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亂大治

肖二少聽的不是很真切,眨巴着兩眼問道:“沈兄,你方纔說什麼,可是有了什麼應對的辦法?”

沈崇名氣鼓鼓的搖了搖頭,“沒有,‘亂’就‘亂’去吧,‘亂’的越徹底越好,待到哥哥我東山再起之日,再給他一步步的整治回來!”

這話說得極有氣勢,倒是將肖二少聽的傻了眼,愣了半晌之後才滿臉敬佩的豎起了大拇指,“哥哥,小弟算是才徹底的服你了。 ”

“走,咱們喝酒去。”沈崇名起身說道,發愁也沒用,倒不如放寬心坐觀天下大勢,思考日後如何挽救這爛攤子的辦法有用。

天下間成了這般模樣,京城的裡享受着高官厚祿的大臣們自然也知道的,就連身處深宮之中的隆慶帝也聽到了一些風聲。

“張愛卿,朕聽說自從商稅改革以來,各地均有不少的商鋪行當經營不下去,這事情可是真的?”隆慶帝打量着張居正問道。

看着張居正臉上劃過一絲愁容,並未立即回答自己的話,隆慶帝只當是他以爲自己要訓斥他,趕緊說道:“你不要胡思‘亂’想,朕只是隨便問問而已。”

這商稅十稅二的事情雖然是張愛卿一手‘操’持辦的,可他也是爲了朝廷,就算是真的出了什麼事,自己也不能責怪他不是。

張居正無奈的點了點頭,這事也是最近幾日才引起了他的注意,出了這麼大的事情,若說他心中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剛纔一聽到隆慶帝的問話,心中也是咯噔一下,一時間能言善辯德恩張居正也不知該如何作答。

這時一聽隆慶帝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張居正的一個心便踏實了下來,躬身道:“啓稟皇上,確有此事,微臣這幾日正在思量應對之策,屆時再稟報皇上。”

見他沒有欺瞞自己,隆慶帝的一顆心也是跟着踏實了下來,怕就怕他藏着掖着用假話來搪塞自己。若真是那樣,這情況可就嚴重了。

“如此就好,朕相信憑藉愛卿的才學,這件事情用不了多久你便能解決妥當的。”隆慶帝點了點頭笑道。

張居正心裡沒了負擔,這時又聽到隆慶帝口中這麼信任自己的話,臉上少有的出現了笑容。“多謝皇上信任,這件事微臣和衆同僚一定會處置妥當,絕不辜負皇上期望,還請您放心纔是。”

隆慶帝點了點頭,接着又興致勃勃的問道:“朕聽說愛卿正在內閣和六部尚書忙一件大事,你是不是又有什麼新的想法啊?”

最近自己才發現,原來這張愛卿和沈愛卿一般無二,總是能搗鼓出一些新的東西來。短短几年便出了兩個這般的人才,我大明朝何愁不興呢?

說到這個,張居正臉上笑容更盛。“啓稟皇上,這段日子微臣正在和幾位同僚商議如何肅清吏治,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雖然進展慢了一些,眼下已經有了一些眉目,用不了多久便能拿出具體的章程呈閱皇上。”

“肅清吏治?”隆慶帝立即便來了興致,這可是難得的大好事啊。自己不敢奢求天下官員都能像沈崇名和張居正一般智慧多才,能爲朝廷做大事。只是希望天下的官員都能牢記自己的職責,踏踏實實的做個百姓愛戴的好官。

只可惜自打自己懂事起,便總能從別人口中聽說那些犯了事的官員,做下了各種各樣的惡行。更是聽說過天下無官不貪的言論,種種事情,都明明確確的告訴自己,大明天下的貪官真的不是一個小數目。

登基已經五年有餘,關於肅清吏治的事情隆慶帝一直都有所聽聞,可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吏部尚書換了幾茬貌似也沒看到什麼效果。如今張居正忽然搞出這麼一件事情來,隆慶帝當時便來了興致。張愛卿這人有想法,說不定別人沒做到的事情,他卻能做到。

“張愛卿,你打算如何來肅清吏治,快些說給朕聽聽。”隆慶帝迫不及待的問道。

張居正躬身應是,心中也是高興,看來自己的具體章程不用呈閱皇上便能通過了。

將心底想法一條不漏的爲隆慶帝敘述了一遍,張居正笑道:“皇上,微臣淺見,以爲這雙管齊下之策,必定能讓我大明朝吏治有所好轉。到時只需持之以恆,終究有一日我大明天下會再無一名貪官污吏的。”

隆慶帝連連點頭,臉上的表情都快笑到‘花’開了。“呵呵,張愛卿啊,你這個雙管齊下下的好。如今朝廷寬裕,爲官員增加薪俸不是什麼難事,再輔以嚴刑酷法必定能讓他們時刻警醒,嗯,好辦法。”

