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當你感覺被人控制的時候

天力靈示:現在,我們的地球有幾十億人。但,這一輩子,我們最多活在60個人中間。而讓你至愛與至痛,至喜與至悲,至生與至死的,最多不過幾個人。這幾個人,纔是你的世界。所以,更多的人,更多的事,你都不必去在意。在意的越多,就會沉陷得越深,就會糾纏得越久,就會被折磨得越苦。

記住,這個世界,沒有一種痛是單爲你準備的。因此,不要認爲你是孤獨的疼痛者。也不要認爲,自己經歷着最疼的疼痛。塵世的屋檐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事,就有多少痛,就有多少斷腸人。

活着,就是要痛一痛的。有聲有色地活過,其實就是有滋有味地痛過。當然了,有時候,你覺得痛,不是你有多苦,有多委屈,只是覺得自己很可憐,很無助,很孤單。

痛也是怕比較的。了斷痛的一種方式是比較。把自己的痛放到萬千的人羣中,比完了,你也就放下了。在芸芸衆生的痛苦裡,你纔會發現,自己的這點痛,真的不算什麼。

心的愉悅,有兩重境界:一曰飽,一曰滋潤。

塵俗中有些事,譬如,掙大錢,謀重權,贏盛名,鮮花掌聲,轟轟烈烈,這種讓心靈愉悅的狀態,即爲飽。但飽了之後,愉悅便不再是愉悅,而只剩下刺激了。塵俗中的另一些事,譬如,喝茶,訪山,看雲,賞月,風敲葉響,雲動鳥驚,這種讓心靈愉悅的狀態,即爲滋潤。滋潤給心靈的感受是,不厭,不膩,不絕。

這個世界上,凡是跟功利有關的事。於心靈,你只可以餵飽它,卻不能滋潤它。

有時候,你能容下多少他人。就能擁有多少快樂。換一個說法就是,你跟多少人作對,就是跟自己本該擁有的多少快樂作對。有的快樂是自生的

。有的快樂,是與他人和諧相處中獲得的。結怨,會疼;周旋,會累。有時候,退一步,妥協一點,甚至投降一次,都不算什麼。但你會一下子找到輕鬆快樂的自己。生活沒那麼複雜。你把自己搞複雜了,爛攤子,也只好自己去收拾。

更多的人,關注的是你有多少錢,有多少套房子。在哪裡上班,有什麼職位,有多深的社會背景。因爲,從世俗的角度衡量,這纔是有用的東西。同樣是炫耀,你要是說這些東西,會贏得豔羨、仰慕甚至是尊重。但是。你若跟別人說,你每天看過多少次螞蟻奔走,賞過多少次晚霞流逸,聽過多少鳥叫,聞過幾次花香,你的內心有多安寧。你的靈魂有多快樂,大家認爲你,不過是無聊罷了。因爲,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無用的東西。

這個世界的價值體系已經亂了。但,你最好不要亂。學會放下一些東西吧,譬如那些不必要的面子,譬如那些無所謂的虛榮。

這樣做,你就是最好地疼惜了自己。

當我們覺得自己的利益被他人侵犯的時候,當我們感到對方不合理暗示的時候, 我們內心可能有這樣的對話:

“你是誰呀, 憑什麼聽你的呀, 你分明在控制我,壓制我,我偏不?我決不能被你所控制, 讓你隨意擺弄,我決不能讓你如意,更不能讓你得意”當看到對方提出所謂不合理的要求的時候, 我們首先憤怒了。 結果我們選擇了對方讓我們做的相反的方向。 我們由最開始的憤怒轉爲竊喜甚至得意,但仍然還帶有絲絲的不痛快。殊不知, 我們在我們有情緒的那一刻, 已經開始被對方控制了。這種控制一直持續到我們的情緒消失才結束。當我們一定按照對方要求我們的反方向而做事, 表面上是我們在抵制控制,實際上, 我們被對方反方向控制了而已。 我們本來很平靜的心境, 瞬間因爲對方的一句話,一個行爲而波瀾四起。難道不是對方控制了我們的情緒嗎?對方真的能控制我們的情緒嗎?還是我們主動迎合了對方控制我們的願望了呢?能控制我們的是外界的人和物,還是我們的固有的觀念在指揮和控制了我們自己呢?是他人在玩控制我們的遊戲, 還是我們自己獨自在玩一個內心由他人蔘與的控制遊戲呢?

