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

着名家排大師尼爾斯博士說:

我們的父母常常認爲我們好似陌生人。我們來到這世界帶着一些我們父母所不瞭解的事物。我們是由他們的基因所組成,但最終生命並不是出自於他們。目前爲止,沒有人能夠單靠意志力就能懷孕。要耗上幾百萬個精子才能創造出一個孩子,而且父母並不能選擇哪一個精子與哪一個卵子結合。他們能用盡方法去受孕,但要成功受孕,另一個力量必須參入,而那已不是我們能夠掌握的了,而且也和我們的意志毫無瓜葛。

換句話說:我們的生命,如同所有生命,都從未知而來。我們的父母不過是過道。

哈里利?紀伯倫的意象是更加的優美也或許更加的貼切: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自己的孩子。

他們透過你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卻不能給他們你的思想,因爲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提供他們身體的住屋,卻不能替他們的靈魂找房子,因爲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那是你即使在夢中也無法到達的地方。

你可以努力像他們一樣,但是千萬不要使他們像你一樣,因爲生命是無法逆轉的,更不能被昨日的你所耽擱。

但,我們卻經常發生錯覺,認爲孩子是我們的私有之物,因爲他(她)誕生在我們家裡。

生命在由父母處得來的身體裡,得到獨特的表達

我們是「生命的渴望」所產生的。它把焦點從過去移轉到未來,或更確切地說,生命爲我們準備了什麼?希望在我們的一生之中,由什麼來綻放自己?

「我們不是我們父母的小孩」正是強調這個事實。基因上來說,我們的基因百分之百是從父母那裡來的,因此我們也是家族歷史的一部分。兩者皆型塑了我們和成就了我們的人格,且將如此繼續影響下去。然而。源頭與基因並非一切。我們不是基因;我們是意識,我們擁有存在----覺察自己及他們所處的環境的能力。我們並非簡單地擁有意識,我們就是意識----人類型態下的意識。我們是輪迴的意識(也就是成爲「活生生的肉體」)在我們父母得來的基因結構裡,找到自己特定的型態。和在這結構中獨特的表達。

孩子的到來,我們無法控制;同樣,孩子的人生,也不應由我們操縱。

其實,他(她)作爲孩子而來,我們完全無法安排,就像我們的心臟跳動,身體生長一樣,我們無法控制。

他(她)成爲我們的孩子來到時,他(她)是通過激烈的競爭。跑過了其他幾億精子,經過艱難險阻,與卵子結合而成。他們是誰,我們無法決定,他們要成爲我們沒成爲的樣子。我們經常這樣橫加干涉。他們經常成爲我們生命的替代與補充,揹負起不屬於他們的重擔。

他們是生命自己的孩子。我們只是撫養他們。我們不能據爲己有。現實,卻經常讓他們無法成爲他們自己想要的樣子。

她用死,來爲自己的人生做選擇。曾看到新華網轉發美國媒體的一則消息:麻省理工學院(mit)斯隆管理學院的28歲的中國女留學生郭衡(化名)自殺身亡。

她用死,告訴親人和朋友:我可以自己選擇。儘管這是一條不歸路。令生者傷痛的道路。以往,她沒有自己選擇的機會。她按照家人的設計,上學、出國、結婚……

這樣的慘劇。二十多年前就親眼目睹。讀大學時,池塘裡某天發現一具女屍,整個校園爲之轟動,她是學校的女老師,年輕貌美、碩士學歷,有能幹丈夫。家庭生活美滿,事業順利……據說,她留下的遺書是:一直按父母的期望奮鬥、考學、就業、結婚。現在感到生活太平庸、無趣,一切都太平順了,索然無味。所以。決定了結自己的生命。

