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

但是胤禔跳得太急,跳得太早了。康熙廢黜二弟的當天,胤禔就迫不及待地鼓動自己的親信大臣向康熙建議立自己爲新太子。康熙對胤禔的心急表現很反感,明確答覆說:“直郡王胤禔只要做好護駕工作就可以了,我並沒有立他爲皇太子的意思。”康熙還毫不客氣地說:“胤禔這個孩子,秉性急躁,智商也不高,怎麼可以立爲皇太子呢?”

康熙的答覆很明確,但是胤禔不死心。胤禔不再直接提名自己繼任太子,而是拿廢太子胤礽撒氣。胤禔又對康熙說:“胤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如果父皇不願意大義滅親,兒臣願意替父皇誅殺胤礽。”同時,胤禔順便揭發八弟胤禩的“不法行爲”:“相面人張明德曾替胤禩相面,說八弟日後必大貴。”

康熙果然沒有把胤禔看走眼。胤禔這個人既急躁,又愚蠢。他揭發胤禩找人相面,相面人說胤禩日後大富大貴之類的,根本不能置胤禩於死地(康熙只把胤禩訓斥了一頓,不許胤禩再搞封建迷信活動,然後把那個拍馬屁說胤禩大富大貴的江湖術士斬首而已),反而暴露了他胤禔自己小心眼,經常留心這些骯髒的瑣事而已。而胤禔請求誅殺廢太子,完全暴露了自己不念手足親情和對太子之位的覬覦之心。胤禔也不想想,康熙廢黜胤礽就是因爲胤礽不念手足親情引起的,根本原因是胤礽覬覦皇位。那麼現在,胤禔又和胤礽有什麼區別呢?

康熙聽了胤禔的蠢話後,雷霆大怒,把胤禔痛罵了一頓,趕了出去。

就像當年胤礽受到康熙痛責的時候,胤禔落井下石一樣,現在胤禔受到康熙的痛責,皇三子胤祉跳出來落井下石了。誠郡王胤祉熱衷於“文化事業”,對江湖術士們的把戲很瞭解。他揭發大哥胤禔之前和蒙古喇嘛巴漢格隆秘密會晤,胤禔指使巴漢格隆以巫術詛咒太子。

根據胤祉的檢舉,康熙找到了十餘處詛咒廢太子胤礽的神符。康熙對胤禔絕望了,革去他的王爵,將他永遠圈禁起來。結果胤禔玩火,最早跳出來,也最早落入了萬丈深淵,永世不得超生了。

神符事件引發了連環反應。首先,康熙皇帝神符事件聯想到了胤禩找人相面的事件。結果嚴查下去後,給胤禩相面的張明德被凌遲處死,胤禩被革去貝勒爵位,貶爲閒散宗室。其次,康熙同情起神符事件的“受害者”——廢太子胤礽來。胤礽也趁機將自己之前狼心狗肺的事情歸咎爲受到了喇嘛詛咒。最後,這麼多時間在短時間裡高密度出現,讓康熙防不勝防。他老人家對圍繞太子之位展開的權力爭奪戰厭煩了。

思前想後,康熙越來越覺得自己不應該廢黜胤礽的太子地位。

康熙四十七年(1708)十一月十四日,康熙皇帝召集貴戚重臣,要求大家推舉新太子人選。

在推舉之前,康熙皇帝“無意”地向一些大臣談起廢太子胤礽的情況,說胤礽這個孩子之前受了人的詛咒,行爲失常,現在慢慢好轉了。皇帝的意思是很清楚的,他想復立胤礽爲太子。但是大臣們對康熙皇帝的意思理解貫徹得不太到位,只有很少的大臣建議重新立胤礽爲太子,大多數大臣推舉皇八子、剛剛被革去貝勒爵位的胤禩爲太子人選。

這大大出乎康熙的意料。

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胤禩的情況。胤禩是衆皇子之中名聲最好的一個人。他不僅自幼聰明機靈,而且交際能力很強。胤禩給康熙留下的印象很好,對兄弟姐妹恩愛,對大臣謙虛有禮,而且禮賢下士,不論販夫走卒還是江湖術士都一一交往,因此聲望很高。朝野上下都盛傳胤禩是個好皇子。但是康熙沒有考慮過立胤禩爲太子。因爲胤禩的出身不行。胤禩的生母衛氏出身於皇室家奴,地位低微,因此胤禩成年後只受封了貝勒的爵位。

皇帝說你不行,你就是再行也不行。胤禩儘管民意支持率最高,依然與太子之位無緣。康熙堅持復立胤礽爲太子。

胤禩知道情況後,自然不甘心了。也許正是母家卑賤的緣故,胤禩從小就工於心計。凡是他覺得有用的人,胤禩都不惜代價地交往。他在宮廷內外,朝野上下,都表現得謙虛謹慎。暗地裡,胤禩交結了一批文臣武將,爲自己搖旗吶喊。知道輸給胤礽後,胤禩就暗中收買了一批戲子、孩童和下三爛的人,到處在人羣密集的地方,說重新成爲太子的胤礽的壞話。這些壞話有的是真話,有的純屬瞎編亂造,形成了不利於胤礽的輿論。

胤礽也實在是不成器,一點都沒有從被廢黜一事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成爲太子後,胤礽馬上重萌舊態,不僅大搞物質享受,在飲食服御陳設各方面追趕甚至超越康熙的待遇標準,而且重新糾集了原來的那些黨羽,又耀武揚威起來了。胤礽自以爲在短短几個月中廢而再立,表明自己地位鞏固,因此更加肆無忌憚起來。他派人去各地蒐集美女,向地方官索要貢品。所有的惡行最後都反饋到了康熙那裡。

