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內在的豐盛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空洞,我們如何填滿這些成長空洞?很多人一輩子都在玩虛假自我的遊戲。

物質的遊戲。當遇到空洞,我們幾乎本能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個東西填上。鋪天蓋地的廣告就是在幹這個的,什麼東西,能滿足你什麼需求——房子填滿安全感的洞、鈔票填滿自尊的洞、學歷填滿智慧的洞、消費填滿快樂的洞——我們努力搞來這一切的東西,按照說明書塞在自己心裡的洞裡面,這讓我們感到一種充實的滿足。彷彿單憑這些東西,我們就已經能成爲想要成爲的自己。

一開始,物質帶來的充實感的確能夠持續一段時間,但很快就帶來新的問題——你很快會發現,物質帶來的快樂在逐漸遞減。第一個一千塊錢的快樂,現在需要賺十萬纔有;第一次開捷達的感受也許在寶馬上也找不回來。你於是匆忙投入下一輪賺錢和下一輪消費,等待這輪快感的推背感。但等到快感消失,心裡的洞又露了出來。這促使我們迅速再來一輪這個輪迴——更多的錢,更好的物質,更短的快感,更多的失落,更多的錢……

當物質越來越多填滿心裡的洞,滿足了你的各種全方位的需求,慢慢的你把他們視爲你自己的一部分。你介紹自己的時候先說頭銜,你同學聚會“不經意”透露自己收入,你看衣服先看價格……

因爲你用了那麼多物質填滿你的空洞,就好像補牙一樣,你開始把這些物質當成“自我”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那部分。如果你身處一個什麼都能用錢買到的社會,你自然會認爲——錢最重要。無怪很多人會把某個數字的錢作爲生命的目標呢。你肯定自然而然的認爲——財富、物質和儘可能的滿足自己需求,是生命最重要的三個部分。拜金、成功學和享樂主義,三者合謀,構建出這個建立在物質之上虛假自我的騙局。

用物質填滿空洞的人最大的悲劇是:沒有人的能力能跑贏慾望,總有一天。你填入了所有東西,卻無力的發現,那個空洞還在。物質也許能帶來短暫的一次次快樂,而絕非幸福。快樂和幸福。本就是兩個東西。你佔據的東西,也在佔據你。

他人認同。在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完全靠父母親的認同生活。嬰兒是如此奇怪的一種小東西,每隔2個小時定時發出惱人的哭聲,專注於把奶水變成屎尿,而且還全無說明書。如果沒有父母的喜愛和認同,我們根本不可能活下來。逐漸我們長大,我們開始把尋求認同的目光轉向老師和長輩,在青春期投向朋友、異性和偶像。在我們成年之前,我們一直都在尋找認同。

這也是爲什麼當愛情或友情破裂的時候。我們會感到那麼的痛苦。經歷過真正愛情或友情的人都明白,心疼纔不是一種文學的比喻手法,那是一種真實的生理體驗。兩個人互相用對方填滿了自己的空洞,他們如此緊密地在一起,呆了那麼久。像一對連體姐妹。日子一長,你把這些被填滿的部分認爲是自己的一部分。這種感覺如此美麗,就好像“兩個靈魂在一個身體”,而等到關係結束,兩個人不得不分開,這種感覺又會如此痛苦——這種分離帶來的強烈的撕裂感,就好像要扯掉一個已經長在你身上的器官一樣。古往今來。已經有太多文字、歌曲、戲劇、藝術記錄這種情感的美妙與痛苦。

和上一個故事一樣,當你的成長空洞被別人的認同所填滿——你會感到安全和快樂——慢慢的,你開始認爲這些都是自己的一部分。當你獲得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你就覺得自己在不斷的“成長”,越來越“有面子有地位”。當這種外界的認同成爲你自我的主要部分,你開始認爲。那個“被認同”的部分,那個你的名聲、地位,纔是你真實的自我。從這一刻開始,你就被別人的認同綁架了。

