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10年,美國西海岸,洛杉磯,加州大學學術報告廳。

“對,正如你們之前所瞭解到的那樣,我們在不久前得到了一本《馬可福音》。當然,這不會是我們平日在《聖經》中讀到的那個版本,這是一本古卷。”邁克爾•休伊特教授說着,表情裡略帶些興奮。

這是一個記者發佈會,也算是一個學術發佈會。在只有三百個座位的學術報告廳裡,擠進了近五百人。其中包括學生、來自各地的好幾十位記者,以及學術界人士。

“這本‘福音書’是我們機構不久前在約索斯比拍賣公司以高價購得的。我通過鑑定,事實上,是通過放射性碳定年、墨水分析、多光譜照影術、古字比對等等可靠的鑑定技術,”休伊特教授頓了頓,清了清嗓子,接着說:“甚至是‘聞它的氣味’。”七十多歲的休伊特教授幽默地向大家眨了眨眼睛,講臺下發出一片笑聲。

“我們的鑑定結果是,這是一本真正來自公元四世紀的‘福音書’。”休伊特教授看着大家,不自覺的提高了音量。

‘福音書’當然是真的,不是真的就用不着開這個記者發佈會了。大家只一心期待着教授後面會說的話。

“像這樣有價值的古文物,是不多見的,而像這樣完整而且破損極少的紙莎草古卷,更是罕有的。具體地說,這本‘福音書’古卷的主要部份是用希臘文寫就的,少數部份是古柯普特文。經過細緻的翻譯,我基本讀懂了它的內容。實際上,它的多數章節和《聖經•新約》裡的《馬可福音》內容相似,但是,”休伊特教授又停了下來,他看到,臺下的記者們下意識地伸長了他們的錄音筆,學生們也摒住了呼吸,學者們帶着認真又懷疑的眼神,總之,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看着他。他知道,以下的話纔是大家想聽的。

“但是,在古卷裡,還有幾個我們從未見過的章節,詳細記錄着我們以前不知道的或曾經苦苦猜測的一些有關於耶穌•基督的事。”休伊特教授說着,臉上寫着少許的激動,“古卷裡的某些章節詳細說到,一位叫瑪利亞•扶大拿的女人,她不是耶穌身邊普通的門徒,而是能單獨接受耶穌教誨的、耶穌最喜愛的門徒。這一點和1945年在埃及哈拿瑪地域地下發現的《腓力福音》古卷如出一轍,但讓人興奮的並不是這個,而是它裡面反覆提到的一句話:‘瑪利亞•扶大拿是耶穌的妻子’。甚至,裡面還詳細的記錄了他們的戀愛史,其中提到的許多細節、人物、地點,都能在《聖經》和某些古志中找到印證或隱喻。”

聽完他的這番話,大家都驚訝了。雖然,十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流傳着瑪利亞•大扶拿的故事,但那些都只是傳說,或者是史學家對一些殘破羊皮古捲上隻言片語的猜測。無論最近這幾十年大家對“耶穌曾經和一個女人結婚”這樣的話題炒得有多熱,也沒有任何一個信奉此說法的人拿出真正有力度的證據。耶穌有妻子,她叫瑪利亞•抹大拿。不管羅馬教廷和二十幾億基督教徒們會多麼反感這樣的話,世上的許多人都已經開始慢慢相信這一點。休伊特教授的這個發現,正給世人提供了更清晰的證據。

等大家回過神來,教授接着說:“這本古卷的內容很豐富,甚至提到耶穌曾經用自己的神力封印了一個作惡多端的食人魔。我個人認爲,這部古卷就是《聖經•新約》裡《馬可福音》的‘未刪減版’。”

臺下又是一陣陣的驚奇之聲。

“大家知道,《馬可福音》是‘四福音書’中最短的一卷,它只有16章。而當你把我手中這份古卷裡多出的章節按順序插回《聖經•新約•馬可福音》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這纔是完整的《馬可福音》,因爲缺損的故事被補全了,以前福音書裡大面積的時間空白也被補全而連成了一片,書中人物的出現也找到了依據,對,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好了,”休伊特教授拿下老花鏡,放在講桌上說:“現在是媒體朋友的提問時間。”

“休伊特教授你好,”一位女記者被允許提問,“我是福克斯新聞臺的記者,請問你會向人們公佈這本福音書的現代英文版嗎?”

“不會,至少近日不會。”教授回答得很肯定。

“那請問您認爲這本福音書所講內容的可信度有多大呢?”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事實是這樣,福音書這種東西其實是一種十分獨特的題裁,它不是精確的歷史記錄,也不是純粹虛構的作品。它是兩千多年來基督神學對耶穌其人其事這一特定歷史事件做出的解釋,它要傳達的是基督徒的教義。所以就沒有所謂的真假之分。現在基督教在《聖經》裡流傳於世的這些所謂“正經”的福音書,實際是那些在教會形成之初人們創作的教典藍本,經過教會按教義的變化刪除、改動、重新創作,在公元367年才最終由亞歷山大城的主教阿塔那西烏斯確定下來的。”

“謝謝。”女記者坐了下來。

“好,下一位。”

一位坐在中間的男記者接過了話筒,說:“教授您好,我是《泰吾士報》的記者,請問,這本書是否依然可能被羅馬教廷看作是‘僞經’?”

