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學會愛自己 贊同自己

天力郵件:生命非常簡單,我們所付出的,轉眼就能將它們收回來。我們真的會變成我們自己所想的那樣。我們認爲自己好,自己就會更好;認爲自己壞,自己就會更壞。所有我們生命中的痛苦和愉快,都完全是自己造成的。我們所思所想的“因”,就是在創造將來的“果”。別忽略我們的一思一想,一言一行,那些我們所思所想,所說所做的,都在創造我們的將來。

對自己製造的一切,我們不能將責任推給別人,責備別人;我們應該知道——如果有錯,錯在我們自己。沒有人,沒有地方,也沒有任何事物具有超出我們自己的力量,因爲“我”是自己惟一的思考者。當我們在自己的頭腦中創造寧靜、和諧與平衡時,我們將發現它們同樣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

人們常常講以下的兩句話,你不妨想想,哪一句話是你自己也常說的?這兩句話是:

“所有人都對我別有用心,不懷好意。”

“所有人對我都有很大的幫助。”

別輕視這兩個不同句子的力量,它們往往會創造出截然不同的經驗。我們的生活和我們自己都會變成我們心中所相信的那樣。

我們的想法和信念總能變成現實。從另一方面看,我們的潛意識接受我們所相信的一切。既然我們所相信的總會變成現實,那麼,我們當然應該選“所有人對我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爲行爲準則;而不應該選“所有人都對我別有用心,不懷好意”來指導自己的行爲。

世界總是接受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世界只接受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如果你堅持相信生命是孤苦的,沒有人愛你,那麼,你的世界很可能真的孤苦和沒有人愛——因爲你自己躲在陰暗處,太陽自然照不到你。

然而,如果你願意拋棄這種信念。相信“到處充滿了愛,人們愛你,你也愛別人”。並堅信這種新的信念,那麼你的世界就會變成這樣。可愛的人將會走進你的生活。原先就在你生活中的人也會變得更加可愛,你會發現,你更容易向別人表達你對他們的愛。

我們大部分人,都有偏執的思想、錯誤愚蠢的信念。這並不是在責備誰,因爲在某個特定時刻,我們每個人都在儘可能地努力做到最好。但是,如果我們知道。我們可以活得更好一些,爲什麼不嘗試用別的方法把自己改變一下,使自己做得更好呢?你不要因爲自己的現狀不佳而看低自己,你閱讀這本書就說明你已經準備要開始生活中新的、積極的改變。請承認這一點。“男兒有淚不輕彈”。“女人不能管理金錢”,這些侷限性的思想令人難以忍受。

我們還是孩子時,就受到周圍大人的影響,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生活。這是我們學習如何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世界的方式。現在,如果你與整天悶悶不樂的人、易受驚嚇的人、罪惡的人或是易怒的人一起生活,那麼你將學到很多關於自己、關於生活的消極的東西。

“我從來沒有做對過任何事情。”“這是我的錯。”“如果我發怒,我就是個壞人。”

這樣的信條會造就令人灰心喪氣的生活。

我們長大成人以後,會重複我們父母的情感模式。這無所謂好壞對錯,這是我們內心深處對“家”的認識。我們不妨冷靜地想一想,現在已經不再是童年了,但很多時候,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仍然像對待我們自己的母親或父親一樣。有多少次你找了一個“只是像”你的父親或母親的情人或老闆?

同時,我們用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對待我們自己。我們用同樣的方式責備和懲罰我們自己。當你用心傾聽時,你甚至能聽到那些詞彙。如果當我們自己是孩子時接受了愛與鼓勵,我們也用同樣的方式愛我們自己、鼓勵我們自己。

“你從來沒有做對過任何事情。”“都是你的錯。”你是否時常也對自己這樣說?

“你真棒。”“我愛你。”你是否經常對自己這樣說?