靈魂只能獨行。兩個人格獨立的人,無法永遠一致。當方向不同,意見向左,別人就會拿走填滿在你的空洞裡的認同而離去。這時你感到巨大的空虛和疼痛感——你會覺得“失去了自我”“沒有生活的意義”。爲了繼續保持這個你認爲的“自己”,你只有兩個選擇——跟別人走,按照別人認同的方式來改變自己。或者迅速找一個一模一樣的下家填充進來。

在家庭和社會關係中很容易看到第一種選擇——一位母親,爲兒子安排好了一切人生選擇,當兒子到了有力反抗的年齡,每次有衝突,媽媽就當場下跪,兒子偃旗息鼓,媽媽站起來哭着說,你真是孝順的孩子。這場景讓人想起來就不寒而慄。爲了不失去父母的認同,做一個”好孩子“,很多人被父母所綁架,一輩子按照他們的意願來生活。爲了不失去朋友或同事的認同,甘心一輩子做沒有主張和方向的“老好人”,不和任何人衝突;爲了不失去大衆和旁人的認同,名人們甘心做一個粉絲眼中完美的”假人“,被粉絲所綁架。這並非善良,而是無能的表現。

而在親密關係中常見到第二種選擇。曾有一個連續三場戀愛都遇到“文藝賤男”的優秀女子,每次的故事都如輪迴一樣——天崩地裂的失戀、忽如其來地感動、衆叛親離地投入、讓人窒息的24小時全天候連環絕命call、愛恨交加地離開、天崩地裂的失戀——不是命運多舛,也不是因爲自己點背,全因爲他們心裡的洞,只能由那一類人填滿。如果沒有意識到你心裡的空洞,從內至外的修煉,這個輪迴會無休無止。所以,親密關係中,你是誰,你就會遇到誰。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尋求“被認同”是社會的構成理由,但是一旦過度追求“被認同的我”,則真我遍體鱗傷。尤其在我們這個提倡以和爲貴的文化中,每個人都樂此不疲。玩得好的甚至被稱爲美德。不知道你怎麼想,看着那些被稱爲早慧,年紀輕輕就八面玲瓏四面來鳳的孩子。你以爲大家都喜歡和離不開你,其實是你離不開他們的喜愛。

我們渴望成長而產生空洞。我們用非我的東西填洞,我們逐漸認爲填充物纔是真實自己,現在他們開始反過來佔據我們,真實的自己被我們丟了。這就是虛假自我的遊戲腳本。

當你把“成長空洞”換成”錢、愛情、關係、認同、自尊”,再填上年代時間地點姓名,就構成了這世間的各種悲劇故事。

有種說法是宇宙給予每個人的富足生活的權利,但爲什麼在真實生活中,很多人還是會遭遇金錢的匱乏呢?

其實,只要心中對財富有一個正確的信仰,不管外界的干擾如何,我們都不會爲之動搖。可畢竟我們活在世俗中。心如止水之勢只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誰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呢。或許你聽到過很多矛盾的問題,比如有人視金錢是骯髒不道德的,有人卻認爲金錢不僅會爲我們帶來生活的保障也會加大我們快樂的籌碼。那麼金錢到底是不是一個壞東西呢?

我們沒有辦法只談金錢,金錢只是富足的一部分。人生所有的旅程。都是關於富足和豐盛的。

外在的豐盛,包含了有錢、富裕,而內在的富足,是指對自我的信任,對自我的接納,對自我的尊重。

外在的豐盛比內在的豐盛更容易獲得。我們不管是對金錢的認識誤解也好執迷也罷,這都不能改變它固定存在的價值。因爲很多的不幸都源自於我們對金錢規則的無知。

當你調整了頻率,宇宙爲你準備的金錢是很容易得到的。

如何用它幸福快樂地生活,其實更難。只有當你內在很豐盛時,你可以吸引任何你想得到的東西。你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會再盲目抓取。就算你擁有很多財富,你也不會執著於此。你不是佔有那些財富。而只是使用它。

當一個人的願望都滿足了的時候,如果找不到內在的富足,心是空的,只是不停地去賺錢,卻享受不到金錢帶來的核心快樂。真正擁有內在的豐盛。就是去認可、接納和愛自己,享受生活帶來的一切。

通過消耗財富獲得特別的經驗,給自己的靈魂以成長的空間,從而在心靈上達到更高的境界。這種無形的力量不是誰都可以擁有的,但每個人都有這個機會,所以我們要學會金錢遊戲中的那些法則。用那些法則輕車熟路地來駕馭金錢,讓物質爲我們精神的發展服務,而不是成爲物質的奴隸。

金錢就是一種能量,沒有好也沒有壞。查看一下自己的信念系統中,尤其來自集體潛意識的那一部分,中國人一般認爲錢是不好的,有錢人又壞又笨……

那你內在排斥它,金錢爲什麼要來找你?