絕大多數的人可能會鄙夷地一哼:身在福中不知福。

但,他們真的可以用此絕決的方式選擇說:不。

放手,讓孩子,成爲他自己

身爲父母,只有一條路:放手,讓孩子,成爲他們自己。

生命之河滾滾向前,無法迴流,無法被掌控。

我們的期待與希望,只屬於我們自己,由我們自己去完成,那不該成爲孩子的包袱。孩子,並不是父母的孩子。

如果不將其當作是過失或罪惡,你可能會把自己肉體的出生看成是跌到了黑暗中。出生的過程確實是從靈魂的某個部分躍入深處,那是你們自覺的選擇。在靈魂深處你們選擇給自己穿上目前這副身體,並感覺到完成任務所需的信念和毅力。然而可以說,在你們跳下去的剎那就陷入了不知曉的狀態,一種短期的不知曉狀態。一進入到地球的物質實相中,你的意識就被某種幻象矇蔽和催眠了。這種幻象正是多數地球人根深蒂固的習慣,是圍繞在你周圍的網。記住:出生是你自覺的選擇。

進入地球,有一張網就困住了你。你剛進入地球生活的時候,對另一邊的記憶仍然是清晰的。但你沒有語言去表達它,也沒有表達真相的途徑,不管你在哪裡,無條件的愛和安全都圍繞着你。家的能量對你來說是不言而喻的,就像水對魚一樣。但接下來就踏入了父母的物質世界和心理實相中,你向他們伸出手,想保持在家的感覺。但你似乎被隔開了,就像有一張網困住了你。這就是出生所帶來的身體和精神層面的雙重創傷。透過父母的存在方式,他們對生活的基本觀點,他們對待自己的方式,他們對你寄託的希望,那困住你的網不停地編織着。

當你最初進入這種特定的、組成你原生家庭的能量形態時,你的意識是開放的,幾乎沒有個人界限。作爲嬰兒,你徹底接受了父母的能量,那就像一個重要的印記。深刻影響着以後的人生經驗。那時篩選過濾還不存在。你只能在長大一些後, 大概在青春期的時候,纔開始模糊地意識到你是你自己,才具備必要的意識來篩選這些能量。認識到什麼對你來說是好的自然的,什麼不是。

你有意允許自己被領偏了路。當你作爲一個孩子來到地球上,你就沉浸於遺忘的海洋中,起初,一張幻覺之網似乎緊緊困住了你。然而,從靈魂層面上說,你有意允許自己被領偏了路。當你降生到地球上,你在內心深處堅信自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出路。你的使命就是:找到衝出幻象之路,把解決問題的能量、愛和清晰的能量帶給世界,使其他人可以得到它。

你的靈魂會想方設法帶你回家。在你生命的某些時刻會出現一些幫助你完成使命的機會和可能性。長大後你會遇到某些人或某些情況對你發出邀請或挑戰。讓你發現自己是誰。你會被生活溫和地推着,或者--如果你很頑固的話--被粗暴地推着去解決這個問題。源於成長過程和父母能量中的對愛的錯誤認識需要被丟開,而這將會引發對自我身份的不確定。似乎沒有什麼是確定的,似乎你認同的所有觀念都要經過檢驗。確實,你的靈魂會想方設法帶你回家。它會不停地敲門,直到你打開門釋放掉自己爲止。

發生在生活中的主要事件通常都是讓你成長和重返你是誰的機會,但徹底認清這一點,重新獲得剛出生時的能量,不被缺乏控制力、愛和合一性的幻象所污染,則需要勇氣和決心。有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與靈魂的能量相悖,因爲它帶你偏離了以往舒適的路。當你習慣於社會和家庭的觀念。你的靈魂簡直是個任性的嚮導。

自我釋放需要男性能量和女性能量。把自己從小我意識中釋放出來,既需要男性化的自我意識與洞察力的能量,也需要女性化的愛與理解的能量。針對父母而言,洞察力意味着讓自己遠離他們傳給你的恐懼和限制性的能量。爲了在精神意義上放開原生家庭,你要能區別開他們的能量和自己的能量,你要能掙脫束縛和限制你的繩索。

放開你自己的頭腦和情緒中的能量。對父母表達憤怒和挫折感。或是告訴他們對待你錯誤的地方,並不是首要的。有時,讓他們知道你對事情的立場或是對他們的感覺可能是件好事;但多數情況下,他們不會理解你想要告訴他們的東西。他們對於你跟他們不同的地方,跟他們對生活的看法有差距的觀點可能不會產生共鳴。放開連接父母的能量。意味着首先要放開你自己的頭腦和情緒中的能量。這就要向內看,找出自己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按照父母設置的幻象生活,在多大程度上按照父母的好惡生活,而他們的好惡,都是基於恐懼和評判形成的。