可是,我們不能爲這些責怪父母。我們的父母不可能教會我們他們不知道的事情。如果你的父母不懂得如何去愛他們自己,那麼他們就不可能懂得如何教你去愛自己。他們只是竭盡全力,把他們在孩提時代學到的東西,依樣畫葫蘆地教導給他們的孩子。如果你想更多地理解你的父母,就應該更多地傾聽他們童年的生活;如果你抱着同情心去聽,你會了解他們的恐懼和嚴格出自何處。這些“對你實施如此方式”的人與你有着同樣的害怕和驚恐。

所以,當我們長大以後,我們不可以單方面地埋怨父母,甚至把所有的過失都推到他們身上,指着他們說:“這一切都是你們造成的。”事實上,在我們未出生以前,是我們自己選擇了現在的父母,心甘情願地要做他們的子女。

我們每個人都與父母有緣。我們從小依賴父母,一心一意地跟着父母,學習他們的那一套信仰和制度。等到我們長大,遇上種種經歷,便將從父母那裡學來的,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不停地、重複地去實行。

“當下”永遠是力量的源泉。你生命中經歷的所有事件,都是由你過去的思想和信念造成的。他們由你過去的想法,你在昨天、上星期、上個月、去年、10年前、20年前、30年前、40年前(這取決於你的年齡)所說的話決定的。

然而,那是你的過去。它已經過去了,完畢了。重要的是此時此刻你選擇什麼思想、選擇什麼信念、說什麼話,因爲你現在的思想和語言將創建你的未來。你的力量的源泉來自“當下”,它正在形成明天的、下星期的、下個月的、明年的以及以後的經歷。

你不妨注意此時此刻你正在思考什麼。它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你是否希望現在的理想將來會成爲事實,使你的生活有所改變?那就小心地照顧你的思想吧!

“思想”是可以被“改變”的。無論自己出了什麼問題,這問題的根本必然來自我們的思想。自卑僅僅是你討厭自己、憎恨自己的一種思想的反映。你的這種思想在說:“我是一個糟糕的人。”這種思想製造出一種感受,令我們失落在這種感受中。可是,如果你沒有這種思想。你就不會有這種感受了。改變討厭自己的思想,這種負面的情 感就會離你而去。別讓過去的事影響我們,不論這些過去的事是多麼消極和痛苦。過去的已經過去了。

過去的事情沒有力量戰勝我們。“當下”的生活纔是我們需要把握的。我們的力量存在於此時此刻。認識到這一點是多麼了不起!我們此時此刻便開始自由了!

不管你是否相信,我們確實選擇了我們的思想

要怎樣思想。可以由我們加以選擇。雖然有時我們會習慣地把一個思想重複又重複,而且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選擇的餘地,但事實上,這都是我們自找的。我們有能力選擇某些思想,也有能力拒絕某些思想。不信嗎?只要想想我們是否拒絕過一些積極的思想就可以明白了,那麼我們也可以拒絕一些消極的思想。這是不用懷疑的。

我認識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遭受過自卑與內疚的痛苦。這樣的生命怎麼會幸福起來呢?我們擁有的自卑和內疚越多,我們的生活就越糟。我們具有的自卑和內疚越少,我們的生活就越好。不管我們處於哪種生活水平。情況都是這樣。

許多人內心深處常有這樣的念頭——“我不夠好!”

我們會這樣說:“我做的事不夠多”,或者“我沒有價值”。這些話像你說的嗎?你經常說、經常暗示或經常體驗你“不夠好”嗎?可是你爲什麼“不夠好”?按照誰的標準你“不夠好”?

如果時常這樣想,那麼你如何能創造充滿愛、快樂、富裕、健康的生活?從某種程度上說,你的潛意識中的主要信念會經常與幸福生活相牴觸。你永遠無法將二者放在一起,不知什麼時候有些東西就會出錯。

怨恨、批評、內疚、恐懼。是我們生活中四種最壞的習慣

這四種壞習慣造成了我們身體上和生活中的主要問題。這四種習慣起源於喜歡費隆他人,卻從不勇於承擔責任。如果我們敢於對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負責,那麼就不會責怪任何人。任何時候我們去往哪裡都是我們內在思想的反映。別人會以某種方式對待我們,我並不是要爲別人的行爲開脫,因爲正是我們自己的信念吸引別人以那種方式對待我們。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說:“每個人總是這樣對待我。批評我,總是不爲我着想,像對待門口的擦鞋墊一樣對待我,虐待我。”那麼這就是你的模式。你的內心存在某些思想,這些思想吸引別人以那樣的行爲方式對待你。當你不再那樣想了,他們就會走開,以那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你不再吸引他們了。