對方有權利提出他認爲對的東西,如果他還是一個正常人。他也有權希望我們接受, 他也有權希望他採取任何形式得到他們的東西,因爲那是他們認爲的權力。 我們可以不認可他的觀點,不接受他的要求,但是我們不能不讓他們有那樣的想法。 因爲目前我們無法做到改變他們的思維模式。 但是我們能做的是如何應對這樣思維模式下對方的行爲。沒有指責,沒有憤怒,沒有評價, 需要有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態度。

我們的憤怒來自於, 我們混淆了事物本身和他人對事物的態度區別。 我們可以否定事情而不去做,但是我們不能否定他對事情的態度的客觀性。我們否定他的態度,是我們內心是不允許他如此的認爲,我們想改變根本目前改變不了的東西, 我們背道而馳,雖然我們有所謂的事理,但是,我們卻也忽略了另一個理,就是他這樣想是有他的理的這一事實。 是我們本身的問題。

舉例: 他提出向你要1元, 你可能給他, 當他提出向你要100000元,你憤怒了,甚至嘲諷他,甚至認爲他是精神病。 他提出問題是他的事情, 你給不給是你的事情。 你能做到的不給就可以了,爲什麼要責怪對方要100000元是錯誤的呢?內在的核心, 是我們自己內心需要和諧,需要一個理字在先,要求每個人都要講理

。只有合理的,才讓我們舒服。 事實上, 真的有那個所謂的“理”在嗎?理本身的存在是爲了保護我們與環境和諧而產生的規則,是人定的,不是必須有的東西。理存於我們自己內心的,我們按理做事,是爲了我們自己的舒適,不是來要求他人的。個人和個人的理由於教育環境不同,文化不同, 理也不全相同。 我們用自己的理來要求不懂我們理的人來尊從,對那個人而言, 有些難度。我們可以拒絕他的要求,但是不能不允許他有和我們不同的所謂錯的想法。

如果你區分了事情和人的態度是兩回事,處理矛盾的時候,結果就有差別了。

當你認爲他有權力做你認爲的錯事的時候, 你不是憤怒,而是平靜。 你平靜不等於認同他的觀點, 而是認同了他提出任何的觀點是他自己的事情。

這時候, 你才真正的不會受控於他(外界)。 無論他什麼樣子, 你內心如如不動,你可以做你該做的決定, 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和他強調的所謂的理上。 因爲你們的理本來就是不同的, 否則, 就不會有矛盾。 換句話說, 我們不是在解決情緒,解決對錯, 而是在解決面對不同的理的時候存在的問題。

你想想, 我們是什麼, 是神是上帝還是佛祖,我們能控制對方去按照他們的方式去思維?我們能讓他們成爲一個絕對的符合我們要求的好人?我們能做到不容許他們做所謂的錯事?就是上帝,佛祖,也沒有要求所有人都做對事。 否則,世界充滿都是所謂的好人了。 我們能改變他人最好的方式是改變自己,進而影響他人。

我們在解決問題中,可能不同意對方的觀點,而沒有滿足對方的要求,對方不高興也是正常的。 我們是否滿足對方的要求,不是因爲情緒而做,不是爲了他而作, 而是爲了事情本身而做自己。 持有這種心態, 當我們沒有滿足對方的時候,我們的內心纔是安靜的。而不是看到對方不高興, 自己就心裡不安,好像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反而責難對方不該有情緒。那時, 我們不是感到竊喜,也不是自責,而是產生悲憫之心,我們的悲憫之心不是以犧牲自己的真實想法來完成的, 而是深感不能達成一致的遺憾。以及感受不能達成一致時候對方的情緒和內心的痛苦。 我們雖不能滿足對方的要求, 但是, 我們可以允許對方有情緒,或者儘可能的緩解對方的情緒。 那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允許對方有情緒,只有我們內心安寧,無愧於心,才能由衷地期待對方能早點好起來,或者能儘可能隨緣而補救,來緩解對方的情緒。 即便我們做了補救,對方仍不滿足,仍不高興,那麼我們也問心無愧,我們不是在救對方,而是在做自己。 相信對方也會有逐漸調整自己的能力。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裡, 是相互關聯的, 但是不是相互控制的。 真正的控制不再外面,而是我們內心。控制我們的不是外界的人和事物,而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固有的不合時宜規則。或者說自己對規則的僵化使用造成的。規則本身無好壞,是使用規則的人本身的問題。

