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

就在蕭統終日惶恐的時候,長期出鎮外地的三弟晉安王蕭綱突然被父皇徵召入朝。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一天,蕭統對左右人說:“昨天我夢見與晉安王對奕擾道,我把班劍送給了他。晉安王近日來到京師,難道是來接替我的地位的嘛?”班劍並不是普通的佩劍,而是有着嚴格標準規定,證明個人身份的寶劍。蕭統的夢境和擔憂說明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

梁武帝蕭衍在對待父子親情的問題上並不能像處理***一樣快刀斬亂麻。他苦苦思索,如何重新處理與兒子蕭統的關係。蕭衍思考的結果是找不到結果,只好在當年九月,在同泰寺出家,要做和尚。羣臣趕緊湊錢把這個“皇帝和尚”從寺廟中贖了回來。十月,蕭衍改元“中大通”。

蕭衍保留了蕭統的太子地位,在十一月任命南平王蕭偉爲空缺很久的太子太傅。南平王蕭偉是蕭衍的弟弟,以本宮領太子太傅並加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銜。《南史》說他是“朝廷得失,時有匡正。子侄邪僻,義方訓誘”,是個很嚴厲的皇族。選他爲太子太傅,蕭衍的用心很明顯了。他覺得太子需要加強管教了。

那麼蕭統在做什麼呢?他還在忙自己的選文大事。選文是一件沒有經驗和標準可以遵循的大事。在“蠟鵝事件”發生前,蕭統雖然挑選了許多章賦詩文,但不夠精簡,而且編輯工作也沒有做好。做過編輯工作的人知道,編輯文集並不像想象得那麼簡單。閱讀、覈對、通稿和校對是既費時又費力的事情。之前,東宮的選文事業因爲北伐和多位學士的逝世一度受挫,但蕭統始終在堅持高標準的同時保證進度。蠟鵝事件發生後,蕭統似乎不想因爲自己地位的可能動搖而影響到正在進展中的文化盛事。他更擔心自己的被廢而斷送選文大事,因此倉促選定文章,將文選殺青。一部被後人稱爲《昭明文選》的宏偉大作正式成書了。《昭明文選》三十卷,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

蕭統真可算是文學得意,政治失意。當然了,這要看他更加在意哪樣。

第二年,(中大通二年,530年),蕭統的政治地位進一步下降。

這一年,吳興郡因爲水災失收,所以詔發上東三郡民丁開渠瀉水。蕭統上疏認爲此舉弊多,請求暫停,得到了父皇的同意。這一事件表明,蕭統失去了幾年前已經具有了參與決策的地位。他只能像普通大臣一樣,事後對父皇的決策進行勸諫,而不是參與政策的制定了。是誰剝奪了蕭統參預政治的權力呢?只有蕭衍一個人能夠辦到。

這一年,蕭統越來越少地出現在政治場合。因爲父親的猜忌和父子之間的巨大差異讓他抑鬱成疾,身體狀況惡化了。

大中通三年(531年)的一個春日,久病的蕭統乘舟採蓮,愉悅身心。糟糕的是,由於侍從的疏忽,船隻劇烈顛簸,將蕭統晃入了水中。病中的蕭統不僅溺水,而且傷到了髖骨。被人救起後,蕭統的傷勢日漸嚴重,最後發展到臥牀不起的地步。三月,蕭統病重。

太子果然仁孝。遇到蕭衍來信詢問什麼事情,蕭統爲了怕父皇知道自己的真實病情而擔心,都掙扎着親手給父親回信。東宮左右看到太子病情惡化,計劃向蕭衍報告實際情況,遭到蕭統的堅決制止。蕭統說:“爲什麼要讓父皇知道我的重病呢?”蕭統的言行其中有孝順的一面,同時難免夾雜着一絲無奈、幽怨。父皇已經不信任我了,我和父皇還是存在重大差別的。病榻上的蕭統常常爲此低聲哭泣。

熬到四月,蕭統在宮中逝世,時年三十週歲。得到太子死訊後,蕭衍趕東東宮,放聲痛哭。蕭衍的哭聲中既有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更有爲自己先前對兒子的猜忌的懊悔。蕭衍詔令用皇帝禮節將蕭統入殮,上諡號爲“昭明”。蕭統因此被尊稱爲“昭明太子”。