以下是一些模式在身體上造成的後果:長時間的怨恨會吞噬我們的身體,導致一種我們稱之爲“癌症”的疾病。把批評作爲日常習慣的人常常會患關節炎。內疚的人總是期待着被懲罰,懲罰會導致疼痛。(當一位客戶帶着滿身疼痛來找我時,我知道他的內心滿懷愧疚。)恐懼產生緊張,會導致脫髮、潰瘍甚至腳痛。

很多病人來到診所見我,訴說他們這裡痛、那裡痛,我一聽就知道他們一定心裡有很多不快樂的事情。有些人整天都有緊張感,有些人很早便禿頂,有些人患上胃潰瘍,有些人無端地腳底痛……這些疾病,就我的經驗來說,只要病人能化解他們的憎恨心,病痛便能消除,連癌症都可以化解。這說法聽起來好像不太真實,但我確信這是事實。

我們可以改變對往事的態度。過去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我們無法再改變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對往事的看法。因爲很久以前有人傷害了我們,而在現在懲罰我們自己。這是多麼愚蠢!

我時常向那些對別人懷有怨恨心的人說:“你現在就應該開始化解你的怨恨,因爲現在還不遲,還很容易。千萬不要等到快要被醫生開刀的時候。甚至在臨死以前纔開始,那便太遲了。寬恕別人吧!你可以做得到的。你能夠寬恕別人的過失。別人纔可以寬恕你的過失!”

人要想化解怨恨心,先要消除恐懼心,因爲當我們恐懼的時候,很難把心中的意念集中。所以我們一定要先把恐懼化解,凡事從從容容,自然能夠產生力量幫助我們自己。如果我們不加改變,只一味地以爲自己是一個無能爲力的受害者。一切事情不會再有希望,那麼,即使神也無法幫助我們,我們便被自己所害。更加一落千丈。反之,如果我們一朝醒悟,痛改前非,化解所有恐懼和怨恨,有正確的思想觀念。那麼來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力量,將使我們轉敗爲勝,步步高昇。只有寬恕別人,才能把不快的往事化解。

願意寬恕他人,也願意寬恕自己。我們可能不知道怎樣去寬恕別人和寬恕自己。甚至根本不希望有寬恕,或不知道可以寬恕。

事實上,寬恕他人,寬恕自己,都是必須的。人誰無錯?連聖人都有錯,何況普通人?

寬恕就是給人機會,給自己機會。“化干戈爲玉帛”是世界上所有的好事之一,非常重要。

在知道“寬恕”的重要後,便要能夠去實行。我們可以下定決心,對一個害過我們的人說:“我將寬恕你,雖然你過去對不起我,但我決心寬恕你。不再記恨,讓你自由自在。”——這就是“解怨解結”。這句話很有份量,你不單解放了他人,也解放了自己,不會再被怨恨所困。

所有疾病都是不寬容導致的。每當我們生病時,我們需要在心裡默默地搜尋一下,看看誰需要被寬恕。《奇蹟》課程講述了“所有疾病都來源於不寬容”,並且“每當我們生病時,我們需要在心裡默默地搜尋一下,看看誰需要被寬恕。”

那個最難讓你寬恕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寬恕的人。寬容意味着放棄、放手,讓它離開。寬恕意味着不再去做什麼,把整個事情丟棄就是了。我們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願意寬恕。

我們非常理解自己的傷痛。可是,我們很不容易理解那些很難被我們寬恕的人也處於傷痛之中。我們需要理解,那些難以被我們寬恕的人,在做那件難以被我們寬恕的事時,已經盡力而爲了,他們當時已經用盡了他們所有的理解力、知識和學問才做成那個樣子。

當人們帶着問題來找我的時候,我並不關心問題是什麼——病弱的身體、拮据的經濟狀況、糟糕的人際關係,或消失殆盡的創造力——我只專注於一件事情,即是否愛自己。

我發現當我們真正去愛,按照我們原本的樣子來接受自己、贊同自己時,生活中的一切就恢復正常了,到處都會出現小小的奇蹟。我們的健康狀況正在好轉,我們有了更多的錢,我們的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和諧。我們開始用一種創造性的方式表達自己。所有這些似乎在沒有刻意去追求的時候就來到我們身邊。