隆慶帝的稱讚連連,也是讓張居正思路打開,拱手道:“皇上,微臣竊以爲,如今各地倒閉不少商鋪,雖然和朝廷商稅改革有很大的干係,可與地方官的不作爲也脫不開關係。要想讓我大明天下昌盛永固,不但要除掉所有貪官污吏,同時也要考覈官員的各項政績,其中應該包括治下每年的稅收,百姓生計是否得到保障等等,以此作爲晉升憑證,必能省卻朝廷不少麻煩。”

“嗯,有道理。”隆慶帝還是點頭,這頭點多了,心情也是越來越舒暢。就見他一臉笑容的對着張居正說道:“這肅清吏治政績考覈都是大事,愛卿你可一定要抓緊些去做,早日拿出一套具體的章程施行下去。”

“是,皇上放心便是。”張居正躬身應道,事情剛剛開始便獲得了皇上的大力支持,何愁此事不成呢。

話雖這麼說,出了皇宮的張居正臉‘色’慢慢又沉了下來,大量依靠做工討生計的百姓生活沒了着落,在眼下這可是一件比肅清吏治還要嚴重大事,哪怕是治標不治本,也得先把這件事解決掉再說。

心中有着這樣的打算,張居正一回到內閣便命人召集了六部尚書前來內閣一事。這件事必須儘早的拿出一個具體的解決辦法來,不然持續的時間越長,就越是不安定。

萬一哪天發生了暴‘亂’,就算是及時撲滅也極有可能被對手拿住自己的把柄,憑着他那條三寸不爛之舌,到時自己可就有的受了。

這個對手不用說,除了沈崇名再也沒有別人了。也只有他,才能讓張居正忌憚不已。

可是事情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任憑朝廷衆大臣想破腦袋也沒能想出一個好的應對辦法,最終討論出來的結果只有一個,那便是將剛剛實行不久的商稅十稅二撤銷,讓那些歇業倒閉的商鋪行當重新開張營業。

可是這個辦法張居正如何能同意,商稅十稅二廢除到沒什麼大不了的,怕就怕經此一事落個朝令夕改的名頭,日後再想做些別的事情可就不容易了。這對雄心壯志一心想着變法的張居正來說,絕對是不允許的。

“再想想別的辦法,只要能拖一段時間,本官必定有辦法徹底解決這件事情。”張居正面無表情的看着面前衆官員說道。

衆人面面相覷,倒是猜不出他有什麼辦法徹底解決這個大麻煩。

“閣老,各地生計沒有着落的人處處可見,不廢除商稅十稅二,只怕沒辦法解決啊。”有人壯着膽子說道。

張居正冷冷一笑,語氣有些‘陰’沉道:“怎麼會沒有辦法,如今這麼多人生計沒了着落,只不過是因爲家中無田耕種而已。一旦分給他們田地,如何還會爲生計而發愁?”

一聽這話,反應快的人立刻便‘露’出了震驚的神‘色’。天下間田地都是有數目的,眼下若是想人人都田耕種,那唯一的辦法便是土地改革了,把別人的田地剝奪出來分給那些沒田中的人!

這個辦法誰也不敢否認是一個絕好的辦法,可是一旦實行改革,那牽連的東西可就不是一星半點了。究竟要收回誰的田地,又要收回多少,這可都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彷彿看穿了衆人心底的想法,張居正直接說道:“湖廣朱翊鑾叛‘亂’,雖然吉王沒有參與其中,可是教子不嚴的罪名他卻無法逃脫。皇上念其同宗血脈,並未過多追究他的罪責。可是朱翊鑾之所以能有這麼多的銀子豢養兵馬,除了經商所得,更多的卻是吉王府這些年來積攢的家財。至於這家財從何而來,就不用本官說給你們聽了吧?”

衆人趕緊點頭,這一點確實是不用說的。各地藩王那個不是良田千頃,廣廈萬間?一個個富得流油醉生夢死,靠的便是每年收取的田租,究竟有多少大家誰也不清楚,不過一定是多到嚇人的地步。

“這些田地歸他們所有,不但會助長各地藩王的腐化墮落,更是會埋下像朱翊鑾一般的禍端。所以本官以爲,倒不如將他們的田地統統收歸朝廷所有,而後分給天下無田耕種生活困頓的百姓。如此一來,所有的問題不就全部都解決了嗎?”

張居正的話衆人聽在耳中都覺得有理,可是細細一想,誰也覺得不太可能。那可都是皇家血脈,讓他們‘交’出手中田地,豈不是自尋麻煩。說不定到時候非但不能做成這件事,還得落下一身罪名慘淡收場。

“大人,這麼做不妥吧,畢竟可都是皇家血脈,咱們這些外臣惹不起啊。”考慮着嚴重的後果,終於有人忍不住說出了心中的擔憂。

“今非昔比,如今朝廷勢力強盛,就算他們心有不甘也不敢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而且咱們以朱翊鑾這件事爲挈口,他們若是不從豈不是也有什麼別樣心思?”張居正眼神中閃過一絲得意。