蕭統死後,蕭衍面臨着挑選新繼承人的問題。

前太子蕭統是病死的,沒有被廢。因此按照封建宗法,第一順位的繼承人應該是蕭統的兒子。也就是說,蕭統的太子地位應該傳給他的兒子,皇位應該繼續保持在蕭統這一支血脈當中。蕭統八歲就結婚了,留下多位兒子。其中長子、出鎮南徐州的華容公蕭歡成爲皇太孫,成爲新的皇位繼承人的呼聲最高。蕭衍在兒子死後,也馬上就將蕭歡召回建康,派人陪蕭歡解發哭靈。蕭歡作爲嫡長孫,處在了嗣位的有利地位上。

蕭衍在確立新繼承人的問題上猶豫不決,拖延起來。他一度準備封蕭歡爲皇太孫,但蠟鵝往事始終徘徊在腦海中,讓他難以釋懷。四月,蕭衍命令蕭歡迴歸鎮所。雖然蕭歡的爵位被提升爲了豫章王,但他已經在皇位繼承人的名單上被排除了。

五月,蕭衍選擇三子蕭綱爲新太子。朝廷下詔說:“晉安王綱,文義生知,孝敬自然,威惠外宣,德行內敏,羣后歸美,率土宅心。可立爲皇太子。”可能爲了消除朝野對於爲什麼舍蕭歡而立蕭綱的疑惑,蕭衍專門解釋說:如今天下未安,擇嗣須重賢德能力,因此效仿周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的往事立蕭綱爲太子。周文王在太子死後,曾捨棄了第一順位的伯邑考而立小兒子周武王爲新太子。蕭衍擡出這兩個聖君給自己立論,實際上最主要的考慮還是前面四個字“天下未安”。身逢亂世,權力對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就是政治能力,因此他挑選了年長並且政治經驗豐富的蕭綱。這從反面也透露出了蕭衍對昭明太子蕭統的委婉否定。

蕭統先前的夢境現在終於應驗了,新太子蕭綱就是日後的簡文帝。

如果不說政治結果,蕭統的死在其他方面都引發了積極正面的結果。

蕭統仁德的名聲遠播在外。他的死使朝野一片驚愕惋惜的聲音。“京師男女,奔走宮門,號泣滿路。四方氓庶,及疆徼之民,聞喪皆慟哭。”老百姓不知道深奧的政治運作和考慮,他們只懷念那位道德高尚、享有盛名的昭明太子。在充滿血光的亂世中,這樣的太子實在是太稀缺了。

就在蕭綱被立爲新太子的五月,蕭統被葬在安寧陵。

從死亡的那一刻開始,蕭統至今被人所懷念。東南各省,昭明遺蹟,處處有之。昭明太子的安寧陵在建康東北三十五里地。一些地方卻爭奪蕭統的陵墓所在地,比如上元縣就說安寧陵在本縣東北五十四里查硎山;池州西南秀山也有昭明衣冠冢。原來昭明太子曾在秀山一帶旅遊,死後池州請求朝廷葬蕭統衣冠於當地。更多的地方則“考證”出諸多的昭明遺蹟。筆者曾去著名的烏鎮旅遊,踏足過當地的“昭明書院”。據導遊說,蕭統曾隨沈約來烏鎮讀書,並建有書館一座。原來的書館塌毀,只殘存遺蹟。後人修繕了遺蹟,作爲家鄉一景。烏鎮人茅盾就寫過“唐代銀杏宛在,昭明書室依稀”的佳句。這一切都表明了蕭統在天下人心中的形象。能夠獲得如此的懷念,蕭統無疑又是成功的。

宋朝徐鈞專門寫了一首《昭明太子》評價蕭統的一生,代表了後世主流的意見:

有德無年亦可矜,臘鵝興謗竟難明。

當時雖不爲天子,文選猶傳萬世名。

從履歷上來說,蕭統的一生平淡無奇,本來可以順利地繼承皇位,但“蠟鵝事件”暴露出了蕭統政治生命中存在的根本缺陷,那就是仁德有餘,強硬不足。蕭統缺乏剛硬的政治手腕和殘酷的政治實踐,並不符合父親對帝王的要求。蕭統可能是一位爲治世而生的優秀太子,但並不一定是治理亂世的合格太子。如果真的由他扛起南樑的統治重任,我們有理由擔心柔弱的太子在亂世中會將王朝帶往何方。蕭統死後,晚年的蕭衍和樑朝遇到了接二連三的挑戰,直到出現了幾乎血洗蕭氏皇族的侯景之亂。蕭統如果尚在,能應付這樣的挑戰嗎?

蕭統過早成爲了昭明太子,千百年來依然爲人懷念,還留下了一部《文選》。對於他來說,這也許是最好的結果了。

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29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3)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29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3)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9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3)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
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29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3)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29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3)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9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3)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