愛自己並贊同自己,這會創建一個安全的空間。信任、價值和承認將在你的頭腦裡協同起來,在你的生活中創造更多友愛的人際關係,引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居住環境,甚至連你的體重也會恢復正常。愛惜自己和自己身體的人從不虐待自己,也從不虐待別人。

現在立即開始自我贊同和自我接受,這是使我們的生活發生積極改變的關鍵所在。

愛自己,對我來說,是從“不再因爲任何事情而責怪自己”開始的。批評、責備會鎖住我們,使我們無法發生改變,而理解自己並善待自己,卻會幫助我們改變以往的負面反應模式。記住,你已經責備自己很多年了,這毫無用處。試着讚賞你自己,看看會發生什麼。

夢靈看到這封郵件,覺得正好是她想對堂姐美美要說的話,於是她把這封郵件轉發給了堂姐,希望她快點從自怨自艾中走出來,期待着她快點從多年的陰影中走出來,找到自己真正活着的意義,堅強勇敢地活好自己今後不一樣的人生。

天力這些天在美國開研讀會的同時,每天都要跟夢靈通一封電子郵件,他知道夢靈的修煉到達了一個瓶頸期,這一時期的夢靈,俗世會出現一系列混亂狀態,靈力也降到最低點,一切之前的一些已顯現的初級的神通也被抑制,發揮不出應有的靈力。但如能順利突破這一時期,夢靈的修煉將會勢如破竹,很快進入靈性大師的行列,到那時,夢靈助人自助、渡人渡己的能力將大爲增強,夢靈在世間的一切夢想將會很容易的實現,起心動念與成爲實相之間的時間距離將大爲縮短,到那時,也是夢靈可以順利完成俗世的一切使命與任務,與天力一起重返芳華園的時刻。界時,夢靈也就得以重返芳華園,達到無形無相亦即可以變幻任何他們想要的實相的階段,這也是夢靈終極修煉的目的。

第35章 你所尋求的一切皆在你自己身上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72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2第23章 接納疼痛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9章 迴歸自性之旅2第118章 愛的控制2第28章 財由心收2第4章 選擇第55章 附體現象探秘1第53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2第32章 共同的約定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43章 六祖慧能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18章 清除幼年傷痛的種子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66章 命運掌控在誰的手裡第4章 夢魘2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25章 自性本空第29章 狗屠夫第14章 療愈之路第35章 布財陣2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26章 相由心生第27章 兒子喜歡奧特曼第14章 渡7第73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3第13章 渡6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34章 布財陣1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17章 流水線上的加工品第8章 來到這個世界是我的選擇第23章 五奶奶第26章 擁抱陰影2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這樣來過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28章 參禪開悟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58章 內在的豐盛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28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2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17章 愛你的存在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7章 渡第2章 佛陀2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40章 合一第54章 成長空洞第28章 參禪開悟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2章 職業倦怠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23章 接納疼痛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28章 參禪開悟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13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3第15章 渡8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17章 輪迴1第19章 愛與自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第12章 靈心療法第9章 渡2第17章 輪迴1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14章 療愈之路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
第35章 你所尋求的一切皆在你自己身上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72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2第23章 接納疼痛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9章 迴歸自性之旅2第118章 愛的控制2第28章 財由心收2第4章 選擇第55章 附體現象探秘1第53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2第32章 共同的約定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43章 六祖慧能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30章 克里希那穆提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18章 清除幼年傷痛的種子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66章 命運掌控在誰的手裡第4章 夢魘2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25章 自性本空第29章 狗屠夫第14章 療愈之路第35章 布財陣2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26章 相由心生第27章 兒子喜歡奧特曼第14章 渡7第73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3第13章 渡6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34章 布財陣1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17章 流水線上的加工品第8章 來到這個世界是我的選擇第23章 五奶奶第26章 擁抱陰影2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這樣來過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28章 參禪開悟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58章 內在的豐盛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53章 與身體講和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28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2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17章 愛你的存在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7章 渡第2章 佛陀2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40章 合一第54章 成長空洞第28章 參禪開悟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2章 職業倦怠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23章 接納疼痛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12章 天力講《易經》第28章 參禪開悟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13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3第15章 渡8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44章 破除受害者模式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17章 輪迴1第19章 愛與自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第12章 靈心療法第9章 渡2第17章 輪迴1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14章 療愈之路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