“當然是所謂的‘僞經’。”休伊特教授笑到,“羅馬教廷只承認《聖經》,從不認可《聖經》以外任何有關於耶穌•基督的文字。而且,在這本古卷裡提到了耶穌曾經愛一個女人勝過愛他的教徒,曾經和一個凡人結婚。在現代教廷和廣大基督教徒們的眼裡,這是荒唐的,是對耶穌神性的褻瀆。”

“僞經”,是指那些不在“正典”範圍內的,沒能經過教會批准收入《聖經》經文之列的經文總稱,和“正經”相對。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教會所謂的“僞經”。而歷史上的這許多僞經的出現,證明了在基督教早期,在正統的信仰觀念尚未產生之前有關神學的矛盾和爭論。比如說《聖經》中的“福音書”,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其實,在耶穌時代之後的幾個世紀裡,在基督教蓬勃傳佈的年代,出現了許多版本的福音書,保存了許多耶穌同時代目擊者關於耶穌言行的各種見證。但經過歷史的變遷和教廷的有意識“修導”,一些福音書消失了,另一些福音書被做爲藍本,受到刪改或者再創作,之後慢慢取得了“正經”的地位,也就是現在留下來的這四卷福音書,即《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當然,留傳下來的所謂“正經”,最大限度地體現了基督教成熟後的“正統”教義,最大層度地維護了耶穌基督的神性,以及方便了教會傳教的需要。而休伊特教授開這個記者發佈會的意思,就是想告訴大家他發現了馬可福音的真正藍本,而且,裡面還包含着一些被歷史刪除的、不爲世人所知的東西。

在休伊特教授回答完記者們的提問,準備散會的時候,最後扔下了這樣一句話:“諸位,對不起,剛剛我還忘了講一點。這本古卷裡還說,在耶穌復活、昇天之後,瑪利亞生下了耶穌的骨肉。之後,瑪利亞離開了耶路撒冷,在當時被稱作高盧的法國,耶穌的血統開始留傳。另外,書中有這條血脈的詳細記錄。”

聽完休伊特教授冷不丁說出的這句話,在場的人無不倒吸一口冷氣。原來這纔是休伊特教授今天要拋出的重磅**!當大家從驚奇中反應過來的時候,“教授,請問••••••”

“教授,你的意思是要根據其中的線索找到耶穌的血脈嗎?”“教授,請不要走••••••”

在大家提出這些問題的時候,休伊特教授已經走出門外好遠了。

幾個小時過後,休伊特解讀出古卷神秘內容的消息通過電視、報紙、網絡以及廣播迅速傳遍了世界各地。

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五十章 釋放第三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四章第五十章 釋放第三十三章第五十二章 恐懼第五章第四十章第五十五章 雪崩第四十一章第十章第三十七章第十三章第五十章 釋放第十四章第二章第五十三章 高原第五十章 釋放第五十六章 不從上面過第五十六章 不從上面過第四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章第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六十一章 地道通向墨西哥第六十二章 神秘物第十五章第十三章第六十一章 地道通向墨西哥第五十五章 雪崩第三十二章第六十一章 地道通向墨西哥第三十七章第十七章第三十二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五章第十五章第五十七章 拜訪教授第八章第五十七章 拜訪教授第六十章 教授說(下)第五十四章 筆直的逃亡第二十九章第三十四章第十一章第五十五章 雪崩第四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五十八章 大難不死第四十七章第六十章 教授說(下)第四十五章第八章第二章第六十二章 神秘物第四十五章第三十七章第六十三章 E.T.?第二十四章第三章第六十二章 神秘物第五十一章 西藏之旅第四十七章第五十二章 恐懼第五十一章 西藏之旅第二十五章第三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第五十三章 高原第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二十二章第四章第五十四章 筆直的逃亡第四十八章第五十六章 不從上面過第五十四章 筆直的逃亡第二十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二章 神秘物第二章第三十四章第五十四章 筆直的逃亡第四十九章 光與暗的較量
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五十章 釋放第三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四章第五十章 釋放第三十三章第五十二章 恐懼第五章第四十章第五十五章 雪崩第四十一章第十章第三十七章第十三章第五十章 釋放第十四章第二章第五十三章 高原第五十章 釋放第五十六章 不從上面過第五十六章 不從上面過第四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章第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六十一章 地道通向墨西哥第六十二章 神秘物第十五章第十三章第六十一章 地道通向墨西哥第五十五章 雪崩第三十二章第六十一章 地道通向墨西哥第三十七章第十七章第三十二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五章第十五章第五十七章 拜訪教授第八章第五十七章 拜訪教授第六十章 教授說(下)第五十四章 筆直的逃亡第二十九章第三十四章第十一章第五十五章 雪崩第四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五十八章 大難不死第四十七章第六十章 教授說(下)第四十五章第八章第二章第六十二章 神秘物第四十五章第三十七章第六十三章 E.T.?第二十四章第三章第六十二章 神秘物第五十一章 西藏之旅第四十七章第五十二章 恐懼第五十一章 西藏之旅第二十五章第三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第五十三章 高原第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二十二章第四章第五十四章 筆直的逃亡第四十八章第五十六章 不從上面過第五十四章 筆直的逃亡第二十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二章 神秘物第二章第三十四章第五十四章 筆直的逃亡第四十九章 光與暗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