父母並不等同於他們的恐懼和幻象。一旦瞭然於此,你就會讓自己放開它,你會很容易原諒父母並真正地離開原生家庭。只有切斷了內在繩索併爲自己的生命負責後,你才能真正地對父母釋懷。你會很清楚的說出他們的恐懼和幻象,但同時你也知道,父母並不等同於他們的恐懼和幻象,他們也是神的孩子,也在努力完成他們的靈魂使命。一旦認識到這一點,你就會感覺到他們的無辜並且能夠原諒他們。

克服受害者的感覺是你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某種意義上來說,你是父母的犧牲品,因爲他們在你的童年時期表現出小我意識。你暫時地、部分地依靠他們的幻象生活。在某種意義上你別無選擇,只能做他們的孩子。然而克服受害者的感覺是你生命中能夠擁有的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當你辨認出那源自童年時代的深刻印記,並有意識地決定哪些對你有益、哪些最好丟開時,你就成了自由人。這就是控制權。

你可以帶着洞察力去愛。於是,當父母的期盼和渴望不是你自己的時,你不再下意識地去適應它們,同時你也不會再背叛它們了。你可以把他們給你的錯誤觀念當成不是自己的,就這樣。不必認爲父母在這些方面拖累了你。你可以帶着洞察力去愛。你可以說是通過父母被引入了小我意識,然而藉由在愛和寬恕中放開父母,藉由認識到自己纔是自己的主人,你也通過父母超越了小我意識。

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18章 空椅子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104章 當你感覺被人控制的時候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25章 除夕第35章 布財陣2第43章 六祖慧能第75章 心靈環保2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28章 如法求財第31章 天真的心第15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2第12章 渡5第29章 讓現實與內在邂逅的契機三例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34章 合一 創造性的能量的來源第37章 合作第13章 渡6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26章 擁抱陰影2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20章 輪迴4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20章 世界就在我們心中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8章 迴歸自性之旅1第29章 狗屠夫第13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3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8章 新任務第6章 天力給我的靈示第17章 滋養自己第25章 除夕第123章 成熟第12章 靈心療法第16章 天力靈示2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34章 布財陣1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19章 一切問題本不存在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4章 活在當下第23章 癔症第23章 五奶奶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這樣來過第18章 靈性修煉與從商第27章 處理情緒之痛3第18章 靈性修煉與從商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13章 靈心療法2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50章 “定家神針”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19章 輪迴3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36章 讀書會2第15章 渡8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95章 不生不滅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11章 渡4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28章 財由心收2第27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1)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77章 心理陷阱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37章 點亮接納的明燈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29章 被接納的喜悅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31章 天力回國第11章 謙卑的修行第50章 “定家神針”第1章 愛的語言
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18章 空椅子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104章 當你感覺被人控制的時候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25章 除夕第35章 布財陣2第43章 六祖慧能第75章 心靈環保2第4章 誰是傷我最深的人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28章 如法求財第31章 天真的心第15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2第12章 渡5第29章 讓現實與內在邂逅的契機三例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34章 合一 創造性的能量的來源第37章 合作第13章 渡6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26章 擁抱陰影2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20章 輪迴4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20章 世界就在我們心中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8章 迴歸自性之旅1第29章 狗屠夫第13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3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8章 新任務第6章 天力給我的靈示第17章 滋養自己第25章 除夕第123章 成熟第12章 靈心療法第16章 天力靈示2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34章 布財陣1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19章 一切問題本不存在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4章 活在當下第23章 癔症第23章 五奶奶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這樣來過第18章 靈性修煉與從商第27章 處理情緒之痛3第18章 靈性修煉與從商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13章 靈心療法2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50章 “定家神針”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19章 輪迴3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36章 讀書會2第15章 渡8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95章 不生不滅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11章 渡4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28章 財由心收2第27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1)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77章 心理陷阱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37章 點亮接納的明燈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29章 被接納的喜悅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8章 終歸大海作波濤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15章 幸福之旅6第31章 天力回國第11章 謙卑的修行第50章 “定家神針”第1章 愛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