當我們的內心是自由的, 就沒有什麼可以控制我們。 當我們還有被他人控制那一個想法的時候, 我們就難逃被控制的厄運。 而且, 這個控制, 是在我們主動的配合下而完成的,而我們有被控制感覺的背後, 是我們正在無意識地控制他人,還有我們意識不到的自卑在幫助我們完成這個被控制的感覺。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114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2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18章 輪迴(2)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57章 明心見性第4章 選擇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78章 轉世輪迴的實證第35章 讀書會1第21章 天力講法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84章 發現內在的力量第23章 我心深處第83章 四梵行2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36章 讀書會2第32章 共同的約定第11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69章 選擇2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68章 選擇1第3章 愛的語言3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26章 相由心生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9章 渡2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11章 謙卑的修行第65章 詞語聯想推開潛意識之門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63章 做禪意父母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9章 奇夢第13章 幸福之旅4第59章 陰陽八卦第95章 不生不滅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長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9章 渡2第72章 念力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2章 職業倦怠第10章 星雲第22章 讓孩子學會覺察內在的感受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10章 這一世的人生劇本第82 章 四梵行1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22章 積極應對混亂時刻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72章 念力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40章 虛與實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22章 我是誰第31章 天真的心第4章 夢魘2第10章 渡3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這樣來過第93章 皇家舞者第三卷二十二章 輪迴6第114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2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41章 培養陽光寶貝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66章 命運掌控在誰的手裡第104章 當你感覺被人控制的時候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119章 改命,從孝養父母開始第78章 轉世輪迴的實證第6章 佛陀6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32章 共同的約定第6章 佛陀6第49章 理想國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13章 渡6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23章 接納疼痛第73章 靈魂伴侶與緣分第65章 佛教與科學2第49章 理想國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25章 他心通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17章 輪迴1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
第114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2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18章 輪迴(2)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57章 明心見性第4章 選擇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78章 轉世輪迴的實證第35章 讀書會1第21章 天力講法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84章 發現內在的力量第23章 我心深處第83章 四梵行2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36章 讀書會2第32章 共同的約定第11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69章 選擇2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68章 選擇1第3章 愛的語言3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26章 相由心生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9章 渡2第83章 顯化的法則第11章 謙卑的修行第65章 詞語聯想推開潛意識之門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63章 做禪意父母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9章 奇夢第13章 幸福之旅4第59章 陰陽八卦第95章 不生不滅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長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9章 渡2第72章 念力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2章 職業倦怠第10章 星雲第22章 讓孩子學會覺察內在的感受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10章 這一世的人生劇本第82 章 四梵行1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22章 積極應對混亂時刻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72章 念力第21章 與天力的第一次會面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40章 虛與實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22章 我是誰第31章 天真的心第4章 夢魘2第10章 渡3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這樣來過第93章 皇家舞者第三卷二十二章 輪迴6第114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2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第41章 培養陽光寶貝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66章 命運掌控在誰的手裡第104章 當你感覺被人控制的時候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90章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寶貝第119章 改命,從孝養父母開始第78章 轉世輪迴的實證第6章 佛陀6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32章 共同的約定第6章 佛陀6第49章 理想國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13章 渡6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23章 接納疼痛第73章 靈魂伴侶與緣分第65章 佛教與科學2第49章 理想國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25章 他心通第117章 愛的控制1第17章 輪迴1第10章 世間所有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