找到你內在的力量,移除轉化你的負荷。你要對自己的內在很誠實——內在誠信。

當你撒謊時,你就在心裡說:“嗯,我是個騙子,請你幫助我。”

改變自己,去療愈爲什麼會撒謊的那個原因。當你自己能處於一種很豐盛的狀態是,你的經驗就改觀了。

我們的潛意識模式,會束縛我們,讓我們無法擴展、進入新的意識狀態,擁有完全的自由。每個人可以檢查一下自己的模式。我們與金錢的關係,決定於與父親的關係模式。如果與父親關係不好,那一個人賺很多錢可能也沒有安全感,不能享受賺來的錢。而與母親的關係,則決定你生活道路是否順利,是否會遇到很多障礙。

父親象徵着安全感、物質保障,很多古老的宗教中都有這樣的說法。但真理有時是無法被言說的,真理是需要經驗的。

第20章 接納父母第13章 佛經與外星人1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2章 佛陀2第33章 看潛意識如何掌控你的人生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11章 渡4第16章 渡9第20章 接納父母第6章 佛陀6第1章 佛陀(1)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28章 參禪開悟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16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3第20章 接納父母第41章 培養陽光寶貝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59章 吸引高靈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57章 學會全然地信任第2章 悟後纔是真修第13章 靈魂伴侶第43章 六祖慧能第33章 看潛意識如何掌控你的人生第113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1第11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第25章 處理情緒之痛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長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61章 煩惱即菩提第2章 悟後纔是真修第29章 狗屠夫第16章 渡9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4章 佛陀4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59章 陰陽八卦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65章 詞語聯想推開潛意識之門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40章 合一第47章 孝親第11章 渡4第58章 內在的豐盛第51章 超渡自己第35章 淨土情懷1第4章 佛陀4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27章 財由心收1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1章 愛的語言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6章 福報第8章 渡1第33章 看潛意識如何掌控你的人生第49章 理想國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25章 除夕第25章 不再評判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6章 福報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9章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23章 幸福無需外求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26章 夢靈解讀吸引力法則第37章 點亮接納的明燈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
第20章 接納父母第13章 佛經與外星人1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2章 佛陀2第33章 看潛意識如何掌控你的人生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18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3第75章 世間八法(2)第11章 渡4第16章 渡9第20章 接納父母第6章 佛陀6第1章 佛陀(1)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28章 參禪開悟第43章 學心理的人怎麼養育孩子第16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3第20章 接納父母第41章 培養陽光寶貝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59章 吸引高靈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57章 學會全然地信任第2章 悟後纔是真修第13章 靈魂伴侶第43章 六祖慧能第33章 看潛意識如何掌控你的人生第113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1第11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第25章 處理情緒之痛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長第3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第61章 煩惱即菩提第2章 悟後纔是真修第29章 狗屠夫第16章 渡9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4章 佛陀4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59章 陰陽八卦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10章 在關係中修煉靈力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99章 當下,即爲美好第65章 詞語聯想推開潛意識之門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40章 合一第47章 孝親第11章 渡4第58章 內在的豐盛第51章 超渡自己第35章 淨土情懷1第4章 佛陀4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靈學會愛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27章 財由心收1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1章 愛的語言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20章 涅磐的體驗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17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2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6章 福報第8章 渡1第33章 看潛意識如何掌控你的人生第49章 理想國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25章 除夕第25章 不再評判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19章 是什麼阻礙了我的財富之路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6章 福報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9章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23章 幸福無需外求第26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3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26章 夢靈解讀吸引力法則第37章 點亮接納的明燈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