原本自己是打算將這件事放在最後進行的,既然現在需要它了,也就沒必要顧及太多了。

第45章 鋃鐺入獄第22章 祭酒召見第68章 無功而返第4章 極品鴛鴦第13章 三衛首領第54章 決死一戰(二)第80章 圍而殲之(二)第70章 水師提督第3章 局勢變遷第32章 乍暖還寒第4章 極品鴛鴦第54章 謠言四起第20章 發財大計第21章 他日棟樑第73章 虛張聲勢第81章 人爲財生第89章 刺殺行動第18章 隔空博弈(三)第51章 雞飛狗跳(一)第48章 改革大計(七)第110章 功成名就第26章 天災人禍第32章 知府心意(下)第54章 仇人相見第4章 清清米湯第87章 鷹船丟失第52章 衙門草創第49章 兵臨城下(三)第22章 祭酒召見第60章 決死一戰(八)第8章 平抑糧價(一)第84章 全城大亂第33章 戰術指導第48章 逃出生天第27章 烽火連天(二)第24章 百密一疏(下)第68章 鐵製魚網第102章 王八計劃第8章 結伴同行第4章 兵發朝鮮第20章 木已成舟第30章 全盤皆輸第39章 一敗塗地第二十三章第54章 謠言四起第37章 謠言四起第18章 傳宗接代第2章 利益之爭第16章 身入險境第6章 誘敵深入第54章 仇人相見第43章 大肆行賄第61章 盜版猖獗第27章 不同用藥第69章 貪財知縣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44章 改革大計(三)第82章 牛鬼蛇神第61章 臨危受命第74章 插翅難逃(二)第91章 京城風雲(三)第36章 帝王之心第15章 大亂大治第85章 皇家銀行第53章 雞飛狗跳(三)第62章 決死一戰(十)第9章 朝堂之爭(四)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13章 改造計劃第34章 烽火連天(九)第5章 爲民做主第22章 祭酒召見第62章 大索全城第6章 彈藥丟失第47章 兵臨城下(一)第71章 孤身犯險第2章 暗流涌動(二)第46章 工部侍郎第72章 戰船林立第49章 兵臨城下(三)第29章 伏擊之戰(下)第38章 強勢反擊第81章 潛入王府(中)第19章 高高掛起第48章 意圖求和第67章 猛將張弛第9章 抗倭名將第22章 強勢出擊第82章 特種作戰(一)第68章 意圖大同第86章 僥倖逃生第55章 風雲再起(四)第7章 破綻百出第75章 意有所指第60章 決死一戰(八)第53章 沈兄出手第30章 明查暗訪第26章 天災人禍第30章 明查暗訪
第45章 鋃鐺入獄第22章 祭酒召見第68章 無功而返第4章 極品鴛鴦第13章 三衛首領第54章 決死一戰(二)第80章 圍而殲之(二)第70章 水師提督第3章 局勢變遷第32章 乍暖還寒第4章 極品鴛鴦第54章 謠言四起第20章 發財大計第21章 他日棟樑第73章 虛張聲勢第81章 人爲財生第89章 刺殺行動第18章 隔空博弈(三)第51章 雞飛狗跳(一)第48章 改革大計(七)第110章 功成名就第26章 天災人禍第32章 知府心意(下)第54章 仇人相見第4章 清清米湯第87章 鷹船丟失第52章 衙門草創第49章 兵臨城下(三)第22章 祭酒召見第60章 決死一戰(八)第8章 平抑糧價(一)第84章 全城大亂第33章 戰術指導第48章 逃出生天第27章 烽火連天(二)第24章 百密一疏(下)第68章 鐵製魚網第102章 王八計劃第8章 結伴同行第4章 兵發朝鮮第20章 木已成舟第30章 全盤皆輸第39章 一敗塗地第二十三章第54章 謠言四起第37章 謠言四起第18章 傳宗接代第2章 利益之爭第16章 身入險境第6章 誘敵深入第54章 仇人相見第43章 大肆行賄第61章 盜版猖獗第27章 不同用藥第69章 貪財知縣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44章 改革大計(三)第82章 牛鬼蛇神第61章 臨危受命第74章 插翅難逃(二)第91章 京城風雲(三)第36章 帝王之心第15章 大亂大治第85章 皇家銀行第53章 雞飛狗跳(三)第62章 決死一戰(十)第9章 朝堂之爭(四)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13章 改造計劃第34章 烽火連天(九)第5章 爲民做主第22章 祭酒召見第62章 大索全城第6章 彈藥丟失第47章 兵臨城下(一)第71章 孤身犯險第2章 暗流涌動(二)第46章 工部侍郎第72章 戰船林立第49章 兵臨城下(三)第29章 伏擊之戰(下)第38章 強勢反擊第81章 潛入王府(中)第19章 高高掛起第48章 意圖求和第67章 猛將張弛第9章 抗倭名將第22章 強勢出擊第82章 特種作戰(一)第68章 意圖大同第86章 僥倖逃生第55章 風雲再起(四)第7章 破綻百出第75章 意有所指第60章 決死一戰(八)第53章 沈兄出手第30章 明查暗訪第26章 天災人禍第30章 明查暗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