞭解,萬一是打跑了狼引來了虎,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所以,這件事還得好好謀劃纔是。”

“嗯,有道理,非常的有道理。”阿臺章京滿臉佩服之‘色’,對着塔克世挑起了大拇指。“不過,這確實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錯過了,咱們何時才能將騎在咱們頭上的漢人打下去啊。”

“大哥放心,這些年我建州三衛日益強盛,只要咱們徐徐圖之,打敗漢人的那一天必定爲時不遠了。”塔克世眼神深邃,彷彿看到了期待已久的那一天。打敗漢人,完全掌握遼東,這可是他兒時就立下的志向。

阿臺章京堅定地點了點頭:“嗯,這一天遲早會到來的!”

……今天回家,路上耽擱了,諸位書友見諒,包涵……

第73章 虛張聲勢第26章 御醫出馬第72章 大局已定第28章 前後夾擊第20章 欽差使團(下)第16章 縱容放任第52章 進退兩難第68章 鐵製魚網第20章 自尋死路第13章 江南美人第27章 毀滅證據(下)第6章 誘敵深入第21章 卸磨殺驢第61章 交鋒迭起第35章 攜美同行第8章 結伴同行第45章 改革大計(四)第83章 感恩戴德第60章 主動請纓(下)第52章 周瑜黃蓋第64章 監察軍務第37章 謠言四起第7章 見錢眼開第13章 大功告成第18章 不通文意第85章 皇家銀行第24章 出兵南下第38章 鄭家有女第12章 劫難考試第78章 苦口婆心第31章 知府心意(上)第78章 挺進岱山第52章 衙門草創第84章 全城大亂第70章 圍追堵截第37章 第一刺客第27章 毀滅證據(下)第66章 行走工部第63章 嚴格把關第21章 卸磨殺驢第78章 苦口婆心第89章 勤能補拙第8章 朝堂之爭(三)第67章 無計可施第55章 此文大賣第64章 烽火連天(中)第55章 此文大賣第99章 四處火起第31章 軍制改革第79章 攻城之戰(二)第85章 終成眷屬第69章 大義爲先第70章 身處險境第12章 車馬出租第54章 風雲再起(三)第35章 海陸大戰(一)第63章 嚴格把關第78章 攻城之戰(一)第17章 心生歹意第5章 天賜良機第56章 喜得雙子第1章 風雲再起第23章 心理治療第1章 暗流涌動(一)第34章 身世之謎第16章 隔空博弈(一)第32章 名聲大振第38章 自食惡果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75章 插翅難逃(三)第12章 帝王喜好第76章 論功行賞第32章 烽火連天(七)第45章 損失慘重第49章 兵臨城下(三)第2章 針鋒相對第1章 封官從七第9章 抗倭名將第17章 投毒事件第53章 沈兄出手第12章 愁雲慘淡第29章 徐階裕王第21章 旗開得勝第55章 風雲再起(四)第79章 快刀亂麻第30章 烽火連天(五)第64章 監察軍務第18章 救駕有功(下)第44章 改革大計(三)第12章 春闈狩獵第81章 伏擊之戰第54章 決死一戰(二)第37章 大型辯論(下)第3章 養病在家第92章 左哨鎮撫第82章 潛入王府(下)第43章 窮途末路第58章 掛帥出征第32章 烽火連天(七)第14章 見義不爲
第73章 虛張聲勢第26章 御醫出馬第72章 大局已定第28章 前後夾擊第20章 欽差使團(下)第16章 縱容放任第52章 進退兩難第68章 鐵製魚網第20章 自尋死路第13章 江南美人第27章 毀滅證據(下)第6章 誘敵深入第21章 卸磨殺驢第61章 交鋒迭起第35章 攜美同行第8章 結伴同行第45章 改革大計(四)第83章 感恩戴德第60章 主動請纓(下)第52章 周瑜黃蓋第64章 監察軍務第37章 謠言四起第7章 見錢眼開第13章 大功告成第18章 不通文意第85章 皇家銀行第24章 出兵南下第38章 鄭家有女第12章 劫難考試第78章 苦口婆心第31章 知府心意(上)第78章 挺進岱山第52章 衙門草創第84章 全城大亂第70章 圍追堵截第37章 第一刺客第27章 毀滅證據(下)第66章 行走工部第63章 嚴格把關第21章 卸磨殺驢第78章 苦口婆心第89章 勤能補拙第8章 朝堂之爭(三)第67章 無計可施第55章 此文大賣第64章 烽火連天(中)第55章 此文大賣第99章 四處火起第31章 軍制改革第79章 攻城之戰(二)第85章 終成眷屬第69章 大義爲先第70章 身處險境第12章 車馬出租第54章 風雲再起(三)第35章 海陸大戰(一)第63章 嚴格把關第78章 攻城之戰(一)第17章 心生歹意第5章 天賜良機第56章 喜得雙子第1章 風雲再起第23章 心理治療第1章 暗流涌動(一)第34章 身世之謎第16章 隔空博弈(一)第32章 名聲大振第38章 自食惡果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75章 插翅難逃(三)第12章 帝王喜好第76章 論功行賞第32章 烽火連天(七)第45章 損失慘重第49章 兵臨城下(三)第2章 針鋒相對第1章 封官從七第9章 抗倭名將第17章 投毒事件第53章 沈兄出手第12章 愁雲慘淡第29章 徐階裕王第21章 旗開得勝第55章 風雲再起(四)第79章 快刀亂麻第30章 烽火連天(五)第64章 監察軍務第18章 救駕有功(下)第44章 改革大計(三)第12章 春闈狩獵第81章 伏擊之戰第54章 決死一戰(二)第37章 大型辯論(下)第3章 養病在家第92章 左哨鎮撫第82章 潛入王府(下)第43章 窮途末路第58章 掛帥出征第32章 烽火連天(七)第14章 見義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