康熙皇帝又爲自己的舉動後悔了。他想到再次廢黜胤礽。但一想到在沒有太子的日子裡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和其他兒子的醜態,康熙寧願將胤礽擺在那裡,也不願意看到兒子們爭權奪利,醜態百出。對於不爭氣的胤礽,康熙嚴令他“不得須臾離側”,幻想能夠日夜盯緊胤礽,不讓他胡作非爲。可腿長在胤礽的身上,胤礽想跑到什麼地方去,康熙皇帝也不能時刻盯牢。胤礽我行我素。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一月,安郡王馬爾渾因病去世。

在安郡王的葬禮上,有許多王公大臣和武將飲酒行樂,連參加葬禮最起碼的尊重都不顧。結果,有仇家就告發這些人“結黨會飲”。

這原本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案子,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但是日理萬機的康熙皇帝從衆多的政務中,單獨將這麼個案子抽了出來,大張旗鼓地審理起來。在審理的過程中又發現參與飲酒作樂的官員有經濟問題,貪污了幾千兩銀子。這樣的經濟問題如果要嚴查起來,相信朝堂上的袞袞諸公,誰都拿過這個數目的“髒錢”。可康熙皇帝還真就嚴查起來了。結果兩案並舉,將這些結黨會飲的人安上了“謀逆”和“貪腐”兩頂大帽子,判了死罪!

www●тт kΛn●¢○ 爲什麼會這樣呢?

因爲參加結黨會飲的人,比如耿額、齊世武、託合齊等人,都是太子胤礽一黨的人,而且都握有京城內外的軍隊實權,觸動了康熙敏感的神經。康熙皇帝心想:胤礽還沒有即位呢,你們這些奴才就這麼囂張,這還了得!如果這些手握兵權的奴才做起亂來,那還了得?

因爲康熙皇帝早就對胤礽不滿了,想給胤礽點顏色看看了。康熙皇帝查案事小,剷除胤礽的黨羽事大。康熙皇帝需要殺幾隻雞給胤礽這隻猴子看看,打擊一下胤礽的傲氣和結黨的風氣。

當時的康熙已經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了。他感覺來日可能不多了,必須嚴肅地對待繼承人的問題。捫心自問,康熙不願意讓胤礽成爲接班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下令將胤礽拘禁。十月初一,康熙正式宣佈廢黜太子胤礽,頒佈親筆詔書:“(胤礽)數年以來,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莫辨,大失人心。朕久隱忍,不即發露者,因向有望其悛改之言耳。今觀其行事,即每日教訓亦斷非能改者。”詔書表明康熙將胤礽認定是即使每時每刻耳提面命、事事教導也不能改邪歸正的“朽木”了,因此康熙放棄了胤礽。

如果說康熙廢黜胤礽是在人們意料之中,那麼康熙同時明確宣佈今後不再冊立太子,則大大出乎朝野的意料之外。

康熙做出這個決定,是出於對親情的失望。康熙一生妻妾衆多,一生有子、孫、曾孫共150多人(其中兒子35個),是滿清帝王中子孫最多的一位。這衆多的子孫,本使康熙享有普天之下最欣慰的天倫之樂。但在皇宮內院,這人間的樂趣在康熙皇帝身上展現得很有限。胤礽的兩立兩廢和胤禔等人的拙劣表演,讓康熙很受傷害。他明確表示不再考慮繼承人問題,是想通過這樣的表態來杜絕朝野上下的爭論和家庭內外的爭鬥——康熙也知道“明爭”可以被壓下去,“暗鬥”是控制不了的。

可就有那麼一些書生氣十足的大臣們不能理解皇帝的苦心。康熙皇帝不願意在提起冊立太子的事情,卻有許多大臣和書生們上書,要求確立太子。對於上書要求立儲的人,康熙皇帝抓的抓,殺的殺,而不手軟。

果然,太子之爭的風波在表面上平靜了下去。

兄弟相殘

暗地裡,衆多皇子依然對接班人寶座虎視眈眈。

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康熙第二次廢黜胤礽的當天,皇八子胤禩有一場拙劣的表演。

胤禩一幅憂心忡忡的樣子,跑到康熙跟前說:“父皇,今後如果有大臣推薦兒臣爲太子,兒臣應該怎麼辦?”胤禩裝模作樣想了想,又說:“要不,兒臣裝病隱居吧。”

康熙嚴厲斥責道:“你以貝勒的身份,心存如此越分之想,妄行陳奏,試探寡人,安的是什麼心啊?這難道不是大奸大惡的行爲嗎?”

胤禩要求繼任儲君雖然被康熙斷然拒絕,但他依然是衆皇子中名聲最高,最有希望衝刺接班人寶座的人選。朝野許多大臣和多位皇子也屬意於他。胤禩之後更加註意言談舉止,頗有對接班人之位志在必得的意思。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康熙前往熱河巡獵。胤禩爲討好康熙,向御營送了兩隻老鷹。

當警衛御營的大臣隆科多(注意這個人)呈上老鷹的時候,康熙吃驚地發現這竟然是兩隻奄奄一息的病鷹。

所有人都震驚了。年邁的康熙皇帝再一次發怒了:胤禩送給我兩隻死鷹是什麼意思?這不是明擺着暗示我體弱多病,行將就木嗎?胤禩的心腸也太黑了!

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32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1)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29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3)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32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1)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29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3)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
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32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1)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29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3)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32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1)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29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3)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