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千娜依照證嚴法師的指示,特地請了一天假,身上背了些簡單的廚具,來到了證嚴法師所指示的地方。
“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123號……”
千娜揉揉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所看見的眼前建築物。
“這裡不就是高雄長庚醫院嗎……?上人叫我到長庚醫院究竟想要幹什麼……?”
高雄長庚醫院創立於一九八六年,病牀有二千七百多牀,員工有五千三百多人,是長庚醫療集團機構之一,也是衛生署評定特優醫學中心,有七十三個醫療專科,肩負起服務、教學與醫學研究的任務。
長庚醫院落實以病人爲中心的醫療服務精神,強調科際整合,並建構人性化而安全的醫療環境,維護病人權益,透過共識及管理,創新醫療技術,提升優質照護的服務質量。
追求最優化、精緻化、人文化的醫療,從專業服務邁向以病患爲中心的團隊醫療,創造不可替代的醫療優勢,是長庚醫療團隊的服務精神。
上次在LA-MAISON法國小館用餐的幾位師兄姐正在長庚醫院的門口等着千娜,一見到千娜就熱情地跟她打招呼。
“妳好,上次我們忘了自我介紹,我們幾個人都是高雄慈濟人的成員。”
“高雄慈濟人……?”
“慈濟”二字的意義就是慈悲爲懷,濟世救人。
證嚴法師受其師印順法師“人間佛教”的觀念影響,想將佛教徒的“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轉爲“人人觀世音,個個彌陀佛”,將佛教精神人間化與生活化。
慈濟初成立時爲花蓮當地三十名會員所組成,開始推動社會救助慈善工作,早期的工作主要是募款及濟貧,後來進而以教富濟貧爲目標,提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要求會員以佛心爲己心,以師志爲己志,遂衍生爲四大志業、八法印的規模,希望建立慈濟社會、慈濟家庭,推動慈濟人文。
慈濟的主要事業爲四大志業、八法印,即是慈善醫療的慈濟醫院,教育的慈濟大學、慈濟技術學院,人文的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大愛電視、慈濟月刊,國際賑災的援助川緬,骨髓捐贈的慈濟骨髓數據庫,環保的慈濟環保教育站、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小區志工的慈濟各分支會所。
慈濟人在推展志業時,以證嚴法師的“普天三無”爲原則,即所謂的“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希望以此理念,推動佛法人間化的理想。在此理念之下,該基金會的慈善事業運作並不分種族,不分宗教與不分國度,團隊中也不乏其他宗教、種族的志工。
“你們就是高雄慈濟人啊……?”
這是千娜第一次碰到慈濟人,她的心中充滿了莫名的興奮。
“你們叫我千娜就行,很高興認識你們。”
“這一次上人叫我們到長庚醫院的目的是什麼?”
“這一次我們要到長庚醫院的安寧病房去當照顧癌末病人的志工。”
“安寧病房……?”
“安寧病房是服務癌末病人與家屬的地方,對醫院而言,則是宣揚尊重生命理念的地方。”
“安寧療護強調四全照顧,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的照顧,所以是身、心、靈完整的照顧,不只是關心病人,也關心照顧的家屬,不只是照顧病人到臨終,也幫助家屬度過悲傷。”
“結合醫師、護理師、社工、志工、宗教等相關人員共同照顧病人及家屬,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在安寧病房病人是主人,醫護人員如同訪客去探視病人,滿足人性的需求,儘量可能達到被照顧的病人所想要的生活方式。”
“病人及家屬都能接受在醫院死亡時,病人則留在安寧病房內做最後臨終的照顧,瀕死教育與死亡前的準備是很重要的,協助家屬做好死亡準備與後事的安排,避免病人在臨終前受到不必要而且增加病人痛苦的措施。”
“癌症末期的病人及家屬多半經歷了許多複雜的求醫及治療的過程,我們只要傾聽,而不要批判或下定論,我們所能做的,只有陪伴他們走過這一段艱辛的日子。不要批評中醫、草藥、偏方或西醫,不要怪罪病人及家屬以前的錯誤決定與行爲,因爲已經是既成事實,多言也無益,應該做的是面對現實,好好把握與珍惜所剩無